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隴有義同甘苦 明月何曾是兩鄉

2020-12-18 天津政務網

2020年11月,隨著鎮原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由天津市幫扶的甘肅省34個貧困縣全部實現了摘帽退出。

津隴有義同甘苦,明月何曾是兩鄉。

天津市用實際行動把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和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要求全面落實在隴原大地上,創造出了飽含著艱辛奮鬥、團結共贏的脫貧攻堅「津隴模式」。天津和甘肅兩地,5年來的攜手共進、櫛風沐雨,成為這場前無古人的脫貧攻堅戰中令人矚目的篇章。

開展結對認親常來常往

2016年以來,我市聚焦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出「升級加力,多層全覆蓋,有限與無限相結合」的思路和一系列務實舉措。截至去年年底,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領導小組會議等共計40次。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每年率團赴甘肅考察座談,靶向定標,高站位、大力度、深層次推進津甘扶貧協作工作。

為進一步密切津甘兩地的合作,在每年籤訂兩省市幫扶協議書的基礎上,我市全面加力制定高質量任務目標和實施方案。同時,開展黨政幹部與貧困戶結對認親活動,全市2158名各級黨政幹部與2245戶貧困戶結為親戚,實現了對1417個深度貧困村的全覆蓋。上千名天津幹部跨越千裡「串門」走親戚、聊家常、幫思想、促感情,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近200萬元,通過支持發展產業、購買農產品、大病救助、資助就學、介紹工作等形式為貧困戶排憂解難百餘件。

我市還深入實施「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組織1484家企業、59個社會組織與1992個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實現每個深度貧困村至少有1家天津企業結對全覆蓋。組織90家二級以上醫院、957所中小學與受援地區105家縣級醫院、1819所中小學開展結對活動。創新開展社區黨建結對、兩地小學生結對、愛心人士資助貧困大學生結對等多種活動。

搭建精準幫扶長效機制

我市幫扶的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王村鎮朱家澗村,原來位於涇河北面山區,地理條件差,交通不便,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2019年6月,作為整村搬遷對象,王村鎮街道西側徵用土地19.1畝,全村125戶群眾全部進行了搬遷,告別了土窯洞,住上了新樓房。

為了真正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涇川縣制定了發展培育蔬菜、養殖、苗木三大富民產業的發展規劃。作為對口幫扶單位,武清區與涇川縣並肩作戰,兩地「村企、村村、村與社會組織」主動結對,破解難題。2019年,武清區落實東西部扶貧資金704萬元,建成了朱家澗村設施蔬菜園區,並為大棚裡種植的甜瓜找到了銷路。

在甘南州迭部縣次哇村的一處嶄新的建築內,村第一書記李永偉正在組織村民安裝一臺電動磨。一年前,次哇村還在使用傳統的水磨。然而,2019年7月29日深夜,一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災害改變了一切。「洪水泥石流離我只有二三十米,當時受災最嚴重的是9戶,其中7戶直接無家可歸。」 次哇村黨支部書記江巴說起當時的情景,仍然充滿了傷感。

次哇村是甘南州迭部縣一個美麗的藏族小山村。2018年,全村實現了整村脫貧。因為這場泥石流災害,村裡又新增了24戶貧困戶。此時,天津市對口幫扶單位河東區已經開始積極行動起來。「和天津河東區一對接,我就把咱們村上的需求給他們提供過去。前前後後不到三個月,建電動磨的項目就已經完成了。」李永偉現在和村民安裝的電動磨就是河東區對口幫扶的設備。

「天津給咱們解決了對口資金200萬元,建了目前來說全縣最大的犏雌牛養殖基地。全村所有的貧困戶全部納入了養殖產業項目。」對於未來的好日子,李永偉充滿了信心。朱家澗的大棚,次哇村的石磨,不僅是幫助當地脫貧攻堅的助推器,更是深入實施攜手奔小康,傳遞守望相助的「天津溫度」。

產業幫扶做到真脫貧

產業發展了,才能真脫貧。對這一點,甘肅省鎮原縣方山鄉王灣村的村民張孝賢也是深有感觸。

在母羊產羔的季節,張孝賢一直在村裡的羊場內忙碌著。現在,他已經是羊場的場長。而就在一年多前,他們家還是只靠種地、收入單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靜海區幫助鎮原縣精準施策,在構建特色產業上想辦法、出實招,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2019年,4家靜海區龍頭幫扶企業與鎮原縣近2.8萬名貧困群眾共同創立了鎮原縣久鼎聯合社,在19個鄉鎮全部建立了肉羊養殖示範合作社。就是在那時候,張孝賢進入了羊場工作。因為工作踏實,肯吃苦,技術進步快,三個月後,他就被提拔為場長。「現在我每月的收入有4500多塊錢,一年下來光我就掙5萬來塊錢,比以前收入翻了幾番。」張孝賢對生活的變化十分滿意。

5年來,天津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扶貧協作主攻方向,編印津甘戰略合作產業目錄和項目庫,共安排產業扶貧資金20.8737億元,佔幫扶資金總額半數以上。引導286家企業落戶,實際投資13.53億元,增強受援地區造血能力和發展動力。

為了把天津優勢企業介紹到甘肅來,我市多次策劃組織開展「津企隴上行」活動,參會企業超過500家,累計籤約項目118個,合作總額312.76億元。

扶上馬,幫到底。為了使幫扶產業鏈更加完善,我市從需求端持續發力,不斷拓展津甘消費扶貧的渠道和規模,5年來,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消費扶貧」創新方式、打通銷路,重點開展線上交易、主播帶貨、電商節等,組織消費扶貧「雲籤約」活動,取得良好效果。

相關焦點

  • 津隴有義同甘苦 明月何曾是兩鄉 ──天津市打造脫貧攻堅「津隴...
    津隴有義同甘苦 明月何曾是兩鄉 ──天津市打造脫貧攻堅「津隴模式」2020-12-06 07:53 天津日報2020年11月,隨著鎮原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由天津市幫扶的甘肅省34個貧困縣全部實現了摘帽退出。津隴有義同甘苦,明月何曾是兩鄉。
  • 明月何曾是兩鄉——天津市攜手甘肅打造脫貧攻堅「津隴模式」
    原標題:明月何曾是兩鄉  ——天津市攜手甘肅打造脫貧攻堅「津隴模式」  從渤海之濱到西北隴原,山海千裡,血脈相連,跨越千裡山海情,津隴攜手拔窮根。渤海浪奔浪湧,見證了新時代津隴對口扶貧協作的新篇章;巍巍黃土高原,見證了隴原告別絕對貧困的歷史性時刻。  5年來,天津、甘肅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論述,雙向協作,匯聚合力,共同書寫了協作扶貧的新答卷。
  • 明月何曾是兩鄉!
    明月何曾是兩鄉!中秋時節天高月明,丹桂飄香此時此景總有一首詩或詞搖晃光陰,扣動心扉前方多圖預警無論闔家團圓還是堅守崗位抬眼望去都是同一輪朗月此心安處是故鄉原標題:《明月何曾是兩鄉
  •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繼「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之後,日前,日本舞鶴市政府捐助大連市的捐贈物資上,人們發現都貼有「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兩句唐詩。此句出自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的《送柴侍御》,全文如下:「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 【深度報導】明月何曾是兩鄉——天津市攜手甘肅打造脫貧攻堅「津...
    從渤海之濱到西北隴原,山海千裡,血脈相連,跨越千裡山海情,津隴攜手拔窮根。渤海浪奔浪湧,見證了新時代津隴對口扶貧協作的新篇章;巍巍黃土高原,見證了隴原告別絕對貧困的歷史性時刻。  5年來,天津、甘肅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論述,雙向協作,匯聚合力,共同書寫了協作扶貧的新答卷。
  •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來自哪首詩 明月何曾是兩鄉什麼意思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被網友盛讚。這句詩詞引用自王昌齡的《送柴侍御》。日本舞鶴市長發文表示,非常擔心中國疫情,將繼續籌集口罩和防護服。據了解,這批物資已於2月9日抵達大連機場。  以下為王昌齡《送柴侍御》原文及解釋  送柴侍御  作者: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 「深度報導」明月何曾是兩鄉——天津市攜手甘肅打造脫貧攻堅「津...
    11月21日,甘肅宣布最後8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甘肅全省7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退出,標誌著甘肅從此撕下「苦甲天下」的歷史標籤。這一天,不僅是甘肅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樣也是天津永載史冊的重要時刻。從渤海之濱到西北隴原,山海千裡,血脈相連,跨越千裡山海情,津隴攜手拔窮根。
  • 明月何曾是兩鄉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當新冠病毒在不同國土間蔓延的時候,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精神正在各國民眾心底深深種下。對於華僑華人而言,住在國是自己耕種幸福的家園,更是搭載後代未來的船舶。疫情當前,海外僑胞對住在國的歸屬感和責任感,讓他們與住在國的民眾心貼得更近。
  • 王昌齡的名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到底好在哪裡
    王昌齡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詩氣勢磅礴,寫得很有韻味,深受讀者的追捧,一些經典的名句,那也是膾炙人口,譬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等,那都是傳唱不朽的千古名句,寫出了新氣象,也有著一種獨特的氣勢,讀來讓人讚不絕口。
  •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張永建書法: 唐王昌齡詩《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 王昌齡: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年初疫情期間,這首的後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曾廣為流傳,被大家所熟知。此詩是王昌齡被貶龍標(在今湖南省懷化市一帶)時,寫給友人的一首送別詩。好友離別,自然免不了會點兒傷感,詩人寬慰好友:我們雖有青山阻隔,卻可以雲雨同天;雖人分兩地,卻可以共享一輪明月,「千裡共嬋娟」。與「海內存知已己,天涯若比鄰」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青山」「明月」二句感情意蘊更為深遠悠長。這兩句詩一句肯定,一句反問,反覆強調,情感真摯,充分表達了友人之間的深情厚誼。
  • 每天一首古詩詞|王昌齡: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送柴侍御》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人著意營造一種開朗豁達的氣氛,來減輕友人的離愁,而實際上詩人自己也十分傷感。「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點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語調流暢輕快。沅江的波浪連接著武岡,送你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流水與通波蟬聯而下,顯得江河相連。再加上一個「接」,更給人一種兩地比鄰相近之感。為後兩句作勢。
  •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簡析
    送柴侍御 王昌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送柴侍御 王昌齡七言絕句 押陽韻沅水通波接武岡,平仄平平仄仄平,送君不覺有離傷。仄平仄仄仄平平。青山一道同雲雨,平平仄仄平平仄,明月何曾是兩鄉。平仄平平仄仄平。
  • 網絡流行語科普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2-15 16:4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什麼意思什麼梗? 你我就像相連的青山共沐風雨、共照明月,何曾身處兩地?
  • 海外經歷波折之旅仍心系武漢:明月何曾是兩鄉
    (抗擊新冠肺炎)海外經歷波折之旅仍心系武漢:明月何曾是兩鄉中新社武漢2月12日電 題:海外經歷波折之旅仍心系武漢:明月何曾是兩鄉中新社記者 艾啟平一行5人中,有教師、公司職員、潛水教練、家裝設計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他們5人有些措手不及。2月12日,江俠亮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他和朋友在擔憂中走完了南非行程,疫情給南非之旅蒙上了憂傷的底色。「這次經歷一定會成為這一生難忘的記憶。」他說。
  • 王昌齡的名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到底好在哪裡
    王昌齡的成就其實不在李杜之下,他的邊塞詩氣勢磅礴,寫得很有韻味,這也是由於詩人到過邊塞,見過了殘酷的戰爭,為此創作出來的作品,更接地氣非常真實,而且我們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家國情懷。其實除了邊塞詩,王昌齡還寫過很多的送別詩,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這首《送柴侍御》,這首詩可以說是膾炙人口,還收錄在了很多重要的詩集裡,另外我們的課本裡也有收錄。
  • 日本援助物資上留言「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我們該...
    網友「格桑小巫」上傳到微博的圖片日前,日本舞鶴市馳援大連一批物資,在該批物資的紙箱上,寫著「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句子。這批寫有詩句的物資傳到微博後,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直呼「感動」。「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源自唐代詩人王昌齡《送柴侍御》一詩。王昌齡有「七絕聖手」之譽,開元間進士,數次任官,多次被貶。被貶龍標(今湖南黔陽縣)期間他共寫有8首詩,這是其中之一。當時友人柴侍御將要從龍標前往武岡,臨行前,王昌齡以這首詩為他送行。
  •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最熱網紅唐詩深度解讀
    #最美詩詞#「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武岡市「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一道,此處理解為「一起」;兩鄉,指的是龍標和武岡。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你我所處的青山一起沐浴在風雨之中,共望一輪明月又何曾是分別兩地呢?湖南西南一帶山脈綿延相連,所以王昌齡想像著在雲雨變幻的日子裡,兩個人所居住的地方一定也是同沐在風雨之中。「青山一道同雲雨」還是以肯定的語氣表達兩地很近。雖然山水相連,但是畢竟龍標、武岡是分處兩縣了。
  •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日本捐贈湖北物資附的詩詞欣賞
    日前,日本舞鶴市馳援大連一批物資,在該批物資的紙箱上,寫著「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句子。這批寫有詩句的物資傳到微博後,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直呼「感動」。該句詩來自送柴侍御,作者王昌齡。全詩如下: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 佳句偶得六十七: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其中一句&34;頗有感觸,現將出處搜尋如下:送柴侍御唐代:王昌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譯文沅江四處水路相通連接著武岡,送你遠行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兩地的青山同承雲朵蔭蔽、雨露潤澤,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