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恰當自誇對人緣有好處

2020-09-18 一分鐘讀國學

先分享個有趣的對聯:

上聯:做雜事 兼雜學 當雜家 雜七雜八尤有趣;

下聯:先爬行 後爬坡 再爬山 爬來爬去終登頂;

橫批:低調做人。

佛教中有則故事發人深省,釋迦牟尼問弟子:「一滴水放在什麼裡面不會幹」;最後的答案竟然是:放進大海裡。「謙」也如此,要養「謙」德,還要「有終」;《易經》六十四卦,唯有謙卦,六爻皆吉

謙卦

謙:亨。君子有終。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鳴謙,貞吉。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六四:無不利,捴謙。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徵邑國。

為什麼強調「君子有終」,「有終」就是一以貫之,自始至終。這樣才能形成一種操守,以守住這個謙虛。只有始終如一的謙,才能守住謙亨,才會亨通。因此,多與真正謙虛的人交往,做事和做人也應時刻提醒自己「守謙」

有些人為了顯示很謙虛,人前將謙虛當成一種社交的手段,這樣的謙虛會使人產生不適感;有些人在學習謙虛,但有時會忘記,所以他的謙也是一種若即若離;因此,真正的謙,是門大學問;《說文》:「謙,敬也。」因為心中有「敬」,能對人產生恭敬之心。

不論在什麼情況下有一種謙謹和不自滿的心態。謙卦的卦象是山在地下,山作為高大之物反而處在地的下面,以此來象徵「謙」的德行;謙卦:內有山的靜止和幽深,外有地的柔順和承載。山藏在地下,不顯山不漏水。君子應謙遜,達理,如果人一生謙遜,反而越能受人尊重;越韜光養晦,反而德行越光顯。

難道謙卦就是一味要求我們謙虛不張揚而已嗎?

不止這麼簡單。六二和上六爻裡,提到「鳴謙」。因為,謙虛不是意味著不能自誇,該自誇的時候也要會表達。尤其是作為年輕人,當你過分謙虛時,往往丟失了那份瀟灑和天真,這樣也會讓人覺得不夠真誠,這種謙,少了些厚度。

另一個角度,有的人因為別人評價「謙虛」,整個人都變得拘謹起來,內心包袱太重也不可取;對待任何品行和道理,我們都要在易經中領略物極必反的規律。矯枉過正不是易經智慧所提倡的。

如果一個人能做到不誇己能,那他一定能做到不揚人惡。因為真正內心謙虛,敬畏他人的人,都能領悟謙卦裡「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的這句卦辭。他們奉行天道,普照大地,將光輝灑遍人間;他們尊崇地道,積極上進,明白自己不如人,時刻向別人學習。

這是尊者的謙,也是卑者的謙。以謙道做人,才能長久!

【點讚關注,所有人都在看的齊家、治企、傳基業之道】

相關焦點

  • 學習《易經》對人有什麼好處?
    《易經》在古時候用於佔卜、測吉兇、行兵打仗,那我們現代人學習它又有什麼好處呢?唐太宗的宰相曾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就連西方國家愛因斯坦也說過:「《易經》是一把打開宇宙迷宮之門的金鑰匙。」古今中外,眾多偉人名人對《易經》推崇備至。可見《易經》這本書的評價之高,如果我們去深入學習,一定會有以下收穫。一、優秀國學底蘊。
  • 學習易經有什麼好處?對自己有什麼用?
    小編從事易經行業。很多人喜歡問小編。學習易經有什麼好處呢?會不會對自己有什麼影響呢?小編在這裡告訴大家。易經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易經中所包含的宇宙自然和人事法則,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碰到。假如我們可以花一點時間去了解易經,那麼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你得學會自誇|為什麼說一味的謙虛會吃虧?
    那麼,自誇究竟是會給人帶來好處還是壞處呢? 如何自誇才能給人帶來更多好處呢?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聊一聊「自誇」。恰當的自誇,會讓人獲益在過往的很多研究中,「好自誇者」(self-enhancer)常常被認為是自以為是的、自戀的,甚至是「缺乏教養」的(Colvin,Block, & Funder, 1995
  • 讀易經到底有什麼用,對我們的生活有好處嗎?
    昨天,去我服務的企業做調研時,一位主任問我:「讀易經到底有什麼用,對我們的生活有好處嗎?」聽說過易經,那麼有沒有試探性的去了解易經呢?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也有人說是群經之始。讀過論語、大學、尚書的人都知道,這些經典中,有很多道理都來自易經。
  • 易經—漸卦: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有周密的計劃,把握恰當的時機
    易經——漸卦: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漸進應中正踏實。既要有周密的計劃,又要把握恰當的時機,一步步地向前邁進,才能穩妥而有實效。好高騖遠,只能是空中樓閣,難以實現。因此,計劃的踏實可行就建立在對時局的全面把握和精確。
  • 易經,沒落的玄學。有機緣的人讀一讀,還是大有好處的
    易經,沒落的玄學。有機緣的人讀一讀,還是大有好處的。喜歡傳統文化的人,都在說《易經》為大道之源,是我們文化的根基所在。而從現實生活來看,易學的沒落,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尤其現在人大多把易學歸為玄學、哲學的範疇。
  • 易經:人緣不好,受人排擠?那是你不懂這4個道理!
    有了好人緣,就能左右逢源,事情自然就好處理了。但是,擁有好的人緣並不意味著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和一些甜言蜜語來實現,即使你可以,它也是暫時的,但之後將是令人反感的,不再信任你。那麼,如何才能獲得良好的人氣呢?什麼樣的人可以受歡迎?古老的《易經》已經教會了我們。理解這四個原理的人最受歡迎。
  • 說話少的人福氣大,《易經》裡講了3點好處,非常有道理
    孔子認為,話少的人福氣大,《易經》裡講了3點好處,非常有道理在《論語》裡孔子認為:慎言慎行,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祿」在古代泛指「福氣」,後來引申為俸祿。孔子的意思是說,謹言慎行非常重要,這樣的人,福運、福氣很大。原因在於,說話、做事犯錯誤的機會少。
  • 情商低的人,都愛說這4種話,人緣自然不會好
    情商低的人就總喜歡說下面4種話,不僅讓他聽了不舒服,還有可能因此得罪人,結果導致人緣越來越差。尖酸刻薄的話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表面跟你很客氣,但是說出來的話讓人覺得陰陽怪氣、酸不溜楸的。非常尖酸刻薄,讓人聽著很不舒服。
  • 你屬於人緣好的面相嗎
    人不是天生就人緣好,也是經過不斷成長學習思考,才成為現在的聰明才智,有人緣的。一個人要給人一種親切感,別人才會與你愉快的相處,人緣好的人走到哪都會有朋友相助,好人緣能夠給人帶來無限的幸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一個好人緣,有的人人緣很差脾氣差,有的人人緣好脾氣也好,這個人的人緣好不好從這個人面相就能看出來,你知道人緣好的面相都有哪些特徵呢?
  • 適者生存,有情商人緣好,怎麼能過得不好
    適者生存,有情商人緣好,怎麼能過得不好物競天擇,這世界擁有自己的規律,你應該了解叢林法則是是東西吧,絕對的弱肉強食,要是你不努力,同樣為了生存,那最後被吃掉的只能是你,那是生命的代價不允許你思考問題,人類社會不努力可能不至於付出生命,但是你要知道人心更加險惡
  • 日本患上「自誇自贊病」 鄰國崛起令日難保自信
    過去,日本人一向以低調、謙虛自居,這股自誇風的根源被認為是中韓等鄰國迅速崛起讓日本人為維持「亞洲第一」的自信,患上了「自誇自贊症候群」。《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在千葉縣多家書店發現,讚揚日本的書籍擺放在顯眼位置。一本名叫《梅幹和日本刀——日本人的智慧和獨創的歷史》的書自稱是給日本人勇氣和自豪感的「名著」。
  • 人緣越來越差的女人,大都有這三種行為,你有嗎?
    圖:網絡 文:小潘談情說愛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女人總有這樣的疑問:為何我那麼善良,人緣卻不好。其實,善良無法和人緣掛鈎,人緣好,代表著這個人情商高交際能力強。一般情況下,情商高的人具備很強大的正能量,而負能量滿滿的人,往往被別人避而遠之,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提高人緣的關鍵所在。負能量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要默默接受,讓它迸發出更耀眼的光,激勵自己前行,而不是頻繁地傳遞給別人。
  • 學習孔子常讀《易經》,有4點好處,窺探古人智慧永遠不晚
    有人說《易經》是講算卦的書,宣揚了封建迷信,這是誤解,是沒了解它的片面說法。《易經》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產物,是中國古代先民的智慧結晶,在《易經》中沒有「批八字」、「看手相」的內容,有的卻是對中國古代君子提出的要求,是君子的生存指南,而這本書裡的有價值的部分,仍可以古為今用。
  • 林前-13-7-愛是不自誇
    在這裡大衛給我們描述了,自誇的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首先他眼裡面注重的是罪孽,注重的是自己,這些人自誇的時候,眼中不怕神,其實是因為沒有神,覺得他自己就是老大,所以才會自誇自媚,總是在他的口裡面顯出的是自己。那他有沒有問題呢?有。有沒有罪孽呢?有。
  • 《易經》智慧:心胸寬廣,方有好人緣
    一旦一個人有了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就變得狹隘起來,在生活中自然處處看別人不順眼,就好像別人的存在成為他眼中釘一樣,根本沒有好人緣。那麼如何獲得好人緣呢?簡單的方法是保持心胸開闊。在《易經·比卦》裡的一句爻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 《菜根譚》: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要自誇自傲
    」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誇所有,可為學問切戒。」大意是以前有人說:「放棄自己家中的大量財富,卻模仿乞丐拿著缽挨家乞討。」又說:「一個暴富的窮人不要老是向人家誇耀自己的財富,誰家的灶臺裡不冒煙呢?」這兩句諺語,一句是用來勸說那些看不清自己的人,另一句是用來忠告那些炫耀自己財富的人,這些都是做學問的人應當徹底戒除的。
  • 《易經》:人厚道,天不欺
    《易經》說:「安土,敦乎仁,故能愛。樂天知命,故不憂。」厚道之人,始終安於當下。安心於自己所處環境,誠心誠意地培養自己仁厚的品德。積累能力、積聚人緣,行事自有天助。2為人厚道,在於細節《菜根譚》裡說:「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厚道的人,細微之處也不會疏忽遺漏,獨處之時也能夠自我約束。
  • 佩戴瑪瑙手鐲有哪些好處
    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女生都是非常喜歡漂亮的東西,喜歡佩戴一些首飾,而瑪瑙手鐲就是女生最喜歡的一款飾品,具說佩戴瑪瑙手鐲具有非常多的好處,瑪瑙時最具有療效的寶石之一,傳說瑪瑙手鐲可以闢邪,那下面就帶你們了解一下瑪瑙手鐲的好處。
  • 都說李白愛自誇,其實還有兩個詩人的自誇水平不比他差
    常讀唐詩的朋友們一定能發現,在眾多唐朝詩人中,有一個人特別愛自誇,那就是有詩仙之稱的李白。那麼李白是如何自誇自擂的呢?我是一個熟讀萬卷書籍的人,每每下筆如有神助。毫不謙虛的說,我寫賦能夠和西漢的辭賦家匹敵,我寫的詩篇不會和曹植相差太遠。當年我在洛陽的時候,文學家李邕都主動找我見面,王翰更是願意與我成為鄰居。我這一個有能力的人,很快就能身居要職(其實在暗示韋濟,我就差你的舉薦了),協助皇帝成就比堯舜治理時期還好的功績,社會風氣轉好那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