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喜歡看紅樓夢,所以要看金瓶梅。清初文藝理論家張竹坡稱《金瓶梅》為「第一奇書」。但是現在的人提到《金瓶梅》猶如談虎色變,這是非常不好的一個現象,金瓶梅相對於紅樓夢來說,地方方言太多,不容易懂,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稱呼,很容易混淆人。另外金瓶梅是明朝時期的書,離我們的年代有些遠了,紅樓夢是清朝乾隆時期,離我們的年代還是比較近的,所以一般的讀者讀紅樓夢也沒有什麼障礙。
近日在讀金瓶梅,可是當讀到潘金蓮謀害武大郎的時候,我突然有了疑惑,按照我們傳統的理解和認知,武大郎是被潘金蓮毒死的。文本上寫<那婦人便放倒武大,慌忙跳下床來。武大哎了一聲,說道:「大嫂,吃下這藥去,肚裡倒疼起來。苦呀,苦呀!倒當不得了。」這婦人便去腳後扯過兩床被來,沒頭沒臉只顧蓋......這婦人怕他掙扎,便跳上床來,騎在武大身上,把手緊緊的按住被角,那裡肯放些鬆寬!........那婦人揭起被來,見了武大咬牙切齒,七竅流血,怕將起來,只得跳下床來。>
當讀這一段文字的時候,表面上武大郎咬牙切齒,七竅流血,是被砒霜毒死的;然而仔細琢磨一下,武大郎到底是先被砒霜毒死的,還是被潘金蓮用棉被給悶死的,如果按照現在的法律來講,武大郎死亡得有過過程,他究竟是被哪一種方式給殺死的,是窒息而死,還是中毒而死。我現在覺得武大郎有可能是被悶死的,吃砒霜在一定藥量下多久才死人呢,快的時候需要十幾分鐘,慢的時候好幾個小時。那麼悶死一個人需要多長時間呢?三四分鐘而已,絕不會超過十分鐘。所以武大郎是先死於窒息。
而且潘金蓮和王婆自以為聰明,用砒霜害死武大郎。潘金蓮明明可以直接悶死武大郎,這樣反而不留什麼痕跡,也很難留下證據。可見作者在寫小說的時候還是有漏洞的,另外這個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訛傳的已經變味了,什麼情況下才會用砒霜去害死人呢?只有武大郎身體很好很結實,才騙他喝砒霜水,這樣子能很快的結束武大郎的姓名,潘金蓮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金瓶梅中武大郎被西門慶踹了一腳,躺在床上,跟半死差不多,根本就起不來。一個半殘不死的人要害死她,還需要用砒霜嗎?還是那一句話,悶死不就得了。所以這個故事的原型,肯定和小說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