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直擊 興業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的小聰明與大危機

2020-12-19 騰訊網

深度 獨立 穿透

作者:司廷

來源:首條財經——首條研究院

年年3.15,主角各不同。

聚焦新興金融,一波波用戶的吐槽秀,正在讓粗放經營、野蠻生長的從業者,迎來算帳時刻。

比如興業消費金融。

公開信息顯示,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以下簡稱「興業消費金融」),成立於2014年12月,控股股東興業銀行持股66%。依託平臺優勢,已設立30家一級事業部,覆蓋50多個城市。截至2019年11月底,興業消費金融累計發放消費貸款超900億元,累計服務客戶超880萬戶。

不難發現,作為第二批消費金融公司試點,興業消費金融近年的發展勢頭迅猛。

遺憾的是,這位業界黑馬,快速奔跑中,關鍵的產品力口碑沒有形成正匹配。

高利貸投訴 整改不到位?

這從其用戶投訴中,可見端倪。

截至3月11日18時,聚投訴上相關興業消費金融的投訴帖達到432個。問題也多種多樣,包括暴力催收、陰陽合同、砍頭息等,其中最招眼的還是高利貸問題。

2020年3月9日,王先生在聚投訴稱,興業消費金融旗下產品小鯊易貸利息28.8%,高於銀保監會規定的24%利率,並且天天換不同電話騷擾本人及朋友家人。

3月7日,賀女士在聚投訴稱,2018年12月份在京東金融平臺上借了興業消費金融小鯊易貸,借款17800,前11個月每月還款1782.89元,最後一個月12月2日提前13天要還款2127.55元,其他月均是當月15日還款日。最後兩月因資金緊張導致逾期,已通過對公結清逾期的第一個月,又因興業消費金融銷帳延後,不以對公支付日期為準,多收逾期利息。最後一期在京東金融APP內結清小鯊易貸。因相信京東金融和興業銀行,未仔細核算本金和利息。現在因了解了算法,竟然綜合年利息遠超過國家規定的24%,還超過36%.就是高利貸!還上徵信!

2020年3月4日,胡女士在聚投訴平臺表示,興業消費金融年息高達31%以上,且還暴利催收,嚴重影響生活,堅決要求作廢合同,減掉已還款金額將餘額結清。

2020年2月21日,王先生在聚投訴平臺表示,從興業消費金融借款17800元,每期還款1787.71元,年化利率35.94%,高出國家規定的24%,已經歸還十期,要求按年化利率24的合法利息計算。

上述投訴均已通過平臺審核。

值得強調的是,瀏覽投訴平臺可知,這不是一個新問題。

實際上,福建銀保監局窗口曾要求興業消費金融自2020年1月1日開始,將貸款產品利率調整至24%以下,未來也只能做年化24%以內的產品。

那麼,興業消費金融是否在知錯犯錯、沒有整改到位呢?

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多部門聯合制定的《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通知正式施行。套路貸、高利貸、暴力催收是嚴打重點。

令人玩味的是,上述意見規定,金融機構貸款產品利率加上罰息、滯納金等一併不能超36%,而興業消費金融的利息雖高,卻多數在此之下。

換言之,這種粗放打法違規卻並不違法。看來,外表粗放的興業消費金融,也是下了一番心思。

不過,這種擦邊球打法,還是嚴重摩擦了消費者的利益線,更與其真誠服務,相伴成長的理念人設不甚相符。

企業官網顯示,真誠服務,相伴成長為其經營理念,資產規模及風控水平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整體品牌與服務能力進入行業前列。

疫情下的催收

這種不相符,在疫情之下,還有更生動體現。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5日,24家持牌營業的消費金融公司中,有17家響應銀保監會配合疫情防控的要求,推出延遲還款政策。興業消費金融位列其中。

2020年2月13日,興業消費金融公告表示,公司針對「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其他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客戶」,給予合理延後還款時間、適當延長貸款期限,相關調整期間對無法按原計劃還款的客戶不計入違約記錄等幫扶措施。

如此表態,可謂正能滿滿。想來,遭遇收入困境的用戶可緩口氣了。

然實際情況,似乎與之不同。

查詢聚投訴、黑貓投訴等平臺顯示,不少受疫情影響沒有收入來源的用戶,仍被密集催收。

2020年3月11日,投訴人王女士在聚投訴稱,因疫情原因,最近兩個月一直沒有上班,工資也不能正常發放,導致逾期。興業消費金融小鯊易貸的催收人員威脅上門,恐嚇,態度惡劣,暴力催收,騷擾無關人員。只是說現在沒有發放工資,要求延期,催收人員不聽人解釋,態度極差。

2020年3月2日,投訴人左旭左在聚投訴平臺表示,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欠你們錢我會還完,但一天幾十個電話,嚴重影響了我生活和工作,現在疫情還沒結束,呆了三個月才上班,身上真的沒錢,希望再給一些時間,所有的罰息利息會一分不少還上。

2020年2月28日,投訴人王女士在聚投訴平臺表示,由於疫情原因店鋪無法開門營業,導致資金鍊斷流無法還款,出現短期逾期。曾與公司客服協商晚一點還款,當時告知還款時間可由自己定。但後又收到電話被告知快速處理,否則就要爆通訊錄。

同樣,黑貓投訴平臺也有相似投訴,2020年2月27日,一匿名消費在黑貓投訴平臺稱,在興業消費金融-小鯊易貸申請了4000元借款。現因疫情影響,資金緊張,延遲還款。可到第二天催收員依舊電話騷擾,威脅上門催收,不給延遲還款。

聲聲投訴中,摩擦著興業消費金融的幫扶表態,也摩擦著其信用立身、以誠相貸的品牌人設。

疫情之下,顯露真情與責任。如何知行合一,把好事做好,興業消費金融的執行力仍有待提升。

難處也不少

一定意義上說,興業消費金融也有自己的難處。

實際上,疫情對其衝擊影響也不小。

先來看其業務情況。

產品方面,目前興業消費金融主要有 「小額閃電貸款」「家庭消費貸」及「名企白領貸」。

然其產品面向用戶有限,「名企白領貸」僅向興業銀行集團員工及配偶開放;「小額閃電貸款」僅限老用戶專享;「家庭消費貸」又是線下信貸產品,主要用於支付個人及家庭旅遊、教育、婚慶、裝修等。

實際上,背靠興業銀行這座大山,在業務方面,興業消費金融嚴重依賴母行的線下渠道資源。截至2018年末,線下業務貸款餘額176.78億元,佔總貸款餘額比例高達85.43%。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表示,「相較於線上展業的企業,線下業務為主的消費金融公司受到的衝擊肯定更明顯,像旅遊、教育、婚慶、裝修這些線下場景在疫情期間基本都停滯了。」

也基於此,受疫情影響,興業消費金融線下業務受到重創,經營承壓明顯,上述催貸問題也就在情理之中。

數據顯示,興業消費金融的逾期貸款正在走高。從逾期天數分布看,2020年1月份,逾期1-30天的筆數為152筆,逾期金額為0.16億元,到2020年2月份,逾期1-30天的筆數暴漲至1160筆,逾期金額大幅攀升至1.26億元,兩項指標漲幅均接近10倍。

2020年1月份,逾期90天以上的筆數為0筆,到2020年2月份,增加至51筆,逾期金額574萬元。

一系列利空數據,拷問著興業消費金融的風控力、抗風險能力。

專家表示,一場大疫,也是一顆試金石,可以凸顯價值企業的實力底色,也會加速暴露問題者的裸泳底褲。

顯然,興業消費金融的實力成色並不光鮮。

實際上,一直快速發展示人的興業消費金融,財務數據並不盡人意。

例如,興業消費金融營業支出大幅增加,2016年至2018年,其營業支出分別為4.73億元、7.76億元和17.9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6.75%、63.99%、131.70%。其中,業務及管理費佔營業支出的比均到60%。

這無形中會加重其業績負擔。

拷問不止於此,短期逾期率也是一個重要考量。

2018年年末,興業消費金融的逾期貸款餘額同比上升3.45億元至7.57億元,資產減值損失也從2017年年末的1.93億元大幅提升至2018年年末的6.42 億元。

對此,中誠信國際的評級報告曾表示:「由於逾期貸款在經濟走弱時較易轉化為不良資產,可能對資產質量產生影響,未來仍需保持關注。」

現在看來,上述觀點可謂一語中的。

簡單梳理,可以看出,興業消費金融的粗放發展,除了敬畏心缺失,更與其自身風控力、品控力薄弱,核心競爭力待提升有關。

三次被執行

陷入相似困境的,還有網貸巨頭捷信消費金融。

天眼查顯示,2020年2月26日、1月14日及1月13日,捷信消費金融分別被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法院、萊州市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三次執行標的金額為20600元、115342元、24217元,最高執行標的超10萬元。

作為我國首家外商獨資的消費金融公司,不足兩月時間,三次列為被執行人,如此成色表現令人唏噓。

公開資料顯示,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消費金融」)2010年底成立。主營個人消費貸款等業務,其股東為知名消費金融服務提供商捷信集團。

截止2019年3月30日,捷信集團在中國服務5000萬名客戶,其客戶貸款總額209.05億歐元(合計1616.54億元),中國佔比超60%。

2016年,捷信集團在中國市場營收為10億歐元(77.36億元),2018年增長到25億歐元(193.40億元),同時,捷信消費金融的業績也在穩步上升。

2016年到2018年,捷信消費金融分別實現營收19.78億歐元、31.09億歐元、39.52億歐元,淨利潤分別為2.27億歐元、2.75億歐元和4.98億歐元。

2019年上半年,其營收為21.01億歐元,同比增長8.86%;淨利潤為3.17億歐元。

不良率攀升

不過,營利雙增的高光下,問題隱憂也不少。

首先是不良率的逐年攀升。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捷信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6.1%、6.9%、8.4%、8.2%。其中,現金貸不良貸款率分別為5.9%、6.7%、8.6%、8.7%。

以2017年年末數據為例,捷信消費金融不良貸款率為3.83%。馬上消費金融、錦程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與興業消費金融不良貸款率分別為3.18%、2.72%、2.97%、2.11%,明顯高於行業可比公司。

與興業消費金融類似,受疫情影響,捷信的不良貸款率或再次承壓。

據悉,疫情導致醫美整形線下機構全部關停,而作為醫美分期最大玩家之一的捷信消費金融也暫停了包括醫美、生美(生活美容)、家裝分期在內的放款。

不過,捷信集團招股書顯示,公司擁有一支多達22101人的催收團隊,「94%至96%至少逾期一天的銷售點貸款以及93%至96%至少逾期一天的現金貸款均於逾期90天前收回」。

並且,根據近期捷信消費金融發布的一份「2020-2023戰略」計劃顯示,公司語音機器人現可日均處理公司超過40%的外呼任務。

同時,2020年1月7日,捷信2020年首期個人消費貸款ABS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規模達25億元。

這些動作及配套,顯然有助緩解其現金流壓力。

被訴大戶 迷失的捷信

然也衍生了亂象問題。

與興業消費金融類似,高營收、高利潤的捷信消費金融也是被訴大戶。

相關資料顯示,捷信消費金融通過收取利息、手續費、佣金等,其貸款利率一度超過36%。

招股書也顯示,2016年至2018年,捷信集團現金貸平均實際年利率分別為42%、37%和31%。

如上文所言,2019年10月,多部委曾聯合印發《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在定罪量刑時,以單次實際年利率超過36%的非法放貸為基準。

那麼,現在捷信的表現又如何呢?

截止2020年3月11日18時,捷信消費金融在聚投訴平臺的投訴量累計高達296825條,而黑貓投訴上的投訴量為5716條。主要投訴內容涉及高利貸、套路貸、砍頭息、暴力催收等問題。

3月10日,用戶「我叫陳思涵」在黑貓投訴稱,本人於2017年10月2號,接到捷信公司客服電話,說本人有筆31000的貸款可支用,由於當時家裡正急需用錢,所以我接受了這筆貸款,電話裡僅告知了分33期還,月還款金額,並未說清楚利息是多少,包含哪些費用。今天我翻看手機才發現貸款31000,總共本金加利息要還58000多。我現在每月還款1773.84,還了27期,已還金額47893元,剩餘未還金額10643元。經我計算貸款年化利息高達51%,除去貸款利息外的服務費、保險費之類雜費有6項並未告知本人,嚴重超過國家規定的正常利息範圍,屬於高利貸。

3月11日,韓女士在聚投訴稱,本人2017年8月6號經捷信業務員介紹,辦理了貸款2.3萬,如全部還完居然要4.4597萬!我就找原來那個業務員,他說他沒在那邊上班了,雖然寫的利息不高,但是加上管理費、服務費等等都超過了年利率24%了。然後我給捷信公司打電話要求減免提前結清未果,所以我就放棄還款了,沒想到他們竟然還對我的家人朋友進行電話騷擾。現在我要買房,發現竟然上徵信了。

面對頻頻投訴,問題纏身的捷信似乎已迷失航道。

此外,其還存在大量貸款爭議官司。

截止2020年3月4日,中國裁判文書網上與捷信金融消費公司有關的訴訟糾紛達4408條。其中,2017年616件,2018年1522件,2019年則上升到2135件,處於逐年上升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7月,捷信集團向港交所申請IPO上市,但2019年11月21日,卻取消了上市進程。

有業內人士認為,取消IPO很大程度上或與公司飽受「高利貸」質疑有關。

終結與新生 小聰明與大危機

簡單梳理,無論捷信還是興業,都是消金領域的領軍企業,擁有龐大用戶和品牌基礎,為何會陷入屢屢投訴的尷尬境地中?

2019年上半年,興業消費金融營收20.88億元,同比增長140.28%;淨利潤4.42億元,同比增長120.67%。

2019年上半年,捷信消費金融營收21.01億歐元,同比增長8.86%;淨利潤為3.17億歐元。

不難發現,消金業仍是一個高利行業。只不過,這些真金白銀裡面,有多少是黑來的錢呢?

從上述投訴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兩者或有意或無意為消費者挖下了一個個深坑,佔著平臺與用戶信息不對稱、用戶粗心大意、甚至行業空子的便宜,賺得不少昧心錢。

問題在於,這樣的小聰明能得逞多久呢?

業內人士表示,強監管仍是金融業的關鍵詞。未來網貸市場出清、監管促退還將持續。監管再加碼,信息披露要求提高,已讓行業進入良幣驅逐劣幣的時代。

在此背景下,當前從業者的粗放打法、各種昏招,或很快暴露在日光之下。這和你的品牌、實力無關,只和你的行為合規性有關。

這也預示著,未來的每一天都可能是3.15,每一刻都是監管時。無論捷信還是興業,粗放收割的日子已在終結路上。如不迷途知返,大危機、大苦果就在眼前。

在首條財經看來,與中國許多產業類似,拋棄粗放式的野蠻發展,追求精耕細作的高質量發展,已成消費金融乃至整個金融業的關鍵詞。只有拋掉快掙錢、掙快錢的冒進心理,利用創新、精進給用戶提供多元化、接地氣的產品,才能上得了臺面,並為行業贏得好名聲。

這是從業者的基本生存邏輯,也是普惠金融的應有之義。

繼續下墜,還是向陽而生,考驗著興業消費金融及鄭海清、捷信消費金融及翁德雷·弗裡德裡奇的經管智慧,首條財經也將持續關注。

本文為首條財經原創

本帳號系新浪財經/一點資訊/

鳳凰新聞/網易財經/搜狐財經/騰訊財經/今日頭條/藍鯨財經/百度百家/新浪微博/天天快報/中金在線/東方財富/雪球

等18家媒體入駐帳號

相關焦點

  • 捷信攜手新浪愛問普惠 合力打造消費金融科技創新
    科技已經成為金融企業打造競爭壁壘的核心因素,技術和金融之間新的分工和合作也是數字金融發展的新方向。3月21日,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和海南新浪愛問普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問普惠」)籤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發力網際網路線上業務及大數據精準營銷,尋找更多合作契機共同發展。
  • 捷信:開展「金融蒲公英」活動 普及青年職員金融知識
    此次捷信也藉助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告知山西樂群醫藥有限公司青年職員們:捷信分期貸款消費金融服務,運用了超前消費的思路,捷信金融服務不僅可以讓大家預留出更多的資金用於個人創業、投資理財等,還可以逐步打造良好的個人徵信記錄,為今後享受更高規格的捷信金融服務奠定基礎。
  • 謹慎圍觀金融直播帶貨 捷信為消費者奉上理性消費指南
    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型營銷不僅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而且在促進服務創新、拉動消費增長、振興鄉村經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些金融機構也在積極試水線上直播業務。然而,鑑於金融產品的特殊屬性,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日前發布了2020年第5號風險提示,提醒社會公眾注意甄別金融直播營銷風險,樹立科學理性的金融投資、消費觀念。
  • 弘揚金融正能量 捷信金融知識分享會在深圳舉辦
    12月8日,「捷信金融知識分享會」在深圳圓滿舉辦。此次分享會旨在通過金融知識普及,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幫助深圳市民理智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消費金融事業健康持續發展。捷信公共關係部長周建甡先生致辭提升市民基礎金融素養 共創美好生活分享會上,來自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的金融培訓師李雙玉老師圍繞常見非法金融活動的表現形式和識別方法、個人消費貸款辦理、信用卡消費的注意事項和逾期後果等日常生活中的金融行為,幫助與會者了解基礎金融知識對保護個人資金安全和個人徵信的重要性
  • 捷信金融知識普及—「金融蒲公英」走進山西樂群醫藥
    此次,捷信「金融蒲公英」活動來到了山西,為太原市綜改示範區的山西樂群醫藥有限公司青年職員們,帶來了一堂內容豐富的消費金融知識普及課程。捷信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圖片在捷信「金融蒲公英」活動現場,捷信工作人員通過知識講座、互動問答、現場交流等多種形式向大家普及了消費金融的發展歷史,消費貸款與信用卡的區別等知識。
  • 興業消費金融五周年:信用立身 以誠相「貸」
    作為第二批消費金融公司試點中首家開業的機構,興業消費金融依託母行興業銀行綜合性金融集團優勢,牢記普惠金融初心,堅持為社會大眾提供專業、高效的消費信貸服務,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的道路。截至2019年11月底,興業消費金融累計發放消費貸款超過900億元,累計服務客戶超過880萬戶,營運能力和風控水平穩步躋身行業龍頭地位。
  • 消費金融品牌決勝:科技向上 客戶下沉
    此前,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在銀保監會通氣會上表示,一些資本實力強、具備一定金融科技基礎及良好內控能力的機構,推動其主動轉網絡小貸公司,個別符合條件的可以轉消費金融持牌金融機構。   與此同時,在消費升級、監管鼓勵金融創新和金融不斷開放的大背景之下,消費金融牌照再度開閘。
  • 興業消費金融推出「興才計劃」 深耕教育扶貧工作
    據悉,興業消費金融推出的「興才計劃」面向所有大學生,彌補了國家助學貸款的缺漏,解決了國家助學貸款無法覆蓋所有大學生的實際困難,讓每一位有需求的大學生都能夠得到資金支持。   何以能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  這植根於興業消費金融的創新基因,興業消費金融創新開展「銀教合作」模式,深刻洞察學生們求學路上的難題,做有溫度的助學貸款,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尊嚴地完成學業。  「興才計劃」出臺之前,興業消費金融認真研究英、美等國外的助學貸款模式。
  • 2021年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校園招聘公告
    2021年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校園招聘公告 2020-12-13 11:32:33| 前程無憂
  • 聚焦多樣性需求 引領消費金融不斷創新
    作為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設立的首批試點消費金融公司,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秉持普惠金融的理念,始終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多樣性需求的消費金融產品。一方面,捷信不斷解鎖新的消費金融場景,將業務擴展到新興服務消費領域。同時,為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全渠道、便捷且智能的消費金融服務。
  • 普惠金融調研第四期:讓金融更具便利性的捷信
    大眾認知裡,這裡是亟需提升金融服務覆蓋率的地區,尤其是需要普惠金融服務來幫助當地百姓解決最基本的關於生計、生活等層面的消費需求。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就是這樣一個以提升西部地區金融服務覆蓋率和為普通消費者帶來金融服務便利性為目標的公司。  見到老廖的第一印象是,一個溫文爾雅、不善言辭的人。
  • 寓義於利,興業消費金融堅守崗位與客戶共渡難關
    在眾多參與主體中,堅持「寓義於利」的興業消費金融,自2014年成立以來,不斷探索適應數位化時代的發展路徑,深耕數位化普惠金融,實現了從經營到情懷的跨越,走出了一條有興業特色的普惠金融之路。「10天,34萬個電話,我們對經評估因疫情還貸困難的客戶給予合理延期」,興業消費金融負責人介紹。曉瑭是興業消費金融的老用戶,兩年前就曾因家庭裝修向興業消費金融申請了10萬元的貸款。疫情突如其來,曉瑭和家人不幸被感染,住進了武漢的方艙醫院隔離治療,而此時,曉瑭的公司也因疫情停工停止發放工資。面對即將到期的還款日,困在方艙醫院卻又無能為力的曉瑭急得直冒汗。
  • 捷信「金融蒲公英」活動走進石家莊社區
    為進一步普及金融基礎知識,增進廣大中國百姓對金融知識的認知和了解,提高他們的金融理財和金融安全防範意識。近期,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攜手石家莊電視臺,走進新華區柏林怡園社區,開展「城市文明大行動——公益社區行」活動,捷信為這裡的居民帶來了金融知識。
  • 捷信金融蒲公英活動走進西寧 開展金融知識普及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自從成立以來一直深入貫徹金融健康理念,捷信為了更好地服務金融消費者,使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金融更好惠利。捷信一直都在安排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積極開展了相關金融知識普及活動。近日,捷信主辦的「金融蒲公英」金融知識教育普及系列活動在西寧市城西區殷家莊社區舉行。
  • 2020年消費金融瞻望:專家建議允許持牌機構設定合理貸款率
    消費金融行業依然有春天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消費金融行業發展依然穩健,個人短期消費個人貸款增速13%,相比過去幾年30%的高增長,消費金融行業可以說由快速發展進入平穩發展階段。
  • 捷信走進安徽馬郢村開展普及「金融大篷車」活動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自從成立以來一直通過金融知識普及等宣傳活動,為廣大群眾提高防範金融風險作貢獻,引導群眾正確使用金融知識,弘揚金融正能量。據介紹,捷信「金融大篷車」鄉村行金融知識普及活動,重點聚焦農村人群金融知識的薄弱環節和金融需求,面向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宣傳普及基礎金融知識和風險防範技能,提升其金融素養和風險責任意識。為擴大金融知識普及受眾面,便於村民查閱學習金融知識,活動現場,捷信工作人員向馬郢村民發放了金融知識宣傳冊,涵蓋金融基礎知識、農村金融、消費知識大科普、防範電信詐騙等。
  • 捷信「金融蒲公英」再次出發 助青年創客安心創業
    跟隨春天的步伐,捷信「金融蒲公英」再次出發。此次由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主辦的「金融蒲公英」金融知識教育普及系列活動走進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人力資源產業園候鳥創客空間,近 50 名青年創客及來煙工作的年輕人進行了一場關於金融知識的生動對話。
  • 初入職場,捷信建議合理制定消費計劃
    職場新人對於金融知識的了解甚少,特別是很多年輕人正處於高消費時期,而剛入職的年輕人的工資水平和消費往往難成正比,如何正確的消費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消費金融則可以幫助他們了解金融相關知識。對於職場新人來說,面對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費方面的開支,在低收入高消費,存不住錢的階段,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一段拮据的低沉期,影響到近期小目標的實施。
  • 興業消費金融堅持普惠初心 推「興才」「立業」築夢起航
    我們希望用金融之力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的朝著夢想飛翔。」興業消費金融負責人表示。對以教育為社會責任主陣地的興業消費金融而言,這些學生家庭一直牽掛著興業消費金融的心。通過嚴密細緻的研究和普查,並且在研究了英美等國的助學貸款的案例後,興業消費金融推出了「興才計劃」,為大學生成才提供了一套補充性的資金支持方案。
  • 捷信"金融蒲公英"走進黔貴山區,金融普及教育走到城鎮"新移民"中間
    金秋九月,由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主辦的「金融蒲公英」金融知識教育普及系列活動走進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為當地居民帶來了一場金融知識公益教育講座。經濟發展的同時,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也在增加,與之相伴的是近些年興起的各類線上或線下消費金融產品。對於遵義地區人民,尤其是從農村遷居到城鎮的「新移民」而言,豐富金融基礎知識,了解個人徵信,提升金融素養,學會辨別金融市場的種種風險,是投入城市生活的重要一課。此次捷信「金融蒲公英」抓住當地需求,針對金融詐騙等問題為居民朋友們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