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後的電商直播不太平,先是微博打假大V爆料快手大主播辛巴售賣假燕窩,
後有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點名汪涵、李佳琦李雪琴,「大數據殺熟」、「不付尾款不能退貨」、「雙十一當天不能退款」亂象。
報告發布後引發熱議,被點名的李佳琦、李雪琴、汪涵相繼作出回應。
李佳琦:已退款,會負責到底
針對「買完不讓換」一事,李佳琦回應稱,消費者曾在11月6日將問題反映給品牌方和李佳琦直播間,廠商因為當時貨品已售完無法換貨,11月8日,已經進行了退款。如果對目前的售後解決方案仍有意見,會負責到底。
李雪琴:沒參與直播運營,不知情
對於「直播數據造假」,李雪琴回應,自己僅作為嘉賓參與本人及團隊並沒參與直播運營,對直播數據毫不知情。
汪涵籤約方銀河眾星:沒有刷單
對於商家繳納10萬元開播費,成交1323臺,退款1012臺,店鋪收到平臺虛假交易警告一事,汪涵暫未回應,籤約方銀河眾星回應「假的」,公司沒有任何虛構數據或購買流量的行為,只是幫該電商平臺帳號做直播執行,沒必要刷單,這次刷單後退單具有惡意攻擊特徵。
02
一夕之間,從歌功頌德到人人喊打
接連翻車後,全網一片討伐聲,一時間電商直播人人喊打,誰要站出來為直播說兩句,就是政治不正確。
似乎全然忘記疫情期間對電商直播的「感恩戴德」,小賣店老闆、大商場經理、老字號酒店都是如何通過直播自救的;電商直播又幫助了多少農民兄弟返鄉脫貧,重新點燃了多少手工藝人的希望。
2020「縣長直播」紀元,以直播的力量帶動民生
媒體為博眼球單純放大「直播翻車」,吃瓜群眾跟風反電商直播,大可不必。電商直播的社會和經濟意義總歸不是假的,因為幾個破壞規則的商家、主播,幾件偶發直播事故,幾篇煽風的報導就全盤否定電商直播太片面。
03
「翻車」非直播專屬,有磕絆才能更成熟
「翻車」又何止是電商直播專屬?360行,誰人不溼鞋?但不懂和明知故犯還是要嚴格區分。
這是一個行業走向成熟的必然過程,直播帶貨翻車體現了行業中的漏洞,漏洞顯現才會被整改,被完善。
每個行業都要經歷由混亂到有序,從野蠻生長到優勝劣汰的過程,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管體系正在建立。
04
監管系統約束,主播也要愛惜羽毛
11 月 13 日,國家網信辦發布的《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直播營銷平臺應當記錄、保存直播內容,保存時間不少於六十日,並提供直播內容回看功能。
根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以上 3 份文件今年針對直播帶貨下發的監管文件已經不下 10 份。 帶貨主播的責任和行業的規範正在逐漸建立,
電商直播是歷史大潮,滾滾向前,不會因為一兩篇報導,也不會因為一兩個翻車主播而停下腳步。
要做新網際網路弄潮兒必須順勢而為,良心做事,用優質產品和服務說話,心存僥倖的投機者只會被拍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