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音樂不停息 00後音樂家亮相

2020-09-09 北青網

發布會現場,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左)和藝術總監鄒爽

2020年,全球古典樂壇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各大交響樂團停止了自己的演出計劃,每年夏季在歐洲集中舉辦的各個音樂節也取消或推遲了原定計劃。讓音樂回歸生活,成為藝術家與觀眾們共同的心願。

9月8日,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在京宣布將於10月如期與觀眾見面。本屆音樂節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而是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全新亮相。線上將為觀眾創造240小時不間斷的精彩視聽體驗;線下演出部分,從10月10日至20日,將有20場包括管弦樂、室內樂、獨奏音樂會、歌劇電影等多種形式的演出,呈現出西方古典音樂經典名作、民族管弦樂、爵士樂、跨界音樂等眾多類別的作品。

新變化

線上音樂240+小時不停息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聆聽音樂與各種生活場景的融合度也越來越高。本屆音樂節期間的線上音樂是每天24小時不間斷播出,音樂節期間將有超過240小時的音視頻節目將通過BMF俱樂部APP完整呈現在觀眾面前,28檔線上直播欄目以豐富的視角展現古典音樂文化的博大與深厚。節目匯集百餘位古典音樂名家、跨界音樂人和影視、戲劇大咖,他們將通過參與北京國際音樂節線上的各個環節,為觀眾講故事、推作品、聊趣聞、讀劇本,讓音樂有趣味,旋律有共鳴。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透露,本屆音樂節期間,樂迷們將在線上欣賞到近百部歌劇、近千首古典音樂作品、近百小時的播客內容和視頻內容,以及不下50個小時的音樂家採訪。

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在11天的時間裡,為觀眾呈現琳琅炫彩的線上音樂主題。聚焦歌劇經典的《今夜無人入睡》、展現樂壇佳話的《音樂故事會》、記錄跨界音樂人探索之路的《樂·無界》等豐富欄目,將以多元化視角全景展現音樂文化的多姿多彩。

通過為期11天的呈現,觀眾將重拾北京國際音樂節22年輝煌歷程的點滴記憶。在《音樂下午茶》板塊中,王健、徐惟聆、賈紅光等曾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獲得「年度藝術家」榮譽的演奏家們將在線上重聚,暢聊藝術與人生感悟。陳其鋼、葉小綱等中國作曲家將輪番與觀眾見面,共同梳理從2002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首次提出「中國概念」以來,作曲家在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過程中的難忘往事。

藉助11天的音樂盛宴,觀眾將融入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國際朋友圈。今年馬勒室內樂團特別為音樂節觀眾策劃的兩場音樂會將在「雲上」與樂迷見面。此外,2020年,與北京國際音樂節友誼深厚的指揮家、作曲家潘德列茨基逝世,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波蘭音樂家,他的紀錄片將在音樂節期間播出。

此外,在240+小時的直播中,迎來250周年誕辰的貝多芬以及莫扎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大師的經典名作以及威爾第、普契尼、華格納等歌劇作曲家的經典歌劇都將輪番奏響。北京國際音樂節一貫的高水準被延續到了線上直播中,超過2000首音樂都經過細緻的版本篩選,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錄製的貝多芬全套交響曲,梵志登與香港管弦樂團錄製的全套《尼伯龍根的指環》這些經典錄音都被納入北京國際音樂節的節目單中。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表示:「連續240小時不間斷的音樂節,目前在全世界古典音樂行業內絕無僅有。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古典音樂行業的原有生態,但北京國際音樂節面對新挑戰,依然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新看點

京鄂兩地音樂家呈現抗疫新作品

不僅線上音樂令人嚮往,線下音樂會同樣值得期待。

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特別策劃推出了與「京鄂兩地音樂家聯合呈現抗疫主題新作品《無題——獻給2020》」、「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我們生於2000年」等主題相關的系列音樂會,力求讓每一位觀眾都感受到有生命的作品、有溫度的演出。除了三大主題板塊演出,還包括汽車歌劇院《卡門》、兩套三場BMF兒童音樂會、10場午間音樂會以及首次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等豐富多元的精彩演出。除了傳統的晚間音樂會,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延續了2019年策劃推出的午間音樂會,面向白領和廣大市民,讓古典音樂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得以生長。

2020年,新冠疫情讓武漢這座城市牽動億萬中國人民的心。10月10日,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聯合委約武漢籍作曲家鄒野創作了聲樂及合唱交響曲《無題——獻給2020》,將在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上迎來世界首演。武漢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與中國愛樂樂團中的武漢籍演奏家將在作曲家本人的執棒下共同奏響這部新作。同時,武漢籍歌唱家張立萍、賀磊明,武漢音樂學院合唱團及北京音協合唱團將在本場音樂會上共同獻聲。武漢愛樂樂團團長張守忠表示,「疫情發生160多天後,我們團恢復演出後第一場音樂會就演出了《紅旗頌》和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響曲》,我們邀請了抗疫英雄、醫務工作者、志願者,我們把所有幹勁兒都融化在音樂裡,奉獻給為抗疫做出貢獻的英雄和人民。」

新活力

「90後」「00後」演奏家輪番登臺

22年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上從不會缺少貝多芬的經典旋律,今年音樂節更是通過線上與線下、以全套上演的方式為觀眾呈現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5部鋼琴協奏曲、10部小提琴奏鳴曲和9部交響曲。其中線下演出中最為矚目的板塊之一便是10月12日至14日,由北京國際音樂節特別策劃,邀請謝昊明、陳一歌等10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輪番登臺共同呈現貝多芬10部小提琴奏鳴曲。

扶持青年藝術家、為中國古典音樂事業提供新鮮血液是北京國際音樂節義不容辭的責任。這10位小提琴家全部都是近些年憑藉出色實力斬獲國際大獎的「90後」和「00後」。2017年,北京國際音樂節與雀巢公司聯手設立雀巢杯——青年音樂家獎,旨在體現北京國際音樂節對中國「希望之星」的鼓勵與期許。2020年,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雀巢杯——青年音樂家獎將頒發給這10位小提琴家,這也是該獎項自設立以來,同時在一屆音樂節中授予多位演奏家。

同樣由青年演奏家挑大梁的是10月20日的閉幕音樂會,將由余隆執棒中國愛樂樂團,於明月、林瑞灃、歐陽娜娜等五位青年藝術家與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首席黃彥雄攜手登臺,以「我們生於2000」為主題共同慶祝、紀念中國愛樂樂團和保利文化公司成立二十周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青年音樂家都出生在2000年,共同成長了20年的一支交響樂團、一個文化企業、一群同齡青年音樂家聯繫在一起,將傳承、期望與發展緊密相連。

此外,BMF少兒節日樂團將在音樂節上奏響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同樣是兒童音樂會,博物館奇妙夜交響音樂會也將在本屆音樂節期間與小朋友見面。BMF少兒節日樂團在2020年全面升級,經過新一輪面向社會進行的公開招募,樂團陣容擴充至百人規模。

新推動

尊重智慧財產權 倡導版權保護

作為在古典音樂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機構,北京國際音樂節積極倡導古典音樂版權保護,充分尊重古典音樂智慧財產權,用「正版」、反「盜版」,並在版權使用和交易模式上探索新道路、做出新表率。為呈現超過240小時的音視頻節目,北京國際音樂節使用到的各類音樂達2000餘段。此外還與諸多演出機構、版權方展開合作,引進音樂會現場錄像、專題片、紀錄片等多樣化的音視頻產品。在發布會現場,環球音樂集團全球古典爵士總裁兼CEO迪肯·斯坦納與環球音樂德意志留聲機唱片總裁克萊門斯·特勞特曼、拿索斯音樂集團主席克勞斯·海曼通過視頻的方式表達了對北京國際音樂節的祝福以及對雙方合作的肯定。

此次北京國際音樂節與拿索斯中國、環球音樂、索尼音樂等世界著名古典音樂唱片公司展開了深入合作,不僅確保每一首音樂的使用都符合法律規範,確保每一首音樂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播放都是「正版」,更在版權交易和使用模式上進行多樣化嘗試。

與世界各大唱片公司開展版權合作,其實是在遵守相關法規、尊重藝術創作的前提下,實現了音樂節、版權方和觀眾之間的共贏。

文/本報記者 田婉婷 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統籌/滿羿

相關焦點

  • 「線上直播+線下演出」,240小時音樂不停息
    新模式:線上線下並進, 240小時音視頻節目不落幕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全新亮相。同時,為了讓更多觀眾見證本屆音樂節的盛況,音樂節期間的線下演出也都將通過多平臺同步線上直播。從240小時的體量到近50個精彩策劃欄目及板塊的質量,線下、線上結合併行的新形式,是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創的古典音樂節運作新模式。「連續240小時不間斷的音樂節,目前在全世界古典音樂行業內絕無僅有。北京國際音樂節在23年來的行業引領地位,源自在藝術和運營層面的巨大創新力。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如約而至 線上線下音樂不停息
    本屆音樂節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而是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全新亮相。線上為觀眾創造240小時不間斷的精彩視聽體驗;線下演出部分,從10月10日至20日,將有20場包括管弦樂、室內樂、獨奏音樂會、歌劇電影等多種形式的演出呈現出西方古典音樂經典名作、民族管弦樂、爵士樂、跨界音樂等眾多類別的作品。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開啟 240小時線上線下不間斷
    北京國際音樂節創始人、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與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 主辦方供圖新形勢+新變化+新常態線上線下並進 240小時不落幕2020年,全球古典樂壇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各大交響樂團停止了自己的演出計劃,每年夏季在歐洲集中舉辦的各個音樂節也取消或推遲了原定計劃。讓音樂回歸生活,成為藝術家與觀眾們共同的心願。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條件下,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培育文化消費新業態、打造文化消費新模式。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全新亮相,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為觀眾創造240小時不間斷的精彩視聽體驗。
  • 「線上+線下」240小時不間斷,全新模式音樂節在北京舉行
    9月8日,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在京宣布將於10月如期與觀眾見面。2020年,全球古典樂壇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各大交響樂團停止了自己的演出計劃,每年夏季在歐洲集中舉辦的各個音樂節也取消或推遲了原定計劃。本屆音樂節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而是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全新亮相。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舉行 線上線下240餘小時不間斷
    圖集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記者翟翔、白瀛)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於10月10日至20日舉辦。本屆音樂節最大特色是線上線下240餘小時不間斷呈現,成為全球古典樂壇的一次探索。音樂節藝委會主席、指揮家餘隆8日在京介紹,本屆音樂節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將改變往屆以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通過「BMF俱樂部」手機應用全程播出240餘小時的音視頻節目,包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威爾第、普契尼等名家名作。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舉行 線上線下240餘小時不間斷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記者翟翔、白瀛)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於10月10日至20日舉辦。本屆音樂節最大特色是線上線下240餘小時不間斷呈現,成為全球古典樂壇的一次探索。音樂節藝委會主席、指揮家餘隆8日在京介紹,本屆音樂節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將改變往屆以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通過「BMF俱樂部」手機應用全程播出240餘小時的音視頻節目,包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威爾第、普契尼等名家名作。
  • 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呈現20場演出和240+小時線上直播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9月8日,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藝術總監鄒爽共同出席,正式公布了本屆音樂節的整體安排、特色亮點、演出陣容。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雙「新」驅動 音樂不停息
    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全新亮相,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為觀眾創造240小時不間斷的精彩視聽體驗。除了三大主題板塊演出,汽車歌劇院《卡門》、兩套三場BMF兒童音樂會、10場午間音樂會以及首次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將會豐富多元的精彩演出。為了讓更多觀眾見證本屆音樂節的盛況,音樂節期間線下演出都將通過多平臺同步線上直播。
  • 深圳莫扎特音樂周將開幕,線上線下結合打造國際音樂盛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深圳交響樂團2020-2021音樂季「特別製作」——第6屆深圳莫扎特音樂周,將於11月27日20:00在深圳音樂廳奏響開幕音樂會。音樂會由中國著名指揮家林大葉執棒,深圳交響樂團攜手旅美鋼琴家、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劉琉,聯合多位粵港澳大灣區優秀音樂家、深圳莫扎特天才班青年演奏家,演繹莫扎特《魔笛序曲》《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共同打造這場橫跨東西的音樂盛會。
  • 線上直播240+小時,北京國際音樂節推動版權保護,讓藝術得到應有的尊重
    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音樂節9月8日宣布將如期舉行,為疫情陰影下的全球古典音樂市場注入生機。從10月10日至20日,在線下,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奉獻20場線下演出,包括管弦樂、室內樂、獨奏音樂會、歌劇電影等多種形式。在線上,將有超過240小時的音視頻節目通過BMF俱樂部APP向觀眾持續放送。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雙"新"驅動 音樂不停息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條件下,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培育文化消費新業態、打造文化消費新模式。以&34;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全新亮相,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為觀眾創造240小時不間斷的精彩視聽體驗。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如約而至,線上線下演出並進 240小時不落幕
    「我上半年還在國外的時候,被同行問到最多的就是今年的音樂節還辦不辦?」9月8日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新聞發布會上,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聊起半年前的忐忑狀態,表情有些凝重。從年初持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古典音樂市場蒙上一層陰霾,所幸的是,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在十月如期與觀眾見面。
  • 坂本龍一將亮相快手「良樂」線上音樂會
    與此同時,線下展覽、演出也陷入停滯。為了給大眾在特殊時期提供更多生活體驗,2月29日晚8點半,快手將聯合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以下簡稱UCCA)舉辦一場特別的音樂演出——「園音」線上音樂會:良樂。  這場線上音樂會將從29日晚20:30持續到接近午夜。
  • 240小時+的線上音樂大餐,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融入公益元素
    新形勢+新變化+新常態線上線下並進240小時不落幕2020年,全球古典樂壇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各大交響樂團停止了自己的演出計劃,每年夏季在歐洲集中舉辦的各個音樂節也取消或推遲了原定計劃。讓音樂回歸生活,成為藝術家與觀眾們共同的心願。
  • 坂本龍一將亮相快手「良樂」線上音樂會,開啟別樣「雲音樂」體驗
    坂本龍一將亮相快手「良樂」線上音樂會,開啟別樣「雲音樂」體驗 近日,宅家成為生活的常態。與此同時,線下展覽、演出也陷入停滯。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舉行 線上線下240小時不落幕
    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於10月10日至20日舉辦。本屆音樂節最大特色是線上線下240餘小時不間斷呈現,成為全球古典樂壇的一次探索。此外,北京國際音樂節還特別策劃推出與「京、鄂兩地音樂家聯合呈現抗疫主題新作品《無題--獻給2020》」「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我們生於2000年」等相關主題的系列音樂會,力求讓每一位觀眾都感受到有生命的作品、有溫度的演出。
  • 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線上線下並進240小時
    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左)與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右)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 應妮)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全新亮相,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為觀眾創造240小時不間斷的精彩視聽體驗。
  • 疫情後交響樂如何發展?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才是王道
    恐怕線上線下相結合才是王道。 10月20日、21日,中國音樂家協會交響樂團聯盟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六屆中國樂團藝術管理論壇在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70支樂團的團長齊聚北京,共同探討疫情為交響樂帶來的變化及未來發展趨勢。業內認為,線上引流,線下深耕,才能讓交響樂的路越走越寬廣。
  • 北京國際音樂節為「後浪」搭臺
    10月10日,以「音樂不停息今年的音樂節無疑是創辦23年來最特殊的一屆,演出內容高度濃縮,線下內容向線上轉移,更重要的是受制於海外疫情的影響,本屆音樂節第一次出現沒有外籍音樂家參與的情況。這在音樂節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次,而這樣一屆特殊的音樂節卻給中國本土音樂家提供了舞臺。
  • 北京國際音樂節如何240小時音樂不停?
    閉幕當晚,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餘隆陪同音樂節組委會執行主席鄧榕向中國愛樂樂團李南團長頒發年度藝術家獎項,這也是中國愛樂樂團再度獲此殊榮。這個獎項象徵著全行業對中國愛樂樂團二十年曆程的認可,象徵著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中國愛樂樂團同氣連枝的深厚友誼。隨著閉幕音樂會的最後一個音符奏響,超過240小時的線上內容+20場線下演出、線上線下聯動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