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在古時候用於佔卜、測吉兇、行兵打仗,那我們現代人學習它又有什麼好處呢?
唐太宗的宰相曾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
孔子在《周易·文言傳》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就連西方國家愛因斯坦也說過:「《易經》是一把打開宇宙迷宮之門的金鑰匙。」
古今中外,眾多偉人名人對《易經》推崇備至。可見《易經》這本書的評價之高,如果我們去深入學習,一定會有以下收穫。
一、優秀國學底蘊。
《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中華一切優秀傳統文化都紮根於《易經》,了解了《易經》,就了解了中華傳統文化。
二、明辨是非能力。
孔子說過,「善《易》者不卜」,真正熟悉了《易經》的人,已然看透了人生。即便佔卜,也只是藉助《易》理解惑,而不是自欺欺人。
三、哲學思辨能力。
《易經》的本質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與和諧辯證的深刻思想。掌握了《易經》,就掌握了一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易經乃國學文化之根源,我們學習它一定要抱以端正的態度,首先要確定一點。如果在不熟悉每一卦的前提下,千萬不要嘗試佔卜。再者,如果心術不正之人學習易經,一定不會有好結果。
也要知道一點,如果讀了半天只想從中的好處,只想把自己的壞處推給別人,那還不如不讀。易經讀出許多的小人,因為黑暗的心去學習易經,只會學到黑暗的一面,時刻要保持持正向善的心才是最為關鍵。
如果學會了《易經》的易理,就懂得如何做人處世。比如時刻謹記居安思危、謙虛自處、持盈保泰,相信會對你日後生活有莫大的幫助。
在易理方面,我們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是自我修煉:德行、能力、智慧,提升自我的修為和創造能力,讓無窮的靈感常伴你左右。
《易經》是一本「天書」,說的是天道,天地尚且不違背自然的規律,更何況人呢?所以我們要學習易經關鍵點在於不去違反自然。
你們在學習易經過程中又有什麼感悟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