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篆刻——西泠印社名家李昊
現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徐匯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浦東篆刻創作研究會理事兼創作中心主任海上印社社員兼青年篆刻沙龍秘書長農工黨上海書畫院副秘書長上海詩詞學會會員參加國家級、市級、西泠印社主辦的展賽三十餘次。
-
西泠印社集團赴日舉辦「西泠雅韻·童衍方書畫篆刻展」
團員:西泠印社理事、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唐存才西泠印社社員、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仲威西泠印社社員、上海書畫出版社編輯馮磊西泠印社集團交流合作部副部長、西泠印社美術館運營負責人何琦▲西泠印社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譚飛致辭西泠印社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譚飛在致辭中指出:西泠印社是一家國際化的金石篆刻學術社團,從成立之初就在中日文化藝術交流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其百年社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中日篆刻書畫交流史。
-
吳昌碩,西泠印社創始人,篆刻第一人
吳昌碩,西泠印社創始人,篆刻第一人吳昌碩是西泠印社創始人,書畫詩印金石等文藝功夫自然了得。他自己也頗為自信,曾懟齊白石"學我皮毛而已"。吳昌碩的書法怎麼樣呢?年輕時離鄉到杭州、蘇州、上海等尋師訪友,晚年曾發起籌創"西泠印社",並被推為會長。
-
由海上印社想及上海西泠印社
此可謂傳承上海篆刻藝術文脈。由此,想及110年之前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在上海創立的「上海西泠印社」。上海西泠印社的創辦者吳隱(1867-1922),浙江山陰(今紹興)人,1894年來滬,初居蘇州河老閘橋北(今福建北路)東歸仁裡5弄,後居寧波路渭水坊2號。吳隱同時(1904年)與葉銘(品三)、丁仁(輔之)、王禔(福庵)在杭州西湖孤山創立印學團體「西泠印社」。
-
華東師大創立印社,西泠印社發來賀信!
西泠印社賀信華東師範大學:欣聞華東師範大學「大夏印社」成立,謹馳專函,致以熱烈祝賀!華東師大書法篆刻研究生美育教學成果文獻展也在館內展出。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虞麗娟為基地揭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王平,上海文聯副主席、上海書協主席丁申陽為華東師大「大夏印社」揭牌。西泠印社、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為「大夏印社」成立分別發來賀信。
-
吳昌碩與西泠印社
開始大家還僅局限於杭州傳統浙派的文人士大夫之間,吳昌碩則連通了杭州和上海,連通了商埠大碼頭,甚至還有同日本等海外的交流。另外他接受的捐贈、義賣對於杭州藝術家都帶來很多影響。」西泠印社現任副社長陳振濂對本報記者說,「另外,他的詩書畫印也給西泠印社樹了一個標杆,儘管當時其他社團也在做,但吳昌碩就是一個絕對的高度。一直到1927年去世基本都是他的思想行為主導著西泠印社。」
-
西泠印社110年社慶 99歲高齡社員每天堅持篆刻
這一天,享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的西泠印社迎來110歲華涎,來自海內外的300多名篆刻家匯聚西子湖畔「尋根」。作為西泠印社中年紀最大的社員,99歲的顧振樂先生特地從上海趕到杭州參會。他表示,雖然如今患有眼疾,但仍舊每天堅持篆刻。 西泠印社於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創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
-
最悠久文人社團西泠印社在廣州首辦中國畫展
[摘要]西泠印社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能加入西泠印社的會員大多擅長篆刻、兼通詩書畫,西泠印社對畫家傳統人文修養的綜合要求很高。它110年的傳承沒有間斷,繼承了中國傳統文脈。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以西泠印社為主要申報單位和傳承代表組織的「篆刻」,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西泠印社》:印石篆刻裡的中華文化
本周,紀錄片《西泠印社》播出五六集《兄弟》《刀法》,講述西泠印社人的兄弟情誼與篆刻刀法的守正與革新。 可以說,西泠印社不單是對篆刻技能的探討、對名家印石的珍藏,他們更關注文化、關注君子之道,關注擔當之道。 大時代浪潮中,他們對書法篆刻的保護與傳承,不是時局的逃避者,而是某種意義的「振臂高呼」。在金石的方寸世界中,他們立足於孤山,卻又不止於孤山。
-
西泠印社
舉辦西泠印社丙戌春季雅集、第二屆西泠印社國際藝術節、第六屆篆刻藝術評展、首屆印文化博覽會等活動,綜合性社團活動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對外文化交流揭開新篇章,先後組團赴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韓國等國家,以及國內其他城市進行文化交流訪問。 穩步推進文物保護,完善文物基礎檔案,加強孤山社址保護與修復,不斷豐富印學圖書館館藏,實現面向社會服務。
-
篆刻文玩——西泠印社名家沈繼良
書法篆刻師從西泠印社總幹事韓登安先生為先生門下之關門弟子先生故後復從海上書法篆刻收藏家朱孔陽先生學習隸篆書學山水畫師從樓辛壺子樓浩之先生從藝四十六年1993年加入西泠印社篆刻作品被日本篆刻泰鬥小林鬥細細盤點,竟有西泠印社社員、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微印」第三代傳人、浙江微雕研究會副會長、中醫醫師等多項頭銜,這些身份得來皆不易:西泠印社囊括著在篆刻、書畫領域擁有傑出成就的人物;浙江省精微雕刻研究會對會員有著精於微雕技藝的要求,而他已擔任副會長一職;醫師背負著救死扶傷的重要使命,得益於醫學世家的深厚積澱和傳承。
-
紀錄片《西泠印社》完美收官,西泠印社的故事未完待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方寸印章見大千世界,全景記錄以求「西泠不冷」《西泠印社》擷取「西泠印社」這一具有浙江獨特印記的傳統文化經典符號,通過細緻入微的影像手段,傳神再現西泠印社歷代印石巨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鐫刻情緣,全景記錄西泠印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的百年輝煌,深刻闡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的不絕偉力,激發人們對中華文明更深刻的理解、更深度的熱愛、更深層的自信。
-
學者王旭談韓天衡:是西泠印社病了,還是海派文化病了?
上海書協前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先生難道百年歷史文化的西泠印社珍藏館裡沒有此物?因為,除了上海書協,韓先生還身兼西泠印社副社長一職。回味韓先生之「刀筆觀照時代,作品應有擔當」諷刺意味頗多。反過來此話應是:「刀筆觀照世俗,作品毫無擔當!」試問:「韓印」真的姓韓嗎?「韓印」姓韓?
-
學者王旭談韓天衡:是西泠印社病了,還是海派文化病了?
上海書協前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先生 韓天衡沒文化? 說起海上當代藝壇,不能不提韓天衡先生。
-
西泠印社之「西湖印記」篆刻藝術展
為慶祝西湖申遺成功九周年,西泠印社與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在西子湖畔的蔣莊(馬一浮紀念館)共同舉辦「西湖印記」篆刻藝術展。本次展覽由西泠印社向全國社員邀約創作,籌備一月有餘,以西湖為創作主題, 共展出來自9省的31位藝術家40餘件精美作品,通過篆刻、國畫、書法、微雕的形式呈現西湖美景,通過藝術的方式進一步深化了西湖的內涵,傳承了歷史文脈。6月23日上午,「西湖『印』記篆刻藝術展」在花港蔣莊(馬一浮紀念館)盛大開幕。
-
《西泠印社》:走近篆刻文化的傳奇歷史
近日,六集系列紀錄片《西泠印社》在浙江衛視熱播。作為浙江廣電集團「紅大東西南北中」人文精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泠印社》以細膩的紀實手法、深厚的人文情懷,展現西泠印社從建立到發展的傳奇歷史。紀錄片包含《君子》《大師》《師父》《衣冠》《兄弟》《刀法》六集內容,每集側重於不同主題的西泠印社故事,從杭州孤山出發,沿著印社中人的足跡問道中國。師父,是西泠印社的傳承與根本;衣冠,是西泠印社的形相與氣場。近期播出的《師父》《衣冠》兩集內容,聚焦西泠印社兩任社長的人生歷程與文化觀念,不僅引導觀眾進一步了解篆刻文化,引發關於文化保護、文化傳承的更深思考。
-
西泠印社書畫篆刻作品首次在港展出
新華社香港4月8日電(記者 丁梓懿)「西泠印社創社四君子暨歷任社長書畫篆刻作品展」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拉開序幕。這是西泠印社文物展品首次在港進行大型展出。 本次展覽共呈現105件藝術精品,包括西泠印社歷任社長與創社四君子的書法、繪畫、篆刻印章及印稿等作品,其中有76件為西泠印社歷年珍藏。
-
西泠印社「印社中人 麋研齋印學篆刻邀請展」:桑建華老師
中國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秘書長陳振濂先生題浙江省社科聯·浙派篆刻藝術研究院院長、西泠印社理事餘正先生題【預告】先生歸來系列活動之「印社中人麋研齋印學篆刻邀請展」:桑建華老師西泠印社是中國近代文化的一個縮影,很多社員都是近代文化藝術的旗幟人物,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繼承與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中日雙方緬懷海派書畫篆刻領袖吳昌碩 上海名家童衍方等在日開辦講座
位於東京的中國文化中心本周名家盈門,來自上海的藝術交流團體風頭最盛——繼前日上海戲曲藝術中心越劇《西廂記》的名伶在此為東京電影節·中國電影周剪彩後,今天下午,國家一級美術、上海書法金石名家童衍方帶領西泠印社一行在這裡舉辦學術講座。
-
「西泠印社」畫家作品將展 吳昌碩畫作將亮相(圖)
南都訊 記者黃茜 時值海派領袖吳昌碩誕辰170周年,7月30日,「西泠峰骨:吳昌碩暨西泠印社歷任社長作品展」在浙江美術館隆重啟幕。展覽以吳昌碩的繪畫、書法、篆刻為主線,共展出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饒宗頤等西泠印社7任社長作品350餘件,並附有大批珍貴歷史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