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蜿蜒逶迤的山路驅車而上,筆者來到位於來安縣張山鎮羅頂村的滁州市海燕農產品公司。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工人將一袋袋芝麻、冰糖按比例放入磨粉機,香味四溢的芝麻粉便從出口緩緩流出。公司負責人高一軍介紹:「現在鄉親們收穫的花生,菜籽、芝麻等農產品全都送到我這裡,他們的收入增加了,我們也節約了運輸成本。」
高一軍是土生土長的羅頂村人,羅頂位於長山山脈,地勢偏僻,是個貧困村。高一軍不到二十歲就跟著老鄉南下打工,十多年來,他搬過磚,進過廠,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後,在無錫承包了一個快遞點。送快遞的過程中,高一軍發現很多人喜歡從網上買各種各樣的農產品,這讓他慢慢萌生了回鄉做電商的想法:「既然地道的山貨這麼受歡迎,何不回老家開個網店,幫助鄉親們從網上把農產品賣出去呢?」
2017年11月,高一軍結束了在無錫的生意,趁著來安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的機會,利用縣裡提供的五萬元電商扶貧補助金,返回家鄉辦起了淘寶服務站。自從高一軍的淘寶店鋪開起來,貧困戶杜家財家的農產品就有了好銷路,家裡的芝麻、菜籽收穫了,只要打一個電話,高一軍就親自上門收購,「高老闆芝麻給我七塊錢一斤,菜籽給三塊三,比我自己拿到市場上賣價格還高呢。」杜家財說,電商服務中心營業以來,高一軍一共幫他賣出了兩萬餘元的農產品。
淘寶店開張後,不僅鄉親們種植的土特產有了銷路,連本來無人問津的山貨也成了熱銷的寶貝,高一軍指著一袋黃澄澄的桃膠介紹說:「我們張山有大片大片的桃樹林,以前,樹上的桃膠沒人採,都白白浪費了,現在,桃農們都知道把曬好的桃膠送到我這裡來,放到網店裡,一斤能賣四十塊錢呢。」
店鋪開張幾個月,幫鄉親們銷售了不少農產品,可是高一軍自己卻沒掙多少錢,為了提升利潤空間,2018年4月,他註冊成立徽糧人家食品加工廠,蓋了400多平米的廠房,並投資15萬元,購置了榨油機、磨粉機、炒料機等機器,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後增值上網銷售。在這間400平的廠房裡,農民們送來的花生、芝麻、豆子等農產品搖身一變,變成了花生醬、芝麻糊、芝麻油、芝麻醬、五穀雜糧粉等養生食品,不僅身價大漲,銷路也更好了。
加工過的農產品成了熱銷貨,當地村民零散種植的農產品已經不能滿足加工需求,2019年,高一軍在店門口貼出告示:免費贈送芝麻種子,收穫以後,公司保證以高出市場收購價的價格收購。看到告示,羅頂村貧困戶劉運江將自家的3畝田整理出來,種上了從高一軍手上領取的芝麻種子,春去秋來,收穫的芝麻為他帶來了6000元的收入。
嘗到了種植芝麻的甜頭,村民們紛紛將自家的閒田整理出來種上了芝麻,目前,羅頂村已經有包括12戶貧困戶在內的25戶村民種植了86.5畝芝麻。高一軍承諾:「只要他們種出來,我就保證幫他們賣出去,讓鄉親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苗竹欣)
(責編:歐愷、常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