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女孩自學中國刺繡,手藝徵服全世界

2021-01-17 潮童幫同城

愛攝影 • 有溫度  |  歡迎關注   攝影師在線




刺繡是古時女子必須要會的一項手藝。一針一線間繪製成一副美麗的畫卷,或傾訴相思,或表達夙願,又或是給人以祝福。



如今的社會,刺繡早已不是古裝劇的專屬。日常生活裡,拿一個刺繡包包或者穿一件帶有刺繡的單品,也是十分時尚的選擇。



而Katerina Marchenko就是這樣一個,把刺繡帶到生活甚至是世界上的人。



Marchenko是來自俄羅斯手工刺繡高定設計師,能讓針線在指尖開出花朵的人。普通一件衣服,總能通過她的手染上一抹亮眼的顏色。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用這句話來形容Marchenko的作品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她的刺繡全部呈現在薄紗上,雖說沒有中國古時的那麼精細,但挑戰性更大,也多了許多趣味性。



距離離得遠一些,玻璃紗上的小魚宛如遊弋在清澈通透的水裡。



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是這位外國妹子靠著閒暇時光自學而成。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多年以來,Marchenko如同其他熱愛自己工作的年輕人一樣整日待在工作室。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慢慢發現,人們生活被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充斥著,再也沒有了最原始的快樂。



「周末我們在一張長長的桌子上手作釘珠,忘記一切。除了手裡的刺繡,這種生活就是一個金錢換不回來的時光"



就這樣Marchenko就開始了刺繡之旅,一針一線間全部充滿著奇幻的色彩。



這些鳥獸蟲魚,全部來自她平時的觀察。小時候捕捉的蝴蝶、小河裡的魚、路邊的野花既可愛又充滿童趣。



Marchenko的刺繡裡,有許多閃閃亮亮的釘珠。在光的照耀下珠子會折射出異樣的光彩



小小的刺繡卻精細傳神勾勒出一個夢幻縹緲的少女夢。



展翅的小鳥栩栩如生,翅膀上的羽毛根根分明,仿佛下一刻就會飛向天空。



Marchenko的刺繡,層次分明,色彩明麗卻不豔俗。



她還運用了許多大熱的莫蘭迪色系,看久了還會讓人感到心神安寧。



隨著技藝的越來越成熟,Marchenko也開始嘗試更加複雜的針法,彩線的層疊累積,色彩的自然過度,只為了達到更加飽滿立體的效果。



不只是花鳥魚蟲,Marchenko最愛的梵谷,也成了她最珍惜的作品。梵谷的那種對藝術永不放棄的精神正是Marchenko所追求和擁有的



如今Marchenko的刺繡作品徵服了許多人,也吸引了許多人加入到刺繡的學習中來。在時間空閒的時候,不至於總沉浸在手機和一些電子設備中,漸漸丟失掉生活的樂趣。



帶著Marchenko刺繡的服裝,也備受外國人的追捧,他們稱之為「指尖上的藝術」。



無論是《延禧攻略》裡的中國風,還是俄羅斯小姐姐的釘珠刺繡。總有那麼一些人,富有耐心的將這些技藝從高閣推向現實,讓美始終在我們的世界裡。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沒看夠?

長按二維碼關注《攝影師在線》微信公號

更多精彩的內容等你來看


❤ 留言或點讚,都是源於愛



相關焦點

  • 用中國刺繡徵服時尚界的俄羅斯少女,作品讓人驚豔!
    可是有多少人現在還能靜下心做事,幾個小時不碰手機,估計很多人都做不到,更不用說是刺繡這麼繁瑣又需要專心才能完成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呢。但是,有一個俄羅斯少女她卻做到了,她的刺繡作品十分讓人驚豔,甚至還在時尚圈嶄露頭角。因為刺繡精美又有特色,它已不局限於在古裝劇中的衣物出現,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品牌都把目光投在刺繡身上,借用刺繡的圖案,做出了不少精美又昂貴的時尚單品。
  • 俄羅斯經濟學高材生自學中國刺繡,針尖上的風景畫驚豔24萬人
    刺繡在中國有著兩三千年的歷史在春秋時期中國社會就有了「衣必文繡」的風尚發展至今刺繡的針法已有幾十種而有一位俄羅斯的妹紙Vera Shimunia卻將這門針尖上的國粹玩出了新花樣她用手中的一針一線從2015年至今短短幾年的時間這位俄羅斯的妹紙憑藉其微型自然景觀的刺繡在ins收割近25萬粉絲而說起Vera Shimunia與刺繡的結緣還來源於一次中國之旅
  • 自學刺繡應該怎麼入門?
    中國傳統的刺繡:蘇。粵。蜀。湘這四種刺繡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繡。如果想要學習這四種最好是找手藝畢竟精湛的老師傅,畢竟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要學習的不僅僅是表面功夫,承載更多的可能是一種文化,而且繡法都比較難,是一門大學問,可能要學習很久才能有自己的作品。
  • 在華學刺繡的俄羅斯女孩,回國被頒發獎章,原來中國文化如此優秀
    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作為中國的一大國粹幾千年來一直深受國人擁護,尤其是近年來中國民間刺繡已經翻山越嶺到達國外,其中在俄羅斯中國的刺繡異常受歡迎,在俄羅斯街頭擺攤賣刺繡的數不其數,並且在國內還有多多少少學習刺繡技術的俄羅斯美女!
  • 歐式刺繡與傳統中國刺繡,大不一樣,立體精緻,卻只能做些小物?
    我們一般看到的大概只有古代電視劇中,女孩兒們一針一線刺著女紅的樣子,但這些針線活,卻似乎離我們很遠。歐式刺繡儘管與傳統的中國刺繡不太一樣,但卻總有一種特殊的美,當這些生活中的事物,通過線條的方式呈現在布上面,你是不是,開始對「刺繡」 產生興趣了呢 ?
  • 自學刺繡引眾人拜師
    自學刺繡引眾人拜師 自學刺繡引眾人拜師本報訊(記者萬建輝)湖北警官學院75歲的退休老教師於澤良,1年前自學刺繡;最近,她用1個多月繡好毛澤東詩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作為獻給建黨90周年的禮物。記者昨日在礄口警院社區見到了於澤良。老人精神爽朗,熱情將記者迎進家中,介紹已裝裱的刺繡作品。
  • 俄羅斯女孩到中國旅遊,穿了中國的旗袍後給出這樣的評價!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和女性的國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女性喜歡上穿旗袍了,認為穿上旗袍的女性有一種獨特的知性美。不僅中國的女性喜愛穿旗袍,現在全國各地的女性也都喜歡上穿中國的旗袍。
  • 一位俄羅斯女孩,刺繡、做手工甜點,就像林中小仙女
    她像森林中小仙女,刺繡、做手工甜點,生活就像童話一樣美。Ellen是一位住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姑娘,她熱愛刺繡,創作出來的刺繡作品有一種童真、美好的風格,擁有全世界許多熱愛她的的粉絲。對於Ellen而言,刺繡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她說:「我總是沉浸在刺繡創作的樂趣中,我的雙手不能閒下來,無所事事對我來說是不能忍受的。如果繡累了,我就去森林裡散步」。
  • 中國美才是世界巔峰!趙樹憲合作LV,石佳冉一把扇子徵服香奈兒
    程嬰與李璐同體,是對這門手藝執著的年輕傳人:默默無聞,靠自己耐得住寂寞,潛心做好一件事,像蛹一樣,勢如破繭,心安理得地等待著化蝶的那一天。又一位80後女孩用一把扇子徵服了香奈兒,這位女孩就是施佳然,她將中國刺繡與焊接、立體刺繡、珠繡、金工等多種工藝相結合,徵服了香奈兒和國家博物館,穿梭在針線中的另類傳承讓她收到了國家博物館和香奈兒Chanel的展覽邀請。
  • 不簡單的拼布手藝
    「女紅」,在中國有?數千年歷史,刺繡、縫紉、拼布、編結及紡織等都歸「女紅」類別。據說,拼布手藝最早起源於古埃及與中國北方地區,其後流行於美國。比起繁複多樣的中國傳統「女紅」,拼布或許更「信手拈來」,然而,隨?拼布手藝流傳發展,後經日本將其發展成系統化及制度化的教學課程與師資培訓方式,現今,日本手藝普及協會拼布資格培訓,成為了世界拼布學習者的公認指標。
  • 刺繡手藝好 經營有一套
    「這批刺繡訂單要趕緊給禾木景區送過去,這一批客戶要新式花紋,所以還要再設計一下。」2019年12月20日,38歲的加依娜古麗·毛吾提拜在刺繡合作社裡,一邊擺弄著刺繡機,一邊盤算著近期要交付的訂單,忙得不亦樂乎。
  • 刺繡有多古老?3萬年!俄羅斯的這塊化石居然穿著刺繡
    儘管這種興趣以各種各樣的裝飾藝術形式進行表達,但是沒有哪個像刺繡那樣引起全人類的強烈共鳴。刺繡的故事就是世界的故事。刺繡以某種形式存在於全球人類中。無論是在服裝,家庭用品還是作為藝術品展示,都是我們物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刺繡在全球文化中十分盛行,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手工藝品之一。
  • 一位俄羅斯插畫家手工刺繡做的書
    俄羅斯插畫家Ann Khokhlova手工刺繡做的書,整本書洋溢著溫暖的感覺。俄羅斯插畫家手工刺繡做的書俄羅斯插畫家手工刺繡做的書俄羅斯插畫家手工刺繡做的書俄羅斯插畫家手工刺繡做的書俄羅斯插畫家手工刺繡做的書俄羅斯插畫家手工刺繡做的書
  • 刺繡/俄羅斯鎖鏈繡針法,給你不同的刺繡之美!
    今天小萌老師要教大家的針法叫俄羅斯刺繡。顧名思義,這種刺繡方法源於俄羅斯刺繡,通常屬於鎖鏈繡的一種。它是由幾組三葉草形狀的圖案組成的,比較理想的設計是第一組圖案的方向是向上 的。這款圖案的刺繡,更適用於鑲邊兒。如果你打算做個水平的邊兒,第一個圖案朝上,然後一個挨一個地繡下去。
  • 聽障姑娘自學刺繡 用一技傍身活出生活的底氣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接觸刺繡3年,自學成才,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摸索出了一條艱苦創業的向陽之路,這就是聽障姑娘季亞群的勵志故事。12月1日,大河網記者見到她時,她剛風塵僕僕地從北京結束培訓回來。與刺繡結緣 一堅持就是3年記者初見她時,她帶著自信溫暖的笑容迎面走來,和記者打著手語,侃侃而談她與刺繡結緣的故事。3年前的她還是一個為生計而四處奔波的打工人,每天起早貪黑,談不上什麼人生規劃和目標,只知道能多掙一點是一點。
  • 湖北恩施:土家刺繡的傳承與新生
    新華社記者 齊菲攝新華社武漢1月13日電(記者齊菲 譚元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有一位土家族繡娘周銀菊,為了傳承老手藝,她上展會、下鄉村、進學校……在她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人正逐漸接觸、了解這門土家族傳統工藝。土家族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目前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
  • 當刺繡遇上攝影,她用祖母級手藝打造一片花花世界
    當刺繡遇上攝影,她用祖母級手藝打造一片花花世界 2018-11-22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震驚世界的中國刺繡!
    中國刺繡 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
  • 給BJD娃衣刺繡 讓滿繡成為致富手藝
    【解說】作為一項有幾百年傳承的技藝,新賓滿族刺繡即是瑰寶又是一個困擾當地相關部門的難題,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賓滿族刺繡的需求越來越低,越來越難以養活從業人員,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危險。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新賓滿族自治縣的工作人員多方尋求出路,並最終通過電商平臺,為BJD娃娃製作起了精美的刺繡娃衣。
  • 新疆傳統刺繡手藝助民眾「繡」出新生活
    中新社烏魯木齊9月17日電 題:新疆傳統刺繡手藝助民眾「繡」出新生活作者 苟繼鵬 劉寧寧 黎雯達尼西盤·古夏爾拜是新疆伊犁新源縣吾瑞克特阿熱勒村克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的成員對於從小學習刺繡的達尼西盤來說,這份工作很容易上手,幾乎不需要適應的時間。「我現在每年在合作社可以幹兩到三個月的時間,一個月收入有2500元(人民幣,下同),一年最少也能掙到5000多元,而且工作地方離家不遠,來回就幾分鐘,這是多好的事呀。」她欣慰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