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敦煌莫高窟悲慘的歷史,法門寺地宮是幸運的,因為它碰到了願意守護它的人。
法門寺,一座最富傳奇色彩的寺院,久負盛名的中國佛教聖地,被譽為關中塔廟之祖。1987年4月9日,全世界的目光投向這裡,這一天,距離西安一百公裡的法門寺神秘的地宮轟然洞開,幾千件奇珍異寶光芒四射,輝煌燦爛的大唐盛世文明震驚世界。
法門寺地宮的發現緣起於1981年的8月24日轟然從中倒塌一半,然而另一半屹立不倒,遠看像一枚手指。
1987年陝西省政府通過專家的會議決定,重建法門寺,由此發現了法門寺地宮。世界第九大奇蹟的法門寺地宮,是一部佛教「史記」,也是一幅再現佛教聖地的歷史畫卷。想要解讀,則必須透過歷史的隧道,深入了解她的淵源,進入幽邃的法門寺地宮。
大家都知道法門寺最出名的是釋迦牟尼的佛指舍利,然而釋迦牟尼一生講經傳道都在古印度,未曾來過中國,它的舍利是如何來到中國的呢?
古印度的統治者阿育王是虔誠的佛教信徒,公元前324年,根據《佛經》的記載,阿育王將釋迦牟尼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送到世界各地並建塔收藏,其中便有中國,相傳有19份釋迦牟尼舍利被傳入中國,這其中便有法門寺。法門寺始建名為阿育王寺,在唐初才被改名為法門寺。這個傳說在法門寺地宮第二道石門兩側斜靠的石碑上被印證。
在唐朝200多年的歷史中,有八位皇帝,六迎兩送法門寺佛骨舍利,等級之高,絕無僅有。迎送佛骨是一件非常奢華的盛事,陣仗之大,一路萬人迎送。據史料記載,法門寺佛指舍利的朝拜有百萬之眾。在法門寺出土的文物,有武則天所穿衣裙,金銀珠寶不勝其數。在地宮中有金色寶函又稱八重寶函(後室北壁正中發現),其位置在眾多金光閃耀、燦爛輝煌的文物中央,因其位置的特殊性,當時成為考古工作人員第一個室內開啟的對象。當考古人員打開最後一層寶函後,發現有一個白色管狀物體,他們非常興奮,認為佛指舍利出世了。
但是沒多久有工作人員發現此物與志文碑上佛指舍利描述不符,按照石碑的真身志文對佛指舍利的描述: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色白如玉。經過考古人員再次仔細鑑定,發現這枚舍利是玉質的,也就是說這枚舍利是仿製品。
在此之後又發現了三枚舍利,其中最後一枚舍利隱藏在後室秘龕裡,在一具五重寶函之中。寶函上刻有:奉為皇帝敬造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寶函的字樣。
經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等人的鑑定,認定此為真身舍利,志文碑上記載:中間有紋,紋並不徹。它描述佛舍利中間有一裂縫,但是裂縫沒有裂透,這個是誰都仿製不了的。真身舍利也稱為金骨,其餘三枚均為舍利的仿製品,被稱為影骨。
由此可見,為了防止佛骨舍利被人盜取,前人在地宮內所花費的苦心,連考古學專家都差點被蒙蔽。然而法門寺地宮存在1000多年一直無人發現嗎?不是的,1939年,華北慈善會會長朱子橋將軍到陝西賑災,主持籌款重新修建法門寺寶塔,修繕時民工無意間發現地宮門,朱子橋聞訊趕來,立刻叫停施工,並命人將坑道填平用黃土夯實,隨後勸解眾人一定要嚴守秘密,他說「現日軍已經佔領華北,若風聲走漏,致使珍寶落入日寇手中,大家都將成為千古罪人」。就這樣,在當地群眾維護大義的緘默中,法門寺地宮避過一劫,而這就是1987年考古人員發掘地宮時在土壤中發現的瓜子皮和糖紙,還有那流傳出來青蛇出洞傳說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