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繼承編二審:對篡改或偽造遺囑有悔改的繼承人予以寬恕

2021-01-08 中國婦女報

6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聽取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沈春耀關於民法典繼承編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

草案二審稿主要在五個方面作出修改,即完善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對父母、子女等親屬含義作出界定,刪除了危急情況下口頭遺囑的有效期限規定,刪除了遺囑公證程序的規定,完善遺產管理人制度。

一:完善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

草案第904條第二款規定,對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偽造或者篡改遺囑等行為,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明確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有的地方、部門和法學教學研究機構提出,規定這一制度是必要的,但應當進一步嚴格限定條件,與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相銜接,強調對確有悔改表現的繼承人,才能予以寬恕。

為此,二審稿規定繼承人有遺棄被繼承人、偽造或者篡改遺囑等行為,確有悔改表現的,才能予以寬恕,不喪失繼承權。

二:界定父母、子女等親屬含義

有的部門、法學教學研究機構提出,在繼承編中,屬於法定繼承人範圍的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的概念具有一定特殊性,應當單獨進行界定,建議對現行繼承法中的相關規定予以保留。

二審稿在草案第906條中增加三款規定: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係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

三:危急情況下的口頭遺囑刪除三個月有效期

草案第917條規定,遺囑人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經過三個月無效。

有的常委會委員提出,三個月期限的起算點不明確,且口頭遺囑僅在危急情況下才適用,危急情況消除後,遺囑人已能夠用其他形式立遺囑,所立口頭遺囑即應無效,不必規定三個月的期限。

草案二審稿刪除上述規定中三個月期限的規定,修改為「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四:刪除關於遺囑公證程序規定

草案第918條第二款規定,公證機構辦理遺囑公證,應當由兩個以上公證員共同辦理。特殊情況下只能由一個公證員辦理的,應當有一個以上見證人在場。

有的地方、法學教學研究機構和社會公眾提出,關於遺囑公證的具體程序,司法部已經出臺了相關細則,沒有必要在民事基本法律中規定。

二審稿刪除了這一款。

五:村民委員會可擔任遺產管理人

草案第四章規定了遺產管理人制度。一些地方、法學教學研究機構認為,規定遺產管理人制度有助於妥善管理、順利分割遺產,更好地保護相關當事人的利益,建議進一步完善這一制度,對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均放棄繼承的,增加規定村民委員會也可以擔任遺產管理人,同時對遺產管理人的職責予以補充細化。

二審稿作出如下修改:

一是增加規定村民委員會擔任遺產管理人,將草案第924條中的相關規定修改為: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均放棄繼承的,由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門或者村民委員會擔任遺產管理人。

二是在草案第926條中對遺產管理人的職責予以完善,增加規定遺產管理人應當向繼承人報告遺產情況,採取必要措施防止遺產毀損,以及實施與管理遺產有關的其他必要行為等。

相關焦點

  • 民法典繼承編草案二審 擬完善對繼承人寬恕制度
    中新網北京6月25日電 (黃鈺欽 梁曉輝)民法典繼承編草案2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擬完善對繼承人寬恕制度。草案二審稿規定,繼承人有遺棄被繼承人、偽造或者篡改遺囑等行為,確有悔改表現的,才能予以寬恕,不喪失繼承權。
  • 民法典繼承編草案:嚴格限定對繼承人的寬恕條件
    正義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謝文英)今天上午提請大會進行二次審議的民法典繼承編草案,著重對繼承人的寬恕條件加以嚴格限定,同時,明確遺囑人在危急情況解除之後作出書面遺囑的,危急情況所立口頭遺囑即失效。
  • 新民法典關於遺囑有哪些修改?
    而民法典繼承編將公證遺囑優先條款予以取消,使遺囑不再因形式上的差異而有所不同,而是將遺囑效力的決定權回歸於立遺囑人,以遺囑訂立的時間先後來判斷遺囑效力。修改三:新增列印、錄像兩種遺囑法定形式民法典繼承編保留了繼承法原有的五種遺囑方式: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新增兩種法定遺囑形式,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並對兩種遺囑的法定形式要件予以了明確規定。
  • 遺棄過老人的子女能否有繼承權?民法典繼承編草案有新規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遺棄過老人的子女能否有繼承權?在哪種情況下,可以重新有繼承權?對此,去年8月初次審議的民法典繼承編草案新增繼承人寬恕制度。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二審繼承編草案,繼承人寬恕制度在一審稿基礎上,作出重要調整。
  • 民法典繼承編:增加多種遺囑形式 尊重被繼承人意見
    此次《民法典》繼承編則刪除了這一規定,在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中使用概括的方式規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除外。據此,遺產的範圍將網絡財產、虛擬貨幣等新型財產類型均予以涵蓋。
  • 多位法學專家談「繼承」 民法典繼承編更加尊重被繼承人的意志
    那麼,相較現行的繼承法,民法典繼承編進行了哪些改動,又有哪些亮點?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繼承編還新增了寬宥制度,即繼承人做出一些喪失繼承權的行為,確有悔改表現的,只要得到被繼承人的寬恕,即可恢復繼承權。
  • 我與導師共學民法典(七)|繼承「寬恕制度」 讓法律既有力度 也有溫度
    我們先看一下相關法律規定:《繼承法》第7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 民法典繼承篇:法定繼承人範圍擴大,連侄甥也可以代位繼承了!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而依據《繼承法》規定,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但是這次民法典做出什麼改變了呢?
  • 民法典之繼承寬宥制度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但是《民法典》新增加了寬宥制度,即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首先,該條適用不包括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或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情形,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或其他繼承人的行為已然上升為刑事犯罪,喪失被寬宥的基礎。其次,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悔改表現需要有實質意義,而非口頭認錯。
  • 民法典·繼承編:弘揚核心價值觀秉持繼承倫理情懷
    編者按民法典繼承編反映人民心聲、聚焦民生熱點問題,讓民法典繼承編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民法典繼承編有不少創新和突破性的新規定,積極回應社會熱點訴求,滿足新時代繼承需求,全方位保護公民的繼承權和財產權。
  • 民法典時刻|增加喪失繼承權情形,並設「寬恕」制度
    ,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本條是關於繼承權喪失的規定。
  • 公證遺囑效力將不再優先,以最後訂立的遺囑為準?擴大法定繼承人...
    新編纂的民法典草案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1260條,創下新中國立法史的新紀錄。民法典正式實施後,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民法典】繼承人寬恕制度?如何守護「頭頂上的安全」?快收下這些...
    【民法典】繼承人寬恕制度?如何守護「頭頂上的安全」?快收下這些乾貨!話不多說快跟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下面這些內容吧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新增對繼承人寬恕制度讓法律既有力度,也有溫度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 民法典倒計時|成說新法解讀之繼承的喪失及恢復
    1款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之外,在第1款中增加了「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的情形,並且對繼承人有第1款第3項至第5項行為,但確有悔改表現並已獲得被繼承人寬恕或被繼承人事後又將其列為繼承人的情形,作出了不喪失繼承權的規定。
  • 《民法典》讓改惡從善者得「寬恕」
    老王身患重病後,其子小王強迫其立下遺囑,載明個人財產全部由小王繼承。小王事後受不了良心的譴責,遂向老王承認錯誤,並悉心照顧老王直至其去世,老王對此予以諒解。雖然小王以脅迫的方式強迫老王設立遺囑,其繼承權喪失,但是由於其確有悔改表現,且被繼承人老王也表示寬恕,故而小王的繼承權予以恢復。02郝先生有女兒郝美、兒子郝帥兩個孩子。
  • 侄甥可繼承遺產?遺囑不用公證?民法典草案公布
    受疫情影響,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推遲到2020年5月22日召開,而這次會議上將提請審議的民法典草案備受矚目。近日,民法典草案全文披露,其中繼承篇與現行的《繼承法》對比有很大的變化!繼承父母財產(尤其是房產)有了什麼變化?是不是必須要到公證處立遺囑才能繼承財產?今天小編跟大家說說!
  • 【學習專欄·民法典】民法典與生活同行 繼承編——第6期至第10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 侄甥可繼承遺產?遺囑不用公證?民法典草案公布!2020年...
    受疫情影響,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推遲到2020年5月22日召開,而這次會議上將提請審議的民法典草案備受矚目。近日,民法典草案全文披露,其中繼承篇與現行的《繼承法》對比有很大的變化!繼承父母財產(尤其是房產)有了什麼變化?是不是必須要到公證處立遺囑才能繼承財產?今天小編跟大家說說!
  • 88歲老人300萬遺囑曝光的背後:「民法典」關於6個繼承的新亮點!
    四、新增繼承人「寬恕制度」民法典繼承編規定了5類喪失繼承權的行為:①故意殺害被繼承人;②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③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④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⑤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 法官說法典⑱ |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後,還可能恢復嗎​
    民法典繼承篇在繼承法規定的基礎上,增加「繼承人隱匿遺囑,情節嚴重」和「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作為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情形。案例中,小梅及丈夫糾集人員以暴力脅迫老牛更改遺囑內容,情節嚴重,依據民法典規定,小梅的繼承權喪失,無權繼承老牛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