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露 | 釀一壺酒,煮一盞茶
2020年9月7日農曆七月二十 丨釀酒 煮茶 等一個人丨 · ·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夜半微涼,不知名的蟲兒們也日漸回巢,摘下幾朵木犀花,煮一盞清茶,總有幾分山居的味道。若此時再有一首琴曲,便更像了,一人一曲一茶,忘俗心,得幽閒,生活仿佛就如杜甫《白露》中所寫的那般: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
煮一壺茶,溫暖整個冬天!
所以,冬季飲茶,我建議煮著喝。煮茶不僅可以長時間保持茶湯的溫度,也更加容易將茶葉滋味給釋放出來。現在這個時節,手捧一杯溫熱的茶湯,足以驅散冬日的寒冷。那麼,下面就來說說煮茶的一些要點。首先,茶葉的選擇。
-
天下第一佛:樂山大佛
韋皋始撰《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載錄了開鑿大佛的始末,原碑尚存大佛右側臨江峭壁上。 樂山大佛聳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匯流之處,一千多年來,樂山大佛閱盡多少人間春色,經歷多少朝代更迭,依舊肅穆慈祥,心旌不搖。
-
「從來佳茗似佳人」,以茶入詩的十首名句佳作
煮茶茶作為古時文人騷客喜愛的飲品,早早便滲透到詩句裡,在歷史長河中,湧現了大量的優秀茶詩,據不完全統計,唐代約有500小編按照歷史先後整理了十首有一定代表意義的茶詩,與茶友共賞。- 01 左思《嬌女詩》-評選理由:早期茶詩。
-
大寒時節,煮壺老茶暖寒冬,老白茶、巖茶、黑茶、紅茶煮著喝!
再煮壺老壽眉,真是人間最好風味!大寒時節,節氣養生著眼於「藏」,寒冬臘月裡,養生喝茶該怎麼做呢?《2》養生喝茶,不妨將茶煮著喝。大寒的冷,不到這個時節,是真的難以體會得到的。這這麼冷的天氣裡,飲食上就要尤為講究溫補,多燉些滋補的湯羹養養生,在養生喝茶上,不妨將茶拿來煮著喝。煮壺老茶暖寒冬,怎麼樣的茶,適合拿來煮著喝呢?
-
雨水時節,讀幾首與春雨有關的詩吧
但疫情阻擋不了我們對春天的嚮往,對春天的熱愛,而當我們在特殊時節的春天,讀這首《春夜喜雨》時,會更加感受到杜甫詩歌中的情懷。那樣一場好雨,它知時節,知道人們的期盼,知道大地的渴望,於是,在每一個春天悄悄地發生了,悄悄地降臨人間,落在大地上。
-
每日一景 ·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為彌勒佛,縱三世佛之一。縱三世佛分別為:過去佛燃燈古佛、現在佛釋迦摩尼佛、未來佛彌勒佛。樂山大佛,也叫凌雲大佛,位於樂山三江匯合之處。大佛就在城邊,與樂山主城區隔河相望。本照片未取眾所熟知的大佛石像,而在樂山城(碼頭)攝一幅夜色「臥佛」。樂山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為世界上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713年),完成於貞元(803年)。
-
10首關於茶的詩詞佳作或名句,茶與詩的搭配,很美很愜意
關於茶的詩詞成千上萬,此處只為大家列舉10首我比較喜歡的,有些是原詩,有些因為原詩太長,只節選了精彩或者相關的部分。供大家參考閱讀。(1)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
煮一壺茶,赴一場冬日之約
>心便雅了起來人們常說「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燒一壺水,泡一杯茶都是將自己從忙碌生活中暫時解放出來的一種方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浮生若夢,煮一壺飲當這樣的茶爐融入茶事,融入生活,便是一種詩意美學。一旦生活節奏快得讓人喘不過氣,便閒下幾十分鐘,煮水溫杯,沏上一壺茶,停下來思考,亦或放空自己,都會是一種休憩與美好。| 你想要的,它都懂。
-
小雪時節,煮壺熱茶,誦佛經!
小雪時節養生,有兩大要點。 平心靜氣,心情愉悅 古人認為小雪節氣之後,由於「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導致「天地閉塞」,很容易讓人產生負面情緒。情緒的波動,自然會產生喜、怒、哀、樂等心情變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何保持心情愉悅?
-
十首寫茶詩詞:春茶瑤草碧,花箋茗碗香
人生如茶,生活如茶。品一杯好茶,度一段美好時光。十首經典的寫茶詩詞,就讓我們一起細細品,慢慢嘗。《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大開眼界,從風爐煮茶到電陶爐煮茶,煮好一壺茶,茶具該怎麼選?
秋冬季多喝煮出來熱茶,確實是不錯的體驗。不過談及煮茶,為了煮好一壺茶,該準備哪些茶具呢?《2》首先是,煮茶的爐。很早以前看過一位老友煮茶,當時我們在喝一泡正巖的老叢水仙。總之,要想喝到一款茶的原汁原味,追求一壺理想的茶味效果,不建議茶友們用養生壺煮茶。《4》聊完了煮茶的爐,再來看煮茶壺。市面上的煮茶壺,琳琅滿目。有金屬材質的,鐵壺、銅壺、銀壺。
-
樂山大佛旅投集團:文創賦能 助力文旅高質量發展
2020年9月17日,在樂山大佛旅投集團主辦的「2020大佛印象系列新品發布會」上,大佛景區旅遊形象歌曲《佛語·守望彼岸》MV全球首發;樂山大佛旅投集團LOGO及樂山大佛文創LOGO正式對外發布;「大佛印象」系列文創新品全新亮相。同時,樂山大佛旅投集團與省內外10家公司現場籤約,開啟「文創」合作新篇章。
-
春雨春茶品茶詩
春雨至,則萬物復甦,相繼出現雨水節氣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這自然說的是黃河流域、中原北國的景象。在彩雲南的滇南各大茶山,已經不止「草木萌動」,而是進入了春茶當採之際。清人許潛有詩吟道:版納山頭樹,到今千百年。蕊香春雨後,渴解晚風前。
-
樂山大佛詩
【樂山大佛飛天不得已,一散化蒼煙。連月傾盆雨,山峰作江灘。舉臂仰天問,十詢無一言。飛龍舞霹靂,金網灑人間。石蛟馱鬼竄,泥馬載夭還。
-
文學作品欣賞:煮一壺月光
把酒黃昏,對月如詩如痴,寫意人生,情愁無寄無期。你掛一簾悠夢於山前,等白雲來巢,待風雨而居。我寫一川山水於大野,與明月共舞,與風雲同棲。歲月不居,鍾子難期。月迷津渡,滿目風絮。朱顏辭鏡花辭樹,尋尋覓覓,朝花難拾。天若有情天亦老,冷冷清清,聽人笑語。淚眼相向,明月一壺如夢,清風江上,幾多風雨如許。
-
樂山大佛的原型,就在樂山大佛附近,卻很少有人知道
這段時間四川遭遇洪災,而四川的樂山大佛「洗腳」這個事情,不免讓人們感嘆四川人民苦中作樂的樂觀精神。這次樂山大佛一度成為輿論的熱點。不過樂山大佛的知名度雖然非常高,但這尊大佛本身的原型——位於眉山的一尊佛像卻鮮為人知。
-
走進樂山大佛
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烏尤,即秦所鑿樂山離堆,上有唐創建烏尤寺,以及相傳漢郭舍人注《爾雅》處。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6.7米,鼻和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9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
-
十首描寫茶的絕美古詩詞,詩情茶意,寄與愛茶人
現在這個世界,生活節奏太快,很多人都是早起晚睡,為生活為生計奔忙,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品一杯好茶。人們在生活壓力下,廢寢忘食的工作,為將來為以後拼搏,卻忽略了當下。為自己的心靈泡一杯清茶,緩解一下緊繃的心弦,一切都會過去,要相信冬雨之後會有春風。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是啊,煮一壺好茶,捧一本好書,在明媚的春光裡享受美好,多麼怡然自得。下面是小青精選的十首描寫茶的古詩詞,和小青一起欣賞吧!
-
飛山詩對1124:一壺茶煮三江水;又:靜臥松岡,陣陣濤聲入耳
看看上一期飛山詩對1122:水車車水車隨水本對句是化用老對句而來: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上聯出自勞動實踐,相傳為一老農所出;下聯出自生活體驗,因為扇子是才子佳人標配,於是這個功勞在傳說中便贈給了唐伯虎,優秀作品只有加上名人效應,才更易引起轟動加以傳播,所以不必深究到底出自誰手。上聯根據漢字回文特點,給出了一幅水車車水的恬靜田園畫面,下聯更是絕妙,一扇在手,扇動風生,充分表現了作者胸有成竹,信手拈來,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爆棚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