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世界,中國山水文化故事的詮釋

2020-08-09 文軒號

玉石雕是華夏千年傳承的手工藝術代表,是中華幾千年文化見證之一,縱觀世界,古四大文明古國如今唯一現存和能夠維持的恐怕只有中國,作為傳統純手工藝術的玉石雕創作不但還能展現其精妙的手法,更能包容古今山水文化故事的講述。

中華山水文化博大精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與水啟發了許許多多的古聖人,千百年來,無論是神話故事或是現實的歷史故事,都離不開山水點綴,傳統認知中,山與水帶有財氣、才氣、官氣和運勢,直至今日,從風旅聖地到鄉野荒地,也都附有山水的主架,甚至作古之人擇風水最佳的山水之地入土,以佑世孫安康,可見人一出生到離世,都山水不離不棄。

放眼世界,有誰不知中華文明的古老,而「玉雕」和「石雕」只是其中鳳毛麟角,卻足以撼動世界。如今的石雕和玉雕大多以家居擺件這主,擺放玄關處,用中華古文化來說是:「消災除患、增強運勢」。

傳說:用一尊名石、名玉雕刻而成的山水石雕,更是吸納天地靈氣,讓自己的事業和生活更加順心,且不說真與不真、靈與不靈,信則有、不信則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個人信仰問題不作多議,下面我們只觀石之質、雕之工。

桂林雞血玉雕件

相關焦點

  • 探訪青田石鄉,領略石雕文化
    小時候放牛,常常聽叔叔伯伯們講「前五百年諸葛亮,後五百年劉伯溫」的故事。劉伯溫就出生在浙江青田。上大學時候,班主任老師是一位雕刻愛好者,給我們班每位同學都雕刻了一枚印章,用的就是浙江青田印章石。2020年6月19日,我們安徽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商會一行十餘人,受邀前往浙江青田縣考察。
  • 把壽山石雕技藝帶向世界文化舞臺
    我的師傅馮久和與我是壽山石雕界僅有的兩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我們都有一個夢想:希望借世遺大會舉辦之機,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展現福州壽山石雕悠久歷史、傳承創新與精湛技藝,將壽山石雕這一非遺技藝帶向世界文化舞臺。這一夢想早在2010年時就已萌發。當年,我的代表作《春聲賦》被選送上海世博會,成為福建館鎮館之寶。
  • 民間故事對設計壽山石雕的影響與意義
    對壽山石雕設計而言,民間故事不但豐富創作題材,還為石雕増添裝飾民族文化特徵的效果。本文就是筆者結合自身設計經驗,探討民間故事對壽山石雕造成的影響與意義 。多姿多彩的民間故事不僅僅源自於人們的生活,又不局限在實際情況及人們認為真實與合理範圍內,充分利用奇特語言與象徵形式,體現出壽山石雕文化內涵,同時還開拓了壽山石雕藝術題材的新境界。
  • 麗水兩新黨建好故事|石雕行業協會黨支部:這裡的石雕「又紅又火」
    支部成立以來,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幫助石雕商戶謀發展,助力石雕產業謀振興,2017年被評為青田縣「先進基層黨組織」。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們浙江省玉石雕刻藝術大師李鴻老師的石雕作品。」   「李鴻老師從藝26年,擅長雕刻農作物、花卉、山水。今
  • 文化浙江大講堂 | 甌江山水詩路:石豔青田 鶴鳴甌江
    自2018年起,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浙江新聞頻道,每周日晚 21:20推出文化專題節目《文化浙江·大講堂》,擷取浙江歷史上一些特色鮮明的人、事、景,為廣大觀眾展示浙江璀璨的歷史文化。去年以來,圍繞浙江四條詩路文化帶建設,推出了「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浙江段)」等專題節目。本季節目推出「甌江山水詩路」篇。
  • 藝術源於自然:青田石雕大師陳小甫
    陳小甫,男,1959年出生於浙江省青田縣山口鎮,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浙江省首席技師、浙江省石雕一級技師、麗水市傳統工藝學科帶頭人,任浙江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青田縣第六屆、第七屆政協委員。
  • 全國34個省市簡稱,漢字設計創意詮釋各地文化
    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地域文化相似又各有特色!用創意漢字詮釋34個省市的簡稱,字體設計出了各地文化的精彩!繁榮海港連接四海中國山東齊魯文化惠普天下文人書卷人傑地靈中國江西名匠傳承窯火興旺
  • 傳承中國工匠精神,陳建輝老師助力壽山石雕再煥生機
    聯合國有《保護非物質遺產公約》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前者管「非物質」,後者管「物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分別於2008年、2009、2010年、2011年命名了四批世界非物質遺產,其中中國涉及29項。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文化質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
  • 青田石雕驚豔亮相2019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
    釉色滿韻的藝術陶瓷、巧奪天工的玉石雕刻、飛針走線的刺繡織品……近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舉辦的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在南京開幕。由青田石雕界大師創作的150多件青田石雕精品佳作同時亮相,以獨有的藝術魅力在會展現場颳起了「青田石雕旋風」,受到參會嘉賓和遊客的關注。
  • 庭院石雕是一種生活方式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庭園,無一不沉澱著歷代文化的精華石雕與庭園空間的交相輝映,將生境升華為畫境和意境,庭園中的石雕文化魅力,正在於「以景富情,感物明志」。每一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文化素養和藝術追求來選擇石雕藝術品。
  • 光明日報關注福州:把壽山石雕技藝帶向世界文化舞臺
    我的師傅馮久和與我是壽山石雕界僅有的兩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我們都有一個夢想:希望借世遺大會舉辦之機,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展現福州壽山石雕悠久歷史、傳承創新與精湛技藝,將壽山石雕這一非遺技藝帶向世界文化舞臺。 這一夢想早在2010年時就已萌發。當年,我的代表作《春聲賦》被選送上海世博會,成為福建館鎮館之寶。
  • 匠人百科 石雕藝術家林鐵勇:壽山石雕的新興傳承者
    雕刻歷史悠久、技藝精湛的各種雕塑工藝,如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刻硯等,是中國工藝美術中一項珍貴的藝術遺產。木雕、石雕、泥雕、麵塑等工藝,則大都流傳在民間,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壽山石雕,中國民間雕刻藝術之一。壽山石雕技法豐富多樣,精湛圓熟,又在發展過程中廣納博採,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其技法主要包括圓雕、印鈕雕、薄意雕、鏤空雕、淺浮雕、高浮雕、鑲嵌雕、鏈雕、篆刻和微雕等。壽山石雕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品類。
  • 清東陵石雕藝術中的龍鳳圖騰文化
    這些作品跨越了幾百年的時空,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大量的歷史信息,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堪稱清代石雕藝術的博物館。圖騰文化從一定的意義上講,當屬於原始宗教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各民族文化融合,中華民族的圖騰最終優選出龍與鳳。在清東陵石雕藝術作品中,對於圖騰文化有著強烈的表現。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東陵石雕藝術中所包含的「龍文化」吧!
  • 神奇的玉石雕世界
    玉石雕是華夏千年傳承的手工藝術代表,是中華幾千年文化見證之一,縱觀世界,古四大文明古國如今唯一現存和能夠維持的恐怕只有中國,作為傳統純手工藝術的玉石雕創作不但還能展現其精妙的手法,更能包容古今山水文化故事的講述。
  • 石雕浮雕壁畫所雕刻的內容有什麼
    浮雕壁畫是採用石材,通過浮雕的手法將各種各樣的圖案雕刻浮出表面,一種生動形象的視覺感,不管使用在什麼地方,浮雕壁畫的雕刻內容繁多,表達出不同的文化意義,達到了不同的裝飾效果。那石雕浮雕壁畫一般常用到的是宗教寺廟祠堂,再來就是校園內的使用,還有就是城市廣場,那麼這些地方所雕刻的都會是些什麼呢?
  • 庭園石雕中的文人空間
    山水之景離不開石,而在人為的空間中,創造心中的山水,對其中之石便有了更高的審美要求。石,是天地之作;賞石,可以說是文人審美的最高趣味。由庭院置石至廳堂立石,再到案幾供石乃至掌玩奇石,賞石出現在傳統文人生活的大小空間之中,中國自古就有「園無石不秀,廳無石不華,齋無石不雅,居無石不安」之說。可以說,只要文人的精神猶在,賞石的情懷就不變。「主人無俗志,築圃見文心」。
  • 一塊石雕 一座佛像 一段文化 一番風景
    石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佛像石雕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多數放於在寺廟中,用於供奉或當作各類擺件。中國各種佛門石雕,常用的石材有花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質量堅硬耐風化,因此也叫做石雕佛像。走進中國觀音故裡旅遊區廣德景區,景區內裝潢著獨具特色的地印石雕,重工打造、立體感十足。
  • 唯妙唯俏的中國石雕欄杆
    唯妙唯俏的中國石雕欄杆中國現存的著名隋朝拱橋有趙州橋,橋上石欄板雕刻的浮雕龍首神採飛揚,細緻生動,屬於世界文化遺產,我們可以學習趙州橋石欄杆圖片樣式、工藝、去製作設計更好的橋欄杆圖片、護欄圖片樣式。比較多見的有龍、鳳、獅、象、犀牛等具有闢邪寓意的祥瑞動物,或蓮花、芳木等祥雲仙草,也有少見的河神、武士、歷史故事浮雕等見下圖石欄杆圖片。
  • 匠心雕琢 風華古今——這裡的每一個石雕都有故事
    中國的石雕藝術源遠流長,有著輝煌的成就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建築離不開石材,人們賦予了石頭靈魂,讓石材變得多姿多彩。任時光荏苒,它們成了永恆。如今在國內,石雕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石雕作品不僅在古建築、仿古建築、現代建築中大受歡迎,在人們日常的環境中,也有林林總總的雕塑作品。
  • 打造世界「石雕之鄉」(圖)
    日前,筆者從惠安雕刻藝術研究會獲悉,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惠安縣委和惠安縣人民政府主辦,惠安雕刻藝術研究會承辦的第五屆中國雕刻藝術節暨「磊藝杯」石雕大獎賽將於12月在惠安舉行,活動歷時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