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蘇全域旅遊戰略升級 打造區域旅遊首選之地

2020-12-13 港媒看龍江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翁海倩 周海清報導:昭蘇縣作為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旅遊資源非常的豐富,目前全域旅遊發展情況如何。在7月17日天馬國際旅遊節媒體見面會上,2019』新疆伊犁天馬國際旅遊節組委會總指揮、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在回答《香港商報》記者提問時介紹,近年來,昭蘇縣立足旅遊資源優勢,理順工作體制,堅持規劃先導,建設突破,強化管理,塑造形象,以新疆昭蘇縣以舉辦天馬國際旅遊節為為契機,積極打造天馬文化、彰顯天馬精神,不斷強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休閒、娛樂、通信等功能,增強旅遊的舒適性、安全性和可進入性,提升旅遊服務水平,積極主動推出各類優惠政策,給區內外遊客以最大的優惠空間,為旅遊企業的發展開拓出廣闊的市場空間。逐步推動昭蘇縣全域旅遊業的戰略升級。

建立全域旅遊管理機制

加強領導,昭蘇縣成立了「全域旅遊、全民興旅」工作領導小組,將旅遊產業列入經濟社會的頭等大事;創新全域旅遊體制機制,成立了中共昭蘇縣昭蘇景區工作委員會、昭蘇景區管委會,統籌負責縣域內景區策劃規劃、資源保護、開發建設、招商引資、經營管理工作;組建了昭蘇縣全域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整合旅遊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牧歌風情旅行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智慧旅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國有旅遊公司,全縣旅遊產業統一投資、經營、管理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堅持規劃引領全域旅遊

堅持規劃引領,強化高位推動。發展全域旅遊已在全縣形成共識,全域旅遊規劃引領全縣各項事業發展方向,各行各業都融入旅遊觀念、體現旅遊元素,與全域旅遊高度融合。編制全域旅遊總體規劃,按照各專項規劃與全域旅遊規劃融合、銜接的總體思路,以雪山為「線」、草原為「基」、天馬為「要」,將城鄉建設與「全域旅遊」規劃高度融合。完成各專項旅遊發展規劃的調整修編、特種旅遊規劃編制、各主要景區(點)建設性詳規等工作,形成旅遊業的三級規劃科學體系。

堅持全域建設打造全域景區

積極打造全域景區(點),先後完成夏塔景區、天馬旅遊文化園看臺、聖佑廟、草原石人、格登碑、昭蘇鎮知青館等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天馬文化產業園、馬術俱樂部及內部環線道路等項目建設。構建全域交通。健全景區和景點連接旅遊公路網絡,開通至各重點旅遊景區(點)的旅遊專線。在縣鄉道路、鄉村道路已經形成「行政路網」的基礎上,規劃建設旅遊觀光專業道路,力爭到2020年形成旅遊立體交通網絡。

構建完善全域旅遊服務體系

堅持全社會參與,加大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目標任務、基本常識的宣傳和引導。編寫全域旅遊公民、學生教育讀本,強化全域旅遊部門責任,讓各族幹部群眾參與到旅遊發展中來,不斷提高全民興旅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人人都是旅遊形象、人人都是旅遊使者」的全民共識。堅持高質量服務,加大投入力度,做好全域旅遊環線上重要停靠服務點建設,實現所有景區都建有旅遊服務中心,完善旅遊標示系統、旅遊廁所、停車場、觀景臺、休息點、服務站等旅遊設施建設。積極扶持培育一批高標準、具有地方特色的星級鄉村旅遊農家樂。各鄉鎮場按照景區化理念建設精品旅遊小城鎮,打造「處處皆風景、處處有服務」。目前,已建成13個旅遊沿線停靠點,為來昭遊客提供便利。

強化全域旅遊品牌宣傳營銷

辦好「中國天山論馬」高峰論壇和全國馬術耐力冠軍賽、全國速度賽馬巡迴賽、冰雪旅遊節等節日賽事,把「天馬國際旅遊節」打造成全國乃至國際有影響力的大型節日活動,不斷提升昭蘇知名度,同時吸引民間資本成立旅遊商品開發公司,開發一批具有藝術性、實用性、便攜性的旅遊商品。

全面拓展全域旅遊+功能

通過旅遊+新型城鎮化,建設一批特色旅遊小城鎮,形成與旅遊景區、旅遊線路相銜接,布局合理的縣域城鎮體系;通過旅遊+新型工業化,促進發展特色旅遊商品,推動傳統手工藝品、特色農產品與旅遊相結合,做好旅遊商品研發生產加工的招商工作,進一步完善旅遊產業鏈;通過旅遊+農業現代化,促進發展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現代農業新形態,加快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將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培育成優勢產業,著力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打造成新的旅遊產品體系;通過旅遊+信息化,深入推進旅遊信息平臺建設,通過推進旅遊+生態化,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推進旅遊生態化,使旅遊發展從「圍景建區、設門收票」向「區景一體、產業一體」轉變,促進旅遊與其他產業融合,產業鏈條全域化,旅遊產業全域輻射帶動。

相關焦點

  • 奉節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縣和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
    ·詠大美奉節」採風活動,42家媒體記者圍繞首屆奉節三峽徒步探險之旅、奉節臍橙採摘園體驗、登三峽之巔、遊瞿塘峽、美食節活動、看九盤河景區和天坑地縫景區、品玫瑰農莊刨豬飯、玩茅草壩滑雪場、壹盬子雞品嘗三峽第一桌等內容進行了採訪。
  • 新疆:昭蘇縣全域旅遊產業發展觀察
    其實,無論是夏塔還是天馬旅遊文化園,在旅遊資源富集的昭蘇,重點景區的建設始終是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的主要抓手。 「按照『超前謀劃、重點開發、精品提升』的理念,加快夏塔景區、中央溼地公園、天馬旅遊文化園、小洪納海草原石人、聖佑廟等精品景區建設。以夏塔為『棋眼』,高標準打造精品景區。」昭蘇縣委書記張剛如是說。
  • 伊犁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 力爭2020年旅遊收入超430億元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將推進「旅遊+」融合發展和「全域旅遊」新模式,力爭到2020年,接待旅遊人數達到5200萬人次以上、旅遊業總收入達到430億元以上。 「遼闊的地域、豐富的資源、秀美的山川、濃鬱的民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獨特突出的地緣優勢,使得伊犁發展旅遊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 遂寧市安居區 加快打造成渝地區休閒旅遊首選地
    近年來,安居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決策部署,以爭創天府旅遊名縣為目標,牢固樹立「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堅持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標,聚焦特色亮點,打造旅遊名片,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
  • 馬鞍山這張旅遊名片大幅升級:建設全域景區 打造智慧旅遊
    「把旅遊業融入發展全局,推動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近年來,采石磯景區抓住當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機遇,緊盯「長三角」地區乃至更大的國內外旅遊市場,努力使采石磯景區成為「長三角」地區精品旅遊線路和重要旅遊目的地。
  • 烏魯木齊將打造成新疆全域旅遊示範區
    烏魯木齊將打造成新疆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6-11-04 10:40:36 來源:亞心網
  • 打造資源枯竭城市全域旅遊發展「賈汪模式」
    張克說,賈汪區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補齊生態短板作為突破口,把全域旅遊創建作為推動資源枯竭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打造出資源枯竭城市全域旅遊發展的「賈汪模式」。張克說,賈汪區以鄉村旅遊帶動鄉村振興,把旅遊業打造成富民產業,成立了旅遊專業合作社28家、香包合作社10家,建成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兩家及鄉村旅遊點21家,投資6000萬元打造總長度27公裡農谷大道農文旅融合產業帶,形成了一條集農耕體驗、蔬果採摘、休閒度假等為一體的景觀大道、富民大道、產業大道。
  • 晉源區打造全域旅遊!看看晉源未來什麼樣?期待!
    晉源區將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目標,強化文化旅遊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打造「唐風晉韻·魅力晉源」文旅品牌,形成「晉祠引領、四山映帶、雙城聯璧、一湖點睛」的新格局,全力將晉源區打造成太原旅遊第一站。全域旅遊案例:瑞士——旅遊驅動的多元產業聯動模式之道瑞士,一個深處內陸的彈丸之地,面積只有41284平方千米,既無資源、又無出海口岸、且境內多山無法耕者,卻通過區域的創新發展,成為了世界人均GDP的國家。
  • 寧夏打造「中國幾何中心」全域旅遊
    」,寧夏回族自治區將發揮先行先試政策優勢,繼海南省之後將打造全國第二個「全域旅遊」省域。作為全國面積最小的內陸省份,通過打造陸上、網上和空中絲綢之路,自南向北,自東向西,都能實現一日到達。2013年寧夏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46個「必去」的全球最佳旅遊目的地之一。
  • 「鄉村中國」助力連州豐陽全域旅遊升級
    專家、學者就鄉村旅遊發展進行研討。4天時間裡,鄉村中國公益共創團隊從全域旅遊規劃、農產品包裝設計、旅遊路線設計三個方面,為連州市豐陽鎮全域鄉村旅遊發展建言獻策。連州市有關負責人提出,希望豐陽鎮在此次活動的基礎上,抓住全域旅遊發展契機,堅持謀劃在前,充分利用好當地的特色產品和地理優勢,智慧整合區域資源,深度融合產業資源,把旅遊產業發展起來,讓群眾脫貧致富更上層次,切實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為連州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青島市市南區打造國際化全域旅遊目的地
    在彰顯城市歷史文脈同時,把文化與旅遊產業緊密結合,引領生產生活方式創新。以全力打造國際化全域旅遊目的地為契機,參照5A景區標準,推進全域5A升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強。在市南區黨代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中分別提出,「發展創新開放的時尚經濟,增強轉型升級新動力」和「發展時尚經濟、繁榮時尚文化、倡導時尚生活、打造時尚灣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時尚元素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以「時尚+經濟、文化、生活」引領生產生活方式創新。從此「時尚」之於市南,已然成為指引全區經濟工作的發展路徑和坐標。
  • 新疆3地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公示名單
    9月4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等上榜。
  • 上虞曹娥江旅遊度假區吹響全域旅遊發展號角
    江上花海引客來 記者 朱勝鈞 攝「乘全省大花園建設和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契機,突出上虞休閒旅遊區域特色,重整資源要素,重塑品牌形象,致力打造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的後花園、紹興文創大走廊的新空間、浙東著名休閒度假勝地。」
  • 南嶽打造「主客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樣本
    按照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要求,建立「1+5」規劃體系,踐行「景區依託、功能疏導」發展路徑,形成了「景區驅動+全域共治+全民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編制實施《南嶽區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以及五個專項規劃和行動方案,將全域旅遊發展融入全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資源保護、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等各項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將旅發委列入區規劃委員會成員單位,並對區內所有涉旅項目具有預審權。
  • 水晶之都」璀璨躍升」 全域旅遊綻放「東海樣本
    瞄準「世界水晶之都 生態宜居福地」發展定位,以打造全國水晶文創商貿第一城、江蘇溫泉養生度假首選地為目標,優化發展布局、加快產品建設、推動產品創新、完善服務設施,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東海縣努力成為江蘇前列、國內知名的旅遊目的地。政府支持,強化「凝聚力」。
  • 淇縣:開啟全域旅遊新時代
    □本報記者張莉娜本報通訊員李春陽    日前,淇縣成功入圍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淇縣旅遊再上一個新臺階。    在日益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全域旅遊發展戰略使淇縣旅遊取得不俗成績。
  • 昭蘇縣被確定為 「伊犁•國際旅遊谷」先行先試區
  • 神木市高家堡: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近年來,高家堡鎮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景區品質及旅遊附加值,從而形成我市全域旅遊發展的定力和合力,一個宜居、宜遊、宜業的文化旅遊古鎮正在逐步完善。高家堡古鎮是目前陝北保存最完好的古鎮之一,其規模居明長城延綏段三十六營堡之首。2015年,《平凡的世界》電視劇中的原西縣在這裡取景拍攝,讓這座本來逐漸冷清的古城又重新恢復生機,成為了神木在沿黃旅遊帶上的旅遊熱點。
  • 全域旅遊如火如荼 深化改革先行先試
    各省區市從全局高度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把發展全域旅遊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重點工作。2019年吉林、陝西、湖南、浙江、廣東、廣西等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對發展全域旅遊作出部署。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有力抓手和現實路徑,旨在打造旅遊業改革創新發展的先行區和試驗田,建設高質量旅遊目的地的標杆和典範。
  • 湖南省長許達哲:著力打造以錦繡瀟湘為品牌的全域旅遊基地
    總書記引用毛澤東同志《答友人》中的「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讚美湖湘兒女建設社會主義熱情高漲的勞動之美;引用《嶽陽樓記》中的「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長煙一空,皓月千裡,浮光躍金,靜影沉璧」,讚美洞庭湖區的秀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