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烏爾裡希·奧布裡斯特:策展簡史》是瑞士藝術策展人、批評家和藝術歷史學家奧布裡斯特(Hans Ulrich Obrist)通過採訪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的11位傳奇先鋒策展人Anne D'Harnoncourt、Werner Hoffman、Jean Leering、Franz Meyer、Seth Siegelaub、Walter Zanini、Johannes Cladders、Lucy Lippard、Walter Hopps、Pontus Hulten和Harald Szeemann,講述過去50年的策展歷史。作者以訪談的形式記錄,通過採訪這些策展人的早期有影響力的展覽的創作經歷和心路歷程,將碎片式的策展史進行了梳理和整合,讓讀者在策展人親口敘述中,感受藝術策展人的發展歷史。
約翰內斯·克拉德斯(Johannes Cladders)
沃爾特·霍普斯,1978年在華盛頓特區。攝影:WILLIAM CHRISTENBERRY,威廉·克裡斯滕伯裡的收藏。
一位美國傳奇策展人,在他40年的職業生涯中策劃了超過一百場展覽,開創了多個引領美國現代藝術潮流的展覽,推動了主宰美國十年的「波普」!是發現新興藝術家的能手,多個引領當代藝術歷史潮流的藝術家都是他第一次發現的,創造了多個神話。
第一次以波普藝術(Pop Art)為主題的博物館巡展——《普通物體的新畫作》New Painting of Common Objects, 1962年,被稱為前波普藝術(pre-Pop)展覽;
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的第一次回顧展
自1967年擔任博物館館長以來,克拉德斯一直在倡導一種新的功能特異的建築,為他在前衛藝術展覽和推廣活動中提供空間支持。主題是舊博物館作為廢墟和挖掘活動的死亡,1970。圖片:阿爾伯特·韋伯
克拉德斯是當代博物館的真正潛力,在現代到當代藝術的轉變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將自己確立為20世紀的領軍人物。克拉德斯能夠賦予展覽在博物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通過他不懈的策展活動,重新定義了博物館作為一個機構的角色,巧妙地平衡了對公眾和內容的關注,為公眾消除了博物館的壁壘,對他來說,策展人對博物館的構想,是一個類似於藝術家創作作品的過程。他使約瑟夫·博伊斯等人受到國際關注和讚譽。倡導一種新的功能特異的建築,為他在前衛藝術展覽和推廣活動中提供空間支持。
「反博物館中的『反』概念
應該被理解為拆除物理牆壁,
建立精神家園。」
哈洛德·塞曼(Harald Szeemann) 1972年在德國卡塞爾第5屆文獻展的安裝過程中。攝影:Balthasar Burkhard,蓋蒂研究所,哈洛德·塞曼資料,1892-2010。
第一位獨立策展人,世界上最年輕的博物館館長,哈洛德·塞曼(Harald Szeemann),充分發揮他的想像力,勇於創新,敢於顛覆傳統展覽模式,開創新的策展方式,讓觀眾以全新的視野去感知當代藝術。塞曼創建新的展覽模式——「邀請展覽制」,讓藝術家「接管了博物館」,給予他們安置自己作品的自由,將博物館改造成了一個生產大廳,突破了傳統展覽受限的物理條件。奠定了策展人領導者的地位——「策展人作為創造者的崛起」。
《活在你的腦海裡:當態度變成形式》Live in Your Head: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成為創造了藝術史上不可替代的神話,更是塞曼職業生涯的標誌性展覽,它標誌著策展史上的一種新的展覽模式的開始,成為當代藝術展覽實踐的一種新元素的原型,同時預示著當代策展運動的正式到來。
1972 年第五屆德國卡塞爾文獻展(Documenta5),被視為卡塞爾最先鋒的展覽,塞曼著名的重新設計展示了從一個「100天博物館」到「100天活動」——是第一個例子:一個大型展覽,由不同的策展人組織單獨的部分,致力於個人主題,包括現實主義、宣傳、精神障礙藝術和科幻小說等不同種類。
冬日送溫暖:圖書資料可免費領取,加入本刊粉絲群,call群主微信號:zhanzhan207679
溫馨提示:資料為英文原版電子書,無翻譯喲~
「策展文化專刊」是一群熱愛藝術,學習策展,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學習交流的地方,大家都是無報酬的,無私奉獻的將自己所學、所熱愛的藝術知識分享給大家。
「策展文化專刊交流群」是粉絲交流藝術,暢所欲言的地方,我們會定期發放有關藝術方面的資料,特別是策展專業的資料、書籍和視頻資料,供大家共享和學習。還會有粉絲禮物的派送~~當然,如果有興趣,想一展自己才華的小夥伴,投投稿,和大家分享你的藝術知識,可以聯繫群主~
Harald Szeemann——第一位獨立策展人
美國傳奇策展人——Walter Ho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