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紛飛中,讀幾首古詩,感受千年來中國的樹葉情愫

2020-12-14 古木笑煙雨

馬上就要入冬了,樹葉紛紛落了下來,落在了屋頂上,落在了窗臺上,落在了汽車的玻璃上,落在了行人的肩膀上,落在了街道上,滿眼望去,都是樹葉。中國人都講究落葉歸根,其實,每一片落葉都融入到了土壤中,變成了腐質的部分,期待著來年的綠意盎然。好了,我們來讀讀古人寫的關於落葉的詩吧。

落葉

唐:修睦

雨過閒田地,重重落葉紅。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

幾處隨流水,河邊亂暮空。

只應松自立,而不與君同。

譯文:一場秋雨過後,莊稼已經收割了,閒置著的田地顯得格外空曠,只見深紅色的落葉脫離樹幹,層層疊疊地在半空裡飛舞。落葉思緒翻飛,一心嚮往著春日,哪裡肯相信自己在憑藉秋風而飛舞呢。有的翻飛著隨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蒼茫的河邊盲目地飄蕩。我要像青松那樣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葉,隨風飄蕩,任意東西。

賞析:該詩以虛實相結合的手法表達了對落葉的感慨和思考。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悲對秋景感慨萬裡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歷盡了艱難苦恨白髮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賞析:該詩情景交融,融情於景,表達了自己身世飄零、潦倒不堪、壯志難酬的痛苦之情。

落葉

隋: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譯文:秋氣比往年來的早一些,樹葉好像受了驚似的,紛紛飄落下來;凋零之情就如同這遠客的遭遇。樹葉翻飛仿佛不願落地,還在訴說著不忍離開這片森林。

賞析:這首詩是借落葉以慨嘆身世,表明了作者身處他鄉的無奈,悽涼。

灞上秋居

唐: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譯文:灞原上的秋風細雨初定,傍晚看見雁群南去不停面對他鄉樹木落葉紛紛,寒夜的孤燈獨照我一人。空園裡白露頻頻地下滴,單門獨戶只與野僧為鄰。寄臥荒涼郊居為時已久,何時才能為國致力獻身?

賞析:該詩情景結合,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境和進身希望的渺茫。

落葉紛飛,我陶醉在其中,靜靜回味落葉的餘香,細細聆聽那綿綿的細語。雖然落葉裡有淡淡的憂傷,但它們是幸福的,因為每一個向死而生的背後,都有一個生的希望。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千年前不太出名的4首古詩,千年後讀來津津有味,忍不住拍案叫絕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好詩流傳在人間。而除了那些有名的詩詞,還有很多好詩被埋沒,沒有被普通百姓所了解。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千年前不太出名的4首古詩。這些詩寫得非常不錯,千年後讀來津津有味,忍不住拍案叫絕。第1首:浮雲滿空無所依,高岡獨立來者稀。仙人冉冉遺松老,鳴鹿呦呦生草肥。伐木遠聞何處谷,傾筐近得故時薇。山中欲雨霧先合,此日先生戴笠歸。
  • 不出名卻很有韻味的3首古詩,千年後讀來文採飛揚,很值得品讀
    只不過古代寫詩的人太多,大家熟悉的也就是一些著名詩詞,有大量好詩詞被埋沒在書卷中,得不到人們的賞識。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愛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很有韻味的3首古詩,千年後讀來文採飛揚,很值得品讀一下。第1首,《夫下第》:郎君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郎若回時近夜來。這首詩的作者是一個女子,她的丈夫叫做杜羔。
  • 回到現場讀古詩:古詩十九首與兩千年前的一場暖冬
    文|白峰時光流轉,物換星移,古人的生活場景與今日有著諸多差異,所以古詩詞在今日讀來,有時候會變得費解。《古詩十九首》的創作年代頗有爭議,文人五言詩究竟起於西漢還是東漢?這在文學史上一直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 4首不出名卻別有內涵的古詩,千年後品讀仍然津津有味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詩人的好詩流傳在人間。特別是很多朋友從小就讓小孩子多背些古詩,因為書要用時方恨少,腹有詩書氣自華,多一些文化素養總是好事情。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這4首不出名卻別有內涵的古詩,千年後品讀仍然津津有味。第1首。
  • 4首不出名卻寫得很精彩的古詩,千年後讀來津津有味,趕緊背下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好詩流傳在人間。而除了大詩人大作品外,還有很多好詩被埋沒了,沒有被普通百姓所了解。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4首不出名卻寫得很精彩的古詩,千年後讀來津津有味,趕緊背下。第1首。
  • 四年級下《古詩三首》:想像詩詞描繪的畫面,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
    四年級下《古詩三首》:想像詩詞描繪的畫面,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一、學習目標結合注釋,理解詩詞大意,抓住關鍵語句,想像詩詞描繪的畫面,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二、初讀古詩,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1.字詞積累宿:住宿 寄宿 風餐露宿徐:徐徐 徐步 清風徐來 籬:籬笆 竹籬茅舍 寄人籬下疏:稀疏 疏忽 志大才疏雜:雜技 夾雜 人多手雜稀:稀疏 稀客 稀少 蜻:蜻蜓 蜓:蜻蜓點水
  • 4首描寫颶風的古詩,文採飛揚,讓人感受千年前的風狂雨驟
    而古代雖然沒有颱風的稱呼,但是人們對那種颶風之威感受更加真切,畢竟那時候科學還沒有普及嘛。而古代詩人們顯然也注意到了颶風這種威力恐怖的存在,在詩詞中留下了各種記載。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4首描寫颶風的古詩,這些詩詞文採飛揚,讓人感受千年前的風狂雨驟。第1首,《天威行》:蠻嶺高,蠻海闊,去舸回艘投此歇。一夜舟人 得 夢間,草草相呼一時發。
  • 冬至讀古詩12首冬至古詩詞,感受古人冬至氣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讀古詩12首冬至古詩詞,感受古人冬至氣氛 冬至(今年冬至時間為2020年12月21日,即明天),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但是冬至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人崇尚陰陽學說,認為冬至是一年中陰極之至,陽氣始至,是陰氣最重的時候,但物極必反,陽氣自冬至後,就開
  • 第十一期書之道精品讀書講座賞讀古詩十九首,品味中華詩經典
    本期講座邀請《古詩十九首與樂府詩選評》一書的作者曹旭教授,帶來對中國詩歌中十九個最美的「模特兒」——《古詩十九首》的賞讀,帶領現場聽眾透過文字感受詩歌背后豐富綺麗的情感和回味無窮的感悟。出席講座的嘉賓還有圖書館黨委書記董玉山、副書記袁繼軍、副館長郭晶、人文學院副教授黃偉豪、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湯莉華,及四十餘位熱愛古詩的讀者們。
  • 古詩中的春花雪月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中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極為珍貴的一部分。中華詩詞之美有一個非常火的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古詩中的風、花、雪、月。風說起古詩中的「風」,那不得不提李白,其他詩人的風吹的太過於柔棉。
  • 蘇東坡不太出名的3首古詩,千年後讀來文採飛揚,讓人唇齒留香
    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蘇東坡不太出名的3首古詩,千年後讀來文採飛揚,讓人唇齒留香。第1首,《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仙山靈草溼行雲,洗遍香肌粉末勻。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陵春。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 孩子幼時學古詩,長大就忘沒意義,常讀90首古詩,大腦留下潛意識
    其實那些教孩子學古詩的家長,也不全部是對古詩融會貫通的人,也有普通人帶出了優秀的孩子。《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年齡最小的「10後」沈子楊,他的媽媽在訪談中稱,自己小時候沒有感受到過中國詩詞之美,到孩子五歲半的時候,她看了幾檔詩詞類綜藝節目,找到了精神力量,才買了一些書,和孩子一起讀國學。
  • 《古詩十九首》之《客從遠方來》
    今天要讀的《客從遠方來》是《古詩十九首》的第十八首,在《玉臺新詠》中題為《古詩八首》之五。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餘裡,故人心尚爾。文採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 三年級語文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1、學會兩首古詩的生字新詞。2、理解兩首古詩的意思,了解古詩所描繪的美景,從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語言美。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同學看春天的掛圖,談感受。【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天的生命力、春天的可愛。在教學情景中自然進入詩歌教學。】二、 學習第一首古詩。(一)解題。介紹《春江曉景》這幅畫。
  • 古詩十九首,才是手把手教文人作詩的親師傅
    《古詩十九首》就是被蕭統選錄在《文選》中的十九首詩歌,《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的第十首。青青河畔草佚 名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十九首是那種帶著哀而不傷的氣質,即使穿越千年仍舊讓人讀來動容的詩。軍閥混戰、戰火紛飛中,生活在中下層的不知名的作者,看慣了生離死別,看慣了生命如草芥般來了、走了。他們開始去關注生活和生命本身,沒有建功立業的吶喊,沒有針砭時弊的犀利,用遊子、思婦的視角,寫戰亂中底層老百姓的常態。
  • 《古詩十九首》裡的十個名句,重溫經典,常讀常新
    《古詩十九首》是南朝梁蕭統從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誌。《古詩十九首》所抒發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令古往今來的讀者常讀常新。1、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 5首不出名卻別有意趣的古詩,千年後讀起來仍叫人拍案叫絕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詩人的好詩流傳在人間。現在不少朋友從小就讓小孩子多背些古詩,這是好事情,腹有詩書氣自華嘛。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這5首不出名卻別有意趣的古詩,千年後讀起來仍叫人拍案叫絕。第1首。
  • 不出名卻寫得很秒的3首古詩,韻味留千年,現在讀來還是那麼精彩
    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寫得很秒的3首古詩,韻味留千年,現在讀來還是那麼精彩。第1首,《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仙山靈草溼行雲,洗遍香肌粉末勻。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陵春。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蘇東坡的名字,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但是這一首寫茶的詩就有些不出名了。
  • 在詩中做夢——讀古詩《牧童》
    唐代呂巖的這首《牧童》,我莫名地覺得好適合讓動畫片《哪吒》裡的哪吒來讀,散漫又灑脫,自在又自得。人從鄉野中走來,配著那個手插在褲腰的姿勢,邁著那種六親不認的步伐,從草地上走來,吹著笛子走來。「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這兩句勾勒出牧童晚歸休憩圖,歸家,吃飯,休憩,延續千年的生活習慣讓今人也會心,只是,有屋有房有床的我們,很遺憾,無法體會到「臥月明」的大氣啦。這三個字當真是寫得闊大,以月色為衾枕,以天地為房間,人在天地間的舒展從容與草在天地間的舒展遼闊如此一致,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是在向自然萬物學習生活中擁有智慧的。
  • 唐詩三百首中最清韻自然的禪理古詩,讀來讓人心靜忘記塵世繁雜
    中國是深受佛學思想影響的國家。雖然我們沒有什麼國教,但是佛教的影響力在今天是非常大的。包括在古人當中,尤其是很多詩人、哲學家等,都很崇尚佛法,對於禪理的有很深的研究。唐詩300首當中有一首古詩,堪稱最為清韻自然的禪理古詩,讀來讓人心靜忘記塵世繁雜。這首古詩就是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且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