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22日電 (記者 徐樂靜)22日,秋高氣爽,杭州西湖邊遊人如織。這一天,享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的西泠印社迎來110歲華涎,來自海內外的300多名篆刻家匯聚西子湖畔「尋根」。作為西泠印社中年紀最大的社員,99歲的顧振樂先生特地從上海趕到杭州參會。他表示,雖然如今患有眼疾,但仍舊每天堅持篆刻。
西泠印社於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創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
22日,西泠印社110周年慶社大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來自中國各地的社員匯聚一堂,在慶祝的同時對西泠印社未來5年的工作進行了規劃,並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社領導班子。
當日,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96歲高齡的國學大師饒宗頤因年事已高未能到會。
不過饒宗頤專門書寫了「金堅石固」四字,表達了對西泠印社未來發展的期望。在他看來,西泠印社不僅有輝煌的過去,也將迎來嶄新的未來。
這次社慶活動吸引了來自國外的篆刻家前來祝賀。日本篆刻家協會理事長尾崎蒼石現場致辭說道:「日本的篆刻藝術一直受中國篆刻藝術影響,我相信今後也不會改變兩國篆刻界的友好關係。」
會後,來自日本、韓國的多位篆刻家與西泠印社的社員們結伴漫步西湖,並前往西泠印社社址參觀「尋根」。
西泠印社社址坐落於西湖景區孤山南麓,東至白堤,西近西泠橋,北鄰裡西湖,南接外西湖。社址內摩崖題刻隨處可見,有「湖山最佳處」之譽。
作為西泠印社中年紀最大的社員,99歲的顧振樂先生特地從上海趕到杭州參會,他告訴記者,他少年時期開始學習篆刻,篆刻於他一直是一個夢,85歲以後他終於「圓夢」成為西泠印社社員。
顧振樂說,雖然如今患有眼疾,但他仍舊每天堅持篆刻。「社裡每五年一次的活動,我都會參加,也會提交作品。」
據悉,西泠印社2006年作為「金石篆刻」的發祥地被列為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