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真跡的梵谷展能看什麼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看不到真跡的梵谷展能看什麼

  看不到真跡的梵谷展能看什麼

  沉靜的、迷茫的、空虛的、瘋狂的、割掉耳朵的文森特·梵谷自畫像齊齊出現在35塊巨幕LED屏上,又漸漸消失。在交錯響起的古典樂中,梵谷一生創作的八百多幅油畫、兩千多封書信、手稿都在LED屏上徐徐展開。

  2015年4月28日,「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在上海新天地開幕,持續到8月30日。展映前,共有12萬人次購買了100元一張的預售票,但展覽中並無一幅梵谷真跡。所有梵谷的經典作品都是通過一種名為「SENSORY4」的感映技術,用高清投影將動態的梵谷作品影像映滿不同角度的牆面,配以古典樂,使人徜徉畫中。

  「不朽的梵谷」此前已在美國、義大利、俄羅斯、以色列等國巡展,創意來自澳大利亞名為「大展覽」(Grande Exhibition)的文化公司。公司CEO布魯斯·皮特森是梵谷作品的粉絲,他帶女兒去世界各地博物館看展,卻苦於常常看不到多少梵谷真跡——除了《星夜》、《向日葵》等少數作品藏於美術館之外,梵谷的作品大多都被私人收藏了。比如那幅著名的《加謝醫生的肖像》,歸德裔美國人齊格弗裡德·克拉馬斯基所有,他又於1990年以8250萬美元賣給了日本商人齊藤了英。皮特森決定運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些大眾平時看不到的作品展示出來。公司通過圖片網站購買高精度圖片,或聯繫拍攝過梵谷原作的攝影師,獲得圖片授權。

  展覽的核心,是一場梵谷作品的「入門展」、「掃盲班」。梵谷短暫37年人生,六個時期的創作故事、代表作品,都通過影像,以通俗易懂的視覺形式鋪陳開來,時長35分鐘的影像循環播放。

  荷蘭是梵谷的故鄉,也是他創作生涯的開始。荷蘭時期他的作品主要表現農民和體力勞動者的生活,畫風暗沉,畫中的風景、人物、靜物也多是壓抑的土色。以《戴綠色絲帽的農婦頭像》為代表,巨幅屏幕中出現了神情凝重的農婦畫像,其中幾塊屏幕將細節放大,農婦憂鬱的眼神、深重的皺紋,從各個側面將觀眾包圍起來。

  1886年春天,梵谷來到巴黎,與弟弟提奧一起居住在巴黎郊外的蒙馬特,這裡是巴黎文化與創新的中心。巴黎時期,梵谷結交了很多印象派畫家,放棄了暗沉色調,轉向具有活力色彩的線條和圖案。藍色調色板背景下,《兩朵剪下的向日葵》鋪滿了整個展覽廳的各個角落。

  梵谷37年人生六個時期的創作故事、代表作品,製成一段長35分鐘的影像,在現場循環播放。 (高庭文化供圖/圖)

  阿爾勒時期是梵谷一生最高產的時期,猛烈的陽光和刺目的麥田使他「瘋狂」。《阿爾勒夜間露天咖啡座》暖黃的色調,象徵著光與幸福,露天咖啡館則是梵谷夢想中藝術家們歡聚暢談的地方。他給妹妹威廉明娜寫的信也出現在屏幕中,梵谷寫道:「一盞巨大的黃色提燈把光撒向露臺、房子、過道,甚至照亮街上的人行道,使之蒙上一層粉紫色調……這幅夜的場景中只有美麗的藍、紫、綠三種色彩,沒有用到一絲黑色。」

  《梵谷的椅子》則流露出一種悲傷、孤獨。那段時間,梵谷的精神狀態每況愈下,經常出現精神焦慮,與好友高更關係的破裂則加劇了他情緒的惡化。《割耳朵的自畫像》出現在屏幕中——高更在回憶錄中記錄,一場激烈的爭吵後,梵谷割下了自己耳朵的一部分,並寄給了當地妓院的一名妓女。梵谷畫下了當時的自己,畫中它的右耳被紗布纏住,眼神遊離,有一種緊張不安、與世界格格不入。

  收藏於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那幅舉世聞名的《星夜》,創作於梵谷精神崩潰,住進聖雷米的聖保羅精神病院時期。這也是展覽呈現的梵谷創作第四時期。觀眾置身於聲、像營造的漫天星空之下,感受梵谷創作《星夜》時的心境——從精神病院俯瞰聖雷米小鎮,迴旋的雲朵、一輪新月伴隨11顆星,前排的柏樹與後排的尖頂小教堂交相輝映。梵谷流暢的筆觸和翻湧的天空,暗示出他躁動不安的情緒和深受困擾的思緒。

  1889年底,梵谷在聖雷米精神病院實在呆不下去了,他接受建議去奧維爾,由加謝醫生照料。《加謝醫生的肖像》就創作於這個時期。抵達奧維爾後,梵谷開始了他繪畫生涯尾聲的狂亂時期,那些大型風景畫描繪了奧維爾廣袤無垠的空間,表達了梵谷當時的空虛感受。

  37歲那年,1890年7月,梵谷外出散步,穿過小鎮來到一片麥田,在那裡對著自己開了一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留給弟弟的絕筆信中寫道:「我將畢生精力投注於我的畫布,我試圖能做得像那些我喜愛和仰慕的畫家一樣好……我用自己的生命進行創作,我的理想也都沉浸其中……」在他生前創作的最後一幅作品《麥田群鴉》中,烏鴉真的飛了起來,黑壓壓一片向觀眾撲騰而來。

相關焦點

  • 梵谷博物館推出梵谷體驗展 沒有真跡如何邂逅梵谷?
    前日,「邂逅文森特·梵谷——全球首演中國巡迴展」在京發布,作為目前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梵谷多維度體驗巡迴展,該展將於明年5月在北京拉開首展。   什麼是體驗展?   展出經典作品的複製品、部分信件的複印件、聲音影像   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從去年11月28日開始便開始為梵谷年推出了相關展覽。與此同時,荷蘭、比利時等國美術館也推出了相關展覽。
  • 上海這場沒有真跡的梵谷展,為什麼會有人買單?
    5 月中旬,這位定居香港的媒體人途徑上海,花 130 塊錢看了一場梵谷展。起初,她以為在反覆溫習 BBC 的梵谷紀錄片之後,總算可以見一回帶著紋理和氣孔的「真跡」了。結果,這場名為「『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的展覽,比電視紀錄片還要「數碼」。  35 分鐘之後,Maggie 連頭帶尾地看完了一場 3000 幅畫作。
  • 「不朽的梵谷」藝術大展 感映藝術:名畫活起來
    畫展是真是假引發討論 儘管「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在上海不斷迎來客流高峰,但一開始也引起了觀眾的爭議,原來有的觀眾根本沒弄清什麼是「感映藝術展覽」,一見有梵谷,就衝著這個大名購票,因為2014年的莫奈特展曾讓40萬上海人大開眼界。可這次進去一看,啊,原來沒有真跡! 什麼是感映藝術呢?
  • 藝術維C|商家是如何賺梵谷展的錢?
    簡單來說,兩個關鍵詞:多媒體、非真跡。梵谷的3000多件作品被博物館或藏家視為珍寶,我並不奢望在上海能看到真跡,但既然與梵谷有關,內心像打了雞血般充滿期待。幾年前,我在臺北歷史博物館看過一場米開朗基羅的展覽,印象深刻——展出的雕塑是複製品,我吐槽過「那有什麼好看的?」結果發現,挺好看的!
  • 農民20年畫10萬張梵谷假畫,成中國梵谷,看到梵谷真跡卻哭了
    這個小夥就是趙小勇,因為聽說大芬村畫油畫能月入三千,他從一個搬磚砌牆的工人,成了一個大芬村裡專門畫假世界名畫的畫工。趙小勇為了更好的臨摹梵谷的畫,他會去研究梵谷的畫冊和書,了解他的傳記,隨著了解的深入,他對梵谷的作品,一筆一畫了如指掌,他真心的把朋友當成朋友,真心地為梵谷難過,甚至有時候覺得自己就是梵谷。趙小勇一直有個夢想,他想親眼看看梵谷的真跡。
  • Van Gogh「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
    本期展覽推薦: 「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 展覽時間: 4月28日該展覽採用了最新的SENSORY4感映技術,將多媒體畫廊與度身定製的展廳巧妙結合,打造出全球最振奮人心的梵谷藝術展。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最讓觀眾津津樂道的藝術作品是動態版的《清明上河圖》,而此次「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卻是將多屏幕投影技術和梵谷的繪畫藝術相結合。
  • 梵谷自畫像被證實是真跡
    當地時間1月20日,觀眾在觀看畫家梵谷一幅1889年的自畫像。據報導,這幅自畫像當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被證實是真跡。據悉,這幅屬於挪威國家博物館的畫作,是梵谷在法國南部聖雷米鎮精神療養院畫的。  梵谷自畫像是挪威國家博物館於1910年當作梵谷真跡購入。
  • 梵谷感映藝術展將辦 35分鐘投影"復活"梵谷(圖)
    35分鐘,3000多幅畫面,梵谷的一生及其創作的傑出藝術作品將以多媒體影像形式展現。昨日記者獲悉,「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將於明年4月28日在上海開始啟動中國巡展,並將於8月轉戰北京。這一顛覆傳統觀展理念的展覽,雖然展出的不是真跡,卻將採用最新的感映技術,呈現梵谷一生創作的藝術作品、手稿以及書信。
  • 湖南農民模仿梵谷20多年,看到梵谷真跡後,他去公墓跟梵谷告別
    所以他每次作畫前,都會花好幾個小時,細細觀察這幅畫,接著,他放下照片,開始作畫,途中很少會再回過頭看原畫,而他最喜歡的畫家,是梵谷。」正當趙小勇還想和梵谷繼續說些什麼,他卻突然消失了,原來,一切只是一個夢,但它卻是那樣真實……在後來的日子裡,趙小勇也經常夢到梵谷,夢到這個半生悽涼的畫家。
  • 「中國梵谷」趙小勇:臨摹梵谷20餘年近10萬次,終在見到真跡後覺醒
    那個時候,老鄉畫什麼,他就跟著畫什麼,可是奇怪的是老鄉的畫總是賣得出去,自己的畫卻幾乎無人問津。他知道自己的畫肯定是差著點兒什麼,不甘心就此放棄的趙小勇發誓要給自己爭一口氣。 趙小勇的汗水和堅持並沒有白費,他臨摹的畫作被很多畫商所欣賞,有時候一天能接到200幅畫的訂單。人人都說熟能生巧,技法純熟的趙小勇「生產效率」也是驚人的,他最快用時28分鐘就能完成一幅《向日葵》的畫稿,有時候為了交付訂單,他能在一天之內畫出10幅梵谷的畫。
  • 湖南男子模仿梵谷20餘年,在歐洲看到真跡後,去公墓與梵谷告別
    文森特·威廉·梵谷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作為印象畫派的代表,梵谷的作品個人色彩濃厚,只要看一眼他的畫哪怕不看落款也知道一定是他畫的。
  • 「不朽的梵谷」感應展登陸上海新天地
    梵谷的粉絲們或許暫時可以不必去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或巴黎的奧賽美術館排長隊了。4月28日,「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展在上海新天地的太平湖公園開幕。作為2015年上海國際藝術節特別展,「不朽的梵谷」展覽時長約半小時,分為荷蘭時期、巴黎時期和阿爾勒時期三個篇章,通過三千餘幅畫作和書信手稿,再現了荷蘭天才畫家文森特·梵谷短暫而曲折一生和豐富的精神世界。
  • 梵谷自畫像為真跡 目前這幅畫將繼續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展出
    梵谷自畫像為真跡 目前這幅畫將繼續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展出時間:2020-01-22 11: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梵谷自畫像為真跡 目前這幅畫將繼續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展出 1月21日電 近日,多年來一直被質疑真實性的凡高自畫像終於被專家證實,確實出自其本人之手
  • 梵谷病中惟一自畫像確係真跡:憔悴無比,與鏡子中的自己和解
    經過數十年的猜測,近日,一幅陰鬱的肖像畫被證實為梵谷的自畫像真跡,這也是他在發病時畫下的唯一一幅已知的作品。《自畫像》(1889)「這幅自畫像描繪了一個遭受精神疾病困擾的人,」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方面表示,「你能認出他膽怯的斜睨,而這種表情時常見於抑鬱症與精神錯亂的患者。」
  • 梵谷、高更、塞尚「蒞臨」重慶
    原標題:梵谷、高更、塞尚「蒞臨」重慶  10月16日,在藍湖郡體育中心,印象派大師版畫真跡抵渝正在開箱布展。 記者 熊明 攝  本報訊 (記者 夏婧)梵谷、高更、塞尚……當這些印象派大師的作品沒有了色彩後,會是什麼樣子?
  • 兩幅梵谷素描真跡,百年來首次公諸於世
    最近,有兩副黑白素描作品剛剛被鑑定為文森特·梵谷的真跡。這兩幅畫描繪了1886年法國巴黎蒙馬特高地的景象,山丘上的大風車赫然醒目。目前,作品正在荷蘭歌手拉倫博物館展出。他們在本周證實,梵谷私人藝術基金會(Van Vlissingen Art Foundation)擁有的《有採石的場蒙馬特山(Montmartre with Stone Quarry)》確係梵谷的作品。
  • 「不朽的梵谷」開幕:魔幻大展 欲看請約
    原標題: 「不朽的梵谷」昨開幕 魔幻大展 欲看請約一場沒有一件原作的梵谷大展,一場可以看遍3000多幅畫面、「復活」梵谷一生的展覽,「凱迪拉克·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昨天在新天地太平湖上的白色藝術城堡內揭幕,這場展覽所帶來的視聽震撼,被油畫家陳逸鳴形容為「魔都裡的魔幻大展」。
  • 梵谷博物館執行館長:望更多人了解梵谷和他的作品
    據說,這裡的工作人員對梵谷的生平經歷和經典作品都如數家珍。而本次體驗展能夠順利成行,還要從兩年前說起。  阿德裡安多茲爾曼介紹,對於「邂逅梵谷」體驗展,最初只是一個初步構想,差不多就在兩年前,他們接觸到了瑋俊文化投資有限公司主席林清渠先生,通過一番接洽,林先生也表示願意幫助推動展覽進行,「後來我們籤署一個為期五年的合約,瑋俊文化也因此成為了『邂逅文森特梵谷』體驗展的全球首家授權主辦方」。
  • 中國農民的畫工,「造假」梵谷20多年,見到真跡後陷入沉默
    他曾頻繁去當地一家畫廊推銷過自己的仿畫,那有個畫商看他總去就收了他的兩張畫。那位畫商後來給他的最高訂單是一月二十幅。趙小勇就這樣一直在大芬村臨摹梵谷油畫,他後來開的畫室也打著專畫梵谷的服務口號。從認識這位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後,趙小勇心中萌發了一個念頭,他要去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去看看梵谷的真跡。
  • 「龍湖20年·印象派大師版畫真跡展」
    第四屆中國重慶文化藝術節重點項目———「龍湖20年·印象派大師版畫真跡展」已於10月18日在藍湖郡體育中心盛大展出。雷諾瓦、馬奈、德加、梵谷、高更、塞尚等藝術大師166幅版畫原作與重慶觀眾精彩見面,短短四天時間迎來上萬觀眾,堪稱2013重慶文化一大盛事,而現場版畫臨摹及版畫DIY更是受到青少年學生和廣大家庭的盛讚與喜愛。藝術大師人氣爆棚由於本次展覽地點在渝北龍湖藍湖郡體育館,能吸引到如此眾多的觀眾,歸結起來還是因為本次展覽大師們的名氣以及巨大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