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蓮那禪那光陰》:一本能讓人沉浸的書

2020-10-07 四夕清禾

光陰如水,禪意如蓮,此書為雪小禪十五年沉澱最美隨筆集

作者雪小禪以唯美清幽的文字,記錄下光陰中的溫暖與感動。有植物的美,有愛情的烈,有對四季的萬千情絲,有對城市無法泯滅的情懷。雖然它們存在於我們息息相關的俗世中,作者卻給了它們全新獨特的解讀,細膩而熱烈的文字,帶我們找到禪意的光陰裡那一片心靈的淨土。

讀雪小禪的文字,像一塊透著光陰的古玉,溫潤通透。

讀雪小禪的文字,最好是在一個極其安靜的環境下,比如太陽光溫柔的午後、細雨纏綿的秋日和寂靜的午夜……她的讀者如同一個期待聽故事的稚子,而她呢,將她的所感所想所見所聞向每一個聽故事的人娓娓道來,不急不躁,不溫不火。

她就像她所喜愛的蓮一樣,表面柔弱,內心實則有火,這火,是對生活的熱情,是對命運的反抗,是對現實的不屈服!

桃花、蓮花、菊、蘭,在她的獨特見解下,有了鮮活的精氣神。你看的仿佛不再是一株孤零的花朵,而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

她在文字世界裡一個人慢慢跳著、舞著,訴說一個個平凡卻有詩意的生活。

字裡行間滿是清寂澄靜的味道,禪意連綿不絕,清新雅致。古樸的文字,詩人的情懷,柔情似水,一片冰心。美好的句子,幽遠的意境,仿佛整個世界回歸最初的清遠深美。



緩緩流淌的生活筆記。一杯茶,一柱香,一恍神間,邂逅塵世煙火的點滴美好。蓮是小歡喜,禪是小空明,光陰是值的流連的小惆悵…

為什麼寫的是花,卻看的心酸。花,與我、總是豔麗的,嬌柔的,被欣賞與憐愛的。書中的花,卻是孤獨的,蒼涼的,也是慘烈的。

在最幽微的時候,可以搭救那遇險的心,讓暴烈和邪惡都放慢腳步,讓心裡的溫暖再次一點點散發出來。那淤泥中的蓮花,在黑暗中綻放了,更美了,更動人了,更有料峭的禪意了。

我們每一個人,一朵花,一棵樹,一隻小狗,一座城市,一條河,一片天空。這所有的所有,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我們只有從中細細品味才能嘗出其中的滋味。

閒時路過,聽風,看雲心如綠意蔥蘢,煮字落墨,抒一筆小令,不為花開幾許,只為嗅一縷香息,種一朵在心懷,心如花開清麗淡雅,遠方有一抹念可想,光陰都是美的。

風兒挽著暖香入夏,拽著如藍的花事深念,不想錯過花期旖旎,別等花謝無語時交融,留下一地凌亂落葉,飄零青蔥的季了,小調在唇邊淺唱,伴著日的明媚,月的幽夢。



這是一部關於情感,關於生活,關於自然,關於重返心靈淨土的隨筆集,以獨特細膩的視角、幽美清新的文字,書寫了生命中無處不在的美與愛。

年輕時,極愛雪小禪的文字,後步入婚姻,生活的兵荒馬亂,令人覺得她的文字太輕飄、太風花雪月、不接煙火氣。進入中年,歷經歲月的磨礪與沉澱,再讀,更是入心,她把風花雪月融入了尋常日月裡,清涼、瀲灩又深美。

能寫出《那蓮那禪那光陰》名字的人定是個心素如簡,人淡如菊的美女子。有蓮、有禪、有時光。淡淡的蓮花插在白釉陶瓷瓶裡,於靜謐的午後,鋪一張古樸宣紙,靜靜謄寫詩與經,如痴如醉的沉浸其中,時光就這麼悄無聲息的流走。修禪的人,是在自己的心裡修籬種菊,悠然自得。

十方世界花草俱皆有情,別有天地的小禪意。一本能讓人沉浸的書。


相關焦點

  • 《心中那朵蓮》
    翻山越嶺香爐山輕輕跪拜佛像前陣陣鐘聲響耳旁一朵蓮花開心田心中默默靜修煉閉目合十悟禪言念佛無非念自心一柱心香飄滿天心中盛開那朵蓮靜靜開花佛像前出淤泥不染枕清風而眠花開不語花落無言菩薩菩薩願守你腳前虔誠的祈求與你不再是擦肩的緣禪心一抹寄心間三千痴纏苦無邊繁華一夢終虛度醉醒萬年哪一天閉目靜坐香霧中孤帆獨影月下禪紅塵搖渡塵世夢
  • 小詩:那夜那蓮
    那夜那蓮――和尹老師.皎月初升銀輝攪碎思念悄然綻放仍是那朵睡蓮.因為牽掛望穿萬水千山時光清淺任憑滄海桑田.墨笛悠悠遙訴前世今緣琴瑟輕彈不負那夜那蓮(2020.07.24)作家美文 | 夢中的睡蓮 /尹振華
  • 那就是禪。
    一次在出診的路上,碰到一位雲水僧,王田於是就請示道:「什麼叫禪?」雲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訴你,但有一點可以確信的是,一旦會了禪之後,就不用怕死了。」於是在雲水僧的指示下,王田前往參訪南隱禪師。王田醫師找到南隱禪師的住處,說明來意,並請求開示。南隱禪師道:「禪不難學,你既然身為一個醫師,就應該好好對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禪!」
  • 佛教之中,「禪那」這個層次,如何理解?
    在《圓覺經》中,佛跟威德自在菩薩提到了修悟成佛的法門,分有三個層次,即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在這一法門之中,「奢摩他」是最基本、最初要修的那個階段,而「禪那」這個層次,則是最高級的階段。那麼,作為學佛之人,我們該如何理解佛所說「禪那」這個層次呢?
  • 詩歌:故鄉那朵蓮
    詩歌:故鄉那朵蓮作者/青草地空谷幽澗迎風孑立玉麵粉顏生動了這寂寞深山雲幔無邊卻遮不住濃濃的思念徵鴻有愛把故鄉唱軟聲聲都是浪花飛漫的童年風欺雪凌何須人見心若高潔何必在意俗塵雜念淤泥汙淖深深陷出水依舊是纖塵不染悠悠蓮莫道故鄉遠淚水盈盈裡酸酸澀澀一汪清清泉
  • 那人那書 楊連山
    那人 那書那人是我的文友李宗亮先生,那書是李宗亮先生出版的《你可知時光的芬芳》,單是這書名就起的那個叫好,那個叫妙,那個叫呱呱叫。11月8日下午,由南陽市臥龍區作家協會、南陽二月河研究學會主辦,南陽市梅溪沙生活書店協辦,河南正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南都文集》第一卷首發式暨籤名售書會,」在南陽市梅溪沙生活書店舉行。在此之前,我曾在手機上看到活動的預告,心想,到時間了去參加,順便請李宗亮先生籤名送我一冊,我也好先睹為快呀。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十一月八日,文明委有活動,我必須去參加,又分身乏術,竟然沒有參加成首發籤名售書會。
  • 「雞西作家作品簡介」《玉荷 · 光陰禪》
    禪就在一俯一仰間,一來一往時,一聚一散裡,一悲一喜處,就在這身邊的世界裡,不必孤傲,不必決絕。就這樣的簡單,簡單的僅此而已。花開花落是禪;春來冬去是禪;聚散悲喜是禪;苦樂憂歡是禪。哪怕你的一抬頭,一凝眸,一回首,一頓足,皆是禪。而光陰,就是由這些點滴匯聚而成,便有了我的光陰禪,你喜歡也好,厭棄也罷,都一直在,一直在。
  • 保定蓮池書院,那一池古蓮,花開正豔
    攝影:海洋保定蓮池書院,一個蓮字,讓人心生敬意。為何有如此感慨呢?蓮池書院,又稱古蓮花池,那裡曾經還有一個名字,叫水鑑公署。水之清、蓮之潔,再加上書之香,你說,能不讓人心生敬意嗎?明代以後的志書,就把它隨俗稱為「蓮花池」。曾有一位叫查志隆的人,在保定任知府,那時此處園林大門朝北,面對現今直隸總督署門前的裕華路,東面緊挨著的是理刑廳,理刑廳也是大門朝北。理刑廳再往東就是民房。
  • 禪門公案:那就是禪
    一次在出診的路上,碰到一位雲水僧,王田於是就請示道:「什麼叫禪?」雲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訴你,但有一點可以確信的是,一旦會了禪之後,就不用怕死了。」於是在雲水僧的指示下,王田前往參訪南隱禪師。王田醫師找到南隱禪師的住處,說明來意,並請求開示。南隱禪師道:「禪不難學,你既然身為一個醫師,就應該好好對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禪!」
  • 【原創】你聽 那一曲雨打荷蓮 Ⅱ版
    一池清雅 一池幽婉  一池水蓮  一池思念 聽雨打荷蓮  聲聲慢  滴滴淺  情愫留心間 一詞 一曲 一賦的文字裡妖嬈成書   誰與說  說與誰聽  誰與寫  寫與誰讀  
  • 那匆匆的光陰,在虛無中渡過
    曾經我是她們的驕傲,現在變成了所有人的負擔,讓家人因為我而抬不起頭,受所有人嘲笑。所有所有的痛我都不怕,只是這命運的捉弄,我實在是怕。那該死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曾經因為它而去愛,它讓我知道了對於失明的人來說一刻光明是多麼的可貴,匆匆的三天光陰,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所以,我用盡所有精力去呼喚,想在有限的生命裡發光發熱,燃燒自己,不辜負每一個當下。
  • 【原創詩歌】仿若我是那枚蓮
    仿若我是那枚蓮文/鬱冰(河北)數枝蓮,清新嬌豔斜倚在舊時光裡隨風搖曳,淡數流年而我,獨取一枚菡萏讓芬芳的花蕾貼緊臉頰,幽芳撲面我恍然入夢仿若前生,我就是那枚蓮紅蜻蜓飛掠花瓣驚落露珠簌簌濺起漣漪,一湖星光凌亂
  • 那字,那書,那茶煙
    文/安若竹語閱書,執筆,恣肆徜徉於文字,墨香裡的風景,沒有荒蕪痕跡。書中日月山水,筆下雲白風淡。花影裡閒讀詩句,書前得半尺墨香。詩裡寫不下的心事,茶煙告訴你。嫋嫋香飄篆字,縷縷寫盡情思。素手斟滿茶盞,茶飲酣處問禪。風吹青竹面,淡淡香,微微涼。
  • 優美抒情散文(在那光陰的彼岸)
    當雨滴摻透在髮絲裡、滑過每一寸肌膚,那涼涼的觸感,浸透著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地方。其實我喜歡以一個孤獨的姿勢,雙手插進褲兜,抬頭四十五度的角對著天空仰望,感受這心中莫明的憂傷。這個孤獨的姿勢,一定會在歲月之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度,然後定格在那光陰的彼岸。
  • 我邂逅了那朵白潔的蓮
    我在一次公園遊玩中,看到荷塘裡那些潔白無瑕的荷花在微風中搖曳著他們那迷人的腰肢,在荷塘裡為我演繹著一個凌波仙子的傳說。我看著這些無瑕的仙子,內心深處被這潔白的夢所喚醒。那些憂傷與鬱悶都在這一瞬間飛逝無蹤。蓮花,是一個無瑕的化身,也是聖潔的天使。如果我以這蓮花為名,寫一部小說,豈不是兩全其美。
  • 海蓮.漢芙:藍顏知己,住在靈魂的那一端
    心裡始終有一個這樣的人,他住在靈魂的那一端,彌補了我內心的缺失。可是很多次想提筆寫寫,卻寫不出來,好像他在我的腦海裡很抽象,描寫不出具體的你,你到底是如何的一個人。你就像我的一面鏡子,映射著我內心的所有,愛恨情仇,欲望與自私,還有人性的善和惡。
  • 光陰如蓮花般美妙,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這時心中會唱歌: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有時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猶如小時候聽著母親的故事睡去一樣。母親的故事總是那麼多,夏天的晚上在院子裡鋪塊草蓆,躺在草蓆上,看滿天繁星。關於北鬥星、北極星都是躺在草蓆上認識的。
  • 所有的愛與哀愁都是為了那一點點的光陰與光亮
    你可以欺騙別人,但是你永遠欺騙不了自己的良心,更欺騙不了時光,可能光陰會是最好的證明吧!第三節課間走出教室的時候,才發現外面的風是很涼的,20年的冬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來了,這一年也馬上就要過去了。第四節課,孩子們去上音樂課了,我找了一間向陽的辦公室,繼續批改作文。
  • 那人,那書,那硝煙瀰漫的論辯——評波斯納的《公共知識分子》
    理察·A·波斯納一也許以訴訟法為業的緣故吧,我喜歡論辯。更確切地說,我喜歡冷眼觀戰,因為我本人更偏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而波斯納那人,則是喜好論辯之人;《公共知識分子》那書,便是那瀰漫著硝煙和戰火的激烈論辯;那對方辯友,幾乎是書中列具的546位著名的公共知識分子。
  • 那書 那人——我的書香歲月
    記得有一次,我發現生產隊裡一個名叫十五嬸的長輩,有個在城裡居住的張姓外孫來鄉下度假,帶來幾本小人書,我太想看那幾本書了,可她外孫就是不給我,為了看到這幾本書,我偷偷摘了自家菜地裡的豆角,後山上的毛桃子送給他吃,一番賄賂之後,他才答應借我一本看。正規的出版物除了中小學教材,能找到的書籍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