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點評李白杜甫寫的山野江流,感受盛唐氣象!

2020-12-07 趙二小的文藝江湖

古詩所能表達的意象,向來豐富,同是一輪月,一潭水,或同是一片春色,一段秋光,不同的人,往往寫出了不同的感覺來。

之所以這樣,感覺主要就是因為那些寫詩的人,因為他們有千萬種思想,有萬千種經歷,還有他們對字詞的敏感性,借景抒情也好,借物言志也罷,就讓境隨心動了。

像我們唐朝的兩位偉大的詩人,李白和杜甫,同樣是離開四川,同樣的寫了「山野江流」,還都是千古名句,但是讓人讀來,卻感到它們傳遞出的東西是那麼的不同!

李白寫的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出自《渡荊門送別》。

渡荊門送別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李白寫這首詩時,正年輕氣盛,想出川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跟毛主席當年出韶山寫的「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心情,應該差不多。

七絕·改詩贈父親 毛澤東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所以他是豪情萬丈的,對外面世界充滿了期望和幻想,所以才會有「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這麼浪漫豪情的句子。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而杜甫寫的那句,是"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也是非常雄渾闊大的詩句,表現的氣象比李白的那句也不小。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但是我們知道了當時杜甫寫這首詩時的背景,心胸卻不能在闊大起來了,甚至變得沉重了。

杜甫當時的境況是,他的依靠嚴武去世,他不得不離開四川,再謀生計。

月湧大江流

所以當我們讀到「官應老病休」,讀出了一種悲苦和無奈!

我們再吟誦完最後一句「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竟然吟誦出了一種人生宿命感。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這時候,他更加不知道他的明天將在何方,他慨嘆自己不過是滄海一粟,天地一鷗,如浮葉飄萍,無依無靠,前途未卜。

在詩詞大會中,就考到了他們的這些句子,我們聽聽儒雅有內涵的康老師究竟說了些什麼.

李白杜甫兩句詩,寫出了風雲變幻的大唐時代氣象!

李白的這兩句,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是很相近的,這兩首詩都是他們離開四川時寫的。

但是李白離開四川,他是主動的,是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南窮蒼梧,東涉溟海,那是走向盛唐。

康震

白本家金陵,世為右姓。遭沮渠蒙遜難,奔流鹹秦,因官寓家。少長江漢,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軒轅以來,頗得聞矣。常橫經籍書,製作不倦,迄於今三十春矣。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南窮蒼梧,東涉溟海。——李白 《上安州裴長史書》

而杜甫離開四川,他是為了什麼,他的依靠嚴武死了,他沒有辦法了,他被動地離開四川,所以他是走出了盛唐。對他來講,一個時代結束了。

董卿傾情聆聽

所以你看,李白的詩寫的是什麼呢?「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他看到都是奇觀,橫著豎著都是奇觀,甚至太空他都看到了。

康震

可是你看杜甫呢?「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確實很牛,也很有氣魄。

但是後邊不行了,「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我呀,老了,病了,沒有人理我,就像那孤獨的沙鷗一樣,飛來飛去。

所以兩個人人的氣質,是完全不一樣的,把兩首詩拿來對比,就可以看出大唐時代的,那種風雲變幻的時代氣象。

康震

康老師的點評,站的就是高,立馬把這兩首詩,聯繫到了大唐氣象上。

還確實是,從這兩首詩,我們就可以看出大唐盛世的那種兼容並包性,那時的文化的複雜豐富,多層次以及多角度,也是其它的時代無法比的。

這是為什麼呢?感覺這些與那個時代的掌舵人,李隆基以及他的前任們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這個時代又是處在一個關鍵點,也有很厲害的掌舵人,希望他們對文化上也一如既往多些包容,多些寬鬆。

然後,我們這個時代,大概也可以誕生一些李白杜甫那樣的人!

中國詩詞大會:張九齡用絕美望月詩表達盛唐氣象,康震的點評真棒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激情評說劉禹錫,你可以打倒我,但打不垮我

中國詩詞大會:錯答令董卿蒙曼康震表情複雜,蘇軾名句到底啥意思

《中國詩詞大會》蒙曼康震評鄭板橋精神,一枝一葉總關情!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張九齡用絕美望月詩表達盛唐氣象,康震的點評真棒
    所以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寫的雖然是有情人的相思,但是傳遞出來的是整個大唐時代的,那種磅礴的氣象和空靈的境界,這不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康震還真的是這樣,康震老師點評出了張九齡的最重要的思想,也點評出了這首詩的廣闊內涵,它還真的是盛唐的一個代表。
  • 《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點評漲知識之主席的蔑視和李白的純情
    那麼今天,我就把第三期的後半部,康震老師的點評一一的列出,供大家學習交流。在之前的節目中,康老師已經點評過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毛主席等。當然,宋朝第一才子,蘇軾,他也沒有錯過的。而這次,蘇軾的關於書法心得的詩「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看康老師怎麼說。大閱歷撐大天才,蘇軾《寒食帖》字字如錐:
  • 《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點評漲知識之李商隱的孤悽和杜甫的不黷武
    《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點評漲知識之鄭板橋的骨氣和陶淵明的勇氣《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點評漲知識之主席的蔑視和李白的純情《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老師點評漲知識系列之說李白杜甫等《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老師的點評讓人相當的漲知識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點評《沁園春長沙》,感受偉人心中大氣象!
    在詩詞大會中,考到了主席的《沁園春-長沙》,聽康震老師說了什麼。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我想毛澤東呢,寫這樣一首詞,就代表了他那個時代的新青年,也代表了他那個時代新青年的新擔當,新責任。所以在他們的手中,必然會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帶來新的氣象。
  • 中國詩詞大會:淡到極致方是濃到深處,柳宗元寫了首極好的故鄉詩
    作為一個中國人,從我們接觸詩詞的那一天起,好像關於故鄉的詩詞,就總是不停的跳躍在眼前了!最開始,是李白《靜夜思》裡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國詩詞大會:引用蘇軾「西北望,射天狼」的任自豪,是我最愛!
  • 《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評李白《將進酒》,小朋友要搶董卿飯碗
    關於李白的文字,很喜歡余光中寫的一首詩中的句子:「酒入豪腸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 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余光中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李白就是盛唐,盛唐就是李白,李白真的是那個光輝時代最耀眼奪目的標註!
  • 《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點評漲知識之主席的豪情與劉禹錫的大志向
    連著看了幾期,感覺康震老師的眼神都沒離開過董卿姐姐哈,可能是鏡頭的原因,也可能是康老師講課,必需得要聽眾,讓他對著攝像機遠沒有對著董姐姐說話才思敏捷。哈哈,食色性也,可以理解。康老師尤其喜歡豪放的詩詞,看他如何又是點評大家的心頭愛,李白,蘇軾的。
  • 李白杜甫很像的兩首詩,千年難分高下,詩詞大會康震幾句話說清楚
    因為相似度有點高,很多人都很容易將這兩首詩記錯,詩詞大會上就曾考過這方面的問題。這道題公布答案後,現場嘉賓中的康震老師就點評了這兩首詩。雖然歷代文人都曾比較過這兩首詩,但在筆者看來都不如康震的點評。,李白和杜甫,身處同一個時代,而這兩首詩都是詩人在離開四川時候所寫。
  • 再說康震教授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講李白《早發白帝城》的謬誤
    那天是在央視影音客戶端的首頁上見到節目第五場精彩片段的推薦,才偶然打開看了一下,恰遇到康震教授講杜甫的《登高》,也提到了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因此在百家號撰寫了一篇《說一說康震教授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講李白〈早發白帝城〉的謬誤》,指出「此時的李白,不是窮途末路,而是意氣風發」,不料遭到了康震教授眾多擁躉的否定乃至謾罵,那麼不妨看一看康震教授在另外一種場合是怎麼講解這首詩的。
  • 北京師範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康震教授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點評,你...
    這些都是極其個人的,不可替代的,見仁見智,因人而異,正如人們同樣看花,卻感受各不相同,「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最恰當的比喻。人們的詩人及其詩詞的喜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也在於此。
  • 《中國詩詞大會》蒙曼點評《涼州詞》,七絕壓卷之作有盛唐氣勢!
    杜甫在詩詞大會中,也考到王翰的這首《涼州詞》,聽博學儒雅的蒙曼老師怎麼說。最沉重的話題,也能寫出昂揚的姿態,這就是大唐氣象。《中國詩詞大會》酈波董卿蒙曼評元春謎語,竟然聊出薛寶釵的人性《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評《水調歌頭遊泳》,亙古有幾人能寫主席詞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評《憶秦娥婁山關》,感受主席的豪邁樂觀!
    試想想,想當年,若唐朝的李白沒有創作那兩首詞,《憶秦娥-》和《菩薩蠻》,宋朝的流行文學就可能是另一番景象呢。都以為是宋朝才有詞呢,實際上,我們偉大的李白,在盛唐的時候都有這個詞的嘗試了呢。那麼在詩詞大會中,也考到了這首詩,聽康震老師如何說。康震: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點評毛主席詩詞,讓我們感受偉人博大胸襟
    康震看詩詞大會,感覺康老師尤為的喜歡毛主席的詩詞。《中國詩詞大會》「良人」引出康震董卿王立群聊古今夫妻那點事!《中國詩詞大會》康震點評蘇軾怎麼靠「吃豬肉」去尋找人生詩意《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點評陸遊,知道古人竟這樣吃茶,真會玩!
  • 《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點評陸遊,知道古人竟這樣吃茶,真會玩!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八期的時候,終於考到了陸放翁的另外一首詩。聽帥氣幽默有內涵的康老師怎麼點評這首詩臨安春雨初霽 陸遊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所以尾聯就寫:「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康震:對,他希望儘早離開,還是要儘早回家儘早離開。聽完康老師們的點評,我有兩點感受。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情」字鎖「詩城」
    當這座不缺浪漫的城市,以詩篇和美景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舞臺上集中展示三峽之美的時候,整個節奏卻被一個「情」字牢牢鎖住,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時節,為全國詩友心中增添了一抹別樣的暖意。說起唐詩和夔州,李白與杜甫是繞不過的檻,而現場點評嘉賓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也在9日對選手題目的點評中,闡述了二人詩篇背後的故事,與其中的詩韻情懷。
  • 詩詞大會康震評「我輩豈是蓬蒿人」,被質疑不敬李白,他錯了嗎?
    一:詩詞大會上康震對它的點評被質疑>詩詞大會曾考過這首詩,題目是問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麼人?也就是說,李白這話不是說自己不是攀龍附鳳的人,而是說:我李白不可能永遠做貧窮之人!對於這句詩,當時臺上的康震老師做了一番點評。他表示:「李白雖然被尊人「謫仙人」,但也難免有一些俗人的氣息」。這話自然受到了不少李白真愛粉的質疑:咱們仙氣飄飄的詩仙,怎麼可能俗氣?康震這是對詩仙不敬啊!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點評蘇軾,在最低境遇活出最高境界,真牛!
    他不僅有李白的才情,還有李白遠遠沒有的學問。他不但能寫「大江東去」,而且還能信手拈來「千裡共嬋娟」,又能「十年生死兩茫茫」,還能「日啖荔枝三百顆」。蘇軾在中國的歷史上,真的是個神奇的存在。《中國詩詞大會》聽康震點評陸遊,知道古人竟這樣吃茶,真會玩!
  • 嫑甭怒懟「中國詩詞大會」無助於催生「當代李白」「當代杜甫」?
    還有的人士認為,目前《中國詩詞大會》的幾位點評嘉賓王立群、康震、酈波、蒙曼都不是專門的詩人,都不是詩詞大家,自己沒寫過太多詩詞,也沒出版過幾本自己的詩集,只不過是研究「別人」如何寫詩的學者而已,甚至本來是研究非詩詞等其他領域的學者。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評《水調歌頭遊泳》,亙古有幾人能寫主席詞
    盛唐時,王昌齡有《聽流人水調子》詩:「嶺色千重萬重而,斷弦收與淚痕深。」唐玄宗也很喜歡這首曲子,安史之亂時,他逃亡四川時候,還聽了此曲,當時就潸然淚下。中唐白居易聽過此曲調後,也有《聽水調》詩:「不會當時翻曲意,此聲腸斷為何人?
  • 中國詩詞大會:白居易是詩仙還是詩魔?聽聽康震老師的動情解說!
    可是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二期,康震老師在一則點評裡,竟然說:「詩魔不詩魔,都是後人起的,在白居易的時代,他是被稱為『詩仙』的,而且還是皇帝給的稱呼!」這說法有點新鮮吧?那麼這白居易,究竟是「詩仙」還是「詩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