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曹操《卻東西門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10 中華詩詞知識

創作背景:據考證,這首詩作於曹操的晚年,即東漢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敗於赤壁之戰以後。當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年事漸高,面對戰亂連連,統一中國的事業仍舊未完成的社會現實,因而憂愁幽思,苦悶煎熬。這首詩是曹操按舊題寫的新詞。曹操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卻東西門行注釋: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大雁生活在遙遠的塞北,那是荒涼無人的地方。

舉翅萬餘裡,行止自成行。舉翅飛行萬餘裡,飛行棲息自成行。

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冬天在南方飽食稻穀,春日一到又飛回北方。

田中有轉蓬(péng),隨風遠飄揚。田中有草叫轉蓬,隨風遠飛四處飄揚。轉蓬:飛蓬,菊科植物,古詩中常以飛蓬比喻徵夫遊子背井離鄉的漂泊生活。

長與故根絕,萬歲不相當。從此永遠離開自己的根,萬年難相會各在天一方。不相當:不相逢,指飛蓬與本根而言。

奈何此徵夫,安得驅四方!遠徵的將士怎麼辦,怎能離開四方歸家鄉。奈何:如何,這裡有「可嘆」、「可憐」的意思。安得:怎能。去:離開,避免。

戎馬不解鞍(ān),鎧甲不離傍。戰馬永不卸徵鞍,鎧甲不離人身旁。

冉(rǎn)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歲月流逝人漸老,何時才能返故鄉。冉冉:漸漸。

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神龍藏身在深淵,猛獸漫步在山岡。深泉:應作「深淵」,唐人抄寫古書時常把「淵」字改為「泉」,以避唐高祖李淵之諱。猛獸:應作「猛虎」,唐人為李淵之父李虎避諱,常把「虎」字改寫作「猛獸」。

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孤死頭還向山丘,人的故鄉怎能忘。狐死歸首丘:屈原《哀郢》中有「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首丘,頭向著自己的窟穴。狐死首丘是古來的一種說法,用以比喻人不該忘記故鄉。

曹操的主要作品有:蒿裡行、龜雖壽、觀滄海、苦寒行、短歌行、短歌行、謠俗詞、氣出唱、土不同、豔、薤露、冬十月、度關山、述志令、精列、秋胡行·其一、秋胡行 其二、卻東西門行、氣出唱、對酒、薤露、董逃歌詞等。

《卻東西門行》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兩漢曹植《美女篇》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曹植的主要作品有:責躬、名都篇、公宴、野田黃雀行、洛神賦、美女篇、白馬篇、七哀、七步詩、梁甫行、雜詩七首·其一、贈王粲詩、門有萬裡客行、丹霞蔽日行、雜詩七首·其四、薤露、飛龍篇、妾薄命行·其一、浮萍篇、怨歌行、贈白馬王彪·並序、箜篌引 / 野田黃雀行、仙人篇
  • 兩漢曹植《名都篇》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名都篇注釋: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 兩漢曹植《贈王粲詩》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王粲歸附曹操後,與鄴城眾多文士一樣,對自己的政治才幹頗為自負,對仕途的期望值過高,因此,他們對曹氏父子視他們為文學侍從的做法越來越不滿。於是王粲將這些不滿寫進《雜詩·日暮遊西園》中寄給了曹植。
  • 唐代李白《短歌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詩沿樂府古詩之旨,然加入遊仙之辭。從詩意看,大約作於「奉詔入京」之前。 「白日」二句:此用曹操《短歌行》句意:「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百年:一生;終身。 蒼穹(qióng)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蒼穹浩渺無際,萬劫之世實在是太長了。 蒼穹:蒼天。浩茫茫:原作「浩浩茫」,據王本改。萬劫:猶萬世,形容時間極長。
  • 唐代杜甫《百憂集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百憂集行》這首七言古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當時,杜甫棲居成都草堂,生活極其窮困,只有充當幕府,仰人鼻息,勉強度日。百憂集行注釋: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dú)走復來。年少之時,無憂無慮,體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氣蓬勃。心尚孩:心智還未成熟,還像一個小孩子。
  • 品讀魏晉《卻東西門行》詩,濃鬱傷感的畫面躍然於字裡行間!
    ——前言《魏晉詩詞 卻東西門行》曹操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舉翅萬餘裡,行止自成行。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田中有轉蓬 ①,隨風遠飄揚。長與故根絕,萬歲不相當②。奈何此徵夫③,安得去四方④!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冉冉老將至⑤,何時返故鄉?神龍藏深泉⑥。
  • 兩漢卓文君《白頭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 唐代李白《關山月》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高樓:古詩中多以高樓指閨閣,這裡指戍邊兵士的妻子。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靜夜思、古朗月行、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夜宿山寺、望廬山瀑布、贈汪倫、獨坐敬亭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月下獨酌四首·其一、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峨眉山月歌、宣城見杜鵑花、枯魚過河泣、渡荊門送別、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 唐代劉禹錫《賞牡丹》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牡丹:著名的觀賞植物。古無牡丹之名,統稱芍藥,後以木芍藥稱牡丹。一般謂牡丹之稱在唐以後,但在唐前,已見於記載。國色:傾國之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絕,豔麗高貴。
  • 宋代範成大《碧瓦》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範成大的主要作品有: 四時田園雜興、霜天曉角·梅、夏日田園雜興、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州橋、翠樓、宜春苑、鵲橋仙·七夕、秦樓月·樓陰缺、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喜晴、四時田園雜興·其一、鷓鴣天·嫩綠重重看得成、車遙遙篇、霜天曉角·梅、四時田園雜興·其四十四、橫塘、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滿江紅·
  • 唐代李益《隋宮燕》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貞元十六年(800),作者李益曾客遊揚州,見到當年煬帝的行宮遺蹟,便寫下了這首懷古詩。 李益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
  • 唐代王建《雨過山村》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閒看 一作:閒著) 姑嫂相互呼喚一起去浴蠶選種,那庭院中間的梔子花獨自開放無人欣賞。婦姑:嫂嫂和小姑。相喚:互相呼喚。浴蠶:古時候將蠶種浸在鹽水中,用來選出優良的蠶種,成為浴蠶閒著:農人忙著幹活,沒有人欣賞盛開的梔子花。中庭:庭院中間。梔子:常綠灌木,春夏開白花,很香。
  • 宋代範成大《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注釋: 春漲一篙(gāo)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畫舫(fǎng)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 春來,綠水新漲一篙深,盈盈地漲平了水面。水邊芳草如茵,鵝兒的腳丫滿跚,鮮嫩的草色,在微風習習吹拂裡,染綠了河塘堤岸。
  • 宋代周敦頤《愛蓮說》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兩漢而下,儒學幾至大壞。千有餘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明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宋史·道學傳》將周子創立理學學派提高到了極高的地位。 愛蓮說注釋: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 唐代李白《野田黃雀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野田黃雀行》 野田黃雀行注釋: 遊莫逐炎洲翠,棲(qī)莫近吳宮燕。 鳥兒們呀,遊玩千萬不能到炎洲的翡翠堆裡追逐玩耍,棲息千萬不能接近吳宮的燕子窩。 炎洲:海南瓊州,其地居大海之中,廣袤數千裡,四季炎熱,故名炎洲,多產翡翠。
  • 《蒿裡行》曹操古詩賞析
    【作品介紹】  《蒿裡行》是漢末文學家曹操的詩作。此詩是借樂府舊題寫時事,內容記述了漢末軍閥混戰的現實,真實、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難,堪稱「漢末實錄」的「詩史」。詩人運用民歌的形式,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進行了批判,不僅對因戰亂而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苦難人民表示了極大的悲憤和同情,而且對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惡元兇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
  • 建安文學代表,欣賞曹操這6首氣韻沉雄的詩,感受鐵骨錚錚的霸氣
    曹操不僅是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還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學家,他的詩傳誦千古,流淌在中國古代文學的歷史長河之中。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來欣賞曹操氣韻沉雄的6首詩,來感受其鐵骨錚錚的霸氣。曹操喜歡用詩歌、散文抒發自己的遠大抱負,是我國魏晉文學的代表人物,也是建安文學的代表。在曹操生活的那個時候,許多作家都有反傳統思想,尤以曹操、曹植父子最為明顯。
  • 唐代杜甫《小寒食舟中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春來水漲,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雲間;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 「春水」兩句:春來水漲,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雲間;詩人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
  • 宋代王沂孫《南浦·春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再來漲綠迷舊處,添卻殘紅幾片。柳樹下的碧池非常清澈,發現新柳剛剛長出來,嫩綠的色澤如果染過一般。清澈的水填滿了銀塘,微弱的東風,吹的整個池塘泛起層層波紋。想起和你分別在南浦,你的影子曾照在這淺淺的春水裡,再來的時候,水已經漫過了以前我們站的位置了,多出了幾片凋零的紅花。南浦:詞牌名。唐《教坊記》有《南浦子》曲,宋詞借舊曲名,另倚新聲,用作詞牌名。
  • 唐代李白《北風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長城:古詩中常藉以泛指北方前線。良,實在。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bǐng)靫(chá)。 臨別時你手提寶劍,救邊而去,在家中僅留下了一個虎皮金柄的箭袋。 鞞靫:當作鞴靫。虎文鞞靫,繪有虎紋圖案的箭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