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翁海倩 周海清報導:昭蘇縣作為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旅遊資源非常的豐富,目前全域旅遊發展情況如何。在7月17日天馬國際旅遊節媒體見面會上,2019』新疆伊犁天馬國際旅遊節組委會總指揮、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在回答《香港商報》記者提問時介紹,近年來,昭蘇縣立足旅遊資源優勢,理順工作體制,堅持規劃先導,建設突破,強化管理,塑造形象,以新疆昭蘇縣以舉辦天馬國際旅遊節為為契機,積極打造天馬文化、彰顯天馬精神,不斷強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休閒、娛樂、通信等功能,增強旅遊的舒適性、安全性和可進入性,提升旅遊服務水平,積極主動推出各類優惠政策,給區內外遊客以最大的優惠空間,為旅遊企業的發展開拓出廣闊的市場空間。逐步推動昭蘇縣全域旅遊業的戰略升級。
建立全域旅遊管理機制
加強領導,昭蘇縣成立了「全域旅遊、全民興旅」工作領導小組,將旅遊產業列入經濟社會的頭等大事;創新全域旅遊體制機制,成立了中共昭蘇縣昭蘇景區工作委員會、昭蘇景區管委會,統籌負責縣域內景區策劃規劃、資源保護、開發建設、招商引資、經營管理工作;組建了昭蘇縣全域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整合旅遊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牧歌風情旅行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智慧旅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國有旅遊公司,全縣旅遊產業統一投資、經營、管理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堅持規劃引領全域旅遊
堅持規劃引領,強化高位推動。發展全域旅遊已在全縣形成共識,全域旅遊規劃引領全縣各項事業發展方向,各行各業都融入旅遊觀念、體現旅遊元素,與全域旅遊高度融合。編制全域旅遊總體規劃,按照各專項規劃與全域旅遊規劃融合、銜接的總體思路,以雪山為「線」、草原為「基」、天馬為「要」,將城鄉建設與「全域旅遊」規劃高度融合。完成各專項旅遊發展規劃的調整修編、特種旅遊規劃編制、各主要景區(點)建設性詳規等工作,形成旅遊業的三級規劃科學體系。
堅持全域建設打造全域景區
積極打造全域景區(點),先後完成夏塔景區、天馬旅遊文化園看臺、聖佑廟、草原石人、格登碑、昭蘇鎮知青館等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天馬文化產業園、馬術俱樂部及內部環線道路等項目建設。構建全域交通。健全景區和景點連接旅遊公路網絡,開通至各重點旅遊景區(點)的旅遊專線。在縣鄉道路、鄉村道路已經形成「行政路網」的基礎上,規劃建設旅遊觀光專業道路,力爭到2020年形成旅遊立體交通網絡。
構建完善全域旅遊服務體系
堅持全社會參與,加大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目標任務、基本常識的宣傳和引導。編寫全域旅遊公民、學生教育讀本,強化全域旅遊部門責任,讓各族幹部群眾參與到旅遊發展中來,不斷提高全民興旅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人人都是旅遊形象、人人都是旅遊使者」的全民共識。堅持高質量服務,加大投入力度,做好全域旅遊環線上重要停靠服務點建設,實現所有景區都建有旅遊服務中心,完善旅遊標示系統、旅遊廁所、停車場、觀景臺、休息點、服務站等旅遊設施建設。積極扶持培育一批高標準、具有地方特色的星級鄉村旅遊農家樂。各鄉鎮場按照景區化理念建設精品旅遊小城鎮,打造「處處皆風景、處處有服務」。目前,已建成13個旅遊沿線停靠點,為來昭遊客提供便利。
強化全域旅遊品牌宣傳營銷
辦好「中國天山論馬」高峰論壇和全國馬術耐力冠軍賽、全國速度賽馬巡迴賽、冰雪旅遊節等節日賽事,把「天馬國際旅遊節」打造成全國乃至國際有影響力的大型節日活動,不斷提升昭蘇知名度,同時吸引民間資本成立旅遊商品開發公司,開發一批具有藝術性、實用性、便攜性的旅遊商品。
全面拓展全域旅遊+功能
通過旅遊+新型城鎮化,建設一批特色旅遊小城鎮,形成與旅遊景區、旅遊線路相銜接,布局合理的縣域城鎮體系;通過旅遊+新型工業化,促進發展特色旅遊商品,推動傳統手工藝品、特色農產品與旅遊相結合,做好旅遊商品研發生產加工的招商工作,進一步完善旅遊產業鏈;通過旅遊+農業現代化,促進發展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現代農業新形態,加快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將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培育成優勢產業,著力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打造成新的旅遊產品體系;通過旅遊+信息化,深入推進旅遊信息平臺建設,通過推進旅遊+生態化,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推進旅遊生態化,使旅遊發展從「圍景建區、設門收票」向「區景一體、產業一體」轉變,促進旅遊與其他產業融合,產業鏈條全域化,旅遊產業全域輻射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