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真相:潘金蓮沒外遇,武大郎最少178cm,後代還活著

2020-12-18 李昕言溫度空間

《金瓶梅》是一本經典之作,書中描述的人物大多都成為了歷史知名人物,其中最著名以及最有爭議性的人物可能就是潘金蓮了。

潘金蓮是歷史上有名的美女,在《水滸傳》和《金瓶梅》中都把潘金蓮描述成一個美麗動人的女子,但名譽不好。在大家的眼中,潘金蓮是個不守婦道的人。

01、

《金瓶梅》中描述潘金蓮出生於貧苦之家,幼年父親去世,和母親相依為命。由於家境貧窮,潘金蓮年僅九歲就被賣給了大戶人家當家妓,其實就是賣身給大戶人家,做牛做馬,為大戶人家服務。

在三國時期,曹操攻打張繡,成功入城後,第一句話就問:「此城中有妓女否?」其實,曹操口中所說的妓女就是家妓的一個大類。

可見,潘金蓮年僅9歲就淪為了別人家的專屬妓女,經歷萬分悽苦。後來,潘金蓮又被賣到另一個財主大戶的家裡,但由於潘金蓮長相漂亮,受到財主家女主人的嫉妒和排擠,最後嫁給了「身材矮小」的武大郎,在婚姻期間,又與當地的風流人物西門慶有染,併合力把武大郎謀害了。

這是《金瓶梅》中的描述情節。

但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潘金蓮和武大郎這兩個人物呢?如果有,是否像《金瓶梅》中所描述的那樣呢?

根據可靠的歷史描述:

大郎武植,山東清河縣武家村人。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少年得志中了進士,在山東陽穀做了知縣。

由這個描述可知,武大郎是個能文能武,才華和外形兼備的男人。然而,為何流傳到民間的武大郎的形象變成了矮窮坨呢?

02、

這要拜武大郎的同窗好友所賜。武大郎在當地是個知縣,他的同窗好友因發展不順,心情不暢,大老遠找到武大郎,希望得到武大郎的幫助。見好友遠道而來,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武大郎盛情款待,使好友受到了充分的尊重。

但過段時間後,武大郎便不再現身,杳無音信,同窗好友認為自己被輕視,心生恨意,一氣之下,回到老家。

他後來杜撰了許多關於武大郎的故事,意圖就是詆毀武大郎的形象,發洩心中的不快。這位同窗好友心眼不大,但有些才華,他懂得人喜歡讀故事的心理,把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蓮和西門慶聯繫在一起,又故意把潘金蓮描繪成偷情的女人,極盡貶低之能事。

這些故事逐漸流傳開來,武大郎就慢慢變成了一個賣大餅的小矮個。

其實,武大郎得知同窗好友生活落魄,在好友返回家鄉的路上,他就派人送來了銀兩和一些生活用品,好友回到家,得知了武大郎的這番好意後,後悔不已,但污衊的故事已經流傳開來,他也沒有辦法,就這樣,武大郎的形象就受到了扭曲。

03、

在武家村有武大郎的墳墓,他的屍體被挖之後,經過考古專家對武大郎骨骼的認證,武大郎的身高至少有178釐米,根本不是廣為流傳的小矮個。

而歷史上,真正的潘金蓮是一位大家閨秀,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知書達理,和武大郎也是才子佳人,恩愛有加,兩人先後生有四個孩子。

目前,武大郎的後人還生活在世上,居住在河北省清河縣一個叫武家那村的地方。他叫武雙福,是武大郎的第二十四代傳人,武雙福的存在也直接印證了金瓶梅中的虛構情節。在金瓶梅中,武大郎和潘金蓮並沒有後代,顯然這不符合事實。

武雙福對自己的祖先武大郎被後代人所誤解,感到十分痛心。他想讓世人知道,武大郎並非公眾眼中的那般不堪的形象,還自己祖先一個清白之身。

其實對於歷史人物,很多都有曲解,這來源於一些小說的流傳。比如《三國演義》當中,把諸葛亮描繪成一個無所不能的聰慧人物,把周瑜描繪成一個「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催人物。然而,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我們受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廣泛影響,就形成了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印象。

對於小說,其中所描繪的人物或者故事情節和真實的歷史,有時出入很大甚至大相逕庭,我們看小說應該把它當作一部精彩的故事來看,而不應該當作真正的歷史。把小說當作茶餘飯後消遣的一種工具,也未嘗不可。

04、

想得到真正的歷史真相,需要我們多方考察證據,把所得到的證據前後對比,看是否有矛盾,是否相一致,綜合比對後,才可能得到事實真相。但有時,我們所能得到的紙質材料,所流傳下來的可考證據也並非可以相信,因為歷史是為勝利者所書寫的。

統一口徑的行為是歷代的將相王侯喜歡做的事情,每個人都喜歡被歌頌,即使惡貫滿盈的人,也希望流芳百世。所以,對於歷史證據還要進一步考察是否有被篡改的痕跡。

由此來看,想得到歷史的真相,還真得下一番功夫。對於《金瓶梅》這部小說來說,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形象就完全被扭曲了,畢竟有武大郎的後代還存在世上,有相關史料可以綜合對比。

所以,從尊重史實的角度說,還原《金瓶梅》的真相,給武大郎和潘金蓮以清白之身,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相關焦點

  • 潘金蓮武大郎恩愛有加,武大郎其實身高178,究竟誰在背後造謠?
    提到《金瓶梅》,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臉一紅,認為這是一本羞於啟齒的禁書,甚至不肯承認自己讀過它。而《金瓶梅》作為中國第一部具有近代意味的現實主義文學巨著,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其文學價值不言而喻。
  • 《金瓶梅》一處改動,武大郎可恨了,潘金蓮可憐了
    可是,當故事從《金瓶梅》說起的時候,讀者對於潘金蓮的理解完全不同!或者有讀者已經轉變了,他們會覺得武大郎有可恨的一面,潘金蓮也有可憐的一面!比如:《水滸傳》中張大戶糾纏潘金蓮的時候,潘金蓮主動向張大戶的老婆告狀,因此張大戶懷恨在心,把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金瓶梅》中張大戶糾纏潘金蓮的時候,張大戶的老婆處處阻攔,直到某一天,張大戶老婆不在家的時候,張大戶便收了潘金蓮,過上了老夫少妾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長,張大戶沒幾日便死了,張大戶死後,張大戶老婆把張大戶的死怪在潘金蓮身上,於是把潘金蓮賣給了武大郎。
  • 金瓶梅:最想讓武大郎死的是誰?不是潘金蓮和西門慶,而是她
    小縣官讀《金瓶梅》002期導讀:不管是《金瓶梅》還是《水滸傳》,武大郎的死都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他到底是怎麼死的,是潘金蓮一手所謂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下武大郎的死因。從這裡可以看出,西門慶和潘金蓮一開始是沒有要害死武大郎的打算的。王婆給他倆出了兩條計策。一是短做夫妻之計,也就是安撫武大郎的情緒,讓他放棄報仇。書中這樣描寫:等武大將息好了起來,與他陪了話。武二歸來都沒言語,待他再差使出去,卻又來相會。這是短做夫妻。
  • 真實的武大郎與潘金蓮的生活
    《金瓶梅》這個書名,一說是「金色的瓶子裡插著梅花」的意思,一說是由該書頭三號女角(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組成,顯然後一說更為通順。《水滸傳》裡的潘金蓮形象還比較單薄,《金瓶梅》裡的潘金蓮卻是一個極其豐滿、極其鮮活的藝術形象了。在《金瓶梅》中,前面的部分與《水滸傳》大體類似。
  • 金瓶梅:武大郎病重,武大郎女兒為何不救父?潘金蓮的鞭子太疼了
    (節選《金瓶梅》)面對三寸丁的武大郎,西門慶一腳便踢了武大郎人仰馬翻。或許武大郎沒有想到是這樣的局面,他高估了鄆哥的忠誠。殊不知,自己捉姦的時候,鄆哥已經逃之夭夭了。(節選《金瓶梅》)迎兒作為武大郎的女兒,為何面對父親的病重,不敢倒一碗水給武大郎喝呢?更不要說悉心照顧重病的武大了!為何面對潘金蓮的威嚇,迎兒可以不作為呢?站在今天的角度無法理解,難道封建社會的親情真的「薄如紙」嗎?
  • 為什麼把潘金蓮嫁給武大郎?《金瓶梅》把一個男人的無奈變為兩個
    作者:紅樓小黑為什麼把潘金蓮嫁給武大郎?《水滸傳》給出了明確答案,而《金瓶梅》並沒有明確的描寫,而是通過隱晦的描寫,間接告訴了讀者,什麼是現實,什麼又是無奈。對於人生都沒有自由可言的潘金蓮來說,她只能被動地接受,她也只能讓自己的人生被大戶噁心,為自己曾經的「不從」付出代價,毀了一生的幸福。或許報復也是大戶的無奈,畢竟相比較得到,報復的代價太大了。而《金瓶梅》對於大戶為什麼把潘金蓮嫁給武大郎?
  • 真正的潘金蓮與武大郎什麼樣?大吃一驚
    潘金蓮因《水滸》已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金瓶梅》裡,她更躍為「女一號」。按書中所寫,她是所有女子中生得最美,也最擅風月的一個。《金瓶梅》這個書名,一說是「金色的瓶子裡插著梅花」的意思,一說是由該書頭三號女角(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組成,顯然後一說更為通順。在《金瓶梅》中,前面的部分與《水滸傳》大體類似。
  • 《水滸傳》裡武大郎夫妻的真相
    人們對武大郎和他的妻子潘金蓮的了解,基本上都出自施耐庵的《水滸傳》和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在施耐庵的《水滸傳》裡的武大郎被描寫為:「身高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此後蘭陵笑笑生又引用了施耐庵《水滸傳》中的這段描寫,並且經過二次加工,將潘金蓮描寫成了《金瓶梅》裡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狠毒淫蕩的婦人。小說《金瓶梅》的金便指的是潘金蓮。
  • 《金瓶梅》中,誰是第一個死在潘金蓮手裡的人?不是武大郎,是他
    《金瓶梅》裡的潘金蓮除了漂亮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心狠手辣。她從一個市井小民的妻子搖身一變成為西門慶的第五房太太,實現人生的華麗轉身,靠的就是心狠手辣。為了達到自己預定的目的,潘金蓮從來都是不擇手段,手裡有好幾條人命。
  • 再憶水滸: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被誤會千年的夫婦
    原創文/歷史長河之歌(每天垂直更新有關水滸傳的原創作品,歡迎關注點擊閱讀也歡迎多多評論留下你的看法和見解)相信我們一提到潘金蓮就會聯想到一個,有外遇不軌的壞女人,一提到武大郎就會聯想到一個粗壯的大漢形象,這些都是我們固有的印象
  • 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與武大郎什麼樣?
    潘金蓮因《水滸》已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金瓶梅》裡,她更躍為「女一號」。按書中所寫,她是所有女子中生得最美,也最擅風月的一個。《金瓶梅》這個書名,一說是「金色的瓶子裡插著梅花」的意思,一說是由該書頭三號女角(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組成,顯然後一說更為通順。
  • 武大郎:我和潘金蓮是恩愛夫妻,施耐庵請還我們一個清白!
    武大郎和潘金蓮,應該是我 們再熟悉不過的人物了,在文學作品裡,他們一個醜陋不堪、形象猥瑣,一個千嬌百媚、淫亂放蕩。描寫武大郎、潘金蓮的文學作品主要有兩部:《水滸傳》和《金瓶梅》。《水滸傳》中的武大郎,第一 形象醜陋,身不滿五尺,面目猙獰。
  • 金瓶梅:武大郎之死,是西門慶、潘金蓮之過嗎?誰才是真正主謀
    武大郎的死?可以說是死的最憋屈的人。關於武大郎的死,看似是直接死於潘金蓮之手,這一點在《水滸傳》較為明顯。但是在《金瓶梅》裡,武大郎的死卻更像是一盤棋局,生前遭人算計,死後也被人糊弄,最終草草火化收場。
  • 歷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蓮,有沒有子孫後代,實情和小說不一樣
    這三位女配角便是武大郎、潘金蓮和西門慶,這三個人由於一樁外遇案而得名。武大郎個子矮小,長相醜惡,他的妻子潘金蓮面容姣好,貌若天仙。依照如今的流行詞而言便是一朵鮮花插在羊糞上,引來周邊單身汪的羨慕嫉妒。在其中一位妒忌武大郎的便是西門慶,這是一位高帥富,針對潘金蓮的容貌也是垂涎三尺。
  • 話說《金瓶梅》之一:武大郎之死
    武大郎,《水滸傳》中好漢武松的哥哥,《金瓶梅》中第一美女潘金蓮的丈夫,不管在這兩部小說中的哪一部,對武大郎外貌描寫的基調基本相同:身高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人送外號「三寸丁谷樹皮」而這「三寸丁谷樹皮」就是身材矮小,面貌醜陋的意思,可見,武大郎在大家的眼裡真的是又矮又醜。而潘金蓮,在《金瓶梅》中她本是張大戶家的使女,年方20有餘,生的嫋娜風流,很有姿色,因此被張大戶看中,兩人私下相好,沒想卻被張大戶的夫人發現,於是就將潘金蓮嫁給了這個醜陋的武大郎。
  • 潘金蓮沒有毒死武大郎,你信嗎
    無論是《水滸傳》,還是《金瓶梅》都把潘金蓮描寫成一個美豔、淫蕩、可恨的女人,把武大郎描寫成為一個身材矮小、形象醜陋、窩囊怕事、軟弱可欺的齷齪男人。並以武大郎齷齪無能為由,被潘金蓮嫌棄,最後竟然把他毒死。致使潘金蓮成了一個千夫所指,萬人所罵的壞女人。
  • 歷史奇冤——潘金蓮與武植(武大郎)
    為了還原歷史真相,讓世人重新認識歷史中真實的潘金蓮和武大郎(武植),還潘氏和武氏家族一個公道。我根據河北《清河縣誌》和《武植墓碑銘文》記載,清河縣黃金莊《潘氏祖譜》記載以及清代著名學者包世巨及近代學者的研究證實,創作了明朝陽穀知縣武植(武大郎)和其夫人潘金蓮畫像系列,以正小說《水滸傳》《金瓶梅》描寫宋代與史實明朝相隔三百年的虛構歷史故事 。還原歷史真相,還原潘金蓮和武大郎被冤枉700多年的清白!
  • 還原歷史真相:武大郎身高1米8,曾高中進士,還是位清官!
    豫薦你|文【全文1591字,圖片9張】還原歷史真相:武大郎身高1米8,曾高中進士,還是位清官!哪裡有潘金蓮,哪裡就有武大郎。武大郎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身高不足三尺,長相醜陋的男子,以賣炊餅為生。《水滸傳》中則是形容他「三寸丁,谷樹皮」。《水滸傳》和《金瓶梅》都是小說,但武大郎卻不是虛構的人物,歷史上確有其人,原名叫武植。
  • 《金瓶梅》:武大郎潘金蓮的生活是真歷史!
    《金瓶梅》被稱為天下第一奇書。奇在哪?約姐覺得,主要奇在很多人只聽過,沒看過;或者只看過潔本,也就是刪節本,沒看過全本。
  • 在金瓶梅裡,武大郎究竟是怎麼死的?
    因為喜歡看紅樓夢,所以要看金瓶梅。清初文藝理論家張竹坡稱《金瓶梅》為「第一奇書」。但是現在的人提到《金瓶梅》猶如談虎色變,這是非常不好的一個現象,金瓶梅相對於紅樓夢來說,地方方言太多,不容易懂,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稱呼,很容易混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