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齊國和魯國都在山東,為何如今山東簡稱魯而不是齊?

2020-12-15 小弦夜話集

前言

山東素來有著「齊魯大地」的稱謂,因為春秋時期,齊國和魯國都在如今的山東地界之內,所以山東這一片地方也被人們叫做「齊魯大地」。但是山東的簡稱卻是「魯」而不是當時更為強大的「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山東

山東的簡稱

山東如今被簡稱為「魯」其實是民國時期才有的稱為,之前人們對山東的稱謂一直都是「齊」,而直到漢朝時期,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讓山東的稱謂從「齊」變成了「齊魯大地」,因為在漢武帝之前,儒家學說其實並沒有那麼強的影響力,而隨著漢朝之後各個君主對儒家學說的推崇,導致了孔子的故鄉——魯國在文人學士中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直到清朝後期,人們對山東的稱謂逐漸由「齊魯大地」改為了「魯」,並且一直被沿用至今。

漢武帝

齊魯大地

其實論述起來,不管是古人還是如今的人,說起山東第一個想到的只有春秋時期的齊國,而很少有人會想到當時弱小的魯國。如果魯國不是出了一個孔聖人,如果儒家學說沒有被推崇,那麼魯國可能早已經隨著滅亡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也不可能在千年之後成為山東的代名詞了。隨著漢武帝將儒家推崇到一個極高的地步,宋朝之後儒家便成為了士人心中絕對的「聖賢之學」,而儒家的創始人孔子自然也就變成了中國歷代讀書人最高的信仰,所以自然而然的,孔子的故鄉魯國就和孔子聯繫在一起,而「魯」這個稱為也和孔子聯繫在了一起。

孔子雕像

山東背後的文化

而如今山東之所以被稱為「魯」,其實更重要的是魯國背後的文化底蘊。魯國雖然是一個小國家,但是和我國傳統禮儀學說的起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魯國初代國君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周公——姬旦,這裡我們先不說「周公解夢」的真實程度。周公制定禮樂在歷史上是有明文記載的,而禮樂可以算得上我國傳統禮儀的起源。孔子正是在原有的禮樂基礎上融合改進,才有了儒家學說。所以魯國也可以算得上我國傳統禮儀文化的起源之鄉。雖然在魯國旁邊的齊國非常的強大,但是就文化層面來說,齊國顯然沒有魯國對於我國歷史影響大,所以如今我們選擇了「魯」作為簡稱,歸根結底是選擇了「魯」背後的禮儀作為山東的代表。

山東孔廟

尾言

如今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快,我們對於傳統文化也越來越不重視。雖然很多傳統禮儀或者其他傳統事物比較繁瑣,但是可以流傳千年證明這些文化還是有精華的地方的,我們要做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可能也是我們選擇了「魯」作為山東簡稱的原因,因為強大的帝國早晚會有一日消失,但是只要有文化的存在,我們的民族就可以繼續延續下去。

我國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春秋時齊國強於魯國,為何山東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春秋戰國時期,在山東境內有2大諸侯國,分別是齊國和魯國,其中齊國無論是人口、面積、還是國家實力都要遠強於魯國,而且到了最後的戰國末期,在僅剩的7大諸侯國中,留下的也是齊國而不是魯國,那麼為什麼現在提到山東,它的簡稱是魯而不是齊呢?
  • 山東稱「齊魯大地」,齊國比魯國更大,為何山東簡稱魯而不是齊
    山東省聊城市作家協會會員 張丁材 山東,人稱「齊魯大地」,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東地區有兩個著名的諸侯國——齊國和魯國。可是問題來了,齊國作為曾經的春秋五霸之一,與同時期的魯國相比強大很多,可為何現在山東的簡稱取的是「魯」,而不是「齊」呢?
  • 古時山東境內有齊國與魯國,為什麼現在山東簡稱魯,而不是齊?
    山東稱魯不稱齊,儘管春秋戰國時代齊國的影響力遠遠大於魯,後世割據山東的政權也稱齊不稱魯。原因何在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一、魯國血統比齊國高貴;其二、魯國周禮保存得比齊國好;其三、聖人孔子的一生基本上魯國,可以說孔子是魯國人而不是齊國人。
  • 歷史上齊國遠比魯國強大,但為何山東簡稱為「魯」而不是「齊」?
    但許多人就要問了,山東用「魯」來代表,很好理解,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魯國,就在山東境內。但是,春秋時期的霸主、戰國時期的七雄之一——齊國,不也在山東境內麼,而且較之魯國,它的國力更加強大,為何「齊」沒能成為「山東」的代稱呢?
  • 魯國比齊國弱小,為什麼山東簡稱取「魯」棄「齊」?
    山東,又稱齊魯大地,但是現在的簡稱只有一個「魯」字,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東省所在地主要存在的是齊國和魯國兩個國家,從疆域上來看,當時齊國的領地佔地比較多,從實力上來看,齊國的實力也比魯國強大,但是幾千年後,這塊大地卻取簡稱「魯」而不是「齊」。
  • 山東簡稱為魯,但古代齊魯兩國大致就在如今的山東,為何不簡稱齊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先秦時期的齊魯兩國,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很接近,但兩國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特徵卻有較大差異。如果不是多民族統一融合的進程加快,齊魯文化圈是很難形成的。而需要我們理解到的是:「齊魯」這個地理名詞,主要就是指「齊魯文化融合之後形成的文化圈範圍」。又因為當時齊魯的地域範圍,和如今山東省區的範圍大致相當,故成為了山東的代稱。
  • 齊國影響力更大,省會濟南也在齊地,為何山東簡稱魯而不是齊
    山東屬於周朝時期齊國、魯國所在地,同時山東境內還包括萊、莒、鄒、滕等一眾小國家。當然了,山東不簡稱萊、莒、鄒、滕什麼的,這都說得過去。畢竟這些國家太小,沒什麼影響。但是山東簡稱「魯」,而不簡稱「齊」,卻是一件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 山東的簡稱為什麼是魯而不是齊?
    山東,人稱「齊魯大地」,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東地區有兩個著名的諸侯國——齊國和魯國。可是問題來了,齊國作為曾經的春秋五霸之一,與同時期的魯國相比強大很多,可為何現在山東的簡稱取的是「魯」,而不是「齊」呢?
  • 山東為什麼簡稱為魯,而不是齊?
    大家都知道,山東被稱為齊魯大地,春秋時期的齊國和魯國都在現在的山東境內。齊國的面積大於魯,存在時間長於魯,影響力也遠超於魯。但是山東省卻簡稱為魯,而不是齊。為什麼會如此呢?當時社會的主流仍然是封建士大夫,他們肯定更加推崇魯國,所以山東才會簡稱為魯,而不是齊。另外魯國文化的影響更大,魯國不僅是周公的封國,更是在立國之初就奠定豐厚的周文化基礎,一切以周禮治國,可以說魯國就是縮小版的周朝。春秋時期,禮崩樂壞,魯國成了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
  • 齊國比魯國強大多了,為何山東簡稱魯而不是齊?
    按道理,齊國是山東地區的大國,人家是最早的春秋五霸,又是當時有影響力的地區大國,文化也特別發達,是當時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大國。山東以齊來簡稱,來代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最終為什麼不用齊國的齊,而是用魯國的魯,來代表山東呢?好玩的國學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山東的簡稱之爭,為何棄「齊」用「魯」
    一個簡稱而已,為何會引來這麼多人的爭辯?簡稱它不僅僅是一個字,一個稱號,更多的是代表著一個省份的文化傳承、歷史淵源,它和所代表的省份必然要有些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一字之爭意義深遠。這便是為什至從要申報簡稱開始,應為「齊」、該為「魯」的爭辯在山東這塊土地上就從沒停止過。
  • 歷史上齊國更強大,省會濟南也在齊地,為何山東簡稱卻是「魯」?
    前一陣啊我有一對夫妻朋友吵架,女方說我跟你不是一國的,不要跟我說話,男方接了一句,對啊,你是齊國人,我是魯國人。朋友覺得很好玩,分享給我。那麼我想到,「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齊魯都是綁在一塊說的,明明齊在前,春秋時齊國也比較強盛,歷代稱呼山東也是齊魯混用的,省會濟南呢,也更屬於齊地,為什麼山東現在的簡稱反而是「魯」呢?我們追根隨緣,從頭說起。周王朝分封諸侯,受封於齊國的是周文王的王牌軍師姜子牙,齊國的地位按理說很高了,那分封在魯國的是誰呢?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也就是周公。
  • 比齊國滅亡的早,魯國的「魯」字為何能成為山東簡稱
    「魯」最早見於甲骨文,從魚,從口,意識是:魚味美。其實,作為山東行省的簡稱,「魯」是來自春秋時期的魯國。魯國在山東省南部,都城是今天的曲阜。而山東地區有兩個封國,一是齊國國君呂望,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姜子牙,第二個就是魯國國君周公旦,是武王的親弟弟。「魯」是周武王賜的國名,因為臨海,當時又有驅逐東夷的任務,所以意為「像魚矯健的擺尾一樣掃平東方敵對勢力」的意思。
  • 齊魯大地,齊在前,魯在後,山東為何簡稱魯,而不簡稱齊?
    我們都知道:山東這塊地方歷來被稱為「齊魯大地」,齊在前,魯在後,然而,在現在的簡稱中,山東卻被稱為「魯」,而沒有被稱為「齊」,這是怎麼回事兒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齊魯大地這個稱呼的由來。山東多山,歷史上有「山東歷來出好漢」這一說法。齊、魯兩國基本以泰山為界,形成了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諸侯國度。如圖:齊國尚武,魯國尚禮,這和他們的開國國君有一定關係。周公旦由於要輔佐周成王,就讓自己的長子伯禽做了魯國的開國國君。
  • 西周時山東齊魯兩國並存,齊國實力遠勝魯國,為何後來簡稱卻是魯
    西周時期,山東省曾被一分為二,北邊被周武王賞賜給了功臣姜子牙,名曰「齊國」。而南邊則被他分給自家弟弟周公旦,名曰「魯國」。因為這段歷史,山東又被稱作「齊魯大地」。
  • 明朝時山東簡稱為齊,但為何後來山東的簡稱又變成了魯?
    山東又被稱為齊魯大地,這是因為在周代時,山東地界上曾有齊國和魯國這兩個主要的諸侯國。當然,論國力魯國還是無法與齊國抗衡的,齊國在戰國時成為了七雄之一,還一度與秦國並駕齊驅,號稱東西二帝,而魯國在戰國時已淪為一個小國,最終被楚國所滅。
  • 山東為什麼簡稱魯而不是齊?跟孔子的儒家文化有直接關係
    山東,人稱「齊魯大地」,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東地區有兩個著名的諸侯國——齊國和魯國。佔據山東大部的齊國始終要比南面的魯國要強大的多,並且古今提到山東時也大多以齊魯之邦相稱。國力上,齊強魯弱;疆域上,齊大魯小;稱呼上,齊前魯後,最終「魯」卻成為山東省的簡稱。
  • 山東是由齊國和魯國組成,但為什麼簡稱魯,而不是更強大的齊呢?
    ——歌德(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51字,閱讀約3分鐘被稱為山東省的齊魯大地突厥炮烙後,被姜子牙封於齊國,夜裡被封於姬旦魯地至此,齊國和魯山東半島最著名的兩個諸侯王自古以來,山東均被稱為「薩克奇地」,或者被稱為
  • 山東又被稱為齊魯大地,那為什麼簡稱「魯」而不是「齊」呢?
    除了經濟以外,它的文化底蘊也非常的深厚,在我國影響深遠的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孟子都誕生於山東,所以它又被稱作孔孟之鄉。除此之外它還被稱作齊魯大地,誕生在這片土地山的齊魯文化則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東夷族。我們都知道山東的簡稱是「魯」,但是我們又常常把山東稱作「齊魯大地」,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會好奇它的簡稱為什麼不是「齊」呢?
  • 中國各省都有簡稱,山東省位於齊魯大地,為何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眾所周知,我國的三十幾個省級行政區,都有一個字的簡稱,什麼遼京津滬,山東省的簡稱是魯,這個很好理解,春秋戰國時期山東省大概是魯國,所以就簡稱魯了。但是長久以來也有很多朋友們,尤其是山東朋友說,其實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山東這塊地也屬於齊國,為什麼我們山東不能簡稱齊而要簡稱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