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傳奇太后劉娥:獨攬大權,而為何未能稱帝?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2020-12-15 老羅談史

在中國歷史上有三位傑出的女性政治家,其中一位大家都比較熟知,就是我國歷史上的唯一正統女皇武則天。而另外兩位雖有帝王之志,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功登上皇位。

呂后是西漢建國者劉邦的老婆。在劉邦未發跡前,跟隨劉邦吃了不少苦頭,後來劉邦統一了天下,建立西漢王朝,呂雉也隨之成為呂后。但呂后隨著劉邦的去世,她的野心越來越大,想高登皇位,後來遭到群臣的反對,結局也很悲慘,劉氏宗室將呂氏後人殊殺殆盡。

一千多年後,北宋時期也有一位傳奇的太后,她是劉娥,她臨朝執政十一年,獨攬大權,但為何她沒能稱帝?

在劉娥執政期間,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採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進經濟發展。興修水利,發明「交子」(古時的一種貨幣交易方式),處理「天書運動」帶來的歷史遺留問題,使之國泰民安,為宋仁宗治理國家打下良好的基礎。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司馬光也對她高度讚揚:章獻明肅皇太后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趙氏實有大功。《宋史》也記載: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宋史演義》也評價她: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狠。由此可見,劉娥的綜合能力不比呂后、武后差,武后能夠稱帝,而為何劉太后不能稱帝?筆者認為她不是不想帝,而是當時的情勢不允許她稱帝。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卑微出身的她,身後沒有強大外戚勢力的支持

劉娥能當上皇后,可謂是傳奇。她出生在蜀地的一個普通家庭,她還在襁褓之中,父親很不幸戰死沙場。她的母親迫於生計,帶著她寄居在娘家,受盡人情冷暖。

她的外祖父在她十幾歲時,就將她嫁給當地一個叫龔美的銀匠。後來龔美帶著劉娥來到東京汴梁謀生,這一去改變了劉娥的一生。

劉娥為了生活,不得不街頭賣藝,引來無數人的圍觀。其中也引起襄王趙恆的注意,趙王爺想盡辦法打聽到她在京城的落腳點,將劉娥買下接入宮中。

後面憑藉她的努力,榮登後位。她當上皇后時,宋真宗後期生病,無力掌管朝政,都是劉皇后幫忙處理,這逐漸顯示出劉娥的政治才能。在1022年,宋真宗病逝,由劉太后輔佐宋仁宗,正式掌權,這時逐漸萌發出當皇帝的想法。卑微出身的她,她是憑一己之力當上皇后,完全上演草根逆襲的故事。從四川到京城,她沒有強大的家世背景,唯一依靠是前夫龔美後改名為劉美,這位劉美沒有什麼大的志向及能力,難以依靠。劉娥面對京城複雜的政治利益集團,僅憑一己之力很難成功。

二、劉太后沒有培養自己的政治勢力

在宋太宗趙光義執政期間,劉娥是見不得陽光,只能與趙恆做「地下情人」。後來劉娥耐得住,懂得隱忍,隱藏了十幾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明月。

997年,宋真宗趙恆即位,劉娥再次被接入宮中。這時的劉娥沒有想到自己能當皇后,沒有培育自己的政治勢力。連她一手提拔的魯宗道也反對她稱帝,劉太后問他:唐朝的武后怎樣?魯宗道義正辭嚴道: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劉太后聽完之後,無言以對。

劉娥雖然在執政期間,重用了一些人才,但始終沒有建立自己的政治勢力。其實有很多大臣對她的出身諱莫如深,不屑與她為伍,她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不清晰,沒有得到更多士大夫的支持。

三、北宋時期君臣共治天下,劉娥稱帝遭到群臣的反對

北宋時期,宋太祖在位期間,曾立下誓言:要重視讀書人。因此也造就了北宋時期重文輕武的體制,君臣共治天下,一些文官敢於直諫。

像前面所說的魯宗道,是一位寒門子弟,也敢於直諫。著名的文學家範仲淹也曾經死諫太后,頂得劉太后拿他沒辦法。這些文人之所以敢於死諫,是因為宋朝是這樣的體制。在宋朝當官,是件很幸福的事,相對輕鬆包容,也造就宋朝文化之鼎盛。像「唐宋八大家」有六個出現在宋朝。

劉娥稱帝,遭到群臣的反對,只好放棄。

四、劉娥不想重蹈覆轍,源自於對宋真宗的愛,不能做對不起趙氏列祖列宗的事

劉娥雖有呂后、武后的才能,但沒有呂武的心狠手辣。因為她是真心愛宋真宗,而武后則是參雜一些利益關係在裡面,武后為了稱帝可以不擇手段,不惜殺自己的親生骨肉。而劉太后則沒有武后那麼心狠手辣,不想重蹈覆轍。

劉太后這時已掌握實權,臨死之前也穿過龍袍,過了一把皇帝「癮」。稱帝只是名分,換來的卻是宋朝社稷動蕩,她不忍心做出這樣的事情,對不起趙氏列祖列宗。

劉太后在公元1033年病逝,走完了她的一生。

縱觀劉太后的一生,從一個街頭賣藝的已婚女青年,逆襲成為皇太后,可謂是傳奇的一生。她站在宋朝的政治權力圈中心,面對權力的誘惑,難免會有野心,難能可貴的是劉娥始終未能踏出「稱帝」這一步,她稱帝會使她身敗名裂,也是她明智的選擇。大家對劉娥未能稱帝有何看法?歡迎大家評論與關注!關注我,帶你們了解歷史人物的傳奇人生。

相關焦點

  • 北宋太后劉娥為什麼成不了第二個武則天?主要有三個原因
    著名民間故事「狸貓換太子」,講的是宋仁宗趙禎身世之謎的傳奇,故事裡心狠手辣的劉後在歷史上是有真實原型的,她便是北宋真宗章獻明肅皇后劉娥。歷史上的劉娥,曾像武則天一樣,協助自己的男人處理朝政,也曾控制自己的兒子,垂簾聽政,執掌朝政十餘年,她也因此被譽為「武則天第二」,但劉娥終究沒能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 北宋太后劉娥臨終前不斷拉扯衣服,宋仁宗為何下令給她脫下來呢?
    劉娥,宋真宗趙恆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攝政太后,對北宋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後人常常將她與漢朝的呂后和唐朝的武則天相提並論,誇她有呂后、武則天的才能,但卻沒有獨攬朝綱,可謂德才兼備。劉娥也是這樣。她甚至還萌生過效仿武則天稱帝的念頭。據史籍記載,有一次,她問魯宗道:「唐武后如何主?」以劉娥對歷史的熟悉程度,她自然不會不知道武則天是如何稱帝的。她這樣問,必然有其深意。於是魯宗回答道,武則天是唐朝的罪人啊,她幾乎毀掉了李唐的江山社稷。劉娥聽了,默然不語。
  • 北宋劉娥從賣貨郎的妻子到宋真宗的皇后,差點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北宋皇太后劉娥,從賣貨郎的妻子到宋真宗的太后,差點成為第二個武則天。我們現在講一個人成功總要有點先天條件,比如他出自書香門第,或者遇到貴人,但是劉娥的出身可以說是草根之中的草根。在百度百科上介紹劉娥是名門之後,不過家道中落,由母親的娘家撫養長大。
  • 宋真宗的皇后劉娥,有帝王之才,卻不做武則天第二
    導讀:宋真宗的皇后劉娥,有帝王之才,卻不做武則天第二劉娥生於宋太祖開寶元年,父親劉通,在宋太祖時擔任虎捷都指揮使同時還兼任嘉州刺史,屬於朝廷的封疆大吏。因此劉娥也算得上是名門千金。劉娥很快就進了宮。由於她姿色出眾、善解人意,跟趙恆的年齡相當,因此趙恆對她十分寵愛。後來劉娥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皇后。
  • 狸貓換太子,宋代「武則天」劉娥的一生
    這只是民間傳說,真正歷史中劉太后的形象如何?她與仁宗的關係又怎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主劉娥的傳奇一生,劉娥不平凡的出生註定將來要有一個不平凡的人生,劉娥的父親,劉通,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手底下的將軍,宋太祖建立北宋之後,劉通舉家遷到了成都華陽。
  • 劉娥為什麼不能像武則天一樣稱帝?唐宋社會變革下后妃幹政的消失
    後來程琳獻上《武后臨朝圖》以此取媚劉太后,劉太后當即批評程琳,但劉太后臨終前身穿龍袍拜祭祖廟,已經表明了她自己的態度。在宋真宗晚年到宋仁宗前期這段時間,劉太后通過政治鬥爭完全掌握了朝政,極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武則天。那麼為什麼劉太后沒有登基稱帝呢?從歷史來看,是社會環境發生了大變化導致劉太后沒有實現願望。
  • 《清平樂》劉娥下線,這位北宋垂簾太后,是歷史上被黑得最慘一位
    在前面數集裡,吳越飾演的劉娥戲份極重,壓制趙禎,袞服祭祖,幾乎讓人以為是第二個武則天,隨著劇情的推進,大家才明白過來,原來劉娥並不是想效仿武后,而是臨終前的一種執拗。劉娥下線了,再回頭來說下劉娥,在歷史上,劉娥可能是被黑得最慘的一位太后。這一切來自於一部戲劇《狸貓換太子》。
  • 《清平樂》還原了宋朝攝政太后劉娥一生的內心矛盾與無奈
    (劉娥畫像) 在最開始之前,先說一件頗為離奇的不明飛行物事件。這個事件直接引發了朝堂的震動,並且讓宋仁宗順利成為了太子。趙禎也就是宋仁宗之所以能夠被冊立為太子,還主要靠宋真宗時期的一起「UFO事件」,而這件事情也被稱為「北宋帽妖案」。
  • 清平樂太后為什麼要穿袞服 劉娥要成為武則天嗎
    清平樂太后為什麼要穿袞服 劉娥要成為武則天嗎  《清平樂》中,太后劉娥在宋仁宗生母死後突然宣布要在二月的謁廟儀式上身穿袞服祭祀太廟,此言一出,群臣紛紛反對,因為袞服是天子的服飾,太后要穿袞服,大家便都懷疑她想成為下一個武則天。
  • 劉娥垂簾聽政11年之久,一心要做武則天第二,為何最終未稱帝?
    1.投石問路有一天,垂簾聽政的太后劉娥忽然問大臣:「眾位愛卿,武則天是個怎樣的君主?」耿直的副宰相魯宗道直接怒懟道:「她是唐朝的大罪人啊,差點傾覆社稷。」接著他抬起頭直視著劉太后,問道:「太后問起武則天,莫非……莫非是有什麼想法麼?」這位魯副宰相可非等閒之輩,他有一個綽號叫「魚頭宰相」。
  • 《清平樂》劉娥:北宋朝堂上的「武則天」
    劇中仁宗皇帝趙禎的養母劉娥,在仁宗初繼位時大權獨攬,炙手可熱。那麼,歷史上真正的太后劉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劉娥,宋真宗趙恆皇后,死後諡為「章獻明肅皇后」。劉娥的一生,創下了幾個「第一」。北宋女主臨朝稱制第一人劉娥祖籍太原,祖、父兩代均擔任過後晉、後漢時的將軍,劉娥也稱的上是將門之後了。但很不幸的是,劉娥剛剛出生不久,父母就雙雙過世了,留下劉娥一人孤苦伶仃,被寄養在外婆家中。父母雙亡、寄人籬下,處在這種境地的劉娥,兒時所受磨難可想而知。
  • 宮鬥外衣掩蓋下的女政治家,狸貓換太子的主角——《清平樂》劉娥
    1、一個自幼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孤女,一朝成為皇后。劉娥自幼父母雙亡,寄居在外祖家,長大後長得如花似玉,成為歌女,後來嫁給一個叫做龔美的銀匠,日子過得很是艱難。宋仁宗的一生政績卓著,被後世讚譽,這是因為他少年時期受到了劉娥很好的教育和薰陶,登基後又有劉娥臨朝稱制,幫他打理政事,給他以後的「盛治」做了很好的鋪墊。正如武則天稱帝,在唐宋以前對她的評價正面的多,反倒是後世逐漸的惡評多起來,實際上是元明清時期的統治者和男性掌權者為了中央集權的統治,男權的強化,打壓女性、貶低女性地位所作出的一些醜化武則天的行為。
  • 《清平樂》「壞女人」吳越飾演太后劉娥,是奸妃還是賢后?
    《清平樂》中劉娥劉太后的悲情下線,讓觀眾們唏噓不已,彈幕上紛紛表達了同情之心。宋真宗趙恆的皇后劉娥確實是個傳奇人物,在歷史上有頗多爭議,有的史學家說她有「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有的史學家說她是奸妃,是專權的皇后。
  • 《清平樂》劉娥——賣藝孤女到掌權太后:女人格局越大,運氣越好
    唯一意猶未盡的是,咱們的太后娘娘下線太早啦。說起章獻明肅太后劉娥,從街頭賣藝女到掌實權太后,她的升職記,妥妥碾壓其他勵志劇。劉娥出身平凡,自幼父母雙亡,但她沒有怨天尤人。先是學鼓樂表演,安身立命;後又藉助龔美之力,跳出巴蜀,來到汴京。
  • 劉娥一生專寵不斷,差點成了大宋的武則天,最後自己拒絕稱帝
    有些人稱讚武則天,有些人仿效武則天,還有人說要做武則天那樣的女皇,威風凜凜,活著。換個女人,站在武則天的那個位置上,我想,她可能會選擇另一條路。第一個臨朝攝政的宋朝太后劉娥,被時代推到了這個位置,她搖搖欲墜,掙扎掙扎,最終選擇認命,將江山交到了宋仁宗手中。
  • 《清平樂》太后劉娥:「無呂、無之惡」是好評麼?
    《清平樂》裡有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細節:太后劉娥臨終,眾臣候在大殿。趙掌院高呼「太后已不能言語,只是不停撕扯身上的衣裳」。有大臣聞弦歌而知雅意,立即應道「太后不願以天子服飾見先帝啊」。眾臣子遂齊呼「請陛下下旨為太后更衣,換回太后服飾」。
  • 劉娥垂簾聽政11年,為何沒有學武則天自立?難怪慈禧最崇拜她
    慈禧最佩服的古人就是宋仁宗時期的太后劉娥,為什麼?因為這個女人跟慈禧很相似,都是權傾朝野的太后,都有登基稱帝的可能,都沒有稱帝。劉娥這個大姐很不安分,她做了太后以後,最喜歡做的事情,那就是穿龍袍,沒事兒就穿龍袍睡龍椅,壓根不把宋仁宗放在眼裡。
  • 大宋最厲害的女子:除掉寇準,執掌天下十一年,還差點稱帝
    歷史上的這位劉太后可以說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了。從蜀地孤女到北宋章獻明肅皇后,後又獨攬朝政十一年,還差點稱帝!這樣的人生,真的不得不令人驚嘆。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傳奇人生,一起來了解這位宋朝最厲害的女子。 1.早年經歷 劉娥早年的經歷十分悲慘。劉娥祖籍太原後舉家遷至成都華陽。她在出生不久,父母就雙雙去世了,尚在襁褓中的她被寄養在了母親龐氏的娘家。
  • 宋真宗皇后劉娥:從歌伎到皇后,女人格局越大,人生越開闊
    從此,劉娥成為北宋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太后,開始了十一年的執政生涯, 因皇帝年幼,再加上劉娥的出身、晉升之路與武則天有諸多相似之處,很多大臣都擔心她會效仿武則天稱帝,處處提防。
  • 北宋名臣寇準功在社稷為什麼還是鬥不過劉娥?宋真宗對他不放心
    1018年,宋真宗冊立唯一活著的兒子趙禎為太子,當時趙禎才八歲,而自感時日無多的宋真宗需要給兒子選個輔政人選,候選人一是功冠朝臣、天下聞名的寇準;二是宋真宗最愛的女人,政治上的好幫手劉娥。 客觀地說,從能力上來講寇準和劉娥不相上下。寇準精通軍政大事、足智多謀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各種影視劇中也有體現,就不多說了,主要談談劉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