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國企」的「新思維」:北京工美集團面對疫情如何化危為機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今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很多行業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作為工藝美術行業的領軍企業,北京工美集團也不例外。在年初疫情爆發時,工美集團旗下的王府井工美大廈等多個線下銷售渠道都出現了客流和銷售額的斷崖式下滑,給整個集團的經營帶來很大困難。

  面對疫情帶來的危機,北京工美集團主持全面工作的魏連偉同志帶領廣大幹部職工,積極探索線上經濟等新模式,努力把疫情期間按下的「暫停鍵」迅速切換到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的「快進鍵」上來,使得經營工作得到快速恢復,實現了V字形的反彈。在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正式發布的中國輕工業二百強企業排名中,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列第59位,排名較上一年度大幅提升23位。

  魏連偉告訴筆者,工美集團成立幾十年了,作為老牌國有企業,很多人以為我們傳統、保守,沒有勇氣去嘗試新思維、新模式。而這次工美集團能在疫情中化危為機,率先實現業績復甦,恰恰就是依靠我們對新思維、新模式的積極擁抱,比如在電商和直播等領域,北京工美集團今年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電商模式的大發展

  其實工美集團早就在電商領域進行了多年的嘗試,只是工美電商的發展一直不能算成功。為了能把電商業務做起來,工美集團總經理魏連偉曾專門帶隊前往小米集團參觀學習,在與小米集團聯合創始人劉德深入交流後,還做出了與小米合作開發產品的決定。之後工美集團旗下品牌京工美作就與小米聯合開發了多款首飾及文創產品,其中一款銀手鐲的單品銷售量就達到4600餘支,銷售額超過兩百萬元。

  在與小米合作成功之後,2019年底,工美集團技術中心在天貓京東等渠道開設了京工美作旗艦店,進行自營電商的嘗試。疫情爆發後,更多的消費者選擇在電商平臺選購商品,工美旗下的電商平臺銷量也快速增長,其中京工美作旗艦店還曾殺入了京東黃金首飾熱門商家前五名,僅6月18日一天,京工美作單店的銷售額就近300萬元,大大超出預期。除了京工美作品牌,工美集團及下屬企業在電商渠道開設的「工美旗艦店」、「工美大廈旗艦店」、「工美珠寶旗艦店」等眾多店鋪,在疫情期間大都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

  視頻直播百花齊放

  除了天貓京東等電商渠道,工美集團及下屬機構還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積極探索,開設了北京工美、工美國禮團隊、不二家族、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工美藝術研究院等多個帳號,目前,這些帳號自製視頻的播放量已經累計破千萬,為工美集團的品牌傳播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提升了年輕人對工美品牌的認可度。

  而在今年最火爆的直播帶貨方面,工美集團也進行了成功的嘗試。早在疫情初期,工美研發營銷分公司就與郵儲銀行北京分行合作進行了直播帶貨的嘗試,在短短25分鐘的時間裡,累計銷售額超過120萬元。工美集團旗下的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技術中心、握拉菲首飾有限公司、王府井工美大廈等也都開展了定期或不定期的電商直播帶貨活動,累計直播數十場。

  此外,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還在線上發起「遙祝武漢,匠心奉獻」公益活動,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藝術家們用匠人的雙手,共計創作出182件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藝術作品,並首次嘗試將這些作品分為九期在網絡上進行公益拍賣,182件作品參拍,成交142件,拍賣手數1313次,圍觀觀眾達到78735人。其中,工藝品全部拍出,流拍字畫被一位不留名的愛心人士全部收購,共拍得善款218498.20元。所得善款全部捐獻北京市紅十字會,資助武漢地區在疫情防控的實際需要。

  北京工美集團能在今年的疫情危機中轉危為機,快速復甦,經營的新思維以及業務的新模式發揮了關鍵作用。今後,北京工美集團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把過去經營中的短板和缺點快速補足,把疫情中成長起來的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壯大,為工美集團的發展注入嶄新動能。

相關焦點

  • 北京工美集團:工美「工匠精神」傳中華文化 展國企風採
    體量巨大的北京國企,2016年「搶眼」成績單的背後,離不開每一家北京國企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國企人的辛苦付出,北京工美集團就是其中之一。文|千龍網記者 宗曉麗在蘊含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首都北京,有一家默默承擔著傳承中華傳統工藝美術文化和技藝的大型文化創意產業集團——北京工美集團。
  • 北京工美集團攜國禮及新產品亮相「三新」場景推介會
    為推動市管企業在全力防控疫情的同時平穩健康發展,加強市管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市國資委9月21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了「智新創發展 共築新局面」——2020北京市國資委系統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場景推介發布會,北京工美集團攜重磅國禮、冬奧徽寶、2020春碗及自主品牌「京工美作」古法黃金系列參展
  • 疫情之下,出版行業如何「化危為機」?
    比如,提前啟動2020年度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電影類、新聞出版類)項目申報工作,確保了上半年資金撥付;提前啟動2020年北京市實體書店項目扶持申報工作,實現書店申報全方位覆蓋(《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如何在這個關鍵節點上「化危為機」,積極自救?
  • 化危為機,創新前行丨新明珠陶瓷集團2020年中總結大會隆重召開
    8月12日下午,新明珠陶瓷集團在集團三樓多功能會議室召開了主題為「化危為機,創新前行」的年中工作總結會議。新明珠陶瓷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葉德林,集團決策委領導和各線部管理幹部共400多人參加了會議。面對疫情和市場的雙重壓力,新明珠陶瓷集團在葉德林董事長及決策委的領導下主動出擊,聚焦生存與發展雙主線,深化「四輪驅動」戰略,以效率和效益為中心,苦練內功,逆勢突圍,彰顯了新明珠強大的快速響應能力。上半年,集團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在產品研發方面加大投入,在博士後工作站、產學研合作方面加大力度,並參與了多項大板/巖板的國家、行業、團體標準起草工作,獲得了行業協會的高度肯定。
  • 工美集團周彥君:三十載精湛技藝鑄就工美黃金品牌
    他就是2017「國企楷模•北京榜樣」稱號獲得者,北京工美集團研發營銷分公司總經理、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高級技師、北京工藝美術大師周彥君。作為企業管理者,他敢於擔當、艱苦奮鬥、開拓創新。京報集團在北京晚報兩個整版的篇幅報導了握拉菲團隊在抗擊非典工作中所做的貢獻——《獎章從這裡誕生》。握拉菲由此成為國內外行業內的知名品牌。之後握拉菲承接並出色完成了「神舟五號」等多項國家級獎章的設計、製作任務。2008年北京工美集團受命承接了奧組委下達的「奧運金徽寶」生產任務。
  • 【直播預告】房地產業變革,疫情之下如何化危為機?
    如何抓緊補充現金流、控制成本、系統化運營,平穩度過這段特殊時期?如何從法律角度降低損失,從而爭取得到客戶、供應商,以及銀行的理解?如何積極融資、適度拿地,進行房企戰略轉型與資源體系升級?如何打破傳統、反思商業模式、經營及管理,在後「疫」情時代「化危為機」?
  • 北京玉器廠重回工美 集團控股85%
    10月10日,北京市玉器廠順利經過改制,重回工美集團的懷抱,納入北京工美集團統一管理。全新的北京玉器廠「變身」為北京玉器廠有限責任公司,這也是自1999年工美集團下屬37家企業劃轉到各區縣以來,第一家回歸工美集團「母體」的企業。
  • 北京工美集團文博會十年:工美十年 華麗轉身
    經過三十年的精雕細琢,北京工美集團通過產品經營、品牌經營、文化經營和資產經營,已形成具有較強自主創新力、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集團。在一次次的國禮設計製作中,也不斷地促進了工美設計研發團隊的成長。2014年APEC會議上,三款贈送給各經濟體領導人的禮品均出自北京工美集團。從草圖到樣品,再到規模化成品,留給工美團隊的只有半年時間,但就是這支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的年輕團隊最終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APEC會議過後,三款禮品擺上文博會展臺,觀眾現場訂貨蜂擁而至,更有文博會多年工美「老粉絲」前來訂購尋寶。
  • 疫情之下,如何化危為機實現突圍發展?各界人士代表發出陽江聲音!
    面對疫情衝擊 陽江如何變壓力為動力 化危為機 近段時間,陽江日報派出多路記者採訪我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業專家和相關協會負責人,與他們交流互動,就如何應對疫情衝擊,幫助廣大企業扛過艱難時刻,實現我市經濟突圍發展探尋出路,謀求良策。
  • 大楊集團:化危為機 創新發展
    邀請老員工一起慶祝生日是大楊集團多年來的傳統,而對於大楊集團來說,今年的這次生日顯得格外珍貴。面對疫情大考,大楊集團嚴格落實各項防疫要求,積極推進復工復產,實現了職工零感染、復工零事故、安全零疫情,同時把國家出臺的利好政策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推動力,遵照國家「六穩」「六保」戰略部署,做到了不減員、不降薪,保就業、保民生,逐步恢復往日生機。
  • 京師律師成功入選北京工美集團外聘律師庫
    【珠海律師、法律諮詢、珠海律師事務所】2020年8月18日,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收到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工美集團」)出具的入選通知書,經過北京工美集團對競聘律所的資質、規模以及服務團隊律師的資歷、經驗、擅長領域等進行綜合考評後
  • 北京工美集團合作蔚縣剪紙業 張家口非物質文化遺產再添新光芒!
    北京市扶貧支援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汪兆龍,北京市扶貧支援辦三處副處長於力歐,北京市經信局二級巡視員李濤,北京工美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魏連偉,工美集團紀委書記、市監委駐工美集團監察專員李學,張家口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兵,張家口市扶貧辦副主任周世林,縣領導梁昆、劉瑞格、賈智彬、王曉勇、王錦峰、童守軍及北京工美集團相關人員和我縣商務局、文旅局等相關科局領導共計30餘人出席籤約儀式
  • 探尋疫情下民俗與民俗學如何化危為機 創新謀遠
    本次年會以「危機與抉擇:疫情下的民俗與民俗學」為主題,希望通過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帶來的影響,探尋民俗與民俗學如何化危為機,創新謀遠。中國民俗學會會長葉濤、華中師範大學副校長任友洲、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鄢維新、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吳天勇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由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華中師範大學原副校長黃永林主持。
  • 北京工美集團聯手FESCO 成功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千龍網北京9月28日訊 為統籌利用雙方技術、市場和服務等優勢,弘揚企業文化,挖掘企業人才的發展潛力,優化企業人才管理,9月27日,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FESCO)在王府井工美大廈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南平邵武:化危為機創新局
    「邵武是閩北工業重鎮,工業企業規模大、數量多,同時也是福建劃分的疫情低風險地區。」邵武市常務副市長李敏飛說,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邵武攻克復工復產堵點,化危為機,迎難而上,千方百計抓好復工復產與年度重點任務的推進。「我們這跟沒有發生疫情前的狀態,基本一樣。」
  • 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 奮發有為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原標題:化危為機 乘勢而上 奮發有為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一一作出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重慶團代表、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和重慶各界人士中引發熱烈反響。
  • 化危為「機」,「機」從何來?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只要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能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能夠如期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化危為機,「機」從強產業來。目前,我國企業已基本復工復產,接下來的重點是落實好相關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推進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 北京工美集團玉璽大盤點
    為迎接這一盛事,北京工美集團特別出品冬奧徽寶。北京工美集團,作為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的象徵和「金字招牌」,自成立之日起,始終堅持以工藝美術為主業,以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工藝美術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為己任,在國家和政府的重大任務中屢屢作出重大貢獻。數十年來,北京工美集團一直承擔著國家級禮品的設計生產任務,先後出品多款紀念寶璽,現為大家盤點如下。
  • 化危為機砥礪前行—疫情下中國電影的擔當與作為
    當然,票房收入的下降僅僅只是此次疫情衝擊的一個點,由於電影產業的特殊性,電影製作、發行、放映、衍生品開發等電影全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無一倖免。按照目前全球疫情發展的態勢,中國電影何時復工,全球電影市場將於何時復甦,都成了無法確定的未知數。這對於中國電影產業來說損失無疑是巨大的。毋庸置疑,中國電影目前面對的困難不小。然而,越是困難越應回歸理性,認真思考和謀劃,勇於擔當和作為。
  • 北京工美集團來承德市考察調研
    7月29日,北京工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節一行來承德市,就承德特色工藝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進行考察調研。  副市長劉新宇、王立連會見了李節一行,陪同考察團實地調研避暑山莊博物館、魅力承德展示中心,並召開座談會進行項目對接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