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新聞|大陸為何對隔空詐騙的臺灣籍嫌犯有司法管轄權?
釋新聞|大陸為何對隔空詐騙的臺灣籍嫌犯有司法管轄權?據公安部介紹,近年來,以中國臺灣籍犯罪嫌疑人為首的電信詐騙犯罪集團在東南亞、非洲等國家設立詐騙窩點,瘋狂向中國大陸群眾實施電信詐騙,造成巨大損失。如2016年3月廣東東莞市葉某被騙走1786萬元;2015年12月貴州都勻市楊某某被騙走1.17億元。儘管如此,中國臺灣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從肯亞遣送至中國大陸,在臺灣方面還是引發不同聲音。
-
臺灣電信詐騙犯:早知被遣返大陸受審就不敢幹了
37歲的臺中人許某是張智維電信詐騙團夥的成員之一,2010年,他也曾在臺灣從事電信詐騙,後被臺灣當地判刑7個月。2014年,受「胖財」招攬,許某重操舊業,在肯亞進行電信詐騙。 許某說,「胖財」正是看中他對電信詐騙流程的熟悉,直接讓他充當三線,冒充檢察院人員,每個月按業績提成8%。在肯亞3個多月,他掙了20多萬元人民幣。
-
臺灣代表團視頻會見詐騙嫌犯 大陸同意家屬探視
21日,臺灣法務代表團赴北京市海澱區看守所探視在押臺籍嫌犯。「中央社」稱,兩岸同意合作偵辦肯亞案及馬來西亞案;陸方同意家屬探視臺籍嫌疑人,這顯示斡旋「出現突破進展」。 在肯亞設電信機房詐騙大陸人的45名臺籍人士,被大陸押往北京受審,臺灣「法務部」協商團21日上午前往北京海澱區看守所,透過監視畫面會見這45人。他們同時觀看了看守所的醫療中心,並詢問關押一周以來臺籍嫌犯的身體情況。
-
柬埔寨逮捕近400名中國大陸及臺灣籍電信詐騙犯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近年來,柬埔寨警方單獨採取行動或與中國警方聯手,已破獲多起電話詐騙案。路透社8月17日報導稱,柬埔寨警方當天表示,本月已逮捕近400名中國大陸及臺灣籍電信詐騙嫌疑人。據報導,柬埔寨首都金邊警方於16日逮捕了225名中國籍詐騙嫌犯,其中包含25名女性。這些人涉嫌通過網絡語音通話技術實施詐騙。反恐部門負責人說:「案件還在處理當中,目前尚不清楚這些人是否會遭到遣返。」柬內政部反恐部門曾表示,詐騙分子經常使用海外伺服器從柬埔寨撥打電話到中國進行電話詐騙。此舉既躲過了警方監控,還導致柬電信部門蒙受經濟損失。
-
中國首次從非洲大規模押回電信詐騙嫌犯:32名大陸人 45名臺灣人
第一批10名犯罪嫌疑人已於4月9日遣返回國,第二批67名犯罪嫌疑人將於今日包機押解回國。這是我國首次從非洲大規模押回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 記者13日從公安部獲悉上述情況。據介紹,近年來,以臺灣犯罪嫌疑人為首的電信詐騙犯罪集團在東南亞、非洲、大洋洲等國家設立詐騙窩點,招募話務人員,冒充中國大陸公檢法機關向大陸群眾撥打電話,瘋狂實施電信詐騙,造成巨大損失。
-
臺灣新黨:支持大陸方面對電信詐騙案臺籍嫌犯行使管轄權
臺灣新黨:支持大陸方面對電信詐騙案臺籍嫌犯行使管轄權 陳鍵興、章利新/新華網 2016-05-03 18:55 來源:
-
臺灣又抓詐騙嫌犯:與大陸不法分子勾結 騙大陸民眾
敬請關注你好臺灣↗↗↗你好臺灣網12月2日消息 臺警方日前在臺中,抓獲一專騙大陸民眾的詐騙團夥洗錢中心。據查,該團夥的三名二十餘歲臺灣男子,與大陸不法分子勾結,已詐騙近20名大陸民眾。僅在其窩點現場查扣的現金,就達1147萬元(新臺幣,下同)。而短短半年內,他們經手的贓款總額,更已高達約4億元!
-
菲律賓把臺籍詐騙犯遣送大陸 臺當局又「心碎」了
據「中央社」等臺媒報導,去年10月下旬,菲律賓執法單位根據大陸公安提供的情報資訊,掃蕩一處可疑的電信詐騙據點,逮捕25名嫌犯,其中13人來自中國臺灣,其餘分別為中國大陸人和菲律賓人。這個電信詐騙集團假冒法官、檢察官或銀行人員,以誘騙或恫嚇等手段讓受害人把錢轉帳至指定戶頭,據報平均每天在大陸騙到100人,光是落網前的3個月期間,就得手5000萬美元。12日上午,7名戴著手銬的臺籍電信詐騙嫌犯,被菲律賓移民局人員押上班機,帶往北京。臺媒稱,這是過去一年之內,菲律賓政府第二次把臺籍詐騙嫌犯遣送到大陸。
-
聊聊電信詐騙那些事(一)
此人曾吹噓,最好賺的時候一周便進帳8000萬元(新臺幣)。民進黨上臺以後,由於缺乏執政經驗,對臺灣社會治理束手無策,致使電信詐騙達至瘋狂。據臺灣警務部門統計,1999年臺灣島內詐騙案件數4262件,2000年即增加到7000件,2005年更是猛增至4.3萬件,詐騙金額也由1999年的12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185.9億元。
-
安溪電信詐騙屢禁不絕:一些人以騙不到錢為恥
在之前的媒體報導中,安溪被稱為電信詐騙高發地區。高峰時期,每天從這裡發出的詐騙簡訊多達數百萬條。近年來,當地政府對電信詐騙持續打擊,一些安溪人轉移至外地重操舊業。此次徐玉玉案,6名嫌犯便是在江西實施犯罪。安溪的電信詐騙何以屢禁不絕?多位受訪人士認為,是一些人的價值觀出現問題。詐騙者對自身詐騙行為道德要求普遍較低,不以詐騙為恥,而「以詐騙不到錢為恥」。
-
從亞洲四小龍到電信詐騙根據地,臺灣經歷了怎樣的風波?
電信詐騙在臺灣瘋狂作案,搞的島內天怒人怨,人神共憤。臺灣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十分嚴厲,電信詐騙在島內沒有出路,開始向大陸和東南亞轉移。由於電信詐騙吸收了大量失業人員,臺灣有很多人從事電信詐騙,而且主要是詐騙大陸同胞。根據臺灣方面的資料表明,臺灣有近10萬人以從事電信詐騙犯罪為生。
-
近10萬人從事電話詐騙 臺媒直呼「臺灣之恥」
2014年,大陸人因電話詐騙損失了107億元人民幣,其中80%贓款在臺灣被提取。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近日在兩會上,援引公安部數據做出上述表示。對此,有臺灣媒體直呼電話詐騙已成了「臺灣之恥」。在一起被騙3800多萬元的案件中,大陸公安部門偵查發現,為儘快將這筆巨款取現,騙子購買了3607張銀行卡,涉及大陸17家銀行。因每張銀行卡境外取款每天限額1萬,為將騙款在凍結前快速取走,頭目僱傭5個洗錢轉帳團夥,歷時20小時瘋狂取款,涉及臺灣26家銀行,797臺取款機。
-
揭秘電信詐騙第一村安溪:全村一天能發出百萬條詐騙簡訊
在之前的媒體報導中,安溪被稱為電信詐騙高發地區。高峰時期,每天從這裡發出的詐騙簡訊多達數百萬條。近年來,當地政府對電信詐騙持續打擊,一些安溪人轉移至外地重操舊業。此次徐玉玉案,6名嫌犯便是在江西實施犯罪。安溪的電信詐騙何以屢禁不絕?多位受訪人士認為,是一些人的價值觀出現問題。詐騙者對自身詐騙行為道德要求普遍較低,不以詐騙為恥,而「以詐騙不到錢為恥」。
-
安溪電信詐騙:屢禁不止 遭打擊後逃外地作案
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時,一些安溪人逃至外地甚至國外重操舊業,詐騙手段也在不斷更新。安溪警方透露,此次徐玉玉案,6名嫌犯便是在江西實施犯罪的。因電信詐騙案件頻發,安溪被扣上了「電信詐騙之鄉」的帽子。長坑鄉則一度被認為是安溪縣電信詐騙最嚴重的地區。
-
說說臺籍嫌犯遣返問題
參與互動 有臺灣人遠至非洲肯亞實施電信詐騙犯罪
-
首例臺灣籍網絡詐騙案入選最高檢網詐案指導案例
來源:海外網4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以打擊網絡犯罪為主題的第十八批指導性案例,我國首例從境外將臺灣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大陸進行司法審判的電信網絡詐騙案——張凱閔等52人電信網絡詐騙案入選其中。據最高檢通報,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間,中國臺灣地區居民張凱閔等52人先後在印度尼西亞和肯亞參加針對中國大陸居民進行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集團。
-
臺灣人每年騙走大陸人100多億 能追回來多少?
這是在4月份,肯亞警方在當地又抓獲的41名電信詐騙嫌犯,包括19名大陸人和22名臺灣人。 每年大陸100多億元進入臺灣騙子的腰包 公安部統計: ●2013年,電信詐騙案發案就已達30餘萬起,群眾被騙100億元; ●2014年,全國電信詐騙發案40餘萬起,群眾損失107億元,其中約有80多億元的詐騙贓款在臺灣被取走。
-
從算命村到詐騙村 「詐騙之鄉」的「前世今生」
小山鄉長坑本不為人所知,它的出名伴隨著「電信詐騙」四個字。「電信詐騙的起因是六合彩,買碼的人都是有投機心理的,很多是非理性的,恰恰最好騙。」安溪一位長期從事打擊詐騙的警察告訴記者,其特點是:漫天撒網,願者上鉤。 在至少五六年間,安溪打擊電信詐騙的具體標語就是「嚴打六合彩詐騙」,這也是安溪那些從事詐騙人最瘋狂的幾年。 據介紹,電信詐騙上世紀90年代起源於臺灣。
-
去年大陸人因電話詐騙損失107億 80%贓款在臺灣提取
2014年,大陸人因電話詐騙損失了107億元人民幣,其中80%贓款在臺灣被提取。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近日在兩會上,援引公安部數據做出上述表示。對此,有臺灣媒體直呼電話詐騙已成了「臺灣之恥」。然而,大陸多發的電話詐騙案件,不少由臺灣犯罪分子所為,是公認的現實。 帶著廣東口音的「猜猜我是誰」、海南儋州的「機票改籤」等詐騙電話,許許多多人都接到過。陳偉才說,這一類是以大陸犯罪分子為主的地域性詐騙團夥所為,涉案金額少,易破案,易追贓。
-
"徐玉玉案"背後:福建電信"詐騙之鄉"少年群像
在之前的媒體報導裡,安溪被稱為「詐騙之鄉」。高峰時期,每天從這裡發出的詐騙簡訊多達數百萬條。 近年來,當地政府對電信詐騙持續打擊,一些安溪人轉移至外地重操舊業。此次徐玉玉案,6名嫌犯便是在江西實施。 何以安溪的電信詐騙屢禁不絕?多位受訪人士認為,是一些人的價值觀出現問題。詐騙者對自身詐騙行為道德要求普遍較低,有人甚至認為這是一種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