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020-12-11 舌尖上的中國vg

學習心理是教育心理學的傳統研究領域,也是教育心理學研究得最多、研究成果最豐富的領域。具體包括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品德的學習、問題解決與創造力的培養、學習的遷移、學習策略、學習動機等。

知識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知識的獲得是學習心理中的重點內容之一。現代認知心理學從信息加工的角度,對於什麼是知識、知識的類型、知識的表徵、不同類型的知識的學習過程以及制約學習的條件等都做了具體的闡述。

技能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技能的形成是學習心理中傳統的研究領域。由於技能主要分為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兩部分,因此,技能的形成研究包括理解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概念、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理論以及這兩種技能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學生不僅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還要形成良好的品德。品德心理是教育心理學的傳統研究領域,該領域的研究包括品德及其心理結構、品德的形成過程分析、影響品德發展的因素、關於品德形成的各種理論、品德的發展與培養的途徑與方法等。

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是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問題解決和創造力亦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領域之一。該部分內容涉及問題的心理學描述與問題解決的一般過程、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創造力的概念及創造力的培養途徑和方法等。

學習遷移是學習心理中的重要內容。該領域的研究包括學習遷移的概念和類型、學習遷移的測量、有關學習遷移的各種傳統的和現代的理論、學習遷移的影響因素和教學原則等。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學習動機的研究一直是學習心理研究的重要內容。該領域的研究包括學習動機的概念和類型、學習動機對學習的影響、學習動機的各種理論、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有效途徑與具體方法等。

相關焦點

  • 少數民族研究:新疆維吾爾族和漢族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衰退影響因素對比研究
    結果顯示:維吾爾族和漢族大學生動機衰退影響因素強度不存在顯著性組間差異。教師因素和學習者因素對兩類學習者而言均是影響力最大和最小的因素,學習環境和教學內容影響力大小順序有所不同。國內學者周慈波和王文斌對766名大學英語學習者的調查顯示,學生缺乏有效學習策略是首要的動機衰退影響因素,教師因素在5項動機衰退影響因素中則位居第二,佔總影響因素的23.8%[6]。學習環境包括教務管理、教學設施、英語學習氛圍和周圍同學影響等因素,這些因素也被各類研究證明是導致外語學習者動機衰退的重要影響因素。
  • 什麼是學習動機?怎樣增強學習動機?
    影響學習期待的因素父母的要求學習者原來的成績學習者的成績排名教師對學習者的期望水平學習期待就其作用來說就是學習的誘因。內驅力和誘因都是形成動機的因素。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是學習動機心理結構的兩個基本成分,但學習需要是學習活動的最根本動力,佔主導地位。
  • 學習動機的五大理論
    1.強化理論強化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納,其主要觀點是:人的學習行為傾向完全取決於某種行為與刺激因強化而建立的穩固關係,受到強化的行為比沒強化的行為更傾向於再次出現,因此,不斷強化可以使這種聯結得到加強和鞏固。認為強化能夠促進學習動機。比如: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老師為了讓學生好好學習,會獎勵學生小紅花、小卡片等。
  • 淺談學習動機對孩子學習的影響
    心理學上說,學習動機是指激發與維持個體的學習行為,並促使個體的學習活動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進行的一種內部啟動機制。根據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可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就是指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要求,自己想要取得什麼樣的成績,付出怎樣的努力。從平時孩子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可以看出孩子內心對待學習的態度,從而判斷孩子學習的內部動機強弱。內部動機是由孩子自己決定的,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 學習動機的基本理論
    為了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首先必須要了解學習行為是如何受學習動機影響的。人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類:(1)強調誘因的直接作用,屬於行為主義的觀點。(2)強調需要的直接作用,屬於人本主義的觀點。(3)強調對於需要、誘因、以及學習活動本身的相關因素的意識和思考作為中介起作用,屬於認知觀點。
  • 「我為教師狂」之一——初識學習動機
    (一)學習動機的含義學習動機是引發和維持個體學習活動,並將學習活動引向一定學習目標的動力機制,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這種動力機制表現為推力、拉力和壓力三種動力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去理解呢,可以結合大家為什麼考老師這個學習動機進行分析。
  • 學習動機理論之自我效能理論和成就動機理論
    二、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①個體自身的成敗經驗:影響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是個體自身的成敗經驗。個體以往的成功經驗越多,自我效能感越強;個體以往的失敗經驗越多,自我效能感越弱。三、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班杜拉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學習行為的決定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感在學習活動中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具有多方面的影響。
  • 你的學習動機,正在影響學習成績,為豐富自己而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你的學習動機,正在悄悄影響著學習成績。學習,作為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行為之一,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能力塑造乃至品行的養成,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談起學習,有的人緊緊皺眉,一個星期的作業,拖延到最後一天匆匆忙忙趕完,質量差勁;而有的人卻輕輕鬆鬆,最後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都源自學習動機的作用。學習動機,是學習活動的重要推動力;它在學習的全過程更是起到一個掌舵者的作用。
  • 錢志亮: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他愛上學習?
    學習動機水平低是有學業問題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我們研究的對象中,大多數學業問題學生是動力型困難的學生,他們有明顯的畏學、厭學情緒和逃學行為。 由此可見,在對學業問題學生的教學對策中,學習動機的激發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 常考的學習動機理論概述
    學習動機理論是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考試中經常涉及到的一個考點。常見的學習動機理論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論;歸因理論;成就動機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考查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僅考查學習動機的理論本身本身,也會涉及到案例的分析。題型也多種多樣,以單項選擇題為主;簡答題,案例分析題也是考查的一個重點。
  • 學習動機有哪些理論?
    在學習中,合理地增強正強化,利用負強化,減少懲罰,將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 【注意】強化動機理論屬於行為主義動機理論。成就動機理論是以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為基礎的。阿特金森認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為兩類:①力求成功的動機: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獲取成就,所以成功概率為50%的任務是他們最有可能選擇的,因為這種任務能給他們提供最大的現實挑戰。當他們面對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穩操勝券的任務時,動機水平反而會下降。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4.3:學習動機
    (二)學習動機的基本結構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動力因素有三種:即推力、拉力和壓力.推力是發自個體內-b的學習願望和需求.拉力指外界因素對學習者的吸引力,包括學位、社會地位等.壓力指客觀現實對學習者的要求,迫使其從事學習活動,考試、家長與學校的要求、社會現實都可以成為壓力.但壓力往往難以獨立、持久地起作用,因此,促使主體從事學習活動的直接作用成分只有推力和拉力.作為主體學習願望的推力
  • 五步法激發學習動機:讓學生學習有動力
    有的老師抱怨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網課不認真聽講,課下不認真作業,急得老師和家長直抓狂。這裡提到一個概念——學習動機。什麼是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對學習質量有什麼關係?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二、什麼是學習動機我們依據動機的概念界定學習動機,所謂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和維持個體學習行為,指向一定學習目標的內部狀態。
  • 教招|必考知識點,這5大學習動機理論常考!
    比如: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老師為了讓學生好好學習,會獎勵學生小紅花、小卡片等。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會獎勵允許學生多看一會電視、多玩一會遊戲,或者買一個玩具等等。◆◆2.需要層次理論需要層次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其主要觀點:認為人的行為動機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被激發出來的。
  • 中學生學習動機問題的一點看法
    昨天第一次給兩個初中二年級的學生補課,發現其學習動機問題很大。其中一個是親戚,在小學時接觸過,學習習慣懶散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另外一個初次接觸,情況略好,但更深層次的情況還待日後觀察。已知的較為嚴重的問題是家庭問題:父親常年出差,母親也沒有學習意識,略有些溺愛;嚴重的懲罰不當,關愛不足。造成其對學習反感,對教化叛逆。學習對其來說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根本沒有強烈的動力,哪怕是虛榮心,物質獎勵欲望,更不用提個人成就感。教師似乎也並不深究其內心深處的想法,也許是力有不逮吧。如何形成學習動機,是目前的關鍵。
  • 學習動機理論的辨析
    一、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學習活動中,成就動機是一種主要的學習動機。成就動機最初由麥克裡蘭和阿特金森提出,後來由阿特金森加以發展。麥克裡蘭研究發現,高的成就需要與成功行為有很高的相關性。
  • 淺析學習動機的培養
    學習動機的培養兩種版本~學習動機的培養版本一:(一)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係培養學習動機學習動機直接制約著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影響到學習效果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僅學習動機可以影響學習效果,學習效果也可以反作用於學習動機。如果學習效果好,學習者在學習中所付出的努力與所取得的收穫成正比例,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就會得到強化,從而鞏固了新的學習需要,使學習更有成效。這樣,學習需要與學習效果相互促進,從而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 海外學習對中國大學生跨文化能力發展影響因素研究
    作為全球化世界需要的重要素養之一,跨文化能力越來越得到高校和社會的重視。根據跨文化能力研究權威學者迪爾多夫(Deardorff)的定義,跨文化能力是「在跨文化情境下,基於跨文化知識、技能、態度,有效、恰當地開展交際的能力」 [1]。海外學習常被作為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海外學習對於跨文化能力培養的效果如何仍有待深入研究。
  • 教師資格證· 筆記丨學習動機簡答選擇必考
    第八章學習動機第二節學習動機理論一、行為主義的強化理論(一)基本觀點:為了得到獎勵,避免懲罰去學習。啟示:(非重點)多關注學生的生活和情感三、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選擇,次重點)(一)兩種成就動機:力求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
  • 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教育心理學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模塊,而其中的學習動機理論更是各年份、各省份的常考考點。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破解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一、理論內容: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