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阿那亞將攜手單向空間,在社區呈現一家內容豐富的實體書店,共同打造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相互輝映」的公共空間,讓海邊的精神生活更加豐盛。
書店選址阿那亞小鎮南區,由建築師青山周平設計。這樣一個極具理想主義色彩的空間,將給海邊帶來什麼樣的想像力?
2月2日,許知遠、青山周平和村長馬寅的一場精彩對談讓鄰居們對此充滿期待。
阿那亞是海邊的烏託邦,而單向空間是城市裡的烏託邦,當這兩個獨具精神價值的品牌相遇,註定會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讀書是阿那亞的一種生活狀態。孤獨圖書館是阿那亞的精神符號,回歸於日常,這更是一個讀書與思考的精神角落。
讀書社群裡的熱烈討論,線下的讀書會,是社區生活的一部分;社區裡隨處可見的漂流書箱,可以偶遇一本好書;從2014年延續至今的「村長送書」活動,陸續傳遞近千冊書籍。
村長馬寅一直在尋找一個合適的合作夥伴,在社區裡開設一家書店,讓阿那亞有更豐富的精神生活。單向空間是他心裡的選擇,除了書店的功能之外,這裡更是一個提供「智性生活方式」的空間。
作為北京的文化符號之一,單向空間代表一種生活方式。人們可以在此閱讀書籍、參與沙龍,理解有趣的靈魂、接近遙遠的文明、觸及偉大的思想,她讓人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去感知生活的美。
從圓明園裡一座院落中的「單向街圖書館」開始,這個文化品牌一直在拓展自我的維度。與阿那亞的合作,是單向空間在海邊的一次探索。
許知遠是單向空間的創始人,他次聽說阿那亞是因為孤獨圖書館,當時他充滿好奇,甚至有些質疑。
當他在一個冬日的下午,抵達阿那亞,看到矗立在海邊的圖書館,他想到了梭羅在瓦爾登湖旁的房子;阿那亞重建鄰裡關係和社群建設的嘗試,讓他想到梁漱溟的鄉村建設實驗。
一種契合的感覺讓他相信,在阿那亞建一家書店,將是一件動人的事情。
在許知遠的構想中,海邊的單向空間,是一個可以對話的空間,讀者不僅與書籍、作家、詩人對話,還與志趣相投的夥伴有所共鳴。
這也將是一個分享的空間,不同主題和形式的沙龍將在這裡舉辦,各領域的思想者與實踐者會到此,分享他們對世界的看法。
今年4月開始,單向空間將啟動孤獨圖書館駐館計劃,邀請作家、詩人、音樂人等入駐阿那亞展開創作;10月,書店將正式與公眾見面,三天兩夜的文學節將在海邊展開。
許知遠說,他希望在一個海邊的飛地上,創造不一樣的可能性,孕育新的表達方式。
阿那亞的單向空間將由建築師青山周平進行設計,這樣一個空間,結合了他所感興趣的三個要素:海、書店和社區。
青山周平的老家在日本一個靠海的城市,每次回家,他都會去車程半小時之外的海邊,一個人靜靜地看海。設計一個在海邊的精神空間,讓他充滿期待。
他喜歡北京的單向空間、成都的方所,回到日本,他會去東京一家專門賣建築書籍的書店。把空間放在海邊,遠離城市裡的氛圍,他希望做出更有阿那亞場所精神的設計。
社區是青山周平感興趣的另外一個理由,他居住在北京胡同裡,能感受到鄰裡之間的親密關係。阿那亞的書店與城市裡的有所不同,在這個600平米的空間裡,如何讓人舒適地獨處,又如何適宜鄰裡交往,這是他感興趣的議題。
青山周平理想中的社區是,雖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房子,但是人們不會只呆在家裡,而是喜歡走出去。
到社區的空間裡,去書店裡讀書,或者認識新的朋友。由此,社區成為家的延伸,書店成為家的一部分。
「面朝大海的文化想像」對談圖集
對談之前,資深音樂人張淺潛的精彩彈唱
對談氛圍輕鬆,嘉賓金句頻出,現場笑聲不斷
村長馬寅向鄰居們介紹即將呈現的社區配套
一次精彩對談,也是一次鄰裡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