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是融入一個人骨子裡的品質,是一個人心底容有他人的善良

2020-12-18 百家號

教養是融入一個人骨子裡的品質,是一個人心底容有他人的善良

教養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考量、不同的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教養不是與生俱來的,我們每個人剛來到世界上的狀態就是洛克所說的「一張白紙」,教養不等於天賦,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凱洛夫曾說的這樣一段話很好地表達了天賦與教養聯繫,他曾說:

「天賦僅給予一些種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識和德行。這些種子需要發展,而發展是必須藉助於教育和教養才能達到的。」

教養和教育是有聯繫但並不等同的兩個概念。當教養作為一個動詞時,在某種程度上,教養具有教育的一些功能,對孩子們的成長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當教養作為一個名詞時,教養便可以看作是教育的一個結果。我們這裡所說的教養是更傾向於作為名詞或是形容詞的教養。

身價千金不等同於有教養。一個人有沒有教養並不是由這個人擁有多少金錢決定的,金錢和教養並不相關。一個衣著考究、西裝革履的人不能夠直接判定為「有教養」的人,一個衣衫襤褸、生活拮据的人也不能夠直接下結論說是沒有教養的人。一個人的教養植根於這個人的心底,融入到這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教養沒有任何金錢門檻,不論富裕或是貧窮,教養都不會隨之減少或是增加。

「受過教育」不等於「有教養」。在這裡「有教養」的一個表現就是一個人的品行,品行的優劣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一個人的教養程度。往大裡說,能夠位居高職的人必定都是經過優秀高等教育的,但是現在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品行不端之人落馬。這一定不是有教養的表現。相反,我們看到一些從未接受教育或者是受教育水平不高的人,能夠受到其他人的尊敬,能夠事事為人著想,我們不可以將其稱為「有教養」嗎?教育只能是對一個人教養或是思想認識水平的一個提升的手段,卻不是必需因素。

有教養不是說一個人做了一些多麼偉大的事情,相反,一個人有沒有教養恰恰是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中。看電影時遵守秩序,不大聲喧譁影響他人,這是有教養;垃圾桶旁邊的垃圾看到之後沒有無視而是彎腰撿起,這是有教養;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施以援手,獻以微薄之力,這是有教養……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點點滴滴,可能並不會對個人有多大的影響,但是這些卻處處彰顯一個人最真實的狀況。

不論你的學識是高是低、不論你是富貴或是貧窮、不論你是偉人還是普通人,這只是人與人生活狀態上的差距,不是限制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的條件。教養並不是某個人或是某個群體的「專有福利」,教養公平的對待每一個人,是人人都可具有的。

一個人骨子裡的教養是歷經多年沉澱的修行,它的一個最重要的來源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的任何表現都是父母的成長狀態。一個家庭中,若是父母均是有教養的人,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也必是有教養的人,因為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中,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孩子的行為就會趨向於父母的行為,從小就有教養的種子在,所以在以後的成長教育中,教養的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漸入骨髓。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具有啟蒙、引導的重要作用。

教養是一個人心底容有他人的善良。有教養的人會在為人處世中主動為他人著想,早與人相處中,既不讓他人尷尬,又不會讓其他人不舒服。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底線或是只知退讓,而是一種為人處事的大智慧。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這兩個字
    無論什麼時候,總有人用善良悄悄溫暖你。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教養,便是善良。1善良的人,大都有這幾個特徵。善良的人,知道什麼是將心比心。顧及別人的感受,體察別人的情緒,為人寬和,待人寬厚,做人能忍,做事能容。不記仇,只記恩,不記怨,只念德。善良的人,有著足夠的容忍與包容。善良的人,會把別人對自己的好放在心上,懂得感恩,不會辜負別人的恩情。
  • 薦讀| 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慎眾
    梁曉聲有一次到法國出差,他跟兩個老作家一同坐車到郊區。那天刮著風,不時有雨滴飄落。前面有一輛旅行車,車上坐著兩個漂亮的法國女孩,不停地從後窗看他們的車。前車車輪碾起的塵土撲向他們的車窗,加上雨滴,車窗被弄得很髒。
  • 陳道明一個動作圈粉無數:生活的美感,來自一個人骨子裡的教養
    唯有陳道明,沒有墮入中年油膩的深淵,沒有其他大佬的仗勢欺人,他會體諒他人的難處與尷尬,尊重他人的想法與選擇。他身上有種超乎尋常的風度與教養,這讓他完全不像是燈紅酒綠的名利場中的人。在他身上人們總是能看到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教養與情商,體貼與善良。或許這世間從來不缺精緻的面容,缺的是精緻的內在,缺的是謙卑的教養。一個有教養的人始終帶著一種讓人覺得舒服的溫度和感覺。
  • 肖戰為保安大哥撐傘:一個人最高級別的教養是時刻保持溫柔與善良
    近日,有網友曬出肖戰給保安撐傘的照片,並寫道:「肖戰哥哥看到保安既要拿傘又要拿行李,很不方便,於是就拿過保安手中的傘幫忙舉著。」一個人最高級別的教養是能夠替別人著想,時時刻刻保持溫柔與善良。肖戰:既然已經來了,那就努力地把它做好。
  • 【教養】男孩發現公交座椅有水寫字條提醒:細微處的教養,是一個人...
    網友大呼:這是我聽到最有溫度的一句話,瞬間被男孩暖到了!細節見人品,很有教養的孩子! 我們感慨男孩在公交車上良好的修養,同時,也驚羨又一個「別人家的孩子」。父母的言傳身教給了孩子最好的教養。讓看到了一個有教養的人身上的友愛,善良、替他人著想的品格。
  • 人生最可貴的是教養
    因此,我們既不能說,一個社交場合彬彬有禮而私下總說人壞話的人有教養,也無法說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熱心助人的人有教養。教養,是對一個人品質修養的高度概括,是一個有著一定意義的概念。人生既需要內在道德品質的美好與完善,也需要外在行為舉止的禮貌與得體,兩者統一才有助於我們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一個人真正有教養的人,這3個方面表現特別好,讓人佩服
    教養折射的是一個人靈魂深處的價值觀,一個人有教養的人,其實從這些細節就可以看出來:1、守信守時有教養的第一個特徵就是守信守時。孔子曾經說:人無信,則不立。信用是一個人行走於世的通行證。而守信用是可以觀察一個人是否守時就可以看出來的的。在現代社會,我們都喜歡和守信守時的有教養的人共事。
  • 真正有教養的人,是裝不出來的
    真正的教養,不在於金錢的多少,而在於人品的紮實;真正的教養,不在於能力的出眾,而在於為人的高尚;真正的教養,不在於口頭的言語,而在於真正發自內心的待人舒服。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是能夠從生活每個方面都考慮到對方的情緒,並用真心去對待身邊的人或事。待人寬容,為人厚重何為寬容?
  • 思念一個人,到了骨子裡,對方是有感覺的
    一個人的情緒,究竟能否幹擾到對方?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是有迷惑的,總以為情緒都是個人的事情,不被他人所影響,其實只要你生活在社會中,參與社交,融入學習和工作,總難免被他人的情緒所影響。那些莫不想幹的人,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已經走入我們心底的人,只要稍微有點暗示和參與,就能掀翻你的情緒起伏,甚至是坐立難安。
  • 圖像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勇敢與善良,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一個人最美麗的樣子是有教養我們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是最有名的成長小說之一,可是為什麼要稱它為「成長小說」呢?阿蒂克斯的家庭教育模式讓他們懂得善良與平等才是真正的教養,給孩子們的成長過程開啟了一扇智慧之窗,堪稱是一種家庭教育的典範。02.打破歧視和偏見,沒有人該生來下賤。教養是什麼?是體面的穿著打扮?是上流的社交圈子?
  • 楊瀾:一個人的教養,藏在這4個細節裡
    梁曉聲說:教養,不是一個人讀了多少書,而是根植在內心的修養和底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一個有教養的人,就算你才疏學淺,但是,當別人在談話的時候,你報以微笑,靜靜聆聽別人的談話。也會贏得別人的認可,別人會在心裡說:「她雖懂得少,但是人還不錯。」
  • 一個人的教養如何?從細節裡就知道
    陳道明說:「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一個懂得尊重和善待弱者的人,才是真正有教養的人,才是真正高貴的人!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中寫道:「只為自己著想的人是無藥可救的,他們是沒有教養的人,無論他受過什麼樣的教育。」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不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借著自己的身份之便來欺壓他人,同時,也清楚地知道身為弱者的局限,表現地較為寬容和大度。
  • 管住嘴,好好說話,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一個人說出的話,體現了這個人的教養與修養。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什麼時機該說什麼話,都是學問。說話有分寸是一種教養,不輕易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禮貌,等人把話說完,是一種素養。與別人相處,說話把握好分寸,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知道的事情不問,才是最好的教養。 管好自己的嘴,適時的沉默很重要,不確定的事不要亂說。不為了一點小事爭得面紅耳赤,這樣才能守住福氣。能管住嘴的人,往往有強大的自我約束能力,這樣的人更能贏得別人的青睞。
  • 一個人的教養,體現在這五種界限上,你有幾種?
    不管你心裏面是如何看待和區分交朋友這件事的,每個人都喜歡和有教養的人打交道,哪怕是小人,也喜歡和有教養的人打交道,到底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教養?一個人的教養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一個有教養的人,一定是在法律的界限之內做事兒的,所以有教養的人,還真的和這個人對於法律和各種規矩的認識有關,有教養的人在這個社群裡面會遵守社群的規則,在單位裡面會遵守單位裡的制度,在人情的來往上會遵守潛規則,他們一定不會是規則的破壞者,這一條也能夠把很多的人是不是有教養排除在外了,在這一條的標準上,你是有教養的人嗎?
  • 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看這3個方面就知道了
    當一個人說你沒有教養的時候,其實你的某種行為已經深深的傷害到了別人。如果再嚴重時,可能會引起更加不好的情況。所以關於教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時刻關注和改善它,雖不能滿足所有的人,但至少要做到不傷害任何一個人,尤其是願意你溝通交往的人。因為一旦你的教養出了問題,對他們的傷害會更大。
  • 一個人的上等風水,不是謙虛,不是教養,不是善良,而是……
    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做事先做人,這是古人留傳下來亙古不變的大道理。而如何做人,不僅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也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無可置疑,人品是一個人最大的底牌,是人生最好的通行證。一個人不管多聰明,多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麼他的人生將會大受影響,路只會越走越窄。
  • 教養(精闢)
    人知禮義,才有教養。教養不是與生俱來的天性,而是後天養成的習慣。好的教養是人一生的財富,餘生,做個有教養的人。01什麼是教養古詩云:「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一個人的教養與學問無關,人可以沒學問,但不能沒教養。生活中總有些人,對別人造成了傷害,自己還渾然不覺。
  • 哪些細節裡,體現了一個人的教養?男人的教養,體現在這個細節上
    整個社會都在提倡素質教育,而教養與一個人的出身背景、文化等,都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上。不論在什麼時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養,比如有人是真的有教養,有人是沒有教養,還有一種人像兩面派一樣,他們的教養只在熟人面前才體現出來。
  • 一個人的上等風水,不是謙虛,不是教養,不是善良,而是...
    再壞的風水,都抵擋不住有德者的光輝。  生而為人,無管是春風得意還是倒懸之危,都要謹記:  任何時候,人品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最強的靠山。    人品,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  人這輩子,什麼最值錢?  錢財會有花光的一天,唯有好的人品,永遠不會衰敗。
  • 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忠於人品
    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久於善良,忠於人品來自洞見00:0007:46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夏萌朗讀音頻有人說,一個人從表到裡,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外貌,能力,脾氣,品格,品性。五個層次如果用品質來衡量,則是:顏值,才華,性格,善良,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