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箐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白巖松我們大家都知道,此次的疫情期間,他扮演了重要的實況傳遞者的身份,他不僅是知名的主持人,在育兒領域也有獨特的見解 ,他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愛打麻將的父母教不出有上進心的孩子。
孩子總能照出父母日常的真實言行和舉止,如果父母很愛打麻將,不求上進,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肯定跟自己一樣。
孩子這張白紙是交由父母執筆的,如何在自己很不上進的前提下教出很有上進心的孩子呢?
01父母如果沒做好榜樣,教不出上進的孩子
囂張跋扈的父母教出的孩子一定也沒有禮貌,上進勤奮的父母教出的孩子必定有責任心,父母們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到眼裡,尤其是剛剛有了認知能力的孩子,經常會去模仿和學習家長的一些細節問題,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端正自己,有問題一定要及時改正,給孩子最正確的引導。
此前新聞就報導過在上海迪士尼,一位女士懷疑一個小男孩故意碰了自己的屁股,於是教育了小朋友,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犯了錯誤被教育也是情有可原。
沒想到小男孩的母親對此事不依不饒,認為自己的兒子還只是個孩子,就算犯了錯誤又能怎麼樣,隨後還動起了手,並對這位女士進行了人身攻擊,表示對方長得醜,沒有人願意主動揩油。
這件事雖然是一件普通的社會新聞,報導了旅遊過程中遊客之間的摩擦,但是背後卻暴露出極大的教育問題。
家長在孩子面前是什麼樣,孩子就會照著學,這位母親在兒子面前一副胡攪蠻纏蠻不講理的模樣,孩子自然吸收進去的都是錯誤的示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很老的電視劇《春天后母心》,一位守寡的媽媽獨自養大了5個孩子,每個都成才了。
這位母親雖然貧窮,但是從來不會吝嗇對孩子的教育,窮人也有窮人的教育方法,為人正直的母親告訴孩子們再窮也不能偷,鼓勵孩子們自己工作減輕家庭的負擔。
其實很多偉人和名人並非都是出身出香門弟,很多寒門也出了改變世界的人,因此很多父母把孩子的不成器怪在社會大問題上是不對的,教育一個孩子大部分的責任在於家長而不是學校的老師,父母在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是絕對控股的。
02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成長起決定性作用
父母是孩子是第一位老師,父母的教育不僅僅在於教的古詩和英語小單詞,孩子的學習也不局限於這些刻板的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所以說,父母作為人生導師一定要規範自己的行為。
1.遇到問題要理性分析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這時候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緒表達和轉變。
有些父母性格暴躁,遇到事情衝動魯莽,可能會抱怨並傳播給孩子負能量,這時候孩子學到的解決事情的辦法就是抱怨和衝動。而有些家長遇到問題會理性分析,安撫好孩子的情緒,有條不紊的進行下一步,這樣孩子學到的就是很理性的解決方式。
2.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
孩子與父母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自然會學習父母的生活習慣,在孩子看來,父母就是生活老師。所以父母平常的習慣需要格外注意。例如吃完飯立刻清理餐桌洗碗筷,注意家庭衛生,常常打掃,穿衣服要得體,這些細節無形中都會被孩子繼承。
3.家庭關係的和睦
孩子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長會有不同的發展方向,如果父母長期爭吵甚至婚姻破裂,那給孩子留下的就是童年陰影,孩子的心理髮育就不健全,長大可能會懼怕社交。而如果孩子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一定會性格活潑開朗,自己懂得感恩與愛別人,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為孩子營造健康有愛的成長氛圍。
03教育子女,以身作則
大家都知道了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重要影響,一定要規範自己,平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表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營造充滿愛的氛圍供孩子成長。父母要做給孩子帶來正面形象的老師,才能教出好孩子,不然就像白巖松所說的,天天打麻將的父母,是絕對教不出積極上進的孩子的。
本文由箐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