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法激發學習動機:讓學生學習有動力

2020-12-20 永慶談教育

有的老師抱怨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網課不認真聽講,課下不認真作業,急得老師和家長直抓狂。

這裡提到一個概念——學習動機。

什麼是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對學習質量有什麼關係?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這一組問題,還是需要認真分析一下。

一、什麼是動機

動機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動機是激發和維持個體行為,並指向一定目標的內部狀態。從這個概念看,動機具有激發功能、維持功能和指向功能。

二、什麼是學習動機

我們依據動機的概念界定學習動機,所謂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和維持個體學習行為,指向一定學習目標的內部狀態。

三、學習動機與學習質量有什麼關係

筆者這樣推演:學習動機強,則學習積極性高;學習積極性高,則學習行為好;學習行為好,則學習質量好。於是我們給出這樣的判斷,如果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則學習質量就會較好。

當然,學習動機的強度要放在合理的區間,這如同一個氣球,氣充得太滿就會爆裂;反過來充氣過少就會疲軟。氣球吹得鼓而不爆,則是最佳的狀態。

四、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這就需要我們思考哪些要素與學習動機有關聯?現代學習動機理論認為,有五個要素最為關鍵。一是學習興趣,二是學習信念,三是學習歸因,四是學習目標,五是師生關係。

筆者將這五個要素,串連成五個步驟,供參考。

(一)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善於引發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通過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有興趣學習,要避免滿堂灌或一言堂。

(二)培養學生強烈的學習信念

讓學生建立學習可以改變生活,成就未來的信念,經常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引導學生對未來充滿希望。

(三)將學習進步歸因於努力和方法

讓學生認識到努力才能讓自己學得更好,得當的學習方式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成績。把失敗多歸因為自己努力程度不夠,學習方式方法不當。不要把成績不好歸因為個人智力不好或是運氣不佳。即使智力確實不是很好,也要善於利用誤歸因:引導學生說「勤能補拙」。

(四)確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明確地學習目標可以激發學習機會。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讓目標清晰而且可達成。並且讓學生將目標明示出來,如果在一定範圍內進行交流,效果會更好。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善於與學生搞好關係,平等看待且尊重每一位學生,多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交流,多從學生視角看待學生的表現。

當然,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還有很多操作層面的問題需要探討,比如學習效果及時反饋、給一些挑戰性的任務等。總之,提升學生學習動機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因材施教,勇於創新,大膽實踐,不斷探索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新路徑、新方法。

相關焦點

  • 錢志亮: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他愛上學習?
    學習動機水平低是有學業問題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我們研究的對象中,大多數學業問題學生是動力型困難的學生,他們有明顯的畏學、厭學情緒和逃學行為。 由此可見,在對學業問題學生的教學對策中,學習動機的激發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 什麼是學習動機?怎樣增強學習動機?
    動機: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著一個方向前進的內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學習動機: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或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使行為朝著一定學習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動力。誘因是能夠激發有機體定向行為,並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內驅力和誘因都是形成動機的因素。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是學習動機心理結構的兩個基本成分,但學習需要是學習活動的最根本動力,佔主導地位。
  • 用好「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果僅憑興趣,而不去解決他們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實際困難,他們的興趣將會隨著難度的加大,知識水平的加深而喪失殆盡。此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尤為重要,教師要引導他們,給他們創造出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使他們以愉快的心情去獲取知識。(2)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 淺談學習動機對孩子學習的影響
    心理學上說,學習動機是指激發與維持個體的學習行為,並促使個體的學習活動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進行的一種內部啟動機制。根據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可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就是指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要求,自己想要取得什麼樣的成績,付出怎樣的努力。從平時孩子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可以看出孩子內心對待學習的態度,從而判斷孩子學習的內部動機強弱。內部動機是由孩子自己決定的,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 我的學習動力與動機——簡述
    很高興,我能回答這個問題,當然我也是很樂意去分享我的學習動機以及我的學習動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現在我依然是在學習狀態,學習動力一直都有,學習動機也是,但是不同的時期,學習動力和學習動機是有點差別的,下面我糾紛時期來說一下吧!
  •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學習心理是教育心理學的傳統研究領域,也是教育心理學研究得最多、研究成果最豐富的領域。具體包括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品德的學習、問題解決與創造力的培養、學習的遷移、學習策略、學習動機等。知識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知識的獲得是學習心理中的重點內容之一。現代認知心理學從信息加工的角度,對於什麼是知識、知識的類型、知識的表徵、不同類型的知識的學習過程以及制約學習的條件等都做了具體的闡述。技能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技能的形成是學習心理中傳統的研究領域。
  • 學習動機的基本理論
    為了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首先必須要了解學習行為是如何受學習動機影響的。人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類:(1)強調誘因的直接作用,屬於行為主義的觀點。(2)強調需要的直接作用,屬於人本主義的觀點。(3)強調對於需要、誘因、以及學習活動本身的相關因素的意識和思考作為中介起作用,屬於認知觀點。
  • 家長如何激發孩子鋼琴學習的動機?鋼琴學習
    孩子鋼琴學習動機激發的作用家長對孩子學琴動機的決定性影響雖然鋼琴學習活動是發生在孩子與教師之間,但由於孩子年齡小,理解、自制能力較差,因此很多家長都相當程度地介入到孩子學習之中去,更由於家長每天與孩子在一起,有時伴隨著他練琴的全過程,因此家長對孩子學琴動機的影響往往是決定性的
  • 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的關係是錯綜複雜的
    我們可以把學習動機界說為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導致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學習動機與學習活動可以相互激發、相互加強。當學生缺乏學習動機時,可以先組織他們開展學習活動,然後通過學習活動逐步地引發和形成其學習動機。
  • 學習動機的一般分類詳解
    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著動機的,學習活動也是如此,而推動我們學習活動的就叫做學習動機,它是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使個體的學習活動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部啟動機制。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學習動機必然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討探討學習動機的分類。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4.3: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一種內部啟動機制,它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使個體的學習活動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誘因是指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並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凡是使個體產生積極的行為,即趨向或接近某一目標的刺激物稱為積極誘因.例如,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育措施中,教師所提供的獎品、成績等都是積極的誘因.相反,消極的誘因可以產生負性行為,即離開或迴避某一目標.可以說,學習期待是靜態的,而誘因是動態的,它將靜態的期待轉換成為目標.所以,學習期待就其作用來說就是學習的誘因
  • 學習動機有哪些理論?
    01強化動機理論聯結主義心理學家用S-R公式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動機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種對行為的激發力量;強化是外部刺激對行為的增強作用在學習中,合理地增強正強化,利用負強化,減少懲罰,將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 【注意】強化動機理論屬於行為主義動機理論。
  • 學習動機的五大理論
    1.強化理論強化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納,其主要觀點是:人的學習行為傾向完全取決於某種行為與刺激因強化而建立的穩固關係,受到強化的行為比沒強化的行為更傾向於再次出現,因此,不斷強化可以使這種聯結得到加強和鞏固。認為強化能夠促進學習動機。比如: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老師為了讓學生好好學習,會獎勵學生小紅花、小卡片等。
  • 心理學:動機是直接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
    粉碎「四人幫」以後,國家要搞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隨著對建設人才的需要,廣大學生認識到自己知識的乏,感到不能適應四個現代化的需要,因此,積極、主動地要求學習的越來越多了,這就是社會的需求反映在學生的頭腦中,變成了學習的動力。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非常複雜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小學生由於社會、教育的影響以及年齡的差異,不同的學生有首各種不同的學習動機。有時同一個學生的學習是幾種動機同時支配著。
  • 評論:加快高考改革步伐 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加快高考改革步伐, 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近年來,關於大中小學生學業壓力的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答覆函稱,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快推進高考改革步伐,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可能不少人在中學時都曾聽過這樣的說法:現在辛苦三年,上了大學就輕鬆了。上大學是否就更輕鬆了?筆者認為,是,也不是。
  • 什麼是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有哪些功能和基本結構?
    學習動機的定義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學習動機的功能:激活功能:即動機會促使人產生某種活動; 指向功能:即在動機的作用下,人的行為將指向某一目標;強化功能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解讀:學習動機的含義及基本結構
    一、學習動機的含義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它包括三個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強化功能。動機與學習之間是互相促進的,一方面,動機以增強行為的方式來促進學習;另一方面,所學到的東西反過來又可以增強學習動機。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學習動機思維導圖及其重點內容
    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使行為朝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2.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3. 學習動機的分類:① 根據動機產生的誘因來源,分為——內部學習動力和外部學習動力。
  • 「我為教師狂」之一——初識學習動機
    (一)學習動機的含義學習動機是引發和維持個體學習活動,並將學習活動引向一定學習目標的動力機制,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這種動力機制表現為推力、拉力和壓力三種動力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去理解呢,可以結合大家為什麼考老師這個學習動機進行分析。
  • 語文學習溯源法,一種學法指導,切實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
    語文學習溯源法,共分三部分內容:溯源閱讀法、溯源解題法、溯源作文構思法。關於「溯源閱讀法」如果說「溯源導讀法」是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一種語文教學方式,那麼,「溯源閱讀法」是直接面向學生的一種語文閱讀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