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起源的美麗傳說

2020-12-13 Ccc洛

銅器這種獨特風格的樂器的出現,在不同的民族中,有著不同的傳說。

在佤族人的記憶中,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雲南西盟地區的一座高山中,有一灣風景秀麗的湖泊,湖泊中生活著一對採日月精華而修煉成精的青蛙。儘管這對青蛙夫妻在這如仙境般的環境裡,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但卻有一個遺憾,那就是沒有後代。有一天,青蛙精逮住了一個過路的行人,便把他吃了下去。誰料想雌蛙竟因此而懷了孕。十月懷胎,產出一子,卻是人。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一共生下了九男九女。等到他們長大,便自行婚配,繁衍後代。到青蛙精們仙逝的時候,他們早已是兒孫滿堂,人丁興旺了。這些子孫為了紀念他們的祖先,便用銅鑄成了鼓,並在鼓面上鑄成青蛙的形狀,以志不忘。從此便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銅鼓。在彝族人的傳說中,銅鼓的起源則比較接近實際一些。他們說,在很早的時候,彝族的祖先們聚居的地方山水靈秀,物產富饒,除了地面的各種糧食瓜果外,地下還盛產金、銀、銅、鐵等等金屬,尤其是黃銅,漫山遍野,俯拾即是。所以這一帶的人都以黃為姓。因為他們住處分散,為了便於召集大家,曾試過很多種方法,結果都不理想。最後他們的帕比(即頭人)想到了這漫山遍野的黃銅,便用它鑄成了鼓,一敲起來,聲音洪亮無比,群山迴蕩,聲震四野。自從有了銅鼓,人們白天就可以一起按時勞作,晚上聞鼓而圍著篝火載歌載舞,盡情歡樂。遇到戰事,銅鼓一響,四方呼應,敵人聞之喪膽。銅鼓因此越來越受到了重視。

銅鼓不僅僅是節日喜慶活動中助興的鼓點,還是軍陣廝殺鏖戰中助威的號角。在少數民族的戰爭中,銅鼓的多少,鼓聲的宏弱往往代表著軍勢的盛衰,實力的強弱。試想在千軍萬馬激烈廝殺的戰場上,雄渾激昂的鼓點,對於士氣的鼓舞是多麼重要。

銅器還是南方少數民族社會生活中的一種重要的禮樂器,是種權勢的象徵,財富的代表。頗有點中原地區早期的銅鼎所具有的那種地位。

相關焦點

  • 銅鼓究竟是怎麼興起的
    銅鼓是我國歷史上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用途廣泛的民俗器物。在公眾慶典、祭祀神靈、報喪送葬等禮儀性活動中,人們都常常用到它。直到現在,我國南方許多少數民族仍然保留著使用銅鼓的原始習俗。由於它承載著千百年的歷史文化,因此被史學界稱為一部無字的民主歷史文化百科全書。
  • 遇見美麗江西|銅鼓
    銅鼓為啥這麼多俊男靚女呢  又為啥銅鼓的帥哥們如此顏值開掛呢  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仔細看,銅鼓人還具備一些與周邊縣市南方人的細微差別。  銅鼓是湘贛邊客家人聚居區,宜春唯一的客家縣。客家人是從中原南遷的漢族民系,南遷後長期生活在閩粵贛一帶,其中一支在明清時期來到了銅鼓縣。
  • 「龍樓」夜話 之 「銅鼓的聲響」
    「 銅鼓 鳴韶」是 文昌 的老八景之一,相傳東漢時期,馬伏波將軍率軍隊在此地紮營,班師回朝時在此地遺失了 銅鼓 ,後人掘得後,此地便得名 銅鼓 嶺,迄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了。。銅鼓 嶺東西有兩道嶺,從龍樓鎮方向最先見到的是西嶺,大多數來龍樓玩的人會認為西嶺就是 銅鼓嶺,因為西嶺看起來很高,還有一塊巨石像一座人像雕塑一樣。
  • 布依族是古老的銅鼓民族
    這些漢文史籍清楚道出,駱越人「鑄銅為大鼓」,豪富子女喜愛銅鼓,「以金銀為大杈,執以叩鼓」,駱越民眾稱有鼓者為「都老」,「群情推服」,說明駱越的民眾也熱愛銅鼓。聯繫銅鼓研究專家羅香林《古代百越考》,陳志良《銅鼓研究發現》、鮑克蘭《貴州的銅鼓》所云:銅鼓並非起源於漢人,而起源於古駱越人,是古越族在青銅器時代,以製造越王勾踐「純鉤劍」的技術,鑄造出來的銅鼓,所以當時越王勾踐的5把寶劍聞名天下。
  • 神秘南方千年銅鼓再「敲響」
    而銅鼓文化很好地印證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通過相互借鑑,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繁榮。通天神物的傳說與圖騰崇拜  越南的神話傳說中提到,古代一位首領出徵打仗時,夜夢山神,請求攜帶銅鼓隨軍助戰,最後在銅鼓聲助威下,取得了勝利。  壯族始祖稱布洛陀。
  • 粵桂系統銅鼓,漢越浸染的輝煌
    跟朋友們聊了兩期的銅鼓,竟忘了還有銅鼓的傳說這檔子事兒沒說。銅鼓的傳說可真算得上是「五花八門」,您要不信,儘管往下看。四川涼山彝族:銅鼓乃神仙所鑄,後神仙降臨人間,人間才有銅鼓。雲南富寧縣彝族:彝族姑娘拉姆帕機緣巧合下上天一遊,臨走前仙女們送給她一面銅鼓,從此人間才有了銅鼓。
  • 河池銅鼓:歷史的「活化石」
    這是繼廣西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實驗區於2012年12月由國家文化部正式批准設立之後,我市高度重視文化傳承保護工作又一重要舉措,同時也為保護傳承河池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提供了重要的法治及制度保障。在古老的傳說中,敲響銅鼓,不僅可以與天地、神靈溝通,還能保佑鄉寨平安。
  • 無字的民族百科全書引關注 雲南欲解文山銅鼓之謎
    銅鼓在文山分布廣、數量多、種類全,歷史悠久,有「銅鼓之鄉」之稱。  文山現存一百三十八面銅鼓,可追溯從春秋戰國到明清直至現代的流傳歷史。銅鼓在文山州所屬八個縣均有分布,境內十一個民族都有傳承銅鼓的習俗,許多地方至今仍然保持著使用銅鼓的原始狀態和民風民俗。
  • 中秋佳節的2個起源、3個美麗傳說
    我們在歡度中秋佳節時,有必要對節日的起源及古代有關中秋佳節的傳說有個大致了解,為此,對中秋節的起源和古代中秋傳說簡單地整理了一下。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二種:第一種,最早是起源於古代人們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第二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 宜春銅鼓天柱峰景區
    銅鼓天柱峰峽谷銅鼓天柱峰朝霞       江西天柱峰景區主要景點有:      【天柱峰】 天柱峰,古名靈石峰,亦名麥果峰.清乾隆年間寧州舉人劉顯祖嫌其名太俗,易名天柱峰.天柱峰三面環水,雄偉挺拔,海拔高度401米,形同天柱,屹立於景區中央,其特有的丹霞地貌,美妙傳說,更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既有「修江第一峰」之稱,更是天柱峰國家森林公園的象徵。
  • 櫻花的起源與傳說
    其實櫻花的起源在學術界並未成為熱點,甚至連小波小浪都算不上,因為從科學角度來說,櫻花的起源好像並不存在什麼爭議。為了方便普羅大眾理解,先解釋兩個詞,櫻花和野生櫻花。其中櫻花,並不是特指一種花,而是此類花的統稱,用術語解釋就是,薔薇科李屬櫻亞屬所有種的統稱。
  • 探尋絲綢的起源:從神話、傳說到考古了解絲綢起源的故事
    下面從養蠶織絲的神話、傳說以及考古來聊聊養蠶織絲的起源。 神話上古時期,黃帝率領眾部落打敗蚩尤,終於完成了黃河流域的統一,為了慶祝這一勝利, 便與各部落首領大擺慶功宴,酒至酣時,突然從天空徐徐飄來一個美麗的仙女,這仙女手託一束潔白的蠶絲,並把蠶絲獻給黃帝,以做慶賀之物。
  • 世界旅遊小姐走進江西銅鼓
    11月15日-16日,江西銅鼓舉辦「長壽銅鼓 康養勝地」2020世界旅遊小姐中國年度冠軍總決賽集結儀式暨銅鼓文化旅遊推介活動。本次活動共包含世界旅遊小姐銅鼓美麗體驗行、2020世界旅遊小姐全國集結儀式、世界旅遊小姐花車巡城活動、讓世界感知「銅鼓印象」抖音拍攝活動、2020世界旅遊小姐走進銅鼓文藝晚會等內容。
  • 鎮寧「銅鼓十二調」【高清組圖】
    「銅鼓十二調」是流傳在鎮寧自治縣城關、扁擔山、丁旗、大山、募役、朵卜隴、沙子、六馬、良田等地,布依族民間打擊樂曲調中保存最豐富、最完整的音樂作品,布依族稱銅鼓為「拉寧」(音譯)。 布依族使用銅鼓的歷史源遠流長,根據文獻可追溯到漢文帝年間(前179年—前157年)。傳說為布依族先祖古百越「駱越」一支所製造。到晉代有「俚僚鑄銅為鼓」的為文字記載。可見布依族是鑄造和使用銅鼓最早的民族之一。
  • 世界之美,齊聚銅鼓!
    11月15-16日一場「美麗風暴」席捲銅鼓2020世界旅遊小姐中國年度冠軍總決賽集結儀式在湯裡文化旅遊度假區隆重舉行鄧宗德原國家旅遊局巡視員、2020世界旅遊小姐中國年度冠軍總決賽評委會主席「通過這一次活動推廣,讓銅鼓父老鄉親看到家鄉的優勢,樹立信心、團結一致,真正把銅鼓打造成可進入、可停留、可欣賞、可享受,遊客回去之後可回味的旅遊目的地
  • 壯族銅鼓
    銅鼓歷史悠久,早在青銅時期就已經產生,最初的銅鼓是作為炊飲器使用。那時的銅鼓也稱為「釜」,一般是為戰爭時期的軍隊解決行軍用餐問題準備的,因此又稱「行軍鍋」。銅器在當時的運用還不算廣泛,一般只用在軍事上,這也是後來古墓中挖掘出的銅鼓都是與大量兵器共存的原因。
  • 銅鼓推出新春旅遊微電影《戀》
    記者了解到,這部微電影從編劇、導演、攝影攝像、演員等整個班底都是土生土長的銅鼓本地人。據導演王仲昌介紹,人們對原生態美好環境的渴求日益強烈,內心深處總是渴望有一處山清水秀、愛情和事業美滿的棲息地。在這種背景下,銅鼓縣原生態的環境、淳樸的風俗民情和美味的客家飲食,正迎合了都市人回歸自然的心理。
  • 「銅鼓之鄉」看銅鼓(文物有話說)
    廣西銅鼓以數量最多、種類最齊、體形碩大著稱,被譽為「銅鼓之鄉」「銅鼓大本營」。廣西民族博物館館藏近350面銅鼓,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古代銅鼓數量最多的博物館。  銅鼓起源於2700年前春秋早期的雲南中西部,是由炊具銅釜演變而來。1975年,雲南楚雄萬家壩遺址23號墓出土4面銅鼓,鼓面上有煙燻的痕跡,說明它們曾作為炊具使用。
  • 文物有話說:「銅鼓之鄉」看銅鼓
    銅鼓,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特有的青銅器。銅鼓體如圓墩,平面曲腰,中空無底,兩側附耳,遍體紋飾,鼓面立體裝飾以青蛙最為常見。2015年,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銅鼓專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館藏銅鼓1676面。民間藏鼓在2014年約1500面。廣西銅鼓以數量最多、種類最齊、體形碩大著稱,被譽為「銅鼓之鄉」「銅鼓大本營」。
  • 向東一小時樂遊康養銅鼓,江西銅鼓全域旅遊推介會在長沙召開
    推介會以湖南省長株潭核心商務圈消費群為核心服務對象,推出了「長沙向東一小時、快樂康養遊銅鼓」的宣傳主題語,向湖南民眾傳遞了「時間、情感、政策、客源、品牌」多維度的市場體驗優勢,增強了湖南民眾對銅鼓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