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比利時兩大國際頂級花藝盛會,Flower Time 和Flower Carpet每兩年交替在布魯塞爾市政廳和市政廣場舉辦。8月18日,第四屆「Flower Time」正式閉幕。
本屆「Flower Time」主題是世界各地的花盒花藝設計師,希望通過花藝設計師的創意,讓充滿歷史感的市政廳重新煥發光彩。為此,主辦方邀請了13個國家30餘位花藝設計師參與,中國花藝設計師也首次登上這一舞臺。
作為首位參與「Flower Time」的中國花藝設計師,久柒帶領Cohim北京花校組成的中國團隊,以作品「萃」展現了中國新生代花藝設計師的大膽與張揚。
「此次作品的創作靈感均來自中國傳統文化"久柒在採訪時說道。龍,既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也是中華文化的象徵,因而,作品的外輪廓便以中國龍的形態來呈現,並以泡沫板製作出層疊起伏之感,好似中國的山巒丘壑與齊魯大地。
作品表面的色彩雖提取自五色土,但並非是以真正的土壤製成。設計者以「環保」為前提,採用有機材料瓜爾膠為原料,配合調色粉製作出五色土的色調與質感,「這種有機材料其實是一種豆科植物的提取物,是一種新型的環保材料」。
在作品中間,金色縫紉絲線給予作品更多層次與空間,紅橙色花材的加入讓作品更添富貴、喜慶之感,且東方特色枝材的運用,賦予作品更為濃鬱的東方色彩,「其實,金色絲線的靈感則源自中國古典樂器——箜篌,希望呈現出柔美的東方意境」久柒表示。
對話久柒:關於「Flower Time」背後的故事
記者:作為首位獲邀參與「Flower Time」的中國花藝設計師,你的個人感受是什麼?
久柒:從受邀者的角度來說,當然是非常驕傲和自豪的。國際性的邀請不僅代表著久柒個人風格得到肯定,更是中國花藝設計師得到了大眾的認可。並且,今年的Flower Time匯聚了13個國家的30多位花藝設計師,既是個人實力的展示,也是各國花藝文化、風格的集中體現。對於我來說,有幸讓世界了解中國,是非常激動的事情,肩負著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
記者:Flower Time 作為花卉人的聚集地,現場的氛圍和反饋是怎樣的呢?
久柒:在整個場館裡,我們所處的並不是最佳位置,但是通過作品,我們能夠吸引到大家的目光,讓每個人都能駐足停留下來,仔細觀賞這件作品。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作品許多不了解中國的人們,也感受和了解到了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
在現場,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法國的老奶奶,她一直拉著我講述她對作品的感受,她說:「我能夠從作品中看到盛事繁榮的感覺」,而這也是我所想表達的。所以,我認為真正好的作品是可以跨越語言與民族的,作品的氛圍足以讓大家全身心的沉浸其中。
記者:在這次活動中,你是否與其他國家的花藝設計師有互動呢?
久柒:其實,Flower Time的工期和費用非常有限,大部分製作都是在國內完成,而後到比利時再做細部的處理,也正是這段時間為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交流機會。
所有的設計師都在同一個場地裡進行創作,我們會相互借用彼此的工具,幫助對方完成一些製作,或是把自己的物料給予需要的人,雖然偶爾會有語言不通的情況,但是我們能夠通過花藝來進行溝通,大家取長補短,交流心得。並且,我們會分享故鄉的故事,而我就把中國故事講給他們,只要他們能聽懂,能理解我們的文化,就覺得這段時間沒有白費,自己也沒有白來這一趟。
撰稿:觴簫
攝影:久柒 / Gaston Batistin(比利時)
編輯:蘇沐堇
校對:亦樹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