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食話】除夕夜 皇宮裡的年夜飯怎麼吃?

2020-12-11 界面新聞

按:年夜飯,也叫團年飯,是大年三十晚上吃的一頓團圓飯。中國人的年夜飯,歷來講究。好吃是肯定的,但好吃不是唯一目的,更多的是食物背後的象徵意義。魚是必不可少的,象徵「年年有餘」;北方人一定要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廣東人比較實在,要吃髮菜,意味著新年發財;有的地方也吃年糕,「節節高升」。

年夜飯不僅是一頓飯,它還是辭舊迎新之際的一種儀式。雖然如今,在餐館訂年夜飯越來越流行,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在家吃年夜飯仍然是春節期間的保留節目。家裡的掌勺大廚往往幾天前就開始忙碌,拉菜單,準備食材,思考寓意,到了年三十那天,幾乎不能休息,一刻不停燒制各種菜品。

年年有餘

年夜飯的傳統大概延續很久了,有心人大可去考證。在今年年夜飯開席之際,經出版社授權,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特此選取《皇上吃什麼》一書中的相關章節,帶讀者領略幾百年前宮廷中的年夜飯傳統。我們會發現,深宮之中的新年,即便依舊等級森嚴、規則繁多,但是在吃上面,和民間一樣,格外有煙火氣,也格外愛家鄉菜。

清宮除夕肉食大會(節選)

文 | 路大望  插畫 | TIUGIN

印象裡的清朝宮廷是既森嚴又肅殺的,但看資料發現,宮裡的生活其實挺熱鬧。按節氣,有新年、上元、重陽、七夕、中秋、冬至、立春等。按皇家自身的情況,有皇帝的萬壽節、皇考的忌辰、太后的生日、皇后的生日等。再加上滿族接受漢族的文化和藏傳佛教,儒家、佛家的節日都過,還有民間神靈,所以關帝的生日、佛誕、宗喀巴大師的誕生日、孔子的誕辰都有宴席和祭祀。

滿族從關外帶來的薩滿教更是講究祭祀,紫禁城裡有「堂子」,除夕第二天就是元旦祭,從皇太極的時候就規定下來的。坤寧宮也是一個祭祀場所,元旦、春秋都是大祭。要遇到皇室婚禮或者喪禮,都還要大擺宴席和唱戲。坤寧宮祭祀,每次都要殺兩頭純黑的豬祭神,宮裡有兩口大鍋,一鍋煮豬肉,一鍋蒸打糕。平時祭神的肉都分給乾清門的侍衛們,在地上鋪個毯子,拿手撕著吃。元旦祭的時候,坤寧宮和玉河邊上的「堂子」要舉行大祭,一般參加的人都是皇親貴戚,祭祀的過程非常複雜難解,豬血用來灌血腸,切好煮完的豬還要先拼回完整的樣子,據說是跟滿族祖先的肇始神話有關係,而且煮好的豬肉不能出殿門,是等皇上皇后吃完之後,讓參加祭典的人進門食用。寒冬臘月,人群等在殿外,聞著這煮好的肉香,肚子咕咕叫的聲音一定是響成一片的。

想想也是,那個時候沒有電視,皇上又不能與民同樂,就是靠著過了一個節,開始準備下一個節來規劃宮裡的生活、人力,進行資源調度。看《紅樓夢》的人就都會有一個感覺,這些不能出門的寶哥哥林妹妹們生活的很大動力,就是慶祝這些節日。也可以說,這各種各樣的節日和祭祀,編織成了他們生活的經緯。

清朝皇帝夏天多在圓明園、暢春園、避暑山莊等地方避暑辦公,秋天或在木蘭圍場打獵,但冬天基本都在紫禁城,因為年節很多,祭祀慶祝等事務很頻繁。十二月二十三左右,各部就把公事「封印」了,準備過節。皇帝過節也完全不輕鬆。除夕午時開始,皇帝就會在保和殿賜宴群臣,下午六點,皇帝回到乾清宮,再享受家宴。

每個皇帝的口味不一樣,乾隆就是肉食愛好者,不太愛吃水產,乾隆一生的膳食記錄裡面都很少看到他進食魚翅、鮑魚等食品,即便到了江南他也不吃魚,我翻出一張他在揚州的膳單,裡面有「糯米鴨子、萬年青燉肉、燕窩雞絲、春筍糟雞、肥雞徽州豆腐、蒸肥雞油串野雞攢盤、鴨子火燻餡煎黏團」,黏團應該是年糕或者糯米類食品,煎一煎,裡面還有鴨子肉餡兒,想起來就流口水。但光緒就很愛魚翅等海產品。

說回到除夕宴席,皇帝跟我們普通人一樣,過年過節都是吃家鄉傳統菜餚,所以皇帝晚上的除夕家宴主要是以野味和肉食為主。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除夕家宴,御用的一桌酒宴用了豬肉六十五斤,肥鴨一隻,菜鴨三隻,肥雞三隻,菜雞七隻,豬肘子三個,豬肚兩個,小肚八個,野豬肉二十五斤,關東鵝五隻,羊肉二十斤,鹿肉十五斤,野雞六隻,魚二十斤,鹿尾四個,大小豬腸各三根……相當地橫(四聲)。一桌要用六十五斤豬肉,二十五斤野豬肉,刨去各種損耗,至少豬肉的菜餚也在三十盤以上,可想這個席面有多盛大。

《皇上吃什麼》內頁

白天賜近臣的宴席資料比較少,因為這種宴席基本還是屬於定製,算是臣子們的工作之一,每個人面前放一桌,磕頭、賜酒、賜菜、磕頭……臣子們陪領導吃飯,肯定也是不那麼舒服的。滿族臣子和漢族臣子吃的不一樣,所以有「滿席」和「漢席」——後來民間把這二者合併成了「滿漢全席」。《大清會典》有規定,除夕、元旦、皇帝萬壽等用四等滿席,滿族人愛吃麵食,席上的點心就有玉露霜、方酥夾餡,大餑餑六盤,小餑餑兩碗,紅白饊子三盤,乾果十二盤,鮮果六盤,福祿馬四碗(不知為何物),鴛鴦瓜子四盤,還有一盤磚鹽,最有趣的是「其陳設計高一尺二寸」,應該指堆疊的高度,所以席上看起來肯定是琳琅滿目的。

廷臣的宴席吃法,翁同龢寫過,滿族官員和漢族官員分開站立等待,上午11點皇帝落座,群臣進門,桌上已經擺好了前面說的這些點心,入座前就要叩頭,先吃湯飯或者細粉雞子(某種雞蛋),然後皇帝像中央廚房一樣給大家賞菜,賞一道叩頭一次,然後就是賞奶茶,又叩頭,賞酒,最後是主食(如果是元宵節,就是幾枚湯圓),然後大家領賞回家,並沒有想像中吃一天的滿漢全席,「為時刻而已」。

在清朝皇室的宴席中,茶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滿族人入關之前就常食肉類和麵食,所以解膩的茶葉就是每餐之後的必需品,在清宮裡一般夏天喝龍井茶,冬天喝普洱茶,普洱茶在清宮裡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估計翁同龢喝的就是用普洱煮的奶茶。歷史上,新年正月裡,清朝皇帝還會跟大臣一起舉行茶宴,參加的人就包括諸王、貝勒、貝子、大學士、九卿,參加的人就不限於愛新覺羅家的了,等於新春團拜會,著名的千叟宴,就有茶宴的成分。茶宴從康熙開始,在乾隆時舉辦最多,喝了茶,君臣作詩聯句,以松實、梅英、佛手三種,沃雪烹茶,叫三清茶,再加上一些點心。史料裡寫說茶宴的起源是害怕君臣都喝醉了無法作詩,所以改酒為茶。我想其實應該是新年裡大家都吃太膩了,康熙皇帝一聽到還要跟大臣們吃飯,就一拍大腿說,算了,喝茶清清腸胃吧,就這麼成了定例。

關於乾隆時期新年茶宴地點的重華宮,也有幾句話要說,乾隆在登基之後將重華宮變成了一個小型博物館,把太后、皇考、去世皇后富察氏的遺物和贈禮都存放其中,乾隆的聖旨說的是:「重華宮系朕藩邸舊居,特為崇奉,勢必扃閉清嚴,轉使歲時錫慶之地,無復燕衎之樂,何如仍循其舊,俾世世子孫,衍慶聯情,為吉祥福地之為愈乎!」想起《紅樓夢》裡元春讓姐妹們住進大觀園的情節:「因在宮中自編大觀園題詠之後,忽想起那大觀園中景致,自己幸過之後,賈政必定敬謹封鎖,不敢使人進去騷擾,豈不寥落。況家中現有幾個能詩會賦的姊妹,何不命他們進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無顏。」這旨意,這語氣用詞是不是如出一轍?再聯想大觀園裡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就是一次次的詩社,《紅樓夢》與清朝皇家歷史那雲山霧罩的關係,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素餡當道的餃子》

文 | 王琳   插畫 | 咕嘟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習俗,清宮也不例外。宮裡把麵食都叫餑餑,分煮的、蒸的、烙的、烤的,餃子屬於煮餑餑。相比如今我們大魚大肉皆可做餡,餃子包一切不同,清朝的帝王們就有點慘了,大年夜的『煮餑餑』,只能吃素餡的。

清皇室入關前,生活在東北,每到除夕會一次性包很多餃子,直接放在零下幾十攝氏度的室外「天然冷凍室」速凍,再進行貯存。那時候的餃子也不是吃一天兩天就算完了,一連吃十幾天,天天吃餃子但最隆重的還要數除夕交子時吃的餃子,這頓餃子意為吃隔年飯,年年有餘糧。不過,入關前的餃子餡,還沒有葷素的講究。除夕吃素餡餃子,是太祖爺定下來的規矩。相傳,當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率十三副遺甲起兵時,為了奪取政權,殺傷過多。為了表示對無辜者的懺悔,努爾哈赤在登上汗位那年的元旦,對天起誓,以每年除夕包素餡餃子,不動葷,來紀念死者。從此,除夕夜吃素餡餃子,就成了清宮裡不成文的規定。

《皇上吃什麼》內頁

老祖宗的話,自然是要聽的,可畢竟是宮裡的餃子,即便是素餡,用料也不能怠慢。清宮素餃子主料是乾菜,有馬齒莧(知壽菜)、金針菜、木耳,輔以蘑菇、筍絲、麵筋及豆腐乾、雞蛋等。除了餃子餡有規定,吃餃子還有專門的地點。在除夕晚上的辭舊迎新瞻拜禮儀之後,皇帝要到乾清宮左側的昭仁殿東小屋吃煮餃子。另外,食用餃子的儀式感也十分重要。據《御茶膳房》檔案記載,清嘉慶四年(1799),嘉慶帝吃餃子時用的是木胎黑地描金漆的大吉寶案,寶案正中書有「一人有慶」「萬國鹹寧」「甲子重新」「吉祥如意」等吉語,寶案上擺放4個琺瑯作料盤,各裝醬小菜、南小菜、薑汁和醋,分別壓在4句吉祥語上。桌子上分左、右擺放象牙三鑲金筷、金叉、金勺、擦手布、渣鬥(唾盂)。皇帝落座後,首領太監手捧紅雕漆飛龍宴盒跪進,內有兩隻繪有「三羊開泰」紋飾的琺瑯大碗,一碗中放素餃子6個,另一碗內盛放「乾隆通寶」「嘉慶通寶」各一件。首領太監將碗取出,放在大吉寶案的「吉」字上,請「萬歲爺進煮餃子」,嘉慶帝才能獨自一人進素餃子。

吃十幾天素餃子總是會膩的。清代晚期,皇帝將祖宗遺訓逐漸淡化,不走尋常路的光緒帝先是將吃餃子的地點改在養心殿,餃子餡也變成各種肉餡,豬肉白菜、豬肉韭菜、豬肉菠菜、羊肉餡等。比如光緒十一年(1885)時,《清宮膳食檔》記載:「萬歲爺在養心殿進煮餃子,第一次進豬肉長壽餡十二隻,第二次進豬肉菠菜餡十二隻。」除了皇帝們,慈禧這位老佛爺也對餃子格外正視。每到春節,慈禧常會召集各王府福晉、格格入宮,一起包餃子、守歲,以聯絡感情。這時誰要不會包餃子,怕是要挨罰了。

所以,在幻想自己成為「清朝穿越」劇女主之前,先把包餃子的本事練好吧!

《皇上吃什麼》
李舒 主編
中信出版集團/楚塵文化 2018年1月

……………………………………

歡迎你來微博找我們,請點這裡。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相關焦點

  • 2018年除夕夜吃什麼好?除夕年夜飯傳統食物盤點
    2018年除夕夜吃什麼好?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
  • 看看一個普通的日本家庭年夜飯都吃些什麼?1萬的年夜飯你怎麼看
    看看一個普通的日本家庭年夜飯都吃些什麼?1萬的年夜飯你怎麼看春節在很多看來就是中國獨有的節日,其實不然,在很多國家人們也是春節這個節日,而且和中國人一樣在春節前一天就除夕夜,在除夕夜人們一樣會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吃年夜飯,只不過是國外的春節和中國定義的春節不是在同一天罷了,很多國家的春節不是像是中國算農曆,而是按陽曆算,中國的元旦就是外國人的春節。
  • 年夜飯,怎麼吃?
    年夜飯,是春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每逢除夕夜,一定少不了,一家團聚吃上一頓。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一般年夜飯都是一家人在家裡一起吃。早就今年的10月份,我身邊幾個同事就開始預定年夜飯了,當時我還很好奇,這離過年還有好幾個月呢,怎麼就開始預定年夜飯了呢?後來問了才知道,對於當地一些知名的餐館、酒店來說,年夜飯的熱銷超乎想像。
  • 飯店年夜飯推出新花樣 除夕夜吃自助餐漸流行
    每到春節前,島城各大飯店的年夜飯預訂就會異常火爆,預訂晚了甚至會出現一桌難求的地步。隨著島城自助餐廳越來越多,吃自助餐也漸漸成為市民年夜飯的新選擇。1月30日記者調查發現,自助餐選擇多、不費勁成為喜歡嘗鮮的市民選擇自助年夜飯的主因。
  • 除夕夜,也要陪身邊的人吃年夜飯
    臨近春節,又有多少人因此不能團聚。除夕,是我們中華民族迎接新年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特別是年夜飯,對於我們每個家庭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能讓我們團聚,還讓我們彼此增加了感情。但年夜飯,去哪兒吃,在哪兒過?
  • 除夕話習俗 春聯貼起來年夜飯吃起來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因此在這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來進行的。那麼,你知道除夕的習俗都有哪些嗎?
  • 年夜飯美味佳餚玩命吃 春節成腸胃炎多發高峰
    春節是一年到頭家人團圓的日子,也是很多愛吃的朋友們享用美食的大好時期,從除夕夜到走親戚,「吃貨」們從來不會錯過這些大顯身手的機會。但「吃貨」也有煩惱,很多人就吃出了毛病。專家提醒,春節是腸胃炎多發的高峰,應合理安排飲食,注意休息,要做「吃貨」也要健康。
  • 春節就是用來吃的:年夜飯來了!
    所謂的「盆菜」,是將葷素各道逐一烹製好的菜餚,一層層碼放在盆裡端上宴席,一盆菜裡可薈萃有百菜百味,包羅萬有。除夕夜的東北,外面的冰天雪地和屋裡的熱氣騰騰猶如兩個世界,越燉越紅火。非也~在物質高度豐富的今天,能吃不是吃貨,會吃才是。怎樣讓吃年夜飯變得有思想?吃不胖吧?怎麼吃更健康?
  • 春節吃年夜飯的寓意 春節除夕守歲來歷
    作為不少中國人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人們對於春節有著說不出的感情。在中國,春節除夕夜,家家戶戶聚集在一起,進行著守歲這個傳統的習俗。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
  • 大年三十除夕夜,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年夜飯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
  • 「除夕夜」8種代表美好寓意的年夜飯!
    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係,最常見的韭菜餡寓意著久財之意,因為久即時間長、久遠,謂之久財。冬季典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香菇最有養生功效,將其包進餃子餡裡寓意著鼓財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或為股票大盤的走勢,向上、飽鼓之意,謂之鼓財!
  • 飯要怎麼吃,才是除夕夜?我們的新年願望是希望所有人平安和團圓
    當下的生活節奏再緊湊,春節過年的重要性並未降低。鼠年年夜飯,你打算怎麼吃?辛苦了一年,不如趁這個機會,多做點好吃的,多陪陪家人,一起迎接新年吧。1、飯要怎麼吃,才能更享受除夕夜?一桌團團圓圓的年夜飯,能治癒在外365天的漂泊辛酸與勞累。今天是除夕,俗稱「年三十兒」。
  • 82歲老人敬老院裡獨吃年夜飯 子女初七才探望
    應慧蘭年齡:82歲過年地點:曹家渡街道敬老院育有一子一女,子女平日裡上班,沒有時間照料她,選擇住在曹家渡街道敬老院。因為遇車禍腿受傷行動不方便,應慧蘭無法在除夕夜回家和子女團聚,除夕一個人在敬老院吃年夜飯。
  • 除夕夜年夜飯有什麼講究?最重要的一道菜是什麼?充斥著滿滿年味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除夕夜年夜飯有什麼講究?最重要的一道菜是什麼?充斥著滿滿年味。春節馬上來臨,每個地方的習俗也有所不一樣。說到春節年夜飯肯定是少不了的,那你又分了一段一家人圍在一起其樂融融說話,可是年夜飯的飯菜也是非常講究的,以前小編不懂,只懂得坐下就吃,現在也研究起了文化。
  • 2019除夕吃年夜飯的心情說說,朋友圈描寫除夕吃年夜飯的句子精選
    今天迎來了2019年除夕了,在除夕這一天一家人會團聚吃年夜飯,那麼除夕吃年夜飯該怎麼發說說呢,下面來看看2019除夕吃年夜飯的心情說說,朋友圈描寫除夕吃年夜飯的句子精選吧!7、除夕是春節的前奏,是快樂的開始,是幸福的始點,是如意的開頭,是吉祥的伊始,是好運的起源,是祝福的開端,除夕到,歡歡喜喜吃年夜飯,願你合家歡樂,幸福安康!8、朋友的問候是一盞燈,為你點亮心情;朋友的祝福是一把傘,為你遮擋風雨。除夕到了,祝你除夕快樂,歡歡喜喜吃年夜飯!
  • 除夕夜北方和南方吃什麼 南方春節風俗有哪些 北方春節風俗有哪些
    不知不覺已經步入了2020年,今年的春節特別早,公司裡很多同事都已經買好了返鄉的火車票。午間談起除夕夜北方和南方吃什麼?大家都津津樂道說個不停。今天小編根據聽到的一些信息,為大家詳細羅列,看看南方春節風俗有哪些?北方春節風俗有哪些?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了解下吧!
  • 年夜飯幾點吃,吃年夜飯的講究
    為您詳細介紹年夜飯幾點吃、年夜飯的來歷、年夜飯食譜、吃年夜飯的講究相關知識。年夜飯幾點吃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最後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一年一度的團圓飯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親密。
  • 2020年除夕夜是幾月幾號 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 除夕夜吃什麼菜好
    那麼2020年除夕夜是幾月幾號?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除夕夜吃什麼菜好?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一、2020年除夕夜是幾月幾號在近幾年裡,除夕夜都是在2月份的,但是到了2020年就不是這樣了,2020年過年的時間有點早,1月就要過年了。那麼2020年除夕夜是幾月幾號?
  • 12年沒在家吃一頓年夜飯!除夕夜,他們堅守崗位陪乘客過年
    除夕夜,萬家團聚。在北京的路面上,卻有許多司機、乘務員為了方便市民出行,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在崗位上陪著乘客過年。■463路駕駛員蘇利華12年沒在家吃一頓年夜飯今年除夕,對463路駕駛員蘇利華來說,是第12個在崗位上度過的大年夜,自他擔任公交駕駛員那天起,從未在家吃過一頓年夜飯。「餃子在路上吃了。」蘇利華與往常一樣,在年三十兒當夜發動了車輛,這是他當天最後一圈車。
  • 春節我在崗 | 直播除夕夜,蜀黍陪你一起「守歲」
    春節我在崗 | 直播除夕夜,蜀黍陪你一起「守歲」 2020-01-24 2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