為啥古代女性不穿內褲,可大姨媽來了咋辦?

2020-12-06 浩蕩安康

很多女生年幼無知的時候都幻想過穿越到古代,披上一身華服、寵冠後宮。之所以說你年幼無知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古代的生活有多可怕,沒有手機、沒有WIFI你拿什麼追劇,沒有電視、電腦,你受得了嗎!最重要的是古代的女人不穿小內內,真不敢想像大姨媽來了以後古代的女人要如何應對。

在我們現在人看來,衣服除了是自己的遮羞布,也是外在形象的名片,對自己的身體起著一定的保護作用,尤其是內衣和內褲更是絕對不能少。但是在遙遠的古代,女人可是沒有內褲穿的。

在中國古代,人們受到封建思想的嚴重束縛,在當時女人穿不穿褲子也是一件極為重大的事情,很多道德家都把女人穿不穿褲子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聯繫在一起。他們認為,女人穿上褲子以後,兩腿分立,是一件極為不正統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這些道貌岸然的道德家的這種說法,中國古代的女人在上千年裡都不曾穿過褲子,更不要提內褲了。

上千年以來,女性的下體無衣,一直到了漢朝才開始穿上了開襠褲。我沒什麼想說的,就想問問大姨媽來的時候要怎麼辦?

原始社會

在原始社會,人們的生存條件都成為一種問題,更不要說大姨媽來了怎麼辦了,就被當成正常的傷口給處理了,用樹皮或樹葉擦擦血跡就可以了。

奴隸社會

有了織布和絲綢以後,人們開始學會保護自己的下體,把吸水性較好的草木灰和棉花裝進一個小布條裡,同細線一起系在腰間,就成了古人眼中的衛生帶。女性反覆使用衛生帶的條數和家庭的富裕程度有關。貧困的女性一生可能只用一條衛生帶,應急的時候直接用火烤烤就能派上用場。

後來造紙術發明以後,聰明的古代人就把草紙、白紙放在了自己的衛生帶,直接加以利用了。很多有錢的大戶人家經常把祭祀用的白紙作為自己衛生帶製作材料的來源。這種白紙韌性好、吸水性強而且看上去更加乾淨衛生,但是這種衛生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消費得起的。

生活在貧困家庭的女性甚至利用棉花作為塞子,堵住下體,有些女性也通過早早的嫁人生孩子,來阻止月經造訪,對於家庭環境比較差的女性,懷孕生孩子的過程是快樂的,因此,很多姑娘基本上是生完一個又一個,等到不能生的時候,身體基本上也已經閉經了。

現在才知道我們生活的時代有多麼幸福,大到男女平等,女性可以享受到可男性同等的權利,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和生活;小到穿內褲的自由,沒想到古代人除了專政,還那麼不人性,女人穿不穿內褲也要受到幹涉。

現在的女性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內褲,純棉的、莫代爾棉、竹炭內褲、混紡內褲、生期理內褲等種類不一,怎麼舒服怎麼穿。哪像古代女性不能穿內褲,一輩子只用一條衛生帶,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慶幸我生在現代。

相關焦點

  • 為啥天天換洗,內褲還變黃?穿多久要換掉?看完全懂了
    雖然洗洗會變乾淨,但是經過糞便和尿液長時間的浸染,加上長期穿著不換,最後還是會很髒。第二,內褲中含有多種你意想不到的液體。男性的一條舊內褲上可能會有精液、前列腺液、包皮粘液和尿道球腺液,這些東西經過氧化之後就會變成黃色,附著在內褲上面。女性內褲也不例外。
  • 古代女人沒有衛生巾,「大姨媽」來了咋辦?
    蟲蟲:#腦洞#古代人沒有衛生巾,來大姨媽時怎麼辦?向所有妹子大力推薦衛生棉條的實習編輯/馬馬馬衛生巾、衛生棉條和月經杯是提高女性經期生活質量的三個偉大發明。然而這些我們司空見慣的東西存在於地球上才不到一百年,連最常見的衛生巾,在中國大範圍使用也只有區區四十年左右而已。
  • 在古代來了「大姨媽」怎麼辦?古代的姨媽巾長什麼樣?
    衛生巾、衛生棉條和月經杯是提高女性經期生活質量的三個偉大發明,對位廣大女性來說,完全有必要設立個諾貝爾姨媽獎來感謝發明者。由於無法解釋「流血卻不死亡」這種奇怪的生理現象,大姨媽在古代被看做魔鬼上身,遭到極大的排斥,古代就有「騎馬拜堂,家破人亡」的說法(陰道被稱為「馬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女子入月,惡液腥穢,故君子遠之,為其不潔,能損陽生病也」,經期女性被嚴禁出現在婚禮、產房、祭祖、葬禮等場合(不知的怎麼核查?)
  • 古代美女下身穿什麼 古人的內衣內褲是什麼樣的
    古代的美女穿什麼衣服,尤其是穿什麼內衣內褲十分令人好奇,不少人問,古代美女下身穿什麼呢?這些問題是不是也勾起了你的好奇心?   古代美女下身穿什麼    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們穿內褲嗎?後來,女性月經時會多穿一條舊褲子在內,避免弄髒外褲,慢慢地男人也效仿,逐漸演變成今天穿的內褲。   如今,不穿內褲卻成為另一種性感的表達。   肚兜是什麼?肚兜是中國古代的內衣之一,多為女性和小孩所穿。   關於肚兜,說來話長,其來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開之時。
  • 男性內褲選三角好,還是平角好?什麼內褲不能穿?男女都應了解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甚至金錢,來精心挑選平時穿戴的外衣物,然而無論男女老少,不管是從健康角度還是身心舒適角度來說,挑選內衣物才是更加重要的環節。不過,現在大部分女性都比較注重內衣物的選購,至於很多「大老爺們兒」,相對而言就不太講究了。
  • 女人怎麼消除大姨媽帶來的血腥味?
    每一個女人都希望自己美美噠,但每次大姨媽這個「搗蛋鬼」來光顧的時候,小仙女們就不淡定了,先不說痛經啊,脾氣差等問題,光是大姨媽帶來的血腥味就讓妹子們夠嗆了,如果發現被別人也聞到了,那又更尷尬了!其實大姨媽有這些腥味,主要是因為姨媽巾會夾雜著血液、子營內膜與皮脂腺的分泌物及汗水味,因此有比較明顯的氣味散發出來。
  • 女生可以穿褲子,為啥男生不可以穿裙子?
    女性穿著的褲子就曾見證過歷史。一百年前,女性穿褲子出門,很可能被冠以「有傷風化罪」逮捕。1932年,美國影星瑪蓮·笛特瑞就因為穿長褲在巴黎街頭行走而被抓,此事引起女權主義者大規模遊行示威,女性自由著裝的呼聲越來越高。
  • 日本女人穿和服就不穿內褲?真相竟如此驚人
    核心提示:據說,古代穿著きもの(下稱和服)的時候是不穿內褲的(都被7層布料綁緊緊了),浴衣也一樣,因為是洗澡後穿著的。到了明治維新時期,西方的內衣內褲湧入了日本市場,日本女人也不習慣穿內褲。
  • 女孩患外陰癌前病變,竟因不換內褲?不及時清洗的內褲到底有多髒
    而這樣的結果和女孩的衛生習慣脫不開關係。女孩解釋說:「我就是有點懶,一條內褲能穿一年半載,清洗時也是堆了幾天一起洗,大姨媽來了墊點紙就過去了。」不及時清洗的內褲到底有多髒?一條沒及時清洗的內褲,經過一晚上會發生哪些變化?
  • 古代沒有衛生巾,女性來了「大姨媽」怎麼辦?
    大家都知道,女人每個月都會來幾天例假,現代人俗稱「大姨媽」。從古至今,都是所有女性同胞最頭疼的事情。如今的女生對衛生巾的選擇非常的小心,畢竟這是關係自己身體健康的大事。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古代沒有衛生巾的情況下,女性是怎麼處理自己的特殊時期呢?關於古代女性是如何處理例假的記載其實很少,因為在過去的文化中,人們認為來例假是不吉利或不乾淨的事情,大家都避而遠之,所以相關的描述很少。
  • 在古代女生來了「大姨媽」怎麼辦,古代有衛生巾嗎
    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古代女生來例假了怎麼辦吧~「大姨媽」是令很多女性頭疼的問題,當然這在古代也是大事,並且困擾了古代女性幾千年,直到這個利器的出現,成為了女性的福音,並且是現在衛生巾的鼻祖,為古人的智慧點個讚。在最早的原始社會,大姨媽來了,不用怕,只需要用萬能的清水洗一洗就可以,這就是傳說中最早的「洗洗更健康」。
  • 古代女性上半身穿肚兜,那下半身穿的是啥?
    但是,看到這裡,各位怕是要問:既然在古代女性上面穿的是叫肚兜的內衣,那麼下面又穿的是啥呢?原因真的很簡單:在古代,女子有類似胸衣的肚兜、抹胸,但在下身方面卻始終沒有發明出真正的內褲。既然根本不存在,那就自然啥記載都沒有了。
  • 古人到底穿不穿內褲?
    古人穿內褲內衣嗎?這個問題很猥瑣,卻極具學術性。古人不可能穿現代內褲,因第一腳三角內褲在1935年賣出。雖然不穿現代內褲,他們有與之作用相同的內衣。秦漢秦漢有像個內褲的東西。秦漢流行角牴,在秦代出土木梳顯示,角牴之人赤裸上身,身著短褲。這個短褲是不是就是古代版內褲呢?
  • 女人貼身內褲,應該多久一換?超過這個時間需扔掉,你還在穿嗎?
    所有的東西都是有使用壽命的,內褲也不例外。作為女性來說,不光要注重臉部的保養,由內而外的精緻,應該從貼身衣物開始。雖然很多人都有換洗內褲的習慣,但是對於內褲的使用壽命卻不是很清楚,甚至有很多人,不把內褲穿破都是不會扔掉的。女人貼身內褲多久就要換新的?
  • 每年到底有多少女生,為了來大姨媽,在網上拜姨媽廟?
    一問原因,是大姨媽沒來。  本來我以為,這不是挺好的嘛,  畢竟每次來大姨媽,都是一場身心的煎熬。  女孩們或多或少都應該已經煩死了大姨媽。  可我到底還是太年輕了。  她們平日裡或許從不求人,可在遲遲不來的姨媽面前,卻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歇斯底裡地吶喊——  短短三個字,卻道不盡女孩們內心深處的渴望和焦慮。
  • 古代女人到底會不會穿內褲呢? 開放程度讓今人折服
    ,衣就是指上半身,而裳指的是下半身,所謂的裳有點像裙子,其實就是一塊遮羞布,到了春秋時期,才出現了裙子,根據《易經》的描述,古代的中國男人上身穿上衣,下身穿裳,而女人只穿長袍,也就是說,古代的女人並沒有穿內褲。
  • 女人來例假時,若能做到3要3不要,你的「大姨媽」或會善待你!
    大姨媽不按時來了,你就會著急,胡思亂想;它按時來了,你也會感到困擾,可能會有痛經,關於這其中「滋味」。恐怕也只有廣大的女性朋友才能感受到了,男性是無法感同身受的。而在大姨媽期間,若你能做到以下的三要三不要,你的姨媽或會善待你,子宮、卵巢等重要器官也會更健康。
  • 揭密中國古代女性服飾演變史。不穿內褲太難受!
    揭密中國古代女性服飾演變史。不穿內褲太難受!《易經》裡有句話:「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女不纏足不著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旗裝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點外,不同時期的組合特徵仍比較鮮明。
  • 聽說,日本女人穿和服時不穿內褲?果不其然!
    女式和服則繽紛豔麗,腰帶很寬,而且種類、款式多變, 在穿和服時, 一般先在最裡面穿腰卷和貼身襯裙, 其次穿貼身汗衫, 然後在外面穿上不同色彩的和服。還須穿布襪和木屐或草屐, 同時, 頭上還要梳成髮髻。留出長長的潔白的玉頸。和服的織染和刺繡考究,使它儼然成了一種藝術品。和服雖好看,但是據說日本女人穿和服時都是不穿內褲的,這是真的嗎?
  • 穿越必知:古人來大姨媽了,怎麼辦?
    月經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並 不是值得「羞恥」的事情 可從古到今 女孩子卻因為月經受到不了不少的「折磨」 當然也包括「姨媽巾」帶來的困擾 比如: 沒有姨媽巾,古代女性該腫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