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新聞|大陸為何對隔空詐騙的臺灣籍嫌犯有司法管轄權?

2020-12-14 澎湃新聞

釋新聞|大陸為何對隔空詐騙的臺灣籍嫌犯有司法管轄權?

澎湃新聞記者 邢丙銀

2016-04-14 10:06 來源:澎湃新聞

在肯亞「隔空」對大陸居民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被遣返回國。

4月13日上午,67名在肯亞「隔空」對中國大陸居民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被遣返回國,加上幾日前被遣返入境的10名犯罪嫌疑人,共77人。

澎湃新聞注意到,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從非洲大規模押回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而在這77名犯罪嫌疑人中,有45名是中國臺灣籍,佔到近六成。

據公安部介紹,近年來,以中國臺灣籍犯罪嫌疑人為首的電信詐騙犯罪集團在東南亞、非洲等國家設立詐騙窩點,瘋狂向中國大陸群眾實施電信詐騙,造成巨大損失。如2016年3月廣東東莞市葉某被騙走1786萬元;2015年12月貴州都勻市楊某某被騙走1.17億元。

儘管如此,中國臺灣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從肯亞遣送至中國大陸,在臺灣方面還是引發不同聲音。大陸將其押回審理是否合理?大陸是否有司法管轄權?澎湃新聞就此採訪多位法學專家。

大陸有無司法管轄權

肯亞內政部發言人姆溫達·恩喬卡推特回應遣返事件:他們來自中國,我們把他們送回中國。觀察者網 圖

「肯亞將涉案犯罪嫌疑人遣返中國大陸,完全符合司法程序、符合一個中國原則。」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林維表示,

從法律上講,被害人的支付行為是詐騙完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而該案的被害人均為大陸居民,按照國際刑事訴訟的屬地管轄原則,大陸方面必然擁有司法管轄權,有權將相關犯罪嫌疑人在大陸起訴、判刑。

我國刑法第六條對屬地管轄權作出明確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針對該案,依據法律條款,中國大陸有對臺灣籍犯罪嫌疑人的管轄權。」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樊崇義教授說,我國法律以地域管轄為主,

堅持屬地管轄原則,犯罪發生地、行為實施地和結果地在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有管轄權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所長助理柳華文則認為,對於該案的犯罪嫌疑人來說,中國臺灣方面並未立案偵查,因此不存在中國大陸方面違反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的問題,將涉案的中國臺灣籍犯罪嫌疑人遣返中國大陸,並不構成對人權的侵犯。

為何以臺灣籍為骨幹實施的詐騙屢禁不止

據公安部介紹,近年來,以中國臺灣犯罪嫌疑人為首的電信詐騙犯罪集團在東南亞、非洲、大洋洲等國家設立詐騙窩點,招募話務人員,冒充中國大陸公檢法機關向大陸群眾撥打電話,瘋狂實施電信詐騙,造成巨大損失。

柳華文說,

大陸方面此前曾將多名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移送臺灣方面,但臺方並未予以嚴厲懲治,而是輕判甚至無罪釋放。這導致犯罪嫌疑人變本加厲,成為累犯、慣犯,詐騙金額十分巨大

,使大陸居民、企業遭受嚴重損失,影響十分惡劣。

此外,據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介紹,由於兩岸對犯罪嫌疑人分開處理,很多作案累累的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未得到應有懲處,犯罪贓款也遲遲不能追繳,迄今為止,被追繳回來的只有20萬元人民幣。

樊崇義認為,近幾年,中國臺灣籍犯罪嫌疑人實施電信詐騙頻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臺灣在刑法制定方面沒有專門針對電信詐騙的法律,把電信詐騙當作一般的詐騙對待,存在立法不嚴、處罰太輕、管理不嚴,刑期低、經濟制裁力度不夠等問題。

「不少臺灣犯罪嫌疑人剛被押解回臺就被當即釋放,有的過了不久,就再次在國外開設詐騙犯罪窩點,繼續作案。」安峰山說,這些情況使得以臺灣犯罪嫌疑人為骨幹的電信詐騙犯罪團夥屢禁不絕,給大陸民眾造成巨額經濟損失。

兩岸如何打擊電信詐騙

對於兩岸發生的電信詐騙犯罪案件,兩岸警方已投入相當大的司法資源予以打擊,且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此類犯罪的勢頭還沒得到有效遏制。未來應怎樣加強打擊力度?

林維則認為,兩岸應本著互信、合法、便利的原則,從保護被害人角度出發,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對這一類問題加大合作力度,從而更好地保護兩岸居民合法權益。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宋英輝認為,在繼續打擊跨境電信詐騙活動過程中,要進一步捋順兩岸在犯罪防控、取證抓捕、訴訟程序、追贓追逃等方面的銜接、協調和配合機制,從而實現有效打擊和遏制。

「海峽兩岸應有效落實執行2009年4月籤署的《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規定,進一步完善司法協助,嚴密配合,形成共同的打擊目標。」宋英輝說,兩岸應當開展電信、銀行行業專項清理整頓工作;建立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工作協作機制;開展兩岸警務合作,交換犯罪情報、協助緝捕、遣返刑事犯與犯罪嫌疑人,協助調查取證,罪贓移交;加強反電信詐騙宣傳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電信詐騙,臺灣籍疑犯

相關推薦

評論(200)

相關焦點

  • 臺灣代表團視頻會見詐騙嫌犯 大陸同意家屬探視
    21日,臺灣法務代表團赴北京市海澱區看守所探視在押臺籍嫌犯。「中央社」稱,兩岸同意合作偵辦肯亞案及馬來西亞案;陸方同意家屬探視臺籍嫌疑人,這顯示斡旋「出現突破進展」。  在肯亞設電信機房詐騙大陸人的45名臺籍人士,被大陸押往北京受審,臺灣「法務部」協商團21日上午前往北京海澱區看守所,透過監視畫面會見這45人。他們同時觀看了看守所的醫療中心,並詢問關押一周以來臺籍嫌犯的身體情況。
  • 臺灣新黨:支持大陸方面對電信詐騙案臺籍嫌犯行使管轄權
    臺灣新黨:支持大陸方面對電信詐騙案臺籍嫌犯行使管轄權 陳鍵興、章利新/新華網 2016-05-03 18:55 來源:
  • 鬱慕明:大陸對臺灣居民肯亞詐騙案有管轄權
    鬱慕明:大陸對臺灣居民肯亞詐騙案有管轄權 2016年04月14日 23:0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說說臺籍嫌犯遣返問題
    臺灣方面派駐南非代表前往當地,與有關方面進行交涉,希望能將被告遣返臺灣。  就法論法,像這種臺灣人在境外犯詐騙罪的情形,臺灣這邊根本沒有必要去爭取遣返。以這次的案情而言,因被害人全部是大陸人,尚涉及與大陸法院管轄權之競合。而是否遣返受審,也跟所謂「司法主權尊嚴」無關。  對於臺灣人在境外犯罪者,刑法僅例外於第五條列舉十款特定罪名,及於第七條所定重罪,始可適用刑法處罰。
  • 兩臺灣籍電信詐騙嫌犯在大陸被抓,四百多萬元已被轉移至境外
    兩臺灣籍電信詐騙嫌犯在大陸被抓,四百多萬元已被轉移至境外 廣州日報韶關訊 2名臺灣籍電信詐騙嫌疑人從澳門進入內地後,流竄於廣東、廣西、貴州實施各種電信詐騙。
  • 臺灣電信詐騙犯:早知被遣返大陸受審就不敢幹了
    京華時報記者袁國禮攝  4月30日晚,97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大陸65人,臺灣32人)被公安機關從馬來西亞押解回國,引起各方高度關注。4月上旬,曾有77名電信詐騙嫌疑人(包括45名臺灣人)被從肯亞押解回國。其中兩名臺灣犯罪嫌疑人昨天表示,如果早知道要被遣返大陸受審,就不敢乾電信詐騙了。
  • 沈騰:大陸引渡臺方詐騙犯合理合法 唯臺灣無管轄權
    臺灣島內對兩岸雙方誰具有司法管轄權提出爭議,北京涉臺法律事務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沈騰指出,在臺灣詐騙案件中,犯罪發生地、被害人所在地都在大陸,所以大陸對臺方犯罪分子有毫無疑問的管轄權,反而恰恰是臺灣沒有管轄權,「大陸將這些犯罪分子引渡過來,合情、合理、合法!」  為什麼大陸對臺灣犯罪分子有管轄權?沈騰在接受大公網訪談時從法律角度做了深入分析。
  • 臺灣詐騙慣犯設功德箱求神明保佑,一個月騙上千萬
    中國臺灣網3月11日消息,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日前臺灣警方與印尼警方合作,在雅加達破獲2處專騙大陸民眾的電信詐騙機房,共逮捕到傅龍華等18名臺籍嫌犯及36名大陸籍嫌犯。警方上月接獲情資,發現2嫌疑似流竄到印尼另起爐灶,且有成員從上月起分批搭機飛到印尼。於是將相關情資交由打擊詐欺犯罪中心統合,派員赴印尼與雅加達警方合作共組專案小組,報請新竹、苗慄地檢署指揮偵辦。警方實地跟監,鎖定詐騙機房藏身於雅加達2處透天豪宅內,警方掌握嫌犯作息以及周邊環境後,9日同步執行攻堅搜索行動。
  • 菲律賓把臺籍詐騙犯遣送大陸 臺當局又「心碎」了
    據「中央社」等臺媒報導,去年10月下旬,菲律賓執法單位根據大陸公安提供的情報資訊,掃蕩一處可疑的電信詐騙據點,逮捕25名嫌犯,其中13人來自中國臺灣,其餘分別為中國大陸人和菲律賓人。這個電信詐騙集團假冒法官、檢察官或銀行人員,以誘騙或恫嚇等手段讓受害人把錢轉帳至指定戶頭,據報平均每天在大陸騙到100人,光是落網前的3個月期間,就得手5000萬美元。12日上午,7名戴著手銬的臺籍電信詐騙嫌犯,被菲律賓移民局人員押上班機,帶往北京。臺媒稱,這是過去一年之內,菲律賓政府第二次把臺籍詐騙嫌犯遣送到大陸。
  • 臺灣又抓詐騙嫌犯:與大陸不法分子勾結 騙大陸民眾
    敬請關注你好臺灣↗↗↗你好臺灣網12月2日消息 臺警方日前在臺中,抓獲一專騙大陸民眾的詐騙團夥洗錢中心。據查,該團夥的三名二十餘歲臺灣男子,與大陸不法分子勾結,已詐騙近20名大陸民眾。僅在其窩點現場查扣的現金,就達1147萬元(新臺幣,下同)。而短短半年內,他們經手的贓款總額,更已高達約4億元!
  • 新黨批詐騙犯被釋放:既然臺灣管不了 乾脆給大陸管
    臺灣警方於16日凌晨陸續釋放了20名涉詐騙遭馬來西亞驅逐出境的臺灣嫌犯。(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4月16日訊 臺灣警方於今(16)日凌晨陸續釋放20名涉詐騙遭馬來西亞驅逐出境的臺灣嫌犯,對此,臺灣新黨當天表示,普遍民意都無法接受輕縱罪嫌,「既然臺灣管不了,乾脆給大陸管」。
  • 去年大陸人因電話詐騙損失107億 80%贓款在臺灣提取
    2014年,大陸人因電話詐騙損失了107億元人民幣,其中80%贓款在臺灣被提取。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近日在兩會上,援引公安部數據做出上述表示。對此,有臺灣媒體直呼電話詐騙已成了「臺灣之恥」。  防不勝防:改號軟體+狼群戰術  在公安部有20年工作履歷的陳偉才還說,臺灣警方告訴他,「臺灣有近10萬人,以面向大陸實施電話詐騙為生」。但臺灣「警政署」上周對此回應,這一數據「純屬臆測」。  既然「純屬臆測」,確切數字是多少?顯然,對處於地下狀態的詐騙犯很難有準確的統計,因而相關單位無法給出準確數據。
  • 臺灣詐騙慣犯設功德箱求神明保佑 一個月騙上千萬
    中國臺灣網3月1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日前臺灣警方與印尼警方合作,在雅加達破獲2處專騙大陸民眾的電信詐騙機房,共逮捕到傅龍華等18名臺籍嫌犯及36名大陸籍嫌犯。警方發現,嫌犯在機房內供奉土地公,設置功德箱,只要詐騙得手就會投錢「還願」,但神明未保佑,還是難逃法網。警方調查,41歲的傅龍華及25歲的徐偉喆都是詐欺通緝犯,曾在島內從事詐騙被逮。警方上月接獲情資,發現2嫌疑似流竄到印尼另起爐灶,且有成員從上月起分批搭機飛到印尼。於是將相關情資交由打擊詐欺犯罪中心統合,派員赴印尼與雅加達警方合作共組專案小組,報請新竹、苗慄地檢署指揮偵辦。
  • 中國首次從非洲大規模押回電信詐騙嫌犯:32名大陸人 45名臺灣人
    近日,非洲國家肯亞向我國遣返數十名涉嫌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今天,公安部正式公布了案情。 據新華社4月13日報導,日前,肯亞警方成功打掉一個冒充中國大陸公檢法機關、向大陸群眾大肆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團夥。肯亞執法部門經審查,決定將上述人員中的32名中國大陸犯罪嫌疑人和45名臺灣犯罪嫌疑人遣返中國大陸。
  • "詐騙無罪 貪汙有理" 臺灣自詡的"民主法制"到底是什麼鬼
    一臺籍詐騙嫌犯在大陸接受審訊。「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番恐慌性的奮力「搶人」後,臺當局總算「搶」回了其中20名嫌犯。本以為臺灣總算迎來了回擊「輕縱詐騙犯」、「司法有漏洞」等批評,並為其頻頻自詡的「法制社會」進行證明的良機,誰料劇情竟出現了神轉折。涉案的20名臺灣籍嫌犯15日晚間抵臺後,竟由於臺灣當局對這些人「無法可管」,被當場釋放。據報導,這20名嫌犯一路上大多低頭不語。媒體追問:「知道肯亞案嗎?你們不用送大陸而是送回臺灣,爽不爽?」
  • 近10萬人從事電話詐騙 臺媒直呼「臺灣之恥」
    2014年,大陸人因電話詐騙損失了107億元人民幣,其中80%贓款在臺灣被提取。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近日在兩會上,援引公安部數據做出上述表示。對此,有臺灣媒體直呼電話詐騙已成了「臺灣之恥」。 防不勝防:改號軟體+狼群戰術 在公安部有20年工作履歷的陳偉才還說,臺灣警方告訴他,「臺灣有近10萬人,以面向大陸實施電話詐騙為生」。但臺灣「警政署」上周對此回應,這一數據「純屬臆測」。 既然「純屬臆測」,確切數字是多少?顯然,對處於地下狀態的詐騙犯很難有準確的統計,因而相關單位無法給出準確數據。
  •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臺灣面前,但他沒有珍惜,如今病入骨髓無藥可治...
    藍綠曾就兩岸司法管轄權爭論不休,挑動兩岸敏感的政治神經,由於海外詐騙嫌犯每在遣送回臺後,因缺乏具體犯罪事證,檢警總在完成簡單偵訊隨即釋放,引發熱議。臺灣的詐騙犯揚名國際,智慧型犯罪推陳出新,詐騙犯有恃無恐,大費周章引渡回臺受審,囿於法令規範,往往總在庭訊後無保請回,重案輕判,恨得被害人牙痒痒。
  • 俠客島:大陸嚴懲詐騙犯,島內民意怎麼說
    讓這些垃圾回來幹嘛,臺灣司法總是縱放這些垃圾,送去對岸嚴懲最好。」「你們這些當官的,怎麼跟老百姓想得永遠不一樣?」  有臺灣網友當時就敏銳地指出,肯亞並沒有電信欺詐罪,一開始就是以其他罪名起訴,所以才判這些欺詐犯無罪,而且詐騙集團實施詐騙的對象都是大陸民眾,肯亞人並未受害,所以根據屬地原則,將罪嫌遣送大陸合情合理合法。
  • 柬埔寨逮捕近400名中國大陸及臺灣籍電信詐騙犯
    路透社8月17日報導稱,柬埔寨警方當天表示,本月已逮捕近400名中國大陸及臺灣籍電信詐騙嫌疑人。據報導,柬埔寨首都金邊警方於16日逮捕了225名中國籍詐騙嫌犯,其中包含25名女性。這些人涉嫌通過網絡語音通話技術實施詐騙。反恐部門負責人說:「案件還在處理當中,目前尚不清楚這些人是否會遭到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