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三位傑出的女性政治家,其中一位大家都比較熟知,就是我國歷史上的唯一正統女皇武則天。而另外兩位雖有帝王之志,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功登上皇位。
呂后是西漢建國者劉邦的老婆。在劉邦未發跡前,跟隨劉邦吃了不少苦頭,後來劉邦統一了天下,建立西漢王朝,呂雉也隨之成為呂后。但呂后隨著劉邦的去世,她的野心越來越大,想高登皇位,後來遭到群臣的反對,結局也很悲慘,劉氏宗室將呂氏後人殊殺殆盡。
一千多年後,北宋時期也有一位傳奇的太后,她是劉娥,她臨朝執政十一年,獨攬大權,但為何她沒能稱帝?
在劉娥執政期間,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採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進經濟發展。興修水利,發明「交子」(古時的一種貨幣交易方式),處理「天書運動」帶來的歷史遺留問題,使之國泰民安,為宋仁宗治理國家打下良好的基礎。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司馬光也對她高度讚揚:章獻明肅皇太后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趙氏實有大功。《宋史》也記載: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宋史演義》也評價她: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狠。由此可見,劉娥的綜合能力不比呂后、武后差,武后能夠稱帝,而為何劉太后不能稱帝?筆者認為她不是不想帝,而是當時的情勢不允許她稱帝。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卑微出身的她,身後沒有強大外戚勢力的支持
劉娥能當上皇后,可謂是傳奇。她出生在蜀地的一個普通家庭,她還在襁褓之中,父親很不幸戰死沙場。她的母親迫於生計,帶著她寄居在娘家,受盡人情冷暖。
她的外祖父在她十幾歲時,就將她嫁給當地一個叫龔美的銀匠。後來龔美帶著劉娥來到東京汴梁謀生,這一去改變了劉娥的一生。
劉娥為了生活,不得不街頭賣藝,引來無數人的圍觀。其中也引起襄王趙恆的注意,趙王爺想盡辦法打聽到她在京城的落腳點,將劉娥買下接入宮中。
後面憑藉她的努力,榮登後位。她當上皇后時,宋真宗後期生病,無力掌管朝政,都是劉皇后幫忙處理,這逐漸顯示出劉娥的政治才能。在1022年,宋真宗病逝,由劉太后輔佐宋仁宗,正式掌權,這時逐漸萌發出當皇帝的想法。卑微出身的她,她是憑一己之力當上皇后,完全上演草根逆襲的故事。從四川到京城,她沒有強大的家世背景,唯一依靠是前夫龔美後改名為劉美,這位劉美沒有什麼大的志向及能力,難以依靠。劉娥面對京城複雜的政治利益集團,僅憑一己之力很難成功。
二、劉太后沒有培養自己的政治勢力
在宋太宗趙光義執政期間,劉娥是見不得陽光,只能與趙恆做「地下情人」。後來劉娥耐得住,懂得隱忍,隱藏了十幾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明月。
997年,宋真宗趙恆即位,劉娥再次被接入宮中。這時的劉娥沒有想到自己能當皇后,沒有培育自己的政治勢力。連她一手提拔的魯宗道也反對她稱帝,劉太后問他:唐朝的武后怎樣?魯宗道義正辭嚴道: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劉太后聽完之後,無言以對。
劉娥雖然在執政期間,重用了一些人才,但始終沒有建立自己的政治勢力。其實有很多大臣對她的出身諱莫如深,不屑與她為伍,她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不清晰,沒有得到更多士大夫的支持。
三、北宋時期君臣共治天下,劉娥稱帝遭到群臣的反對
北宋時期,宋太祖在位期間,曾立下誓言:要重視讀書人。因此也造就了北宋時期重文輕武的體制,君臣共治天下,一些文官敢於直諫。
像前面所說的魯宗道,是一位寒門子弟,也敢於直諫。著名的文學家範仲淹也曾經死諫太后,頂得劉太后拿他沒辦法。這些文人之所以敢於死諫,是因為宋朝是這樣的體制。在宋朝當官,是件很幸福的事,相對輕鬆包容,也造就宋朝文化之鼎盛。像「唐宋八大家」有六個出現在宋朝。
劉娥稱帝,遭到群臣的反對,只好放棄。
四、劉娥不想重蹈覆轍,源自於對宋真宗的愛,不能做對不起趙氏列祖列宗的事
劉娥雖有呂后、武后的才能,但沒有呂武的心狠手辣。因為她是真心愛宋真宗,而武后則是參雜一些利益關係在裡面,武后為了稱帝可以不擇手段,不惜殺自己的親生骨肉。而劉太后則沒有武后那麼心狠手辣,不想重蹈覆轍。
劉太后這時已掌握實權,臨死之前也穿過龍袍,過了一把皇帝「癮」。稱帝只是名分,換來的卻是宋朝社稷動蕩,她不忍心做出這樣的事情,對不起趙氏列祖列宗。
劉太后在公元1033年病逝,走完了她的一生。
縱觀劉太后的一生,從一個街頭賣藝的已婚女青年,逆襲成為皇太后,可謂是傳奇的一生。她站在宋朝的政治權力圈中心,面對權力的誘惑,難免會有野心,難能可貴的是劉娥始終未能踏出「稱帝」這一步,她稱帝會使她身敗名裂,也是她明智的選擇。大家對劉娥未能稱帝有何看法?歡迎大家評論與關注!關注我,帶你們了解歷史人物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