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110年社慶 99歲高齡社員每天堅持篆刻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西泠印社110年社慶 99歲高齡社員每天堅持篆刻

  中新網杭州10月22日電 (記者 徐樂靜)22日,秋高氣爽,杭州西湖邊遊人如織。這一天,享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的西泠印社迎來110歲華涎,來自海內外的300多名篆刻家匯聚西子湖畔「尋根」。作為西泠印社中年紀最大的社員,99歲的顧振樂先生特地從上海趕到杭州參會。他表示,雖然如今患有眼疾,但仍舊每天堅持篆刻。

  西泠印社於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創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

  22日,西泠印社110周年慶社大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來自中國各地的社員匯聚一堂,在慶祝的同時對西泠印社未來5年的工作進行了規劃,並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社領導班子。

  當日,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96歲高齡的國學大師饒宗頤因年事已高未能到會。

  不過饒宗頤專門書寫了「金堅石固」四字,表達了對西泠印社未來發展的期望。在他看來,西泠印社不僅有輝煌的過去,也將迎來嶄新的未來。

  這次社慶活動吸引了來自國外的篆刻家前來祝賀。日本篆刻家協會理事長尾崎蒼石現場致辭說道:「日本的篆刻藝術一直受中國篆刻藝術影響,我相信今後也不會改變兩國篆刻界的友好關係。」

  會後,來自日本、韓國的多位篆刻家與西泠印社的社員們結伴漫步西湖,並前往西泠印社社址參觀「尋根」。

  西泠印社社址坐落於西湖景區孤山南麓,東至白堤,西近西泠橋,北鄰裡西湖,南接外西湖。社址內摩崖題刻隨處可見,有「湖山最佳處」之譽。

  作為西泠印社中年紀最大的社員,99歲的顧振樂先生特地從上海趕到杭州參會,他告訴記者,他少年時期開始學習篆刻,篆刻於他一直是一個夢,85歲以後他終於「圓夢」成為西泠印社社員。

  顧振樂說,雖然如今患有眼疾,但他仍舊每天堅持篆刻。「社裡每五年一次的活動,我都會參加,也會提交作品。」

  據悉,西泠印社2006年作為「金石篆刻」的發祥地被列為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完)

相關焦點

  •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西泠印社一百十五年社慶西泠印社社員作品...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西泠印社一百十五年社慶西泠印社社員作品選:書法作品(十一) 供稿:西泠印社社務委員會社團處 責任編輯:朱小雨、高佳晨
  • 西泠印社110年:先人的種子(下)
    西泠印社110年:先人的種子(下) 2013-12-03 10:00 作者:丘濂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48期
  • 【重拾海派】上海篆刻與西泠印社的不解之緣
    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提出「顧社雖然西泠,不以地域」(點擊查看東方網獨家組圖)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主要在上海生活,專注創作同時,出版多部學術書籍。(點擊查看東方網獨家組圖)    東方網記者周晏珵、徐程10月22日報導:西泠印社迎來110年社慶,今日舉行慶祝大會。雖然印社所在地及活動主要在浙江進行,但從第一代社長吳昌碩開始,它就與上海結下了淵源,不少身居上海的社員,為印社的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上海也成了除浙江外,社員人數最多的城市。  西泠印社1904年創建於浙江杭州西湖。
  • 西泠印社:貫通古今精神文化
    2009年,由西泠印社和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聯合申報的「中國篆刻」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西泠印社篆刻傳承保護工作從此進入了國際視野。遵照世界級「非遺」保護傳承的要求,同年年底,西泠印社制定了《杭州市篆刻傳承保護工作十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在堅持傳承為主、維護篆刻藝術獨立性與原真性的前提下確保中國篆刻藝術生命力的各種措施,為推動篆刻藝術振興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 西泠印社湖南籍社員作品捐贈展暨嶽麓印社社員作品展開展
    記者 孫樂怡9月22日,由西泠印社、長沙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嶽麓印社承辦的「印藝湖湘」西泠印社湖南籍社員作品捐贈展暨嶽麓印社社員作品展在中國印學博物館和孤山遁庵開展。西泠印社自創社開始,憑藉其獨特的湖光山色和「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的立社宗旨,走過了近一百二十年燦爛輝煌的歷程。西泠印社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的文人藝術社團,也是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篆刻藝術」項目的傳承代表組織,在國際印學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聲望。「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湖南地處華中,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和厚重湖湘文化的歷史積澱。
  • 西泠印社湖南籍社員作品捐贈展暨嶽麓印社社員作品展開展
    記者 孫樂怡9月22日,由西泠印社、長沙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嶽麓印社承辦的「印藝湖湘」西泠印社湖南籍社員作品捐贈展暨嶽麓印社社員作品展在中國印學博物館和孤山遁庵開展西泠印社自創社開始,憑藉其獨特的湖光山色和「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的立社宗旨,走過了近一百二十年燦爛輝煌的歷程。西泠印社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的文人藝術社團,也是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篆刻藝術」項目的傳承代表組織,在國際印學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聲望。「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湖南地處華中,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和厚重湖湘文化的歷史積澱。
  • 西泠印社第一位歐洲籍社員巴黎人龍樂恆向西泠印社捐獻晚清和近...
    通訊員 邱雲 記者 潘寧    12日,孤山四照閣,西泠印社第一位歐洲籍社員、熱愛中國印學的法國人龍樂恆,向西泠印社捐獻晚清、近現代篆刻家印譜、印章、書法、印屏及自刻印,共計35件。  龍樂恆此次捐贈的印章一共30方,其中有10方從法國巴黎古董店購買的印章(包括西泠印社早期社員唐醉竹的刻印),4方為啟蒙老師馬名振所刻,4方分別在北京和杭州購買,其餘12方為自刻印章。還有西泠印社已故社員傅嘉儀書法兩件,印屏對聯一件,印譜兩部。  2004年,經西泠印社批准,龍樂恆成為印社第一位歐洲籍社員。  這個巴黎人自幼愛好東方文化。
  • 西泠印社書畫篆刻作品首次在港展出
    新華社香港4月8日電(記者 丁梓懿)「西泠印社創社四君子暨歷任社長書畫篆刻作品展」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拉開序幕。這是西泠印社文物展品首次在港進行大型展出。  本次展覽共呈現105件藝術精品,包括西泠印社歷任社長與創社四君子的書法、繪畫、篆刻印章及印稿等作品,其中有76件為西泠印社歷年珍藏。
  • 西泠印社115年社慶系列展亮相浙江展覽館
    當天下午,「百年西泠·與時為新」西泠印社115年社慶大型系列展覽在浙江展覽館開展。本次系列展覽包括「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西泠印社115年社慶」西泠印社社員作品展、西泠印社社員專業成果展、「百年記憶」西泠印社老照片展等。
  • 又有12人加入西泠印社,社員總數473人!
    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強西泠印社組織建設,西泠印社社長會議要求秘書處根據《西泠印社章程》,對相關條款進行細化,提出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方案。為此,西泠印社秘書處經過多年慎重醞釀,於2015年首次向西泠印社九屆三次理事會提出初步實施意見稿,並經會議討論通過。
  • 「印藝湖湘」西泠印社湖南籍社員作品捐贈展暨嶽麓印社社員作品展
    9月22日上午,由西泠印社、長沙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嶽麓印社承辦的「印藝湖湘——西泠印社湖南籍社員作品捐贈展暨嶽麓印社社員作品展」在西子湖畔孤山拉開序幕。中國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西泠印社黨委書記、副社長、社委會主任龔志南,長沙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王俏,西泠印社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秘書長、社委會副主任王宏偉,以及部分西泠印社在杭理事、社員、嘉賓、新聞媒體等60餘人參加開幕式。
  • 《西泠印社》:印石篆刻裡的中華文化
    2020年12月4日刊|總第2343期 從書法篆刻到金石印學,從西湖孤山到江南士大夫,百年來風雲變幻,而西泠印社仍堅守著,成為中國人文話語體系中繞不過去的一個文化刻度。
  • 「印藝湖湘」西泠印社湖南籍社員作品捐贈展暨嶽麓印社社員作品展開展
    記者 孫樂怡9月22日,「印藝湖湘」西泠印社湖南籍社員作品捐贈展暨嶽麓印社社員作品展在中國印學博物館和孤山遁庵開展。「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的立社宗旨,走過了近一百二十年燦爛輝煌的歷程。西泠印社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的文人藝術社團,也是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篆刻藝術」項目的傳承代表組織,在國際印學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聲望。
  • 西泠印社
    【召開早期社員、社史學術研討會】  與《西泠印社志》修撰工程相配套,由印學理論與社史研究室具體負責,召開了西泠印社早期社員、社史學術研討會。研討會收到論文稿近40篇,論述方向為西泠印社早期社史研究、早期社員研究、史料介紹與人物回憶3個大類。
  • 西泠印社全球海選15名篆刻高手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手機讀報  日前,被譽為「天下第一社」的西泠印社舉辦的「百年西泠·中國印」大型篆刻海選活動,該海選活動從海內外10個分賽區選拔出的180名參賽選手中再次選出50位,在杭州進行文化測試,決選出前15名優勝者當場被吸收為社員。
  • 西泠印社選拔社員有多難?上個百年僅吸收404人
    西泠印社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也是海內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專業學術團體。這個創立於清光緒三十年的社團,匯聚了吳昌碩、潘天壽、傅抱石、沙孟海、馬一浮、黃賓虹、陸儼少、沈尹默、謝稚柳、程十髮、錢君匋、李苦禪、朱屺瞻、豐子愷、啟功等一大批近現代書畫大家,社員遍及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
  • 西泠印社 | 早期社員:謝磊明
    諸如書畫、碑帖、璽印、陶器、玉器、青銅器等,拈來無不價值不菲,故人稱富甲浙南。西泠印社早期社員,浙江文史館館員,溫州市文管會委員。謝光一生喜印,收集印章與印譜,自己亦努力耕耘,並與四方印人多有往來。早在1929年,謝氏將家藏之前人印作鈐拓為《春草廬印集六卷》出版。1935年,由宣和印社印行謝氏作品為《謝磊明印存》二冊,前有趙叔孺題籤。1947年,又輯其平生治印為《磊廬印存》五集。1984年,上海書畫出版社所出之《現代篆刻選輯·第五輯》,系謝氏與丁二仲、陳師曾合集。
  • 守望西泠開拓海右|海右印社成立37周年社員篆刻作品微展
    【責編:一方】海右印社成立37周年之際,創社社長賈鵬先生組織印社部分社員與西泠印社進行篆刻藝術交流活動,現將海右印社部分社員篆刻作品展示如下,請廣大篆刻愛好者正刃。】海右印社1983年10月在山東省文聯、書協的支持下成立於濟南,原名山東歷下印社。
  • 孤山魯韻——西泠印社山東社員作品展(四)
    歷經百餘年,社藏集腋成裘,其中社員自願捐贈、社團定向購藏以及社會有識之士的無償捐獻,是印社藏品的三大主要來源。正是有賴於海內外印人、同道的關心愛護和無私奉獻,西泠印社文化基業才能發展壯大,根深葉茂。為此,自2019年6月起特闢 「愛社如家」 專欄,定期展示海內外同道通過各類活動、展覽向印社捐贈的作品和藏品,以志高誼,並申景仰。
  • 著名書法家、篆刻家 西泠印社名譽副社長高式熊昨日辭世
    快報記者聯繫到西泠印社社員、高式熊在杭州的唯一弟子沈穎麗。沈穎麗說,因為事發突然,大家都很意外,她原本打算這兩天去上海探望恩師,給他拜個早年,沒想到這麼快就走了。 昨天下午,西泠印社發文悼念:「高式熊先生溘然長逝,至此,西泠印社1949年以前入社的早期社員全部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