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這張旅遊名片大幅升級:建設全域景區 打造智慧旅遊

2020-12-11 騰訊網

「把旅遊業融入發展全局,推動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近年來,采石磯景區抓住當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機遇,緊盯「長三角」地區乃至更大的國內外旅遊市場,努力使采石磯景區成為「長三角」地區精品旅遊線路和重要旅遊目的地。因此,采石磯在創建采石磯5A級旅遊景區中,緊緊圍繞「全域旅遊」深挖景區文化特色,全力將采石磯打造成以文化元素為核心的全面智慧旅遊景區,不斷滿足遊客和市民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從而活躍文化旅遊市場,近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采石磯景區為激活人文資源,不僅在橫江街和唐賢街增設了美食、民宿和文化旅遊商品等內容,完善了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而且新添了燈光秀、演藝項目和非遺展示,豐富了文化旅遊的內涵。藉助長江東岸改造提升之機,增設了休閒旅遊功能,以「課本上的馬鞍山」特有的文化元素貫通采石磯、採石河、長江東岸區域,整體創建文化旅遊示範帶,將其打造成長江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的點睛之筆。

採石古鎮歷史悠久,是采石磯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一項重點項目。我市先後投入7億元,建設並恢復了多棟建於明清的古民居,新建了烏木展示園和恐龍化石展示館,建成了一條古鎮貿街區等,打造多元化、多樣化的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改造完成後的採石古鎮充分體現唐文化和古戰場的特色,呈現出「翠螺出大江」的自然風光和「船從家門過」的水鄉情趣,千年古鎮重新煥發出青春活力。

新建的采石磯景區北入口是創建5A級旅遊景區的核心之一,更是景區發展的重要通道,目前已全面對外開放。北大門的啟用進一步整合了景區的旅遊資源,完善了基礎配套設施,給遊客帶來了全方位高品質的遊覽體驗。此外,為推動採石風景名勝區全域旅遊建設和發展,還整合採石磯、濮塘、青山和橫山四個景區生態及文化資源,並開通連接四大片區的旅遊公交線路,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及周邊遊客出行。

采石磯景區先後完成智慧旅遊遊客信息雲系統建設,以及二維碼電子導覽講解、視頻監控系統和WIFI免費開放點等工程建設。在建設中,以《智慧景區建設標準》和《智慧景區建設規劃》為抓手,精心製作了《手繪地圖》、《課本上的馬鞍山》、《旅遊指南》、《詩歌之城》、《詩文馬鞍山》、《鄉愁馬鞍山》等圖文視頻宣傳資料,並通過「文旅馬鞍山」公共服務平臺和「馬鞍山文旅雲」等一系列數位化建設成果, 助力采石磯創建線上宣傳。為積極響應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和融入南京都市圈,還設計策劃和上線「莫愁旅遊·馬鞍山」文旅一體化營銷平臺,融合了全市文化場館和「吃住行遊購娛」旅遊要素,首頁專題設置了采石磯景區板塊,為方便遊客線上消費、促進線上經濟發展和激發文旅消費潛力提供了「一站式」服務。今年,長江采石磯生態文化旅遊區官方網站正式上線,遊客通過官網可體驗景區在線虛擬遊以及進行門票預訂等。

(來源:採石風景名勝區)

相關焦點

  • 采石磯景區:建設全域景區,打造智慧旅遊
    近年來,我市在創建采石磯5A級旅遊景區中,緊緊圍繞「全域旅遊」深挖景區文化特色,全力將采石磯打造成以文化元素為核心的全面智慧旅遊景區,不斷滿足遊客和市民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為激活采石磯景區的人文資源,我市不僅利用橫江街和唐賢街等人流密集區,增設美食、民宿和文化旅遊商品等內容,完善了「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而且新添了燈光秀、演藝項目和非遺展示,豐富了文化旅遊的內涵。
  • 福建詔安縣九侯山:打造智慧旅遊生態 推動全域旅遊產業
    近年來,該縣目前在打好脫貧旅遊攻堅戰,依託詔安良好的自然生態條件和「世界長壽之鄉」的品牌優勢,做好「一山、一水、一村」文旅產業篇章,實現脫貧致富長效化。依託烏山國家森林公園、省級名勝風景區九侯山資源,培育發展休閒養生旅遊產業,抓好休閒旅遊及配套設施,全面提升詔安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古村落旅遊,打造成集古村、農業、書畫藝術於一體的全域旅遊景點。
  • 揭西縣打造全域旅遊,擦亮鄉村旅遊名片
    揭西縣生態環境優越,蘊藏著豐富的紅色景點、古村文化、山水自然等旅遊資源,素有「粵東後花園」、「中國長壽之鄉」等美譽,近日,揭西縣獲得了「首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稱號,進一步擦亮了當地的鄉村旅遊名片。據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是國家級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為了助推全域旅遊的發展,他們做了大量的備工作。
  • 「十三五」:萬盛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十三五」期間,我區推進全域旅遊工作,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新景點、新業態、新模式、新線路、新產品不斷湧現,景區化特徵愈加明顯,旅遊淡旺季界限逐漸模糊,實現了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從單一到綜合完善基礎配套、從傳統模式到智慧旅遊的華麗「蝶變」。
  • 動態|包頭市全力推進全域旅遊建設
    2017年以來,包頭市旅發委認真貫徹落實全區旅遊發展大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部署,全力推動全域旅遊工作,打造「草原鋼城·魅力包頭」城市旅遊新名片。推進重點旅遊項目建設集中力量打造三大品牌景區,五當召創建國家5A級景區;推進敕勒川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推進希拉穆仁建設草原生態旅遊景區。
  • 昭蘇全域旅遊戰略升級 打造區域旅遊首選之地
    逐步推動昭蘇縣全域旅遊業的戰略升級。牧歌風情旅行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智慧旅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國有旅遊公司,全縣旅遊產業統一投資、經營、管理的格局已初步形成。編制全域旅遊總體規劃,按照各專項規劃與全域旅遊規劃融合、銜接的總體思路,以雪山為「線」、草原為「基」、天馬為「要」,將城鄉建設與「全域旅遊」規劃高度融合。完成各專項旅遊發展規劃的調整修編、特種旅遊規劃編制、各主要景區(點)建設性詳規等工作,形成旅遊業的三級規劃科學體系。
  • 平陽加速建設全域旅遊
    為響應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的號召,平陽以創促建,通過資源全域整合、結構全域優化、要素全域配套,打造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讓平陽「四色」旅遊煥然一新。黨政統籌,政策保障。平陽縣全面推進旅遊公路建設,通過建設沿海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公路、104國道、昆水公路、57省道複線等交通網絡,打通景區「最後一公裡」,實現30分鐘快速接駁,打造平陽縣魅力城鎮山海聯動軸,串聯東西部美麗城鎮景觀軸線,推進東部濱海度假和西部生態休閒兩大旅遊核心功能區的聯動發展。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一方面嚴把製造業門檻,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旅遊業態,旅遊增加值佔經濟總量逐年穩步提升。城市發展方面,宜興將全域旅遊主線貫穿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城市即景區、旅遊即生活」的形態日益明顯; 在民生方面,全面提高群眾參與全域旅遊發展的積極性,將旅遊業打造成為增加群眾工資性、財產性、經營性收入的一個主渠道。
  • 南嶽打造「主客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樣本
    二、全域共治,為「平安南嶽」築牢「安全防線」以「一村一旅警」「四型小區」建設為突破口,強化安全防控,建設智慧警務,創新安保模式,全力保障旅遊公共安全,推動建立從單一業態向綜合產業、從行業監管向全域共治的現代旅遊治理機制,通過依法治旅、全域共治,完善社會管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 升級改造,「智慧景區」成新名片!天下第一泉打造精品旅遊品牌
    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麗景致固然重要,優質的旅遊服務也已然成為景區綜合考量的重要指標。  近年來,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內外兼修,積極升級旅遊產品,持續優化旅遊服務。以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範化為目標,深入開展景區服務水平大提升,以制度為基礎、以設施為保障,員工精神面貌進一步昂揚向上,用實際行動走出一條「服務+精品旅遊」的創新建設路線,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 佛岡新添兩個「國字號」旅遊新名片
    近年來,佛岡把整個縣域當成一個景區來打造,走出了一條「資源驅動產業升級」之路,全域旅遊正在成為推動佛岡縣社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城市即旅遊」佛岡獲兩「國字號」旅遊名片近年來,佛岡發展全域旅遊,縣城面貌煥然一新。程浩 攝2020年6月,佛岡被認定為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 重慶奉節打造旅遊景點集群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
    央廣網重慶9月13日消息(記者劉湛 通訊員龍江) 記者近日從重慶奉節縣旅遊局獲悉,該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為抓手,將加大核心景區的開發建設力度,努力構建長江三峽旅遊集散地。到 2019年,旅遊綜合收入達到60億元,旅遊人數達1500萬人次,景區購票人數100萬以上,帶動就業10萬餘人,力爭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
  • 神木市高家堡: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本報訊(通訊員 劉哲 劉宇明 呼彥 郭芳 劉強 劉聰 呼娜 訾文秀)四千年石峁,五百年古鎮,這是高家堡鎮旅遊發展的定位,作為明長城沿線的名堡古鎮,高家堡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僅2019年這裡就接待遊客56萬多人次。
  • 武安:「鋼城煤都」亮出生態旅遊新名片
    作為一座產業結構偏重的工業城市,近年來,武安把生態旅遊業作為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產業,深入挖掘獨特的自然山水、歷史文化等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努力擦亮生態旅遊這張新名片。「作為國家全域旅遊創建示範區,近年來,我們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實施生態環境治理,為旅遊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
  • 魅力東臺:推進全域旅遊,繪就海韻遺珍大美藍圖
    東臺旅遊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全市現有國家4A級景區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個、省級旅遊度假區1個、省四星級以上鄉村旅遊區4個,形成平原森林、沿海溼地、候鳥天堂三張「金名片」,年接待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增長率均超30%。
  • 奉節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縣和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
    「四個全域化」全面推進奉節全域旅遊發展據奉節縣按照「綠色本底、發展引領、民生為先、全面協調」四大理念,打造「生態奉節、大美奉節、浪漫奉節、明淨奉節」的發展目標,制定「全域旅遊統領、生態產業支撐、新型城鎮承載、區域中心帶動」四大戰略,確定了「扶貧攻堅緻富、文化旅遊開發、交通物流樞紐、現代農業增效、綠色工業崛起、市場主體培育、宜居城市建設、美麗鄉村靚化
  • 旅遊體驗不斷升級 濱海新區擦亮藍色旅遊名片
    國家海洋博物館自2019年5月面向社會開放以來,圍繞「海洋與人類」主題,迄今已相繼完成了「海洋人文」「海洋自然」「海洋生態」三大板塊六大展區十多個展廳的展覽建設並陸續開放。憑藉著豐富的館藏精品、多彩的陳列展覽、新穎的展示形式、舒適的服務設施和智慧高效、安全便捷的參觀體驗,國家海洋博物館已贏得了逾190萬人次各界觀眾的廣泛認可與肯定,成為濱海新區文化旅遊的新高地、新名片和熱門「網紅打卡地」。
  • 「主客共享」全域旅遊發展的湖南衡陽南嶽樣本
    「一村一旅警」「四型小區」等名詞已成為南嶽旅遊的安全防線。為全力保障旅遊公共安全,南嶽強化安全防控,建設智慧警務,更是創新安保模式。結合南嶽「小縣區,大旅遊」實際,南嶽實行全域網格化管理,推行「區級領導包片、單位包路段、幹部包門店」的旅遊綜治模式;安全保障、安全提示預警和應急救援體系的完善;「智慧旅遊警務」成為築造安全防線的措施中的一大亮點,如打造全域感知、全警應用的現代旅遊警務模式,建成了高清監控、人流分割和車流人流統計等「旅遊安保六大系統」。旅遊安保模式在南嶽也得到創新。
  • 貴陽市烏當區全域旅遊釋放新活力
    景區與景區之間,通過全域綠道建設,串聯整合沿線的水系、農田、山地、林地、民俗、產業、鄉村等特色資源,實現全域是景。從20世紀90年代起,烏當區啟動旅遊開發建設,並形成烏當溫泉旅遊雛形。30年過去,烏當區已形成溫泉旅遊、休閒度假、生態人居、高端商務等幾大旅遊板塊,走出一條「蛻變」之路。
  • 從舌尖到足尖:貴港港北區打造「文化味」全域旅遊
    該項目規劃以國家4A級景區為標準建設,以打造文化遺產活化典範為目標,按照漢唐時期建築風格建成集民族品牌、風情、特色文化、民宿、傳統手工藝傳承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服務項目。  據介紹,「漢唐古傘莊」擬用地100畝,計劃投資5億元人民幣,莊園內設油紙傘手工生產作坊、油紙傘晾曬小巷、產品倉庫、新建商業街、觀景長廊、竹海花田、停車場及下石賢毛竹產業核心示範區等,建設工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