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平臺易到成了「難到」,南京數百司機為提現難組團維權

2020-12-15 澎湃新聞

今年3、4月間,網約車平臺易到頻繁出現「乘客打車難、司機提現難」兩大問題。4月17日傍晚,易到創始人周航發布「樂視挪用易到13億」的聲明,再次將此事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4月17日深夜,易到與樂視聯合回應:樂視從未挪用過包括用戶充值在內的易到任何資金,並稱將追究周航的責任。4月18日凌晨,周航在朋友圈發文,希望樂視能夠直面問題,解決司機和用戶訴求。4月18日上午,在易到總部,司機們排隊登記要求提現。

這起事件在持續發酵中,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南京有數百位易到司機正在為提現困難組團維權。而不少乘客也遭遇「打不到車、資金被套」的尷尬。

乘客抱怨

加價近2倍,才有可能叫到車

南京消費者潘女士是易到的老用戶了。「一開始我對易到很滿意。」她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去年她曾參加易到充2000元送1000元的活動,還獲贈一臺手機,感覺很划算。

易到當時的服務也讓潘女士滿意。「我有一次在車上丟了東西,打人工客服電話就找到了。」就這樣,潘女士成了易到的忠實擁躉,2017年繼續參加充值活動。

然而,從2017年元宵節開始,她發現一些不好的苗頭:一方面,司機多次跟她抱怨很難提現。另一方面,之前APP上公布的人工客服電話,現在卻找不到了。

潘女士感覺不對勁,今年3月份,她想過退款不再使用易到,但就在那段時間前後,司機們又說情況好了,叫車情況也有所改善,於是她就繼續使用了。

然而進入4月,問題惡化了:聲稱提現困難的司機越來越多,還成立了「易到提現不成功」微信群維權。由於司機提現困難不願接單,潘女士打車越來越難,只能使用1.8倍、1.9倍的加價,才有可能被司機接單。「以往一趟只要50多元,現在不得不加價到100元甚至100多元!」

潘女士想通過加價早點把帳戶上的餘額花掉——裡面還有2600多元錢,這些錢退不出來,萬一易到資金鍊斷了,錢「爛」在裡面怎麼辦?更讓潘女士感到氣憤的是,易到APP上還在做充返宣傳,「充2000元返1600元,但充進去叫不到車,這不是套更多人的錢嗎?」

網上,不少用戶也紛紛吐槽易到:「叫車從舒適叫到豪華,沒有一個司機接單的,還老宣傳充值返呢,光充值沒車,什麼意思啊?」「好不容易有一臺車接單,車費還要漲多少倍。我真後悔上當充了幾百進去,現在還沒用完!」……

司機訴苦

辛苦錢無法取現,哪還有心思接單

去年成為南京易到網約車司機的王師傅說,一開始帳戶提現還比較順利,10到15天左右就能到帳,但到了今年2月左右,易到的提現變得異常困難,不斷地顯示失敗。但後來有段時間問題曾經解決了,沒想到最近又不行了。王師傅至今仍有1500餘元在平臺上無法提現,對此王師傅也曾想聯繫平臺解決,但發現軟體上已經沒有了客服電話。

不少易到司機遇到這樣的情況,上周末,他們自發組建「易到提現不成功」司機微信群,裡面有七八十人,大家互相了解情況,希望能夠早日拿到辛苦錢。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加入了該群。一位司機告訴記者,一個多月前提現出現困難後,自己先後加入了南京兩個易到司機提現微信群,其中一個群有300多人,另一個群七八十人,這些還不包括沒有入群的易到司機。

記者後來發現,司機們在群裡一直在交流遇到的問題和維權等。據悉,該群多數司機已經一兩個月無法提現,資金最多的達一萬多元。他們每天都在分享網上關於司機提現成功的方法,然而都沒有成功。

司機們看到北京、上海的提現問題正在解決,也想到南京分公司去維權,他們給了一個地址:位於南京天龍寺地鐵站旁邊的豐盛商匯。然而當揚子晚報記者昨天趕過去採訪時,發現這裡已人去樓空。

因為錢取不出來,幾位易到司機都表示,現在不加價根本就不能接單,「加價能保個油錢就不錯了。」司機鍾師傅告訴記者,自己有一萬多塊錢沒取出來,大概是自己一個多月做的單子。

司機萬師傅說,現在不敢接單子了,畢竟開銷在那,犯不著為了提不出來的錢耗上油費、保養費、過路費等。

易到回應

聲稱正在解決問題,尚無正式官方回復

由於易到APP上已無人工客服電話,揚子晚報記者通過易到司機介紹,獲得易到南京一位自稱負責司機端客戶服務的曹經理的聯繫方式。

4月18日下午4點左右,揚子晚報記者打通這位曹經理的電話,先以普通乘客的身份向她諮詢:易到司機和乘客現在面臨的提現和退款困難當如何解決?這位經理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在解決問題,讓司機能夠提到現。那麼,目前有多少比例的司機可提現成功?她表示不清楚。由於這位經理對接的是司機端服務,所以對於乘客如何退款的問題她也不清楚。

隨後,記者亮明身份,希望她能幫助聯繫到易到南京相關負責人以便正式接受採訪,並留下記者的手機號碼。截至記者發稿時易到南京尚未給出官方回復。

另據《成都商報》、央廣網、《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易到在北京、上海、成都的司機也遭遇「乘客打車難、司機提現難」。《成都商報》記者體驗發現,連續三日多次使用易到打車都沒有司機接單。4月18日,在易到位於北京中關村中國技術交易大廈的總部,易到用車的司機們排隊登記要求提現。已經登記的司機在提交線下提現證明後,需要按手印。

據易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易到累計充值金額超60億元,共有653萬用戶進行了充值,人均逾900元。

剖析「易到事件」

專家:

給網約車行業敲響警鐘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網約車是一個資金高投入、高消耗的產業,充足的資金鍊是企業正常運營的基本保障,易到遇到的問題給網約車行業其他平臺敲了一個警鐘。

曹磊認為,年輕氣盛的比拼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網約車平臺要做的是思考如何更好地適應規範後的市場。

消協:

暫停充值,可依法維權

對於易到用車中遇到的問題,司機、乘車人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江蘇省消費者協會法援部傅錚表示,目前來說,首先建議消費者不要再進行充值,使可能出現的財產損失降到最低。其次,如果消費者不放心,可以立即申請提現,根據當時APP的籤約規則,如在承諾期限內還無法提現成功,那麼消費者可以主張違約責任。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建議,遇到此類問題,不提倡以聚眾圍堵等擾亂社會秩序的方式進行維權,而應採取合法的手段進行。

律師:

或涉嫌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在當前無法提現、乘客打不到車的情況下, 易到還在做充返60%、充返80%的廣告,是否涉嫌非法集資呢?對此問題,專業人士有不同看法,曹磊認為,從非法集資的含義和性質來看,這些廣告還未涉嫌非法集資。

但江蘇高的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黃洪扣認為,易到用車可能涉嫌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但這種行為是否應當追究刑責,主要要看其吸收的資金是否絕大部分用於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有沒有被挪用,是不是能夠及時清退所吸收的資金。從目前的報導來看,如果其確實存在所吸收的資金很少或根本沒有用於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致使資金不能返還的話,則可能涉嫌集資詐騙。當然,最終得由司法機關判定。

多說1句

易到「羅生門」不應損害大家的權益

2010年5月,易到在北京成立,也是創立最早的網約車公司。曾幾何時,「Simple life,Easy go!」的口號讓易到成為不少乘客的首選。然而,如今的「易到」卻變成了「難到」?

從乘客和司機向揚子晚報投訴的內容以及全國多個城市的媒體報導來看,易到內部肯定出了問題。「樂視挪用易到13億」這一說法,更是引發了公眾的一番猜想。「難到」的背後,是13億資本博弈?還是農夫與蛇的現代版故事?……種種費解,也令消費者對「網約車」這一新興交通方式產生質疑。

然而,不管賈躍亭、樂視、易到與周航之間有著怎樣的「羅生門」和恩怨,都不應該損害廣大乘客消費者和司機的正當權益。希望易到儘快給出通暢的溝通渠道,真正解決廣大乘客和司機擔心的問題。

(原題為《辛苦錢無法取現 網約車平臺易到,怎麼成了「難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提現未解決,多方欠債或使易到難拿網約車牌照
    5月5日,本是傳聞中易到要解決司機提現問題的關鍵節點。不過,網易科技記者5月4日在易到北京總部發現,前來討債的司機人數仍然眾多。易到多方欠款,部分供應商已提起訴訟5月4日下午,易到司機提現的情況較半個月前網易科技探訪時有所緩解,大廈門口的警車由3輛縮減為1輛,原本
  • 別讓不法網約車平臺「破罐子破摔」
    網約車平臺的出現為我們的便捷出行提供了新的選擇,但是這種新模式似乎也一直伴隨著討論與爭議。近日,有多位用戶向中國之聲反映稱,網約車平臺「易到用車」存在違反承諾擅自漲價、限制餘額全額支付訂單以及惡意提高收費等問題。
  • 易到資金困局:司機提現難 實控人賣車籌款推現金貸
    去年8月開始,司機們通過易到平臺開網約車所賺取的佣金陸續無法提出,這些佣金(單人)或高達十幾萬,部分司機反映,目前(家裡)生活困難,就等著易到把APP裡的餘額變成「真金白銀」。4月25日,易到上線了「快提」標籤服務,試圖解決司機的提現問題。 對於使用非餘額支付的訂單,易到平臺會添加「快提」標籤。
  • 今年春運打車難,過於嚴苛的網約車地方細則難辭其咎
    他試了易到、神州等網約車平臺,在早晚高峰期間也都存在加價。  但是,他畢竟是打到了車。要知道,在早晚高峰或者暴雨等極端惡劣天氣中,平日裡路邊幾分鐘就來的計程車,往往會讓人在寒風裡面等了半個鐘頭,可能也遇不到一輛空車。不是嗎?似乎三四年前沒有網約車時,人們最經常遇到的就是路邊等待的無奈吧?
  • 發單很久沒司機接 打車為什麼這麼難?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程士華、王辰陽每到長假來臨,打車難問題都會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機場、火車站等候打車的隊伍排成長龍,熱門景區、商圈打不到車等,給市民出行帶來困擾。特別是近一段時間以來,網約車平臺進入整改期,打車難問題在一些城市更加突出。
  • 北京又陷打車難,「京人京車」令99%網約車司機出局?
    南都記者了解獲悉,今年7月起,北京嚴查網約車司機資格,對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網約車發展6年多,網約車新政實施兩周年後,北京又回到打車難的窘境。28日凌晨,於先生到達機場後,出站花費了近1小時,網約車叫不到,計程車排隊一個半小時。折騰了3個多小時後,於先生才終於回到家,此時天已微亮。於先生稱,他之前都是乘坐網約車,到7月起,「北京嚴查,外地司機不敢開了。」
  • 網約車平臺「限薪」,一天只能接一單,司機愁壞了
    網約車經過快速的發展後也迎來了低谷期,當年滴滴網約車接連發生惡性事件,讓人們意識到網約車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時至今日各大平臺出臺了越來越多的政策,讓網約車越來越正規和安全。網約車平臺的興起讓不少年輕人找到了商機,很多司機成為了網約車司機,解決了就業問題。
  • 海口網約車考試通過率低 部分司機用別人的號接單
    記者了解到,以12月1日的網約車司機考試為例,110名應試者中,雙科合格者為13人,合格率為11.8%。12月7日考試中,合格率10%。  B、用平臺來接單 取消後私下收費  準入門檻加上考試的「雙重考驗」,讓許多網約車司機被無情地擋在了政策門外。
  • 網約車調查:中高學歷年輕人最愛網約車
    調查顯示,受訪市民中有88.6%曾選擇網約車平臺打車,其中選擇「偶爾」的佔比為43.8%,選擇「經常」的佔比為44.8%。  從性別特徵來看,可能由於女性乘客更注重安全性的原因,男性乘客經常選擇網約車的比例略高於女性乘客。從年齡特徵來看,經常選擇網約車乘客偏向年輕化,以18~35歲人群為主,佔比達到85.9%。
  • 湖北一女子遭網約車司機砍傷,網約車平臺表示,不是註冊司機
    隨著網絡的流行,網絡出現了很多便民平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方便,在出行方面,在購物方面,在服務方面,通過網絡各行各業都佔領了自己的市場。我們在出行時可以使用各種軟體進行叫車服務,非常方便,但是有利必有弊,一些不良人員利用這些平臺的空隙,做了違法行為,特別是女子更容易受侵害。
  • 老人叫車難怎樣應對?計程車都備現金,網約車有代叫功能
    更何況董大爺還有一定的智慧型手機使用經驗,對於完全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來說,使用網約車軟體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不過記者隨後測試了多款網約車軟體發現,這些軟體中都有一個「代叫」功能,對於完全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也可以享受到網約車服務。
  • 樂視的選擇題:易到去留邊緣
    孫宏斌所指樂視汽車應該甩掉的包袱,包括樂視體育、易到用車。這兩塊業務近期深陷負面消息,尤其是易到,自去年年底就開始爆出司機提現困難、用戶打車難、拖欠供應商貨款的問題,隨著今年4月中旬易到創始人周航發表公開信披露易到資金出現問題,樂視回擊並更換易到管理層,創始團隊出局。這些風波,不斷加劇司機與用戶的不安。
  • 市民在優點平臺投進五千多遭遇提現難
    她仔細詢問了一下,優點平臺能正常進入,而且門檻也不高。做任務需要先購買套餐,套餐有四個價位,96元,196元,296元以及明星套餐996元。普通任務每天可以做22單,一天能掙8.8元。明星套餐任務每天可以做15條,一條1.8元,一天能收益27元。「在家閒著沒事就兩隻眼睛盯在手機上做任務,」孫女士說,她2月27日先買了兩個996的套餐,試驗了一下感覺還行。
  • 網約車「招客」被拒,司機竟要約架?
    室外寒風嗖嗖,出門候計程車又怕久等,網約車的出現,讓乘客能夠實現出行時間的高效銜接,因而受歡迎並非沒有道理,但是網約車的業務,也得以合法經營為前提。根據無錫「網約車新政」,在無錫從事網約車服務,網約車平臺、車輛、駕駛員均須取得行政許可。
  • 打車難背後無人應答的滴滴在等待什麼
    一邊是司機離場導致的運力不足,一邊是乘客的抱怨,「一夜回到五年前」的打車難處境伴隨著北京的暴雨集中爆發。事實上,隨著各地相繼出臺網約車管理細則,政策旋風下,大批不合規的網約車正在被清理出局,嚴格的執法力度直接減少了司機出車量。不僅是滴滴,神州專車、首汽約車、易到用車等平臺均受到運力上的強力衝擊。
  • 重磅,網約車考核出新規!司機派單量迎來新變化!平臺不能再「任性」
    重磅,網約車考核出新規!司機派單量迎來新變化!在各細分項目中,對資質合規的要求佔據了最大比重,如提供服務車輛或司機未取得相關資質,每發現一宗可扣除5分,最多扣除150分。按照考核結果,網約車經營者分為AAAAA級、AAAA級、AAA級、AA級、A級和B級。《辦法》稱,對於被評為B級的網約車經營者,市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可暫停平臺駕駛員從業資格註冊或延續註冊申請。此外,該質量信譽考核結果將定期向其他部門推送,共享使用。
  • 路查網約車,司機說了句「狗」後起糾紛,結局亮了!
    疫情下的2020,滴滴、嘀嗒、一餵順風車等平臺成為了就業高峰,僅10月份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254.5萬本,無證的黑車為了掙錢提心弔膽,雙證的司機有時有挺糟心。到底誰是 「狗」?平臺不把司機當人看,有些乘客還刁鑽,走在大路上要面臨各種罰款。做平臺不做司機前兩天北京一姑娘,半夜打網約車正在回去的路上,突然接到電話讓她回公司加班情緒失控,放聲大哭。
  • 嘀嗒順風車根本不順 成黑車接單平臺?順風車市場要安全還是賺錢
    而據易觀千帆數據,去年8月滴滴下架順風車業務時,嘀嗒出行的月活用戶為907萬人,而今年4月,嘀嗒出行的月活用戶為871萬人,還出現了小幅下滑。記者在體驗中,明顯感受到了嘀嗒順風車短程打車難的困境。嘀嗒順風車用戶林女士則表示,一般超過100元的長程順風車單,車主在接單後都會要求乘客私下交易,「這種並不是真的順風車主,大都是利用平臺接客的司機。因為平臺最多只能接兩個乘客,大部分車主在接單後會要求乘客取消行程,然後再重新發單,接新的乘客,這樣平臺既不用抽成,司機又能接更多乘客掙更多錢。」
  • 滴滴首款定製網約車D1路測 它憑什麼打動網約車司機?
    它的設計是基於滴滴平臺上5.5億乘客、上千萬司機需求、百億次出行數據,針對網約車出行場景,在車內人機互動、司乘體驗、車聯網等多方面進行定製化設計。針對司機,D1採用了舒適的司機座椅,讓司機在長時間駕駛工作中減緩疲勞。還為司機設置了「司機工具箱」,重要物品可以隨身帶走。司機師傅還可以通過方向盤上的「滴滴鍵」一鍵接單,不用在行駛過程中操作手機。
  • 網約車的正規化已經開始,以此謀生的滴滴司機還是辦理資質為好
    滴滴為了進一步完善網約車的制度,滴滴平臺必須要求司機師傅們辦理雙證。但是對於司機師傅們來說,可不是辦證那麼簡單。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司機師傅的車的未來和車的認定情況。但是就目前滴滴狀況來看,滴滴司機名下的私家車,大多都是不合規的車輛,幾乎都沒有雙證,如果真的停止對不合規車輛派單,那合規的真的是少之又少。滴滴司機怕是大多也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