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迎難而上 形成更多新增長點增長極

2021-01-14 實況網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成為我國經濟在逆境中迎難而上,危機中尋求轉機,轉型中謀求發展的破局之路。

巨輪遠航,難免遇上狂風惡浪。今年以來,受國內外複雜經濟形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季度我國GDP同比下降6.8%。儘管挑戰嚴峻,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4月主要經濟指標有所改善,我國經濟正逐步復甦。戰略性新興產業率先破「疫」復甦,新經濟新動能加速崛起,不僅為抗疫保駕護航,也為穩住經濟基本面提供重要支撐。

全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下好「先手棋」,就能走活高質量發展「一盤棋」。

「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我國大力推進創新,形成更多新增長點增長極充滿信心。」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疫情衝擊倒逼形成的新機遇,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和創新發展,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給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國經濟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總需求不足,而總需求不足的短期原因雖然與疫情有關,但背後的長期根本原因卻是『供給結構老化』。」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引領中國經濟加快復甦並走上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通過創新引領供給結構升級,讓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活力源泉更多湧現。

在代表委員和專家看來,越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越要重視培育壯大新動能。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讓新動能更加激越澎湃,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要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加快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走好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要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樊傑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依靠創新驅動提升經濟整體競爭力更為迫切。「堅持發展,為中國經濟的體量和韌性奠定了穩固基礎,未來還要向科技創新要產量、要質量。」

樊傑同時指出,「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還存在一些短板。在一些關鍵領域,尤其是核心技術方面依然薄弱,存在『卡脖子』現象。要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要加快布局新興產業,搶佔未來發展先機。

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傳統行業受衝擊嚴重,新經濟新動能逆勢成長。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中,大量新增長點應運而生,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潛力彰顯。危中尋機、變中求進,就能在發展中搶佔先機。

「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方興未艾,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全球競爭的制高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創新是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力。它不僅帶來新技術,更重要的是帶動產業革命。

要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新興產業加速成長。

「新經濟領域有與傳統產業不同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規律,要認識和掌握這些新規律,進一步深化改革,激發企業家精神和各種源泉,加快推動經濟結構轉型。」滕泰說。

——要以新產業發展為支撐,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極。

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發展新產業與打造經濟增長極息息相關。要加快創新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以產業為支撐,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成渝經濟圈等區域,打造一批空間上高度集聚、上下遊緊密協同、供應鏈集約高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樊傑表示,當前我國經濟還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要加快破解西部和欠發達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相對落後制約轉型的難題。「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促進相對貧困地區可持續性發展,不能走傳統經濟增長的老路,必須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要重視科技援助西部和相對貧困地區發展的體制創新,調動東部發達地區科技創新資源積極性。」

——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為創新營造更優環境。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改革的深度往往決定創新的高度。為創新發展根植沃土,必須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在王一鳴看來,更大程度釋放經濟潛力,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最重要的還是要推進新一輪改革,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最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沉澱的要素、資源、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實現創新技術的產業化、市場化,形成新產業新產品,為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增加值,同時帶動其他產業發展。要讓各種要素得到有效配置,讓各種創新的源泉競相湧流。」王微說。

「危」中尋「機」,因勢利導,主動謀變,不少企業表示將加快創新步伐。

「風雲變幻往往孕育著新機遇、新趨勢、新格局。在這次抗『疫』過程中,催生了一批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比如垂直領域生活電商平臺、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形式等,服務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下一步要通過一系列業態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最大程度上激發用戶需求。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將聚焦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推動數位技術在各行各業應用落地,為實體經濟的騰飛插上「數字翅膀」。

「越是有挑戰,就越有幹勁。」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不管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還是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網際網路科技產業都還有更大的作為空間。企業界應該積極奮起。「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方向、有辦法,通過創新和效率提升來保持企業活力。」雷軍說。

代表委員和專家表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產業創新為方向,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下好改革創新「先手棋」,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突破,打好轉型升級主動仗,讓新動能更加激越澎湃,就能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推動我國經濟巨輪劈波斬浪,駛向更廣闊的未來。(記者 張超文 李佳鵬 班娟娟)

相關焦點

  • 全力打造「兩大增長極」、傾力培育「四大增長點」系列報導之二...
    全力打造「兩大增長極」、傾力培育「四大增長點」系列報導之二 「飛天」唱響文旅發展高歌——酒泉傾力打造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酒泉日報記者 陳思俠2020年國慶長假期間,眾多遊客到飛天故鄉敦煌市,感受敦煌文化,欣賞大漠風光,體驗絲路風情。
  • 營口:在逆境中尋找外貿增長新引擎
    同時,由民間運營的兩個創業孵化基地營口電商產業園、營口創業大廈也先後落戶站前區,使站前區的電商項目承載力不斷提升,形成了電子商務集聚發展態勢。  營口電商產業園由營口華訊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建築面積7700平方米,是一家專業服務於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相結合的初創類科技服務型企業。
  • 疫後新增長極,智慧經濟大有可為
    抗疫過程中,智慧經濟「大顯身手」;後疫情時代,智慧經濟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並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
  • 達州市通川區:優環境招引「金鳳凰」 形成新增長極
    觀察人士認為,在實施「雙循環」戰略和建設「雙城圈」「萬達開示範區」的背景下,通川區主動出擊,在新一輪發展浪潮中正覓得先機。護航企業發展,培育更多「金鳳凰」客商談到,到訪通川的旅行中不僅被達州秀麗的風景所吸引,更被政府大力發展產業的決心和執行力所吸引。
  • 北外灘再推7幅地塊,「新舊融合」中助力形成上海未來增長極
    6月21日,「新時代、新標杆」北外灘開發建設全球宣介會在虹口來福士凱德西塔樓舉行。在宣介會上,「北外灘核心區將推出7幅商辦地塊」的消息引起各方關注。這7幅地塊分別位於規劃中的北外灘中央綠地兩側,其中包括將建造未來480米新地標的91街坊。
  • 首創製造2020收官年:沿著中國經濟增長極走出「增長」之路
    在歡天喜地聲中,京津冀乃至其中的單核城市一躍而起,迎來高光發展時刻。六年後的今天,隨著中國經濟、區域經濟增長的呼喚,以及國家戰略的傾斜,一批批城市群迅速崛起,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成渝雙城經濟圈呼之欲出,形成中國經濟「多柱擎天」的新格局。全球經濟發展路徑已充分證明:城市群正在成為人類歷史上經濟總量規模最大、人口密度最高和國際影響力最強的空間。
  • 2020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哪?沉浸式夜遊或為核心增長點!
    圖片中散發迷人「亮光」的藍色圖景是否像極了童話故事裡灰姑娘身上的那件綴滿「亮光」的藍色連衣裙? 2020年,大家都在努力尋找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動力在哪裡?毫無疑問,它在有消費的地方。
  • 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 中國迎難而上、眾志成城
    面對極其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迎難而上、眾志成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這一年,中國經濟扛住壓力測試,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全球經濟貢獻了積極力量,顯示了中國經濟韌性足、活力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特點。
  • 國旗下的演講——《在逆境中涅槃重生》
    國旗下的演講——《在逆境中涅槃重生》在逆境中涅槃重生高二(6)班 羅夢藝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在逆境中涅槃重生》。 當我們緊追時間的步伐,向前努力奔跑時,時常會問自己,這麼拼命值得嗎?答案當然是:值得!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我們,過著忙忙碌碌的生活,卻總會擔心碌碌無為,一事無成。我們害怕失敗,更害怕失敗後的一蹶不振。但失敗面前我們不能逃避,唯有迎難而上,在逆境中涅槃重生,才能成就自己的光輝人生。
  • 惠州培育人工智慧產業新增長極
    按照相關規劃,僅廣東(仲愷)人工智慧產業園在5年後預計將形成超千億元產值,一個新的高端增長極正在逐漸形成。高端項目抓緊布局近日,記者走進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堯裡片區和東升片區,一排排正在建設的項目大樓顯得十分醒目。
  • 服務貿易成重慶對外開放新增長點
    在大力推進渝新歐鐵路口岸建設運行的同時,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商品展示交易、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產業、跨境結算和投融資便利化、保稅貿易等服務貿易五大專項工作,使得服務貿易日益成為重慶對外開放新的增長點。
  • 預調酒業務陰霾漸退,百潤謀發力烈酒尋新增長點
    儘管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百潤股份依舊對上半年的業績持積極態度,表示上半年業績有望繼續保持增長。作為百潤股份核心業務的預調雞尾酒,其發展路徑似乎正走向好的一面。而企業並不滿足於此,而是將目光轉向烈酒業務,謀求更高的利潤增長點。
  • 未來科學城成北京增長極 觀承別墅區發展可期
    尋求新的北京「增長極」論壇上,高毅存提出增長極理論,他表示,當國家或地區發展不可能全面鋪開的時候,它先在某幾個或者某一個點上發展,由這些點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它就像一個發動機,這就是增長極理論。他同時表示,未來科學城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也是北京未來可以想得見的科學技術高地。
  • 堅定信心 迎難而上保持奮發有為的鬥志
    全區各單位、各部門要正確把握髮展大勢,深刻認識,科學判斷,辨證分析,繼續保持和發揚迎難而上、順勢而為、搶抓機遇的戰略思維和拼搏精神,狠抓落實,確保經濟社會健康、協調、平穩較快發展。  要認真貫徹好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做好當前乃至明年各項工作的要求,紮實落實好區委、區政府的相關部署,必須堅持科學把握形勢。必須善於審時度勢,善於抓住機遇,善於搶佔先機。
  • 新詩創作中新的「增長點」
    與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的詩歌寫作相比較,在處於世紀之交的詩歌寫作中,主要出現了兩種新的美學風格與藝術價值取向,套用流行的說法,即主要出現了兩個新的「增長點」。綜觀近幾年來的詩歌寫作,一個比較明顯的「增長點」便是「人性化寫作」傾向的出現。
  • 逆境中的天籟之音 盤點逆境中必聽的歌曲
    逆境中的天籟之音 盤點逆境中必聽的歌曲  搜狐娛樂訊 古語有云"餘音繞梁,三日不絕",音樂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聽覺盛宴,更多時候也是人們的精神寄託。在成長中,在風雨中,在失意時一個人大聲唱出來,唱出自己的夢想,唱出一片新天地!音樂,也是人們忘卻痛苦的良藥,也是人們衝向成功的最佳陪伴者,歌曲在融合著演唱者獨特的嗓音後,所賦予的情感也展現的淋漓盡致。下面一起來看看那些逆境中最值得你一聽再聽的歌曲。
  • 《印象大紅袍》迎難而上逆勢增長 獲得觀眾好評
    但是,在武夷山,「印象大約袍」實景演出卻逆勢增長。數據顯示,2013年1-8月「印象大約袍」共實現演出256場,較去年同期增加6場,增長2.4%;接待觀眾34.5萬人,較去年同期持平;共創銷售收入4235.04萬元。印象大紅袍總經理鄭彬認為,「印象大紅袍」能夠在2011年有大幅度的業績增長,是內因和外因共同決定的結果。
  • 武漢構築長江經濟帶新增長極
    經過10年的發展,武漢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建設武漢大都市區的構想。2018年1月份,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推動武漢產業鏈、公共服務資源向周邊城市延伸,拓展「飛地經濟」,探索武漢大都市區發展。  「從城市圈到大都市區破題,這是區域發展一個重大戰略轉變。」
  • 專訪:中國正通過創新尋求新經濟增長點——訪韓國京畿道知事李在明
    新華社首爾9月17日電專訪:中國正通過創新尋求新經濟增長點——訪韓國京畿道知事李在明新華社記者陸睿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將於18日至20日在天津開幕。作為本屆達沃斯論壇的參會者,韓國京畿道知事李在明啟程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正通過創新尋求新經濟增長點。「通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李在明說,「中國依靠資本、資源、人力等優勢在過去幾十年實現了高速增長。中國目前正努力創造新增長基礎,這個增長基礎就來源於創新。」
  • 聯合利華評估全球茶葉業務,茶飲的新增長點在哪裡?
    基於更高增長空間的投資策略,食品巨頭聯合利華宣布對其全球茶葉業務進行戰略評估。旗下全球茶葉品牌包括立頓(Lipton)、Brooke Bond和PG Tips等老牌品牌。在其2019年全年的財務報告中,聯合利華強調儘管茶業務實現了由價格驅動的增長,但銷量出現下滑,原因在於發達市場消費者對紅茶的需求下降。本輪戰略評估將考慮聯合利華茶葉業務的所有產品,預計將在今年年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