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云:「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一個人即使再能幹,也離不開大家的幫助及扶持,當然也就免不了與人打交道。那些很會與人打交道的人,總是比較吃得開。
《紅樓夢》裡有句話說得好:「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所謂「人情練達」,是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懂得如何把握火候。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知道什麼時候該「一爭到底」,知道什麼時候該「睜一眼閉一隻眼」。這就是與人相處的尺度問題。
安哥認為,與人相處,尺度很關鍵,以下六件事要把握分寸,別做太過分了。
一、說話,別太滿
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乃心之門戶,門戶沒守好就容易招惹禍端。話太多本來就有問題,何況把話說得太滿呢?
說話太滿的人,經常會用「保證、再也、從來沒有、一定」等極端的詞彙。比如:我保證幫你辦好;我一定不會再找你;你從來沒有關心過我;我以後再也不靠你。這些絕對的話一開口,要麼把自己逼入絕境,要麼把對方弄得遍體鱗傷。
說話太滿的人,往往比較衝動。大家都知道「衝動是魔鬼」,但有時候就是忍不住。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想收都收不回。往後餘生,還是要學會控制自己。
說話太滿的人,往往容易後悔。話說太滿,沒有迴旋的餘地,自己往往後悔,而且常常沒有後悔藥可吃。就拿夫妻吵架來說吧。兩人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往外走,這個時候妻子來一句:「出去,就別回來了。」
沒想到,丈夫剛一出去,外面便下起大雨。丈夫愛面子,也不好一下子就回來。丈夫去哪躲雨呢?妻子又開始擔心起來。
生活中,常常因為某句話說得太滿而「死要面子活受罪」,何必呢?
二、做事,別太絕
俗語云:「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個世界很大,浩瀚宇宙,無窮無盡;這個世界又很小,兜兜轉轉,碰到的都是老熟人。
做事太絕,常常會讓自己難堪。這個世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也不知道誰會落在誰的手裡。就拿工作來說吧。
今天的下屬,就有可能在未來成為自己的上司。若自己做上司的時候對下屬太絕情絕義,有朝一日職位調換過來,當如何相處?或許只有自己走人了。
做事太絕,常常會招惹反擊。常言道:「狗急跳牆」。人被逼急了,也容易跟你魚死網破。當一個人不怕死,該害怕的就是你了。
三、利益,別太重
古語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沒有一個不是在為利益奔波。然而,在人與人交往中,卻不能把利益看得太重。為什麼呢?
第一,見利忘義非君子。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的眼中不應該只有利益,而還有道義。如果因為一點小利就與朋友爭吵一拍兩散,那是得不償失的。
第二,彼此讓步謀共贏。這個世界很奇妙,很多時候,你越想得到什麼就越得不到,你越是懂得退讓反而得到更多。
生意人,你給供應商讓點利潤,合作就長久了;你給客戶讓利,客源就越來越多了。當規模效應來了,你也就獲得更多了。不太看重眼前利益,反而能夠得到意想不到的利益。
四、做人,別太假
常聽人感嘆:「現在的人都帶著面具,好累啊。」其實,這也是生活所迫。如果大家都以「真性情」出現,想打就打,想罵就罵,想發脾氣就發脾氣,估計這個社會和動物世界沒什麼區別。然而,做人若太假,問題也很大。
第一、做人太假,自己太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如果都與內心相違背,將會非常疲憊。明明恨得咬牙切齒,卻要笑臉相迎;明明意見向左,卻要假裝同意;明明一無是處,還要刻意讚揚。面子上過得去了,卻失去了自我,累!
第二、做人太假,無益交友。朋友之間,真誠最重要。偶爾有些善意的謊言,無傷大雅。若平時相處還是虛偽掩飾,就難言摯友。有人說:「虛偽的逢迎是友誼的毒劑,懇切的批評是友愛的厚禮。」此話不無道理。
第三、做人太假,遲早露餡。生活中,很多人把假的那一面展現給他人,總以為能夠瞞天過海!其實,周圍的人都看穿了你的心思,只是沒人願意揭穿。所以,做人還是不要太假了。
五、借錢,別太頻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生活中,常常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人在倒黴的時候,真的是走投無路。此刻,也只能求助好友相幫了。
誰都有落難的時候,彼此扶持也是應該的。然而,再好的朋友,談錢就開始傷感情。有人說:「毀滅友情的方式有許多,最徹底的一種是借錢。」
為什麼借錢會傷害感情、毀滅友情呢?可能的原因如下:
第一,被借錢的人夠朋友願意借,其家人不願借,從而引起家庭矛盾。
第二,借款人不守信用,不如期還款或乾脆不還。
第三,借款人依賴性太強,自己不思進取,借款成了習慣,導致反感。
不管是以上哪個原因,總之借錢太過頻繁都不利彼此的關係。借錢給一個敵人,你會贏得他;借錢給一個朋友,你會失去他。一定要慎重。
六、抱怨,別太多
你與身邊的人關係再好,也不要經常抱怨。不管你抱怨什麼,總有種倒垃圾的感覺,讓人無所適從。人家不聽吧,好像不夠意思;人家要是一直聽,又要跟著你難受。
經常抱怨,對自己沒好處。劉文獻說:「抱怨是往鞋子裡倒水,越抱怨自己越難受。」是的,沒有一個問題是通過「抱怨」來解決的。經常抱怨,只會讓自己陷入負能量不可自拔。
經常抱怨,讓別人感到心煩。還記得晚上躺在床上突然有一隻蚊子嗡嗡叫的感覺嗎?蚊子不大,吸幾口血也對身體沒什麼威脅,可是它的叫聲讓你無法入眠。這個時候唯一的念頭就是要拍死這隻蚊子。
老是抱怨的人和這個蚊子沒什麼區別,他人早已心煩得希望你快快住嘴。所以,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動不動就抱怨的人。
結束語: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希望的,也不要那樣去對待別人。我們不希望別人「說話太滿、做事太絕、利益太重、做人太假、借錢太頻、抱怨太多」,同樣的,我們也要把握好這些尺度,別太過分了,彼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