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這句俗語,有什麼歷史淵源?

2020-10-18 歷史文武君

色,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個「異類」詞,它有著很高的魅力,無論從視覺衝擊還是心理衝擊上來看,都給人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老祖宗便總結出「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而這句卻有一個很深的歷史淵源,具體是什麼呢?下面由我為大家分析一下:

《酒色財氣歌》

說起《酒色財氣歌》這首詩歌,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想起張帝演唱的歌曲,其實他的歌曲也是借鑑這首詩歌,並稱為了當時的洗腦神曲,而真正的《酒色財氣歌》原詩是這樣的: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到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可以看出我們需要找的兩句就在其中,那下面我們就說一下這首詩具體是怎麼來的。

大相國寺對詩

在北宋時期,大相國寺迎來了自己輝煌,並且成為了全國最大的佛教寺院,就連相國寺的主持都需要皇帝親自賜封,可見當時相國寺的地位,而相國寺也有著眾多名僧,其中有一位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蘇軾)的好友,他叫做佛印和尚,也是一位非常有才之人,可能大家對於他的名字並不了,但是要說課本上《核舟記》,想必背過的人應該有印象,其中有一段就是描寫的佛印和尚。

《核舟記》描述佛印: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有一天,蘇東坡來找佛印,佛印恰巧不在,因為蘇東坡與佛印比較好,寺內和尚安排蘇東坡在禪房休息,並端上了美酒佳餚款待他,蘇東坡在禪房中獨飲,不知不覺有些醉意,偶然的一抬頭,發現粉牆上有好友佛印新題的一首詩,其詩云: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蘇東坡看到之後,覺得詩寫的十分有哲理,但是覺得四大皆空,只有僧人才能做得到,而色對於普通人來講,就是大部分百姓應該有的,於是蘇東坡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佛印詩的右側寫了《和佛印禪師詩》。其詩云: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寫完覺得非常滿意,趁著醉意就離開了禪房。

第二天,宋神宗在王安石的陪同下來到了大相國寺,閒逛之餘,宋神宗看到了佛印和蘇東坡的詩,覺得十分有趣,於是看著身邊的王安石,問道:「愛卿,你何不和一首?」

王安石不僅僅一名優秀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是一名文學家,與蘇東坡同為「唐宋八大家」,並且有很多的優秀作品,面對宋神宗的命令,王安石應聲答應,想了一會,於是揮筆在佛印題詩的左側寫下《亦和佛印禪師詩》。其詩云: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宋神宗聽後十分高興,大為讚賞王安石,於是選擇和詩一首。其詩云:

「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

這就是《酒色財氣歌》其中的歷史典故。

詩中的深意

說起這四個人的對詩,其實代表了三種態度,並且也反映出了三種不同身份之人,對於酒色財氣的不同理解。

佛印和尚:

他的理解完全是站在僧人的角度來看,因為佛家講究的是「四大皆空」,並且酒色財氣更容易讓僧人犯下觸犯戒令,所以佛印和尚才將戒色財氣看為人生的四堵牆。

蘇東坡:

蘇東坡雖為朝中官員,但他站在了一個普通百姓的角度,認為酒色財氣是人不可缺少的,並不是人人都是僧人,都需要戒掉這四項,但他也認為,對待這四項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度」,才能將酒色財氣把握好。

王安石和宋神宗:

王安石是一個政治家,他的角度和眼光都是站在政治立場上,所以他對於酒色財氣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巧妙地將酒色財氣與國家社稷、人民生計結合起來,把人們恐懼的酒色財氣賦予新的勃勃生機和喜慶色彩,其中的「無色路斷人稀」更是印證了色的重要性,無色國家人口就會變少,這對於統治階級不是什麼好事。

宋神宗作為皇帝,自然喜歡王安石的詩意,更是將酒色財氣重要意義表面化,以此來告訴大家酒色財氣對於國家的重要性,從而附和了王安石的詩詞。

其實,《酒色財氣歌》詩歌有著兩個版本,最開始記載在《後漢書·楊秉傳》,經過後人不斷的改進,形成了將酒、色、財、氣分別進行了解釋的詩句,相比其它版本,最著名的就是相國寺版本。

都說「色字上頭一把刀」,其實色總是被大家用在不良品德或不良習氣之中,但蘇東坡和王安石的詩詞,完全是對色的另一種詮釋,值得大家學習。

相關焦點

  • 經常聽到句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這是什麼意思?
    首先,「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這句話是有歷史記載,而且年代還挺久遠的,我們先來提幾個例子,北宋神宗年間,大才子蘇東坡去探訪友人,然而誰知友人並不在,於是只好掉頭走人,在回家的路上,蘇東坡看到牆上有一句話「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後一句應該是無色路斷人稀)一說出自民間自編的《酒色財氣歌》: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倒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是啥意思?有何歷史淵源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是啥意思?有何歷史淵源封建社會兩千多年出現了非常多的事情,也流傳下來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能夠警示我們現在的生活。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這句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是宋朝時期的話,這裡面還有一段淵源。首先這句話出自酒色財氣歌,是在北宋的大相國寺被發現的,很多人都知道這種詩歌,如果不知道的話可以去問一下度娘,這首詩歌都起來非常朗朗上口。酒色財氣歌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經歷了三個大文豪才最終總結出來的。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淵源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淵源生活有趣聞,故事每天說。但若是讓人們全都放棄,那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有情感和欲望的。所以今天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那麼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倘若你了解,就會發現,這裡面其實還有著一個歷史淵源的。我們先來看這句話吧,對於我們國家文化了解比較深的,就會發現,這兩句話其實是有出處的。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是什麼意思,有何歷史淵源?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是什麼意思,有何歷史淵源?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可愛的小編我又出現啦,今天我要給大家說的是一句俗語,在我國俗語一直是大家廣為流傳的一種文化形式,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也蘊含了相當多的道理,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思想也在變化,從封閉變得開放,從狹隘變得寬廣,所以相關俗語也在不斷的變更,其中著名的《酒色財氣歌》就是其中之一,這首詩前後由三個大詩人進行創作而成,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話「色是刮骨鋼刀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
    民間有一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這句話很好的告訴了我們該如何對待色這件事。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色就像那刮骨的鋼刀,若是沉迷於色,必將遭受痛苦。歷史上因貪戀美色而誤國的皇帝不在少數,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竟點燃烽火臺戲弄諸侯;吳王夫差寵幸西施,終落得國破人亡;唐玄宗迷戀楊貴妃,荒廢國事,唐朝由盛轉衰自此而始。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啥意思?在古人眼裡色是什麼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色是什麼?男人們不妨看看中國的俗語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俗語是以前農村的長者根據生平經驗加上古人的智慧所流傳下來的語言,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積累下,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這就叫做「俗語」。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聽到有關美色的俗語,比如「紅顏禍水」以及「色字當頭一把刀」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啥意思呢?在古人的眼裡色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色是刮骨鋼刀」什麼意思?有這麼厲害嗎?
    這句「色是刮骨鋼刀」本不是什麼農村俗語,而是出自《酒色財氣歌》,原句是「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細細品品,句句在理,為啥說色是刮骨鋼刀麼?其實我覺得「食色性也」,喜歡美食和喜歡美色本是人的天性,我們也不能說這絕對是錯誤的,要完全抹殺,但凡事都有個度,過色就是過度了。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下句才是精華,少有人知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下句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古人們早已知曉酒色財氣對人的影響,因此有一句相關的俗語傳世,那就是「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這句話實際上很好理解,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有色慾,這是人之常情。人的色慾需要宣洩,就像大壩一樣,水蓄得多了,就得開閘放水。但是凡事得有一個度,宣洩色慾,也得量力而行。
  • 老人講的「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有何含義?男人不妨看看
    老人講的「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有何含義?男人不妨看看文/弓長說史中國有著非常多的民間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口口相傳有了謬誤,有的則是經久不絕依然指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作為一種文化,這些俗語具有中國特色,代表著我國源遠歷史的沉澱和積累。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是啥意思?蘊含了什麼道理
    古人的智慧都藏在一句句俗語、一首首詩中,我們很多人對此不以為意,覺得這些東西都是他們當時的思考,對我們現在社會毫無益處。可是中國文化是貫穿古今的,縱觀歷史,可以說春秋就是中華文化的智慧根源,我們現在治理國家、發展經濟、注重環保都在春秋時有了考量,所有的問題都能夠從春秋衍生的那些思想中受到啟發,所以文化是傳承的,而不是被否定的。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是啥意思?蘊含了什麼道理。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其含義
    中國俗語文化非常廣泛和深刻,這些俗語是農村長者根據他們的生活經驗加上古人的智慧傳承的語言,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和積累,形成的獨特的語言,這就是所謂的「俗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關於美色的俗語成語,例如「色字頭上一把刀」和「紅顏禍水」等。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啥意思?看後長見識了
    中國俗語文化非常廣泛和深刻,這些俗語是農村長者根據他們的生活經驗加上古人的智慧傳承的語言,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和積累,形成「俗語」。生活中長輩會告訴我們,經得起誘惑,就能走得更遠。但在過於美色的俗語中,早有提醒「色字頭上一把刀」和「紅顏禍水」等。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男人不妨看看
    古代先賢大哲,他們把一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加以提煉,總結成一句俗語,這些俗語中包含著令人發醒的道理。然而,人與人在傳播這些俗語時,很容易產生誤解,最常見的方式是斷章取義,我們今天要講的俗語,也是在這樣的傳播過程中,被人們斷章取義的經典。
  • 究竟什麼叫「色」,為何老祖宗說: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正是因為這種話,才有了老祖宗說過的一句俗語,叫做:「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這話說出來之後,我們細細品味是發現其中的自相矛盾的。這前半句看似是在警醒人們,告訴人們色是一把可以刮自己骨頭的鋼刀,貌似是在讓人注意不可存「色」。但這後半句就又有些不一樣了,這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沒有色的話路是會斷的而人也是會稀少的,又似乎在為「色」討公道。可以說,這兩句話聽上去自相矛盾多了。   那這兩句話的意思究竟是什麼,你可以理解嗎?其實,這兩句話雖然如今在我們看來還是一句俗語,但它真的是有出處的。
  • 民間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色是好是壞?有理嗎
    民間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色是好是壞?有理嗎說到「色」這個概念,相信大家都是看法不一的。在很多男生看來,這其實非常正常,因為每個人都會有這方面的需求,可大多數女性就不會這麼想,她們更偏向於那些乾乾淨淨的校園愛情。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年齡的差異,想法也就會有很大的差異。那麼「色」究竟是好是壞呢?這句詩就給出了我們答案。
  •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的歷史淵源?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北宋的《酒色財氣歌》: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這首《酒色財氣歌》其實還有一個有趣的典故。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一天到大相國寺探望佛印和尚,但碰巧佛印外出,主持便端上美酒佳餚,讓他在禪房中休憩。
  • 俗語:色是刮骨的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色又是什麼?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有好的一面就會有不好的一面。就像光明對於人類來說極為重要,但是光明存在的地方也同樣會存在黑暗。凡事都有一個度,如果超越了那個度,它所展現的可能就是不好的一面了。 有一個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講了色的兩面性,既深有害處,又促 進發展。小編覺得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這句話是出自於宋朝人整理的《酒色財氣歌》,全文如下: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到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話簡單卻道破真理,說透人性
    文章「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話簡單卻道破真理,說透人性系百家號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中華文化歷經千百年的滄桑巨變,逐漸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文化,而這些文化中,俗語一直都是比較接地氣的一種。我們很多人也都是在俗語耳濡目染的環境下長大,因此大家對俗語應該都是不陌生的。今天說的這則俗語就是「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話簡單卻道破真理,說透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