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水滸傳》中好漢武松的哥哥,《金瓶梅》中第一美女潘金蓮的丈夫,不管在這兩部小說中的哪一部,對武大郎外貌描寫的基調基本相同:身高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人送外號「三寸丁谷樹皮」。而這「三寸丁谷樹皮」就是身材矮小,面貌醜陋的意思,可見,武大郎在大家的眼裡真的是又矮又醜。
而潘金蓮,在《金瓶梅》中她本是張大戶家的使女,年方20有餘,生的嫋娜風流,很有姿色,因此被張大戶看中,兩人私下相好,沒想卻被張大戶的夫人發現,於是就將潘金蓮嫁給了這個醜陋的武大郎。
潘金蓮本是一個善弄風情的女子,張大戶怎肯如此輕易放棄而給了武大?實際上,張大戶有他自己的打算,他表面上將潘金蓮嫁給武大,背地裡是以武大做掩護,為他和潘金蓮日後的偷情提供方便。
張大戶為潘金蓮在清河縣城買了房子,又另外陪送了許多嫁妝,然後背著夫人經常去與潘金蓮偷偷約會。這時的武大,很有自知之明,每次只要張大戶來找潘金蓮,武大都會自覺避讓,成全二人(這時的武大能夠認清自己,還算聰明)。
後來張大戶死了,潘金蓮失去了靠山,她只能與醜陋、木訥的武大暫且將就著生活在一起。
回想當初,潘金蓮願意嫁給武大,完全是因為張大戶。那時,武大只是潘金蓮表面上的丈夫,本質上他不會幹涉潘金蓮的任何作為,那時的潘金蓮是自由快活的。如今沒了張大戶,潘金蓮只能每日面對她並不喜歡甚至有些討厭的武大,這時的她內心一定會非常空虛而倍受煎熬。
站在武大郎的角度,當初武大是一個死了老婆,帶著女兒的醜陋鰥夫,以他的家世、長相和財力誰會願意嫁給他呢?退一步,即便有人願意嫁給他,也絕不會是潘金蓮這般年輕貌美的女子,可通過張大戶,武大郎竟沒費吹灰之力抱得美人歸,額外還有了房子和銀子,武大郎的醜陋反倒成全了他,讓他佔盡了便宜,就如憑空中了大獎,走了狗屎運一樣,所以,儘管眼前的潘金蓮並不喜歡他,老實憨笨的武大郎內心也一定是沾沾自喜的。
後來,眾所周知,武大郎被潘金蓮與西門慶聯手謀害,從書中描寫我們可以看出那潘金蓮對武大郎真是沒有半點留情,為了她能與西門慶繼續廝混在一起,潘金蓮可謂狠毒之極!可是,細思武大郎的死,除了潘金蓮與西門慶的原因,武大郎自己是不是也應該承擔一部分責任呢?
自從武松打虎歸來,武大郎的身價就被眾人抬高了,可這被抬高的身價僅限於武松在他身邊,如果武松外出,武大郎還是武大郎,還是那個「三寸丁谷樹皮」。可這些卻被武大郎忘卻了,儘管武松臨走時曾鄭重叮囑過他,可他還是忘記了。
武大郎忘記了潘金蓮當初是如何嫁給他的;忘記了潘金蓮自始至終都不喜歡他,也不會喜歡他;忘記了潘金蓮後來能與他在一起完全是迫不得已;
因為有了打虎的兄弟武松,武大郎自覺身價提高,他真的就認為潘金蓮是他的妻子,與別人明媒正娶的妻子一樣,潘金蓮就應該遵守婦道,不應與西門慶偷情。
可實際呢?在《水滸傳》中對潘金蓮的風流本性有詩為證:
「金蓮容貌更堪題,笑出春山八字眉。若遇風流清子弟,等閒雲雨便偷期。」
武大郎完全忘記了潘金蓮是如何的一個人,她連自己的小叔子武松都敢勾引,哪裡會錯過有錢有貌又對其有情的西門慶呢?
最後,愚蠢的武大郎自持有兄弟武松為後盾,在賣梨鄆哥的挑唆下,竟以他「三寸丁」的短小身材去捉姦身材魁梧的西門慶,這完全是蚍蜉撼大樹,不自量力,挺而走險。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武大郎被西門慶一腳踢在胸口上重病不起,為了讓潘金蓮能夠照顧自己,武大郎竟提起武松,令整日裡尋歡作樂的潘金蓮和西門慶記起武松,他們害怕武松回來後知道真相會報復自己,於是就對武大郎痛下殺手,將其毒死家中。
如果當時武大郎能記起當初娶潘金蓮的前因後果,能記起潘金蓮的本性為人,能記起兄弟武松的叮囑,能記起自己是「三寸丁」,那他一定不會這麼衝動,也就不會死了。
武大郎死了,他死於潘金蓮與西門慶的姦情,死於潘金蓮的狠毒,死於自己沒有自知之明,死於自己的愚蠢不自量;雖然人人都說他是「三寸丁」,可矮醜的他卻以他的死改變了潘金蓮、西門慶和武松的命運。
可見,人若沒點自知之明,一定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很多麻煩,所以古人那句「人貴有自知之明」是多麼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