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月間,網約車平臺易到頻繁出現「乘客打車難、司機提現難」兩大問題。4月17日傍晚,易到創始人周航發布「樂視挪用易到13億」的聲明,再次將此事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4月17日深夜,易到與樂視聯合回應:樂視從未挪用過包括用戶充值在內的易到任何資金,並稱將追究周航的責任。4月18日凌晨,周航在朋友圈發文,希望樂視能夠直面問題,解決司機和用戶訴求。4月18日上午,在易到總部,司機們排隊登記要求提現。
這起事件在持續發酵中,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南京有數百位易到司機正在為提現困難組團維權。而不少乘客也遭遇「打不到車、資金被套」的尷尬。
乘客抱怨南京消費者潘女士是易到的老用戶了。「一開始我對易到很滿意。」她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去年她曾參加易到充2000元送1000元的活動,還獲贈一臺手機,感覺很划算。
易到當時的服務也讓潘女士滿意。「我有一次在車上丟了東西,打人工客服電話就找到了。」就這樣,潘女士成了易到的忠實擁躉,2017年繼續參加充值活動。
然而,從2017年元宵節開始,她發現一些不好的苗頭:一方面,司機多次跟她抱怨很難提現。另一方面,之前APP上公布的人工客服電話,現在卻找不到了。
潘女士感覺不對勁,今年3月份,她想過退款不再使用易到,但就在那段時間前後,司機們又說情況好了,叫車情況也有所改善,於是她就繼續使用了。
然而進入4月,問題惡化了:聲稱提現困難的司機越來越多,還成立了「易到提現不成功」微信群維權。由於司機提現困難不願接單,潘女士打車越來越難,只能使用1.8倍、1.9倍的加價,才有可能被司機接單。「以往一趟只要50多元,現在不得不加價到100元甚至100多元!」
潘女士想通過加價早點把帳戶上的餘額花掉——裡面還有2600多元錢,這些錢退不出來,萬一易到資金鍊斷了,錢「爛」在裡面怎麼辦?更讓潘女士感到氣憤的是,易到APP上還在做充返宣傳,「充2000元返1600元,但充進去叫不到車,這不是套更多人的錢嗎?」
網上,不少用戶也紛紛吐槽易到:「叫車從舒適叫到豪華,沒有一個司機接單的,還老宣傳充值返呢,光充值沒車,什麼意思啊?」「好不容易有一臺車接單,車費還要漲多少倍。我真後悔上當充了幾百進去,現在還沒用完!」……
司機訴苦去年成為南京易到網約車司機的王師傅說,一開始帳戶提現還比較順利,10到15天左右就能到帳,但到了今年2月左右,易到的提現變得異常困難,不斷地顯示失敗。但後來有段時間問題曾經解決了,沒想到最近又不行了。王師傅至今仍有1500餘元在平臺上無法提現,對此王師傅也曾想聯繫平臺解決,但發現軟體上已經沒有了客服電話。
不少易到司機遇到這樣的情況,上周末,他們自發組建「易到提現不成功」司機微信群,裡面有七八十人,大家互相了解情況,希望能夠早日拿到辛苦錢。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加入了該群。一位司機告訴記者,一個多月前提現出現困難後,自己先後加入了南京兩個易到司機提現微信群,其中一個群有300多人,另一個群七八十人,這些還不包括沒有入群的易到司機。
記者後來發現,司機們在群裡一直在交流遇到的問題和維權等。據悉,該群多數司機已經一兩個月無法提現,資金最多的達一萬多元。他們每天都在分享網上關於司機提現成功的方法,然而都沒有成功。
司機們看到北京、上海的提現問題正在解決,也想到南京分公司去維權,他們給了一個地址:位於南京天龍寺地鐵站旁邊的豐盛商匯。然而當揚子晚報記者昨天趕過去採訪時,發現這裡已人去樓空。
因為錢取不出來,幾位易到司機都表示,現在不加價根本就不能接單,「加價能保個油錢就不錯了。」司機鍾師傅告訴記者,自己有一萬多塊錢沒取出來,大概是自己一個多月做的單子。
司機萬師傅說,現在不敢接單子了,畢竟開銷在那,犯不著為了提不出來的錢耗上油費、保養費、過路費等。
易到回應由於易到APP上已無人工客服電話,揚子晚報記者通過易到司機介紹,獲得易到南京一位自稱負責司機端客戶服務的曹經理的聯繫方式。
4月18日下午4點左右,揚子晚報記者打通這位曹經理的電話,先以普通乘客的身份向她諮詢:易到司機和乘客現在面臨的提現和退款困難當如何解決?這位經理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在解決問題,讓司機能夠提到現。那麼,目前有多少比例的司機可提現成功?她表示不清楚。由於這位經理對接的是司機端服務,所以對於乘客如何退款的問題她也不清楚。
隨後,記者亮明身份,希望她能幫助聯繫到易到南京相關負責人以便正式接受採訪,並留下記者的手機號碼。截至記者發稿時易到南京尚未給出官方回復。
另據《成都商報》、央廣網、《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易到在北京、上海、成都的司機也遭遇「乘客打車難、司機提現難」。《成都商報》記者體驗發現,連續三日多次使用易到打車都沒有司機接單。4月18日,在易到位於北京中關村中國技術交易大廈的總部,易到用車的司機們排隊登記要求提現。已經登記的司機在提交線下提現證明後,需要按手印。
據易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易到累計充值金額超60億元,共有653萬用戶進行了充值,人均逾900元。
剖析「易到事件」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網約車是一個資金高投入、高消耗的產業,充足的資金鍊是企業正常運營的基本保障,易到遇到的問題給網約車行業其他平臺敲了一個警鐘。
曹磊認為,年輕氣盛的比拼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網約車平臺要做的是思考如何更好地適應規範後的市場。
消協:對於易到用車中遇到的問題,司機、乘車人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江蘇省消費者協會法援部傅錚表示,目前來說,首先建議消費者不要再進行充值,使可能出現的財產損失降到最低。其次,如果消費者不放心,可以立即申請提現,根據當時APP的籤約規則,如在承諾期限內還無法提現成功,那麼消費者可以主張違約責任。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建議,遇到此類問題,不提倡以聚眾圍堵等擾亂社會秩序的方式進行維權,而應採取合法的手段進行。
律師:在當前無法提現、乘客打不到車的情況下, 易到還在做充返60%、充返80%的廣告,是否涉嫌非法集資呢?對此問題,專業人士有不同看法,曹磊認為,從非法集資的含義和性質來看,這些廣告還未涉嫌非法集資。
但江蘇高的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黃洪扣認為,易到用車可能涉嫌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但這種行為是否應當追究刑責,主要要看其吸收的資金是否絕大部分用於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有沒有被挪用,是不是能夠及時清退所吸收的資金。從目前的報導來看,如果其確實存在所吸收的資金很少或根本沒有用於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致使資金不能返還的話,則可能涉嫌集資詐騙。當然,最終得由司法機關判定。
多說1句2010年5月,易到在北京成立,也是創立最早的網約車公司。曾幾何時,「Simple life,Easy go!」的口號讓易到成為不少乘客的首選。然而,如今的「易到」卻變成了「難到」?
從乘客和司機向揚子晚報投訴的內容以及全國多個城市的媒體報導來看,易到內部肯定出了問題。「樂視挪用易到13億」這一說法,更是引發了公眾的一番猜想。「難到」的背後,是13億資本博弈?還是農夫與蛇的現代版故事?……種種費解,也令消費者對「網約車」這一新興交通方式產生質疑。
然而,不管賈躍亭、樂視、易到與周航之間有著怎樣的「羅生門」和恩怨,都不應該損害廣大乘客消費者和司機的正當權益。希望易到儘快給出通暢的溝通渠道,真正解決廣大乘客和司機擔心的問題。
(原題為《辛苦錢無法取現 網約車平臺易到,怎麼成了「難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