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陸遊《哀郢二首》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15 小學教育大家談

創作背景:公元1170年(乾道六年)出任夔州(今四川奉節)通判。初夏,他從家鄉出發,沿長江西上入蜀,九月過荊州(今湖北江陵)。此地為戰國時楚故都郢,他觸景生情,懷古傷今,遂嚮慕屈子,慷慨悲歌,以屈原《哀郢》為題,寫了兩首七律,以抒發自己熾烈的愛國情懷。陸遊簡介: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哀郢二首注釋:

遠接商周祚(zuò)最長,北盟齊晉勢爭強。祚:王業,國統。「北盟」句:戰國時,齊晉兩國都在楚的北方,楚與齊晉聯盟,對秦爭強。

章華歌舞終蕭瑟,雲夢風煙舊莽蒼。章華:指章華臺,春秋時楚靈王所築,遺址在今湖北。雲夢:湖名。莽蒼:蒼茫廣大的樣子。

草合故宮惟雁起,盜穿荒冢(zhǒng)有狐藏。草合:野草圍繞。「盜穿」句:指荒墳被盜,狐獸當作巢穴。

離騷未盡靈均恨,志士千秋淚滿裳。離騷:屈原忠心愛國,反受毀謗被放逐,作長詩《離騷》以抒發怨恨。《離騷》也是屈原辭賦的統稱。靈均:屈原的號。

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阪輪。

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從古著羈臣。

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髮新。

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溼荊(jīng)榛。廢城:指郢城。荊榛:荊樹叢。

陸遊的主要作品有:臨安春雨初霽、遊山西村、示兒、示兒、秋思、讀書、鵲橋仙·夜聞杜鵑、釵頭鳳·紅酥手、黃州、雪夜感舊、病起書懷、金錯刀行、鵲橋仙·華燈縱博、幽居初夏、謝池春·壯歲從戎、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木蘭花·立春日作、烏夜啼·紈扇嬋娟素月、除夜雪、讀書、文章、鵲橋仙·一竿風月、夜泊水村、長相思·面蒼然、長相思·橋如虹、長相思·雲千重、卜算子·詠梅、冬夜讀書示子聿、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等。

《哀郢二首》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宋代陸遊《讀書》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陸遊五十三歲時即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時所作,當時作者到成都,夜晚讀書,眼神不如以前,卻依然心繫天下黎明百姓,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 宋代陸遊《黃州》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陸遊簡介: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
  • 宋代陸遊《長歌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首七古作於淳熙元年(1174年),當時陸遊五十歲,離蜀州通判任,閒居成都,住安福院僧寮。 陸遊簡介: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
  • 宋代陸遊《雪夜感舊》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宋寧宗慶元三年在夜晚對著雪灑昏燈,思緒紛飛,寫下了這首詩。 陸遊簡介: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
  • 宋代陸遊《鵲橋仙·一竿風月》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陸遊簡介: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
  • 宋代陸遊《沁園春·孤鶴歸飛》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此詞當作於公元1178年(孝宗淳熙五年)秋天,五十四歲的陸遊從四川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山陰。但回到家鄉發現自己曾經的親朋故交許多都已經離開了人世後,深有物是人非、時光易逝之感慨而作此詞。陸遊簡介: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
  • 宋代陸遊《送七兄赴揚州帥幕》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陸遊簡介: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
  • 宋代陸遊《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陸遊簡介: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
  • 宋代陸遊《病起書懷》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陸遊簡介: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
  • 宋代陸遊《朝中措·代譚德稱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此詞是陸遊代譚德稱而作的一首詞,約作於宋乾道九年(1173),時詞人在成都。陸遊簡介: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
  • 宋代陸遊《觀大散關圖有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岑參詩中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使陸遊深受感染。陸遊簡介: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
  • 宋代範成大《碧瓦》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不詳詩人深感沉重的痛楚和不盡的感慨,於是寫下這首詩表達自己憂國意識。 範成大簡介: 範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
  • 宋代陸遊《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陸遊簡介: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
  • 宋代晁衝之《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叔用追往昔,作二詩以示江子之。晁衝之簡介:晁衝之,宋代江西派詩人。生卒年不詳。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晁氏是北宋名門、文學世家。晁衝之的堂兄晁補之、晁說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早年師從陳師道。
  • 兩漢曹操《卻東西門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據考證,這首詩作於曹操的晚年,即東漢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敗於赤壁之戰以後。這首詩是曹操按舊題寫的新詞。曹操簡介: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 宋代範成大《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南宋時期在政治上軟弱妥協,農業工業卻發展很快,許多愛國之士都因政見與朝堂向左而隱居於世,範成大也是其中一員,這首詞正是他隱居蘇州那一代所作
  • 宋代林逋《小隱自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早年遊江、淮間,後結廬杭州西湖中孤山,二十年足不入城市,這首詩就是作者隱於孤山時,感於生活環境所作。 林逋簡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裡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
  • 讀古詩,知情懷(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宋代:陸遊)
    望著窗外的如瀑的雨幕,模糊了視線,突然就想到了陸遊的千古名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宋代:陸遊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先秦屈原《橘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在他遭讒被疏、賦閒郢都期間,即以南國的橘樹作為砥礪志節的榜樣,深情地寫下了這首詠物名作《橘頌》。屈原簡介: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於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
  • 宋代戴復古《織婦嘆》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據文獻記載,南宋以來,在夏秋二稅之外,新立的稅目和附加稅目繁多,賦稅之重,較之北宋增加了好幾倍。養蠶織絹的婦女辛苦了一春一夏,不但穿不上絹,連麻布衣裳也穿不上。曾從陸遊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織婦嘆注釋:春蠶成絲復成絹,養得夏蠶重剝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