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金瓶梅》之一:武大郎之死

2020-11-06 若水無爭yy

武大郎,《水滸傳》中好漢武松的哥哥,《金瓶梅》中第一美女潘金蓮的丈夫,不管在這兩部小說中的哪一部,對武大郎外貌描寫的基調基本相同:身高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人送外號「三寸丁谷樹皮」。而這「三寸丁谷樹皮」就是身材矮小,面貌醜陋的意思,可見,武大郎在大家的眼裡真的是又矮又醜。

而潘金蓮,在《金瓶梅》中她本是張大戶家的使女,年方20有餘,生的嫋娜風流,很有姿色,因此被張大戶看中,兩人私下相好,沒想卻被張大戶的夫人發現,於是就將潘金蓮嫁給了這個醜陋的武大郎。

潘金蓮本是一個善弄風情的女子,張大戶怎肯如此輕易放棄而給了武大?實際上,張大戶有他自己的打算,他表面上將潘金蓮嫁給武大,背地裡是以武大做掩護,為他和潘金蓮日後的偷情提供方便。

張大戶為潘金蓮在清河縣城買了房子,又另外陪送了許多嫁妝,然後背著夫人經常去與潘金蓮偷偷約會。這時的武大,很有自知之明,每次只要張大戶來找潘金蓮,武大都會自覺避讓,成全二人(這時的武大能夠認清自己,還算聰明)。

後來張大戶死了,潘金蓮失去了靠山,她只能與醜陋、木訥的武大暫且將就著生活在一起。

回想當初,潘金蓮願意嫁給武大,完全是因為張大戶。那時,武大只是潘金蓮表面上的丈夫,本質上他不會幹涉潘金蓮的任何作為,那時的潘金蓮是自由快活的。如今沒了張大戶,潘金蓮只能每日面對她並不喜歡甚至有些討厭的武大,這時的她內心一定會非常空虛而倍受煎熬。

站在武大郎的角度,當初武大是一個死了老婆,帶著女兒的醜陋鰥夫,以他的家世、長相和財力誰會願意嫁給他呢?退一步,即便有人願意嫁給他,也絕不會是潘金蓮這般年輕貌美的女子,可通過張大戶,武大郎竟沒費吹灰之力抱得美人歸,額外還有了房子和銀子,武大郎的醜陋反倒成全了他,讓他佔盡了便宜,就如憑空中了大獎,走了狗屎運一樣,所以,儘管眼前的潘金蓮並不喜歡他,老實憨笨的武大郎內心也一定是沾沾自喜的。

後來,眾所周知,武大郎被潘金蓮與西門慶聯手謀害,從書中描寫我們可以看出那潘金蓮對武大郎真是沒有半點留情,為了她能與西門慶繼續廝混在一起,潘金蓮可謂狠毒之極!可是,細思武大郎的死,除了潘金蓮與西門慶的原因,武大郎自己是不是也應該承擔一部分責任呢?

自從武松打虎歸來,武大郎的身價就被眾人抬高了,可這被抬高的身價僅限於武松在他身邊,如果武松外出,武大郎還是武大郎,還是那個「三寸丁谷樹皮」。可這些卻被武大郎忘卻了,儘管武松臨走時曾鄭重叮囑過他,可他還是忘記了。

武大郎忘記了潘金蓮當初是如何嫁給他的;忘記了潘金蓮自始至終都不喜歡他,也不會喜歡他;忘記了潘金蓮後來能與他在一起完全是迫不得已;

因為有了打虎的兄弟武松,武大郎自覺身價提高,他真的就認為潘金蓮是他的妻子,與別人明媒正娶的妻子一樣,潘金蓮就應該遵守婦道,不應與西門慶偷情。

可實際呢?在《水滸傳》中對潘金蓮的風流本性有詩為證:

「金蓮容貌更堪題,笑出春山八字眉。若遇風流清子弟,等閒雲雨便偷期。」

武大郎完全忘記了潘金蓮是如何的一個人,她連自己的小叔子武松都敢勾引,哪裡會錯過有錢有貌又對其有情的西門慶呢?

最後,愚蠢的武大郎自持有兄弟武松為後盾,在賣梨鄆哥的挑唆下,竟以他「三寸丁」的短小身材去捉姦身材魁梧的西門慶,這完全是蚍蜉撼大樹,不自量力,挺而走險。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武大郎被西門慶一腳踢在胸口上重病不起,為了讓潘金蓮能夠照顧自己,武大郎竟提起武松,令整日裡尋歡作樂的潘金蓮和西門慶記起武松,他們害怕武松回來後知道真相會報復自己,於是就對武大郎痛下殺手,將其毒死家中。

如果當時武大郎能記起當初娶潘金蓮的前因後果,能記起潘金蓮的本性為人,能記起兄弟武松的叮囑,能記起自己是「三寸丁」,那他一定不會這麼衝動,也就不會死了。

武大郎死了,他死於潘金蓮與西門慶的姦情,死於潘金蓮的狠毒,死於自己沒有自知之明,死於自己的愚蠢不自量;雖然人人都說他是「三寸丁」,可矮醜的他卻以他的死改變了潘金蓮、西門慶和武松的命運。

可見,人若沒點自知之明,一定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很多麻煩,所以古人那句「人貴有自知之明」是多麼的可貴!

相關焦點

  • 在金瓶梅裡,武大郎究竟是怎麼死的?
    因為喜歡看紅樓夢,所以要看金瓶梅。清初文藝理論家張竹坡稱《金瓶梅》為「第一奇書」。但是現在的人提到《金瓶梅》猶如談虎色變,這是非常不好的一個現象,金瓶梅相對於紅樓夢來說,地方方言太多,不容易懂,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稱呼,很容易混淆人。
  • 再讀《水滸傳》《金瓶梅》,武大郎的死原來都是自己造成的孽
    讀《水滸傳》的人如果讀過《金瓶梅》的話,都是知道《金瓶梅》就是把潘金蓮與武松這一個章節拿出來做了 一個延伸。今天咱不討論這《金瓶梅》是不是穢書,而是當我看完這兩本書後,對於文中的武大郎的理解又多了一層,我真想說,武大郎的死,真不能怪潘金蓮,武大郎的死明明就是他自己造的孽,自己結的果。
  • 再讀《水滸傳》《金瓶梅》,武大郎的死原來都是自己造的孽
    讀《水滸傳》的人如果讀過《金瓶梅》的話,都是知道《金瓶梅》就是把潘金蓮與武松這一個章節拿出來做了 一個延伸。今天咱不討論這《金瓶梅》是不是穢書,而是當我看完這兩本書後,對於文中的武大郎的理解又多了一層,我真想說,武大郎的死,真不能怪潘金蓮,武大郎的死明明就是他自己造的孽,自己結的果。
  • 金瓶梅:武大郎之死,是西門慶、潘金蓮之過嗎?誰才是真正主謀
    武大郎的死?可以說是死的最憋屈的人。關於武大郎的死,看似是直接死於潘金蓮之手,這一點在《水滸傳》較為明顯。但是在《金瓶梅》裡,武大郎的死卻更像是一盤棋局,生前遭人算計,死後也被人糊弄,最終草草火化收場。
  • 《金瓶梅》中,誰是第一個死在潘金蓮手裡的人?不是武大郎,是他
    武大郎是潘金蓮害死的人裡最出名的一個,但卻不是第一個。死在潘金蓮手裡的第一個人是張員外,一個好色的老頭。潘金蓮是清河縣一個破落裁縫的六女兒,生的眉清目秀、勾人心魄。由於生活所迫,潘金蓮的父母把她賣入了高級青樓之內,接受琴棋書畫等才藝訓練。
  • 話說《金瓶梅》之三:悲情武大郎,識人不準信鄆哥
    在小說《金瓶梅》中,人物眾多,各有特色。可細品眾生,主角也好,配角也罷,他們的出場幾乎都圍繞一個「利」字,今天這裡就說說鄆哥與「利」的那些事。說起鄆哥,就不得不提起武大郎。武大郎與他的兄弟武松不同,他不英武不善鬥無智謀,他身材矮小,面貌醜陋,天性木訥懦弱。
  • 金瓶梅:最想讓武大郎死的是誰?不是潘金蓮和西門慶,而是她
    小縣官讀《金瓶梅》002期導讀:不管是《金瓶梅》還是《水滸傳》,武大郎的死都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他到底是怎麼死的,是潘金蓮一手所謂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下武大郎的死因。從這裡可以看出,西門慶和潘金蓮一開始是沒有要害死武大郎的打算的。王婆給他倆出了兩條計策。一是短做夫妻之計,也就是安撫武大郎的情緒,讓他放棄報仇。書中這樣描寫:等武大將息好了起來,與他陪了話。武二歸來都沒言語,待他再差使出去,卻又來相會。這是短做夫妻。
  • 話說《金瓶梅》:武松與潘金蓮的恩怨情仇
    於是,為了突出金蓮全書最美,作者又用一事實做了佐證:話說武大郎死後百日,為了躲避為縣衙公幹歸來的武松,王婆出計讓金蓮請上幾位僧人,在家做水陸超度武大升天把靈牌燒了,然後再嫁入西門府,這樣武松回來,即使他懷疑武大的死,因找不到當事人,任憑他有天大的本事也會毫無辦法。聽了王婆的計謀,本已亂了陣腳,慌了心神的西門慶與潘金蓮二人全都點頭同意。
  • 金瓶梅:武大郎病重,武大郎女兒為何不救父?潘金蓮的鞭子太疼了
    沒有看過《金瓶梅》的讀者或許不知道,蘭陵笑笑生杜撰了一個武大郎的女兒:武迎兒(迎兒)。她的存在告訴了讀者,為何武大郎必死?也告訴了讀者,懦弱的人沒有出路,害人害己而已。武大郎捉姦成功了,自己卻遭了罪。【武大卻待揪他,被西門慶早飛起腳來。武大矮小,正踢中心窩,撲地望後便倒了。】
  • 《金瓶梅》一處改動,武大郎可恨了,潘金蓮可憐了
    可是,當故事從《金瓶梅》說起的時候,讀者對於潘金蓮的理解完全不同!或者有讀者已經轉變了,他們會覺得武大郎有可恨的一面,潘金蓮也有可憐的一面!比如:《水滸傳》中張大戶糾纏潘金蓮的時候,潘金蓮主動向張大戶的老婆告狀,因此張大戶懷恨在心,把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金瓶梅》中張大戶糾纏潘金蓮的時候,張大戶的老婆處處阻攔,直到某一天,張大戶老婆不在家的時候,張大戶便收了潘金蓮,過上了老夫少妾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長,張大戶沒幾日便死了,張大戶死後,張大戶老婆把張大戶的死怪在潘金蓮身上,於是把潘金蓮賣給了武大郎。
  • 潘金蓮的情愛毒藥——《金瓶梅》裡的女人們之一
    《金瓶梅》被列為明代四大奇書之首,因為其泛濫的xing描寫,一直遭到歷朝歷代的封禁。直到今天,大多數人能看到的,都是「潔本」。所謂「潔本」,即經過刪減的版本,裡面有關xing描寫的橋段都被刪除了。而金瓶梅之所以出名,更多便正是因其「xing描寫」而被禁。正所謂,越是查禁的書,知道的人越多。
  • 潘金蓮:我冤枉啊,真正害死武大的不是我,武大郎死的不冤
    讀《水滸傳》的人如果讀過《金瓶梅》的話,都是知道《金瓶梅》就是把潘金蓮與武松這一個章節拿出來做了 一個延伸。今天咱不討論這《金瓶梅》是不是穢書,而是當我看完這兩本書後,對於文中的武大郎的理解又多了一層,我真想說,武大郎的死,真不能怪潘金蓮,武大郎的死明明就是他自己造的孽,自己結的果。
  • 《金瓶梅》「軟飯男」武大郎,看似窩囊,其實不簡單
    這個人姿態低,一副苦相,讓人頓生憐憫,可老話講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是有道理的,武大郎這個人也沒有看著那麼簡單,看看下文,你就知道潘金蓮嫌棄他也情有可原。張大戶一死,武大郎一家就被趕了出去,為了不在受街坊鄰裡的風言風語影響,武大郎就搬了家,置辦家產裝修添物件也是金蓮給的錢,所以,這都證明武大郎對潘金蓮的行為是知情的。
  • 《金瓶梅》中武松為何要摔死李皂隸?他死的冤枉嗎?
    《水滸傳》中打虎英雄武松為給哥哥武大郎報仇,在獅子樓鬥殺了西門慶,但是在《金瓶梅》中武松並沒有殺死西門慶,因為西門慶是此書主角,若是他早早死了劇情就沒法進行下去了!直到最後西門慶也沒被武松殺死,他最後乃是亡於潘金蓮之手!
  • 武大郎之死是自取其咎
    實際上,武大郎並不憨厚,只不過是因為沒有能力,外在體現出來的一種愚鈍罷了。而且這個身殘心也殘的武大郎,其實一點都不老實。武大身上最致命的問題,在於愛無能,以及極度的狹隘自私。很多人誤以為武大郎對武松和潘金蓮都非常關愛,但實際情況則是,無論是對於弟弟武松,還是對於妻子潘金蓮,武大郎都沒有愛過。他對金蓮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種佔有欲。他會照顧武松,也只是出於一種身為哥哥的責任和生活上的慣性。他從來都沒有設身處地為弟弟和妻子著想過。
  • 杜貴晨:論武大郎之死
    武大郎名植,是武二郎——武松的兄長,潘金蓮的丈夫;忠厚樸實,但是這美德在他幾乎成了無用的別名。雖然有句俗語說「武大郎開店」,形容嫉賢妒能的人,乃冤枉了他,但是由此可見武大郎窩囊廢名聲之大,也正如武松的力能打虎、潘金蓮的淫能殺夫,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 為什麼把潘金蓮嫁給武大郎?《金瓶梅》把一個男人的無奈變為兩個
    作者:紅樓小黑為什麼把潘金蓮嫁給武大郎?《水滸傳》給出了明確答案,而《金瓶梅》並沒有明確的描寫,而是通過隱晦的描寫,間接告訴了讀者,什麼是現實,什麼又是無奈。而《金瓶梅》對於大戶為什麼把潘金蓮嫁給武大郎?給出了另一個版本,只不過把一個人的無奈變成兩個。主家婆頗知其事,與大戶嚷罵了數日,將金蓮百般苦打。大戶知道不容,卻賭氣倒賠了房奩,要尋嫁得一個相應的人家……武大若挑擔兒出去,大戶候無人,便踅入房中與金蓮廝會。
  • 《金瓶梅》真相:潘金蓮沒外遇,武大郎最少178cm,後代還活著
    01、《金瓶梅》中描述潘金蓮出生於貧苦之家,幼年父親去世,和母親相依為命。由於家境貧窮,潘金蓮年僅九歲就被賣給了大戶人家當家妓,其實就是賣身給大戶人家,做牛做馬,為大戶人家服務。在三國時期,曹操攻打張繡,成功入城後,第一句話就問:「此城中有妓女否?」
  • 金瓶梅:潘金蓮為什麼因「奸」而死?對於女人,什麼最重要
    等到蘭陵笑笑生根據這一短短的情節,在著書立說的《金瓶梅》中,潘金蓮更是有過之。《金瓶梅》中的潘金蓮,雖身世悲慘,多次轉賣,但內心卻一次次腹黑,為了一己私慾,不惜一切代價,不管別人好壞,只圖自己快樂。潘金蓮的「奸」,不顧倫理綱常,聯手外人害死自己老公。潘金蓮、西門慶、武大郎三人間的故事,武大郎的悲慘結局令人痛惜,西門慶、潘金蓮的歹毒讓人咬牙切齒。
  • 《金瓶梅》裡,武大郎冤死的根源是什麼?貪財和好色是最重要原因
    武大郎是《金瓶梅》和《水滸傳》虛構的人物,在家排行老大,從小父母雙亡,含辛茹苦的將兄弟武松撫養成人。他在青河縣以賣炊餅為業,從來都不惹是生非,看起來非常的本分老實,是老好人形象。可老實人武大郎的結局並不是很美好,他的美女老婆潘金蓮被西門慶搶走,最終還被西門慶、潘金蓮和王婆設計害死,死的十分悽慘。可以說武大郎是一個十分可憐的人。可憐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武大郎的悲劇表面上來看是因為西門慶的狠毒、潘金蓮的不守婦道,但其根本原因還是自身的缺陷。西門慶和潘金蓮為什麼沒有禍害別人,單單挑中武大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