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司馬懿再見到諸葛亮,是否該給他開個慶功宴?孔明可能會罵街

2020-11-29 歷史鑑賞者

在司馬懿的人生當中,諸葛亮只是其中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對手,甚至可以說,諸葛亮是司馬懿人生中的貴人。

沒有諸葛亮,司馬懿根本就翻不起巨浪來。正是因為有了諸葛亮,才讓司馬懿起死回生,重新執掌兵權,繼而為後來奪取曹魏政權奠定基礎。

要是到了下面,司馬懿再見到諸葛亮,首先這錦旗應該要做好,其次感激涕零不知所言是肯定的,最後才會聊到在戰場上的表現。

第一場,司馬懿開始表彰諸葛亮。

司馬懿:由於我兒子成了晉王,我孫子建立了晉朝,所以我這個老傢伙,也一不小心成為了皇帝。你們都說我的兒孫厲害,其實啊,真正創業的,那是我!

那麼問題來了,我創業這麼多年,最需要感謝的是哪一位豪傑呢?不是郭淮,也不是鄧艾,我最要感謝的就是我昔日的老對手諸葛亮!

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我大晉朝的江山社稷。所以別人開國,把第一功臣都留給隊友,我開國,這第一功臣的位置,肯定是諸葛亮的!來給諸葛亮頒發錦旗和獎章。

諸葛亮:司馬老賊,少在這兒得了便宜還賣乖!我恨不得食汝肉,衾汝皮!我可不是你的什麼內應,當年要不是山路不好走,你十個司馬懿也不是我的對手!

可憐我主去世的早,以他的英明神武,肯定可以帶我們離開蜀地,一統天下,哪裡輪得到你們司馬家在這兒猖獗。

你們全家都是亂臣賊子,你家世代都是漢朝老臣,家裡那麼多錢打哪兒來的?還不是在漢朝做官弄來的?

再看看你本人,一直給老曹家打工,人家三代君王對你很差麼?曹操教你本事,曹丕把你當摯友,曹叡把你當依靠,你是怎麼對待他們家的後人的?你可真有臉!

司馬懿:好了好了,就此打住,感謝孔明先生精彩而富有魅力的演講。他對我的誇讚,我實在是承受不起,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

第二場:感激涕零,不知所言。

司馬懿:誰都知道,我這輩子主要是給曹魏打工,那麼大家都會認為,我的朋友一定都在曹魏。其實你們都錯了,我這輩子最好的朋友,不在曹魏,而在蜀漢,他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可真是我的好朋友啊!當年我被曹叡各種懷疑,罷免了兵權回家養老。曹叡把曹真弄到戰場上去跟我的好友諸葛亮較量。

結果你們都知道,我的好友諸葛亮一看不是我司馬懿來,所以絲毫沒有手軟,把曹真給趕跑了。曹叡這才意識到,好像只有我司馬懿可以對付諸葛亮。

其實他們都不知道,我跟孔明先生,那是惺惺相惜的關係。你們不信是吧?我一來,我們兩家就和平共處了!

你說這事情怪不怪?我跟你們說,孔明先生可真是人中龍鳳,他可不貪圖什麼,完全是跟我關係好,白白幫我的忙,我是真的不知道怎麼感謝他了。

後來你們都知道,孔明先生為了幫我,甚至把小命都奉獻出去了,你說我還能說啥,只有感激涕零的份了。

諸葛亮:司馬老賊!你休得在這裡胡言亂語!我那是跟你惺惺相惜嗎?你小子一出場就躲在家裡閉門不出,你明知道我們的糧草運一趟過來千難萬險,你就是利用這一點陷害我!

現在這些亂七八糟的專家,居然認為我跟你對弈那是你在養寇自重?我真的要笑了,你小子也配跟我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比賽嗎?

你手裡什麼籌碼,我手裡什麼籌碼?難道這幫專家們都瞎了嗎?要是咱們換個位置,我敢打賭你半年內就熬不下去了。

你手裡有曹魏三十萬大軍,我手裡頂天了只能湊十萬人馬。你運送糧草那是一路暢通,我運送糧草必須要跋山涉水,有些地方只能靠人力一包一包地把糧食背出來。你們家大業大,後勤供給源源不斷,我們小國寡民,全靠軍民一心才勉強支撐。

就算是這樣,我也能在戰場上把你司馬老賊逼得躲在大營裡不出來,你現在擱這兒說什麼風涼話呢?

司馬懿:這個這個,保安,先保護好我,我看場面有點失控。實在不行咱們直接跳過這個環節,記住了這段掐掉不準播啊!

第三場:談論戰場上的表現。

司馬懿:我是戰場老手,從曹操活著的時候,其實我司馬懿就已經嶄露頭角了!你們都不知道吧?我跟你們講,曹老闆的很多餿主意,那都是我幫他出的!

曹丕這小子不聽我的勸告,死活要伐吳,結果你看看,你小子哪點比劉備強呢?人家劉備伐吳都失敗了,你可真能,說到伐吳,我孫子伐吳倒是一把好手。

曹叡這孩子,一開始還是蠻聽話的,就是聽了曹休和曹真的忽悠,非要把我的兵權給搶了,你看看,沒有我,誰是諸葛亮的對手?

好在他們後來老實了,把軍權還給了我,我上了戰場,就把攻城略地的諸葛亮給逼停了,這是什麼?這就是本事!跟諸葛亮對峙這麼多年,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為什麼?因為諸葛亮的名氣大啊,我跟他對峙多一天,那我就跟著多沾光一天。你看看後世對我還是比較熟悉的吧?

在戰場上,我跟諸葛亮那是不相上下的關係,這個我不自吹自擂,諸葛亮的確厲害,但是碰到我這個強勁的對手,他也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說是不是,孔明先生?

諸葛亮:我真想罵兩句髒話,可惜會被和諧掉。司馬老賊真的是一點廉恥都沒有啊!人家曹家三代君王那麼器重你,你小子居然跑去把人家的江山給搶了,還有臉在這兒吹噓自己的功勞。

在戰場上,你能擋住我的進攻,那是你厲害嗎?哪一次你出來跟我較量,不是以失敗而告終?我就這麼跟你說吧,要是我有充足的糧草,我鐵定跟你耗下去。

我們漢朝艱苦,沒有那麼多糧草可以供應過來,等到我想到了屯田的好辦法時,大限也已經到了,否則哪裡輪得到你在戰場上猖獗?

我六出祁山勢不可擋,要不是被糧草所拖累,根本輪不到你司馬老賊在那兒唱讚歌!還好意思提戰場上的事情。

司馬懿:這是一次很愉快的談話。從談話中,大家應該就能明白,為什麼我能活得長,而諸葛亮只能活54歲了。這傢伙實在是太暴躁了,完全沒有一點大家風範的樣子。

你們看看我,那就是一個老成謀國的形象。只有我這樣不動聲色的人,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不信你看看我的兒孫們!

相關焦點

  • 《虎嘯龍吟》諸葛亮空城計攻心為上,司馬懿為活命放走孔明
    馬謖失守街亭,諸葛亮撤回漢中,途徑西縣為保百姓能全部撤回漢中,自己留下,在城頭焚香彈琴,城下站著魏國15萬大軍,這就是傳說中的空城計。司馬懿第一次見孔明,在城門下駐足,諸葛亮於城樓之上撫琴,司馬懿聽著琴聲似被諸葛亮帶入另外一個只有二人的空間。司馬懿和孔明對話,斷定諸葛亮身後的是一座空城,諸葛亮承認確實如此,但諸葛亮料定司馬懿不會進城。
  • 王朗以為面對的諸葛亮是「文藝青年」,沒想到居然是「罵街」高手
    兩個對等身份的智者坐在一起,相互之間交流一下,談一談國家大事,再嘮一嘮人生感悟,彼此增進一些私人情感,以後蜀魏兩國再有什麼化解不開的矛盾,王朗就可以出使蜀國與諸葛亮面談,這樣不僅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還能夠受到諸葛亮的熱情款待,同時也能夠提升自己在魏國國君心中的分量。
  • 司馬懿再遇到諸葛亮,是不是該感激涕零?沒有諸葛亮就沒有晉王朝
    在司馬懿的人生當中,諸葛亮只是其中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對手,甚至可以說,諸葛亮是司馬懿人生中的貴人。沒有諸葛亮,司馬懿根本就翻不起巨浪來。正是因為有了諸葛亮,才讓司馬懿起死回生,重新執掌兵權,繼而為後來奪取曹魏政權奠定基礎。要是到了下面,司馬懿再見到諸葛亮,首先這錦旗應該要做好,其次感激涕零不知所言是肯定的,最後才會聊到在戰場上的表現。
  • 「空城計」存在質疑,為何還後人還用故事對比司馬懿與諸葛亮?
    但通過史料推斷,「空城計」本身是否存在都讓人懷疑,據說這是一個故事,並非真實存在。「空城計」是否存在?對於「空城計」的記載,《三國志》中裴松之注引了《難郭衝五事》這樣描述:「諸葛亮屯於陽平,……晉宣帝(司馬懿)率二十萬眾拒亮。……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掃地卻灑。
  • 諸葛亮和司馬懿:不是棋逢對手,又怎知我心中溝壑
    魏蜀對峙相持不下的時候,諸葛亮為了逼司馬懿出戰給他送去了快遞,司馬懿收到快遞打開一看原來是套精美的女人衣服,於是就問快遞員諸葛丞相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如何?快遞員言道:「丞相夙興夜寐,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所啖食不至數升。」司馬懿嘆到:「諸葛孔明其能久乎?」
  • 《空城計》中讓司馬懿撤退的原因,不是諸葛亮,而是他身後的道童
    其實就算曹派司馬懿前去,諸葛亮也是算到了的魏國大軍會派人前來支援,於是便派了大軍前往關中與隴右的要道阻截,而自己則帶人將隴右剩餘的其他勢力收服。但諸葛亮沒算到的是,他派去封鎖要道的將軍馬謖卻是一個急功近利的人。當馬謖到達前線後便開始不聽調度,亂指揮一通,把諸葛亮的交代拋之腦後,最終被魏軍大破,讓蜀軍損兵折將,諸葛亮也不得已從隴右撤退。而然為了掩護一個名為西城的地方百姓撤退時,被身後的魏軍給追上了。而他身邊的兵力又不足以掩護他全身而退,所以他只能冒險一試,給司馬懿唱一出空城計。
  • 諸葛亮火燒司馬懿,下雨時說了8個字,難怪他算不出那天有雨
    話說三國演義中的風雲人物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是劉備身邊最得力的能臣,也是智謀無雙的驚天謀士。直到現在,三國中最被人稱頌的就是諸葛孔明。其種種戰績被大家傳的神乎其神。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赤壁等鬼神之計可謂驚為天人。當初劉關張三兄弟三顧茅廬,天下的謀士誰都不要,非要聘請諸葛亮做自己的軍師。
  • 三國司馬懿是哪裡人 為什麼諸葛亮怕司馬懿
    誰若是想進攻的話,誰就是輸家,所以才會出現第一次諸葛亮因為糧草不濟而無功而返,第二次諸葛亮準備好充足糧草,但是司馬懿堅決不出戰。誰先出戰,誰就是輸家。如果真要說怕的話,那就是諸葛亮死後,蜀國將無人能擋司馬懿。若是司馬懿揮軍而上的話,蜀國必敗無疑。這是由於蜀國的實力較弱,諸葛亮若不為蜀國殫精竭慮,蜀國很快就會被吞併。性格純厚端正之人肯定怕性格詭異之人。
  • 三國時期的孔明先生,做過司馬懿老師還救過他,並推動時代進程!
    當我們提到三國時期的孔明先生,相信99%的童鞋腦中反映的就是那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孔明。由於諸葛亮的加盟,劉備集團從一支遊動的戰爭集團開始紮根荊州,漸漸打磨成為三國最終建立蜀漢的強在勢力。但在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並不是這位大名鼎鼎的諸葛亮,而是另一位不為大家所知的孔明先生,胡昭。胡昭,字孔明,潁川人。其一生都未曾做官,一生都是一名鄉野村夫。但他卻是三國時期有名的隱士。胡昭最為著名的就是其多次拒絕出仕。 漢末戰亂紛起,胡昭選擇於河北冀州避難。
  •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為何不伐蜀?看看這些舉動就知道他的野心
    諸葛亮死後,曹魏為何長達15年不攻蜀國?看看司馬懿的舉動就懂了就《三國演義》的人設來說,貌似整個三國時代也找不出1個比諸葛亮更聰明的人來了。像吹得可與之其名的龐統完全不夠看,而如周瑜這樣的美男子也不過是個小氣鬼而已,至於其他徐庶、郭嘉、荀彧、賈詡等各種各樣的謀士那都不是諸葛孔明的對手。但諸葛亮再厲害也不是無敵的,因為到了魏、蜀、吳3國並立之時,曹魏出現司馬懿這樣無限接近諸葛亮的人存在。
  • 司馬懿用八個字判斷諸葛亮的生死,也對今天的一部分人發出警示
    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在前五次北伐無功而返的基礎上再次率領軍隊出發。魏國還是老對手司馬懿率領軍隊拒敵。諸葛亮與司馬懿在五丈原相持了一百多天。諸葛亮多次挑戰魏軍,但是司馬懿絲毫不理睬,採取拖延的戰術。為了激怒司馬懿,諸葛亮送了一些婦女的華麗衣服給司馬懿。司馬懿大怒,向魏帝曹睿請示要求決戰。曹睿派衛尉辛毗帶著令旗去制止他。姜維對諸葛亮說:「辛毗帶著令旗來到,司馬懿不會再出戰了。」
  • 三國軍師中,諸葛亮和司馬懿相比,為什麼千古流芳的是諸葛亮?!
    當年諸葛亮還未出山之時,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在諸葛亮草廬內,臥龍先生為劉備解說了天下形勢,制定了十幾年內蜀國的基本國策《隆中對》,劉備仰慕其才智,邀請劉備出山入幕,成為蜀國軍師,總理國家大事。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之時,劉備曾對孔明:「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儒其不才,君可自取。」
  • 三十六計之第十七計拋磚引玉,諸葛亮設計木牛流馬挫敗司馬懿
    很快司馬懿就得到軍中哨馬匯報說:蜀國軍隊的士兵用木牛流馬轉運糧草,人不用費多大力氣,牛馬還不需要餵東西。」司馬懿大驚說:「我之所以堅守不出,就是為了讓諸葛亮的兵馬糧草供應不上,最後自己撤退。可如今他們用這個辦法運送糧食,就不會自己撤退了,要想個辦法才行。」
  • 諸葛亮簡介,孔明借東風,赤壁之戰
    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
  • 三國歸晉早成定局 劉備司馬懿諸葛亮都不過是他的棋子
    曹叡慌了:喔靠,諸葛亮啊,老子才幹了幾天呢,你就想我這皇帝拉下馬?不得已,無人可用,曹叡只好重新啟用司馬懿,任命他為大都督掌握兵權和諸葛亮開始對抗賽。無論怎麼說,一個繞不開的事實就是:正是諸葛亮的一次又一次玩兒命倒逼讓司馬懿有了再一次從後臺站到觀眾面前的機會。
  • 三首詩寫孔明聞名於世,前兩首歌頌孔明,末首其實是讚美司馬懿?
    臥龍諸葛亮可謂是中國古代最富盛名的謀士了,後人也寫了很多關於他的詩詞,而有這麼三首特色鮮明,廣為流傳,第一首:臥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這首來自三國演義的諸葛亮的角色詩將東吳大都督周瑜和蜀漢丞相諸葛亮放在一起對比,著重突出諸葛亮的天才大略,就連名震赤壁的周郎都要甘拜下風,充滿著對孔明的讚美與崇拜,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歌頌諸葛亮的一首詩
  • 三國另一位孔明,拒絕曹操重用,救司馬懿一命,學生讓諸葛亮吐血
    而表字和名字的關係往往比較複雜,有的是對名字意義的擴充延伸,有的則是並列輔助之一,甚至在表字中,還能看出這個人在家中兄弟排行次序如何,比如漢末孫堅的四個兒子,孫策(字伯符),孫權(字仲謀),孫翊(字叔弼),孫匡(字季佐),表字中便出現了伯仲叔季這類傳統的兄弟排行順序。
  • 《大軍師司馬懿》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決,究竟誰技高一籌?
    《大軍師司馬懿》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決,究竟誰技高一籌?在大軍師司馬懿裡面,虎嘯龍吟播出以後,臥龍終於開始出場,作為司馬懿一直崇拜的偶像,司馬懿能夠和他交手可以說是非常興奮和激動的。那麼兩個人的智慧誰更高級呢?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 三首詩寫孔明聞名於世,前兩首是讚美他,末首其實是在誇司馬懿?
    臥龍諸葛亮可謂是中國古代最富盛名的謀士了,後人也寫了很多關於他的詩詞,而有這麼三首特色鮮明,廣為流傳,第一首:臥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這首來自三國演義的諸葛亮角色詩將東吳大都督周瑜和蜀漢丞相諸葛亮放在一起對比,著重突出諸葛亮的天才大略,就連名震九州的周郎都要甘拜下風,充滿著對孔明的讚美與崇拜,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歌頌諸葛亮的一首詩
  • 諸葛亮火燒司馬懿,上方谷卻突下大雨,難道孔明也有出錯的時候嗎
    如果仔細算一算諸葛亮一生所經歷的戰爭,就會發現他對火攻頗有心得。剛開始的第一場戰鬥就是在博望坡進行的。關羽,張飛,趙雲,劉備麾下的猛將,都對他頗有不服氣,不得已以劉備令劍威服眾人,將曹軍引入林中火燒之,大敗曹惇,燒掉了他的主帥。這場戰役不僅成功地擊退了敵人,為劉備贏得了安息之地,更贏得了關羽、張飛等人的尊敬,奠定了自己在蜀漢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