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到底難不難學?學習易經有個捷徑,一般人不會告訴你

2020-11-30 國學大觀園

易經是我國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一部充滿無窮智慧的經典書籍,素來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群經,指的就是諸子百家、四書五經,包括後人所撰寫的治世理論,而大道既可以是老子《道德經》中的「道可道」,也可以是百姓經常說的「道理」,謀略家所言的「道術」。

易經在現代社會中,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每當人們談論起易經,總是和枯燥的文言文聯繫在一起,再加上一些片面的、專業的、誇張的解讀和描述,很容易讓人產生高深莫測的感覺。久而久之,易經似乎成了專家和學者研究的對象,而普通人遙望著易經這座「象牙塔」,只能敬而遠之。

其實任何學術,都穿著華麗的外衣,易經也同樣如此。易經上那些經文和古語,只是易經的外殼,而由特殊符號構建的思維模式,才是易經的靈魂。很多人被它的神秘面紗所吸引,走到近前卻發現它猶如一座深不可測的金色殿堂,自然就打起了退堂鼓。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易經有太極生兩儀之說,而兩儀指的就是陰陽,這是構成易經整部書的核心思想。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面性,有正反、高低、寬窄、生死之說,這些都很好地掌握。但是陰陽化成四象,進而又演變為八卦,就增加了一層難度。這種演變由內而外,體現的是事物的變化,研究起來很費腦筋。而八卦又成64卦,再加上十天幹、十二地支等元素,很容易讓我們學習起來一頭霧水。

64卦代表人生64個階段,每一卦都可以和其它卦互通有無,彼此轉化。可以說想要學好易經,掌握64卦是勢在必行的,也是一條必由之路。但是64卦如此的紛繁複雜,又十分多變,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天賦或者沒有時間,只好望「易」興嘆。

通俗趣味才是吸引求學者的花朵,而健康實用更是折服我們每一個人的果實。事實上,易經一點都不難學,而且學習易經有個捷徑,只要按照這個方法,相信不久你也會成為易經高手,但是這個方法卻很少有人告訴你,不是他們不願意拿出來分享,而是很多人並不知道。

學習易經,首先我們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準備工作至關重要。我們製作64張紙片,然後把易經64卦分別寫在64張卡片之上,並記錄每一爻的爻辭,左上角寫上易經的序號。比如地山謙卦,坤為數字「8」,而艮為數字「7」,所以就寫87卦。雷風恆卦,雷屬震,序號是「4」,而風為巽,序號是「5」,因此就寫上45卦。

製作完成卡片後,這裡我們採取的是潛移默化的學習法,具體的方法如下:每天的早、中、晚我們隨意選擇一段時間,然後靜坐在書桌前,把64張卡片打亂順序後隨機抽取一張,不論抽到的卡片是什麼,我們只要進行默念兩到三遍即可。在默念的過程中全神貫注,期間不需要死記硬背。

我們可以嘗試在不同的環境下記憶易經64卦,如此記憶的效果更加深刻。這樣學習易經有一個好處,就是記憶得非常牢固,即便過了很久也不會忘記。我們一開始記憶的時候,不需要記憶爻辭,只看卦象和序號,然後加上自己的一些想像,把卦象給解讀出來,在後續的記憶過程中,可以把爻辭加入進去即可。

有的朋友問我,平時自己工作繁忙,沒有時間製作這麼多卡片。沒有關係,這裡為大家準備了一套易經64卦學習卡牌,這套卡牌完美解決了我們學習易經的諸多困難。本套卡牌一共是80張,其中有64張基本卦象牌,每一張卡牌上都詳細地標註了卦象和爻辭,並在每個爻的旁邊還記載了六爻預測的天幹地支和六親等元素,可以說不但適用易經愛好者,也同樣適用於六爻預測的研究者。

另外還有16張易經知識卡,每一張知識卡都記載了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什麼是錯卦、綜卦、互卦,同時還有八卦口訣歌,只要看一遍就會熟記於心。

另外本套卡牌還額外附贈一張太極八卦布和三枚銅錢,有的朋友學習易經希望自己可以佔卜問卦,而佔卜的方法目前用銅錢搖卦較為流行和靈驗。這裡附贈的銅錢可以讓我們更快入手佔卜,同時也省去了購買的費用,可以說性價比很高。

不僅如此,本套卡牌還排版精良,質地光滑上檔次,而且小巧玲瓏。平時出門旅行,很多人都不願意帶著一本厚重的易經書籍到處跑,而有了這套卡牌之後,隨身攜帶,到哪裡都能觀看學習記憶,可以說十分的方便。

人的一生,最應該做的就是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不斷增長自己的學識,第二件事就是努力使自己生活過得更好。而給自己的智慧投資,是可以讓我們既能增長智慧,也能開啟幸運的人生。

知識是無價的,本套卡牌僅僅80多元,而且還包含贈品,算下來也就是我們吃一頓飯的錢,但是擁有這套人生好牌,可以讓我們成功多一份可能,人生多一份感悟,生活多一份幸福,何樂何不為呢?

本套卡牌是我們學習易經之路上的導師,也是我們最可靠的夥伴,這樣的人生好牌,您值得擁有。

點擊上面的橫條,就可以開啟智慧人生,期待您的關注。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易經到底難不難學?聰明的人學易,原來都用這種方法
    那麼有人會問,易經到底難不難學?其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易學愛好者,尤其是那些未入易經門戶的新手。有很多國學大師在回答這個問題上,都會把易經說得極其複雜艱澀,使人越聽越糊塗,更別說什麼頓悟了。 事實上,在我們解答易經難不難學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普通人學習易經的難處究竟在哪裡,摸清楚問題的所在,我們才好「對症下藥」。中國有句老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源找到了,那麼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應運而生了。
  • 《易經》為什麼難學?
    認知現象在我們的《易經》裡面也叫看相,那這種看相的方法,很多人是不相信的。很多人把這種看相當成迷信活動,很多人認為這些現象以及看現象的方法,信則有,不信則無。其實萬事萬物的現象都是自然規律當中的一種,《易經》就是總結自然規律法則的文本。中國《易經》告訴我們任何的現象,你信它也在,你不信它也在。
  • 《易經》,新手入門學習的難點有幾個?
    在傳統國學熱潮的帶動下,即使難學如公認的《易經》,也漸漸的掀起了一股風潮,似乎成了一個新標籤,如果學習傳統國學而不去學一學《易經》,就成了某種缺憾,於是不管什麼人,不管心裡是不是真的特別喜歡,都想去《易經》這趟混水裡趟一趟,以此來顯示自己所謂的國學素養,好讓人能高看一眼,享受一下某種心裏面的滿足感
  • 《易經》有多難學?為何算命先生多半是雙目失明?
    《易經》是一本十分難懂的書,無論你到底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的,多麼的努力都不可能將它完全掌握,可是倘若能夠從在其中獲得部分知識,足夠你一輩子的所用。而最愛讀這一本書的大多數是信奉陰陽五行學說,典型的代表人物是算命先生,在大家許多 小巷子裡邊總是會看到一個帶著黑墨鏡的算命先生擺著一個地攤,上邊擺著幾本書,在其中有一半肯定是《易經》。許多 算命的書都是根據易經來解釋的,那麼這一本書到底是有多麼的強大?為何許多 人一生都學不會?而且都是瞎子來拿著這本書算了?
  • 《易經》到底有多難學?為什麼算命先生大部分都是瞎子?
    看懂《易經》這本書的人很少,《易經》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本十分難懂難理解的書,可就是這一本書奇書,不管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但是,就是這一部奇書卻被很多人運用著,這樣的人大部分都知道,典型人物就是算命先生,他們統一被很多人稱之為「半仙」,每個半仙手裡總有著一本《易經》,帶著小帽,穿個小褂,帶著小墨鏡,經常在橋底或者小巷子出沒。疑問就出來了,易經為什麼可以用來算命?為何我們看不透書中的內容,而算命先生卻可以?
  • 《易經》到底有多難學?為何算命先生大部分是瞎子?
    讀這本書的人越來越多,但很少人能夠悟透,為什麼?之前最喜歡讀這本書的一大半是信奉陰陽學說,典型人物就是算命先生,也就是半仙兒。很多橋底小巷都會看到這樣一波戴著墨鏡,擺著攤的算命先生,手裡拿的多半都是《易經》這本書。為什麼易經可以用來算命嗎?這本書有這麼強大?為何普通人參悟不透?
  • 《易經》到底值不值得研究?對現代人來說,學習《易經》有什麼意義?
    ——朱熹《觀書有感》 《易經》就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懂得了《易經》,也意味著懂得了真正的中國文化。 這就回答了標題中的第一個問題,《易經》到底值不值得研究?答案是肯定的,作為群經之首,《易經》是中國文化的總源頭,當然值得研究。
  • 易經的這套卡牌火了!原來卡片記憶法,才是學習易經的捷徑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在生命的旅途當中,萬事萬物都有著不一樣的過程,有的精彩紛呈,萬眾矚目,有的默默無聞,但也衣食無憂。每個人的一生,有喜怒哀樂,也有坎坷荊棘,如何趨利避害,過上幸福的人生,一直是人們研究的永恆主題。
  • 科學已經證實,易經其實並非迷信,卡牌記憶法是學習易經的捷徑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部智慧寶典,而且帶有唯一性,那麼首推的就是中國的《易經》。很多人聽到這句話,其實都不以為然。世界上的智慧典籍不計其數,僅僅中國的經典之作就浩如煙海,憑什麼易經是唯一的智慧寶典呢?你能說這些苦難的人生,不是一個人的財富嗎?見微知著,未雨綢繆,是易經時常告訴我們的智慧箴言,而易經中64卦,也對應了人生64個階段:從出生、成長、教育、家庭、事業、與人處事的原則、如何增加財富、怎樣獲取福報、又該如何韜光養晦明哲保身,都一一進行了闡述。只要我們按照易經的規律辦事,總會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多姿多彩,煩惱漸消。
  • 悄悄告訴你學易經的方法:掌握辯證法思維,學習易經再也不難了!
    引子:如果有朋友問我,這個世界上最有價值和最偉大的書是什麼,那麼我會第一時間推崇《易經》這部書,理由很簡單,因為易經不但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書籍,也是世界上最高明的辯證法。那麼易經到底應該怎麼去讀,為什麼說易經是世界上最高明的辯證法,在這裡還要從易經的三易來說起,什麼是三易呢?
  • 學《易經》最難的就是入了他人的局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很多人剛開始學《易經》的時候都會被告知邵雍邵康節有多麼厲害,算無遺策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如果初學者先入此局,那就真難從中走出。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北宋有個非常著名的群體就是北宋五子,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邵雍。這五人是同一時期的人物,所處的時代也是北宋文化的巔峰時刻,唯有邵雍是沒有出仕,這在那個學而優則仕的時代是非常不正常的。
  • 學習《易經》終身受益
    《易經》對於很多人來說晦澀難懂,也有人覺得這是封建迷信。但它為什麼會被稱為群經之首?古人為什麼說不說易不足以為相,近現代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說《易經》是與每個人相關,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學問。《易經》在中國文化裡就是這樣一種謎一般的角色。
  • 易經有3句至理名言,從而有3個人生感悟,你能理解一條都不簡單
    易經是陰陽為根基,八卦彼此組合排列而成64卦,64卦代表人生64種處境,也代表了人生的各個階段,這裡面共有384個爻辭,從而演化出很多至理名言。事實上易經的至理名言雖然數不勝數,而其中的3句智慧金句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有的人學習易經,總是不得要領,易經到底在講什麼。
  • 不是所有人都能學易經,學易容易懂易難,記住24個字由淺入深地學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學易,首先這需要天分,畢竟做什麼事情多多少少都是需要天分的。但是僅僅只有天分是不夠的,還要有正氣和機緣。世界上有天分的人很多,有正氣的人也不難找,但是三者全有的的人就不多了。
  • 研究了20年的《易經》,用8個問題告訴你:它到底講了什麼?
    《周易》,又名《易經》或《易》,曾被認為是一本算命的書,後來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易讀,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很多人想了解易經,但是卻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今天給大家分享8個問題,告訴大家:易經到底講了什麼?第一問:易經是什麼?
  • 普通人學習易經,有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儘快掌握就會發現新天地
    易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總根源,千百年來一直被奉為經典,甚至有著「群經之首」的美譽。何謂群經?這裡的「經」是一切國學智慧經典的統稱,包含了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一切學說,可以說易經包羅萬象,乃是智者「言道」、「悟道」的總根源。那麼有人會問,易經到底難不難學?其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易學愛好者,尤其是那些未入易經門戶的新手。
  • 發現易經的4+3,是快速學習和掌握這部智慧寶典的真正捷徑
    大家好,我是青齊子,本節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多年學習易經而找到的的簡便快捷之法,希望給易學愛好者帶來一點幫助。易經是國學文化中最艱深晦澀的一部經典,諱莫如深的卦爻辭如同天書,不僅令初學者望而生畏,就連求索多年的人也望洋興嘆,一頭霧水,理不出頭緒。那麼,學習易經有沒有簡便快捷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我20多年的學習體會,發掘出一套4+3的學習方案來。那麼什麼是4+3方案呢?
  • 易經告訴我們:真正不好惹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要警惕了
    俗語:「咬人的狗不叫」,意思就是如果想咬人的狗是會跑到你身旁咬你,而不是朝你吠叫,狗對你吠叫只是想嚇退你,並不是想咬你,這也是它們對危險時的應激性。事實上,人也是一樣,喜歡說狠話來恐嚇你的人,一般不會動真格,只是狐假虎威,而那些著實不好惹的,一般「人狠話不多」,直接「一擊必中」。
  • 《易經》是中華文明之源和諸經之首,有人說它難,究竟難在哪裡?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凡事只要掌握到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繫,學習起來自然就不會難,要相信自己。只是《易經》在人們意象裡早已先入為主了,易經幾乎成了高深莫測的玄學代名詞。那麼《易經》究竟難在哪裡?如何克服難度?
  • 易經:大器晚成的人,一般身上都有這3個特點,有一個就很了不起
    易經告訴你:大器晚成的人,一般身上都有這3個特點,有一個就很了不起。第一,忍耐力非常強,忍常人之所不能忍。當別人誹謗你的時候,你會不會反駁別人?多數的人,都會忍不住和別人吵幾句,為自己澄清一下。其實,這樣的做法,往往會讓那些招搖生事的人,更加有恃無恐,他們就等著看你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