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大師的生命價值與意義世界》

2020-11-05 燕妮道友會

釀酒大師的生命價值與意義世界

---我看吳燕妮女士對話季克良先生的系列文章

衛東海

浮躁和奢望是個體修身齊家的障礙。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立下何種人生追求,如能從形下生存狀態走向心境物語的意義世界,達到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精神地步,此為世俗之超越的高妙也!一般人達不到。我敬重燕妮女士的原因,在於她身處旋轉多姿、身心疲倦的物慾世界中,決然以道德宗教化的意志自律保持內心的清純高雅。

燕妮所寫文章甚多,我看過不少,曾經瀏覽了她2018年結集出版的《點亮智慧的心燈》之《燕妮悟道》《燕妮詩選》《燕妮文集》三種,可謂題材涉獵廣泛,敘事風格多樣。

特別是細細品讀了今年以來她撰寫的茅臺釀酒大師季克良先生的30餘篇訪談性、對話性系列文章後,確有點「沉醉」---「醉」在酒裡,「醉」在文章的表達裡。這麼多的篇幅對話一個人,能夠看得出,每一篇都在極力表現出思想的洗鍊,寫作風格亦深沉耐思。作為一名當代頗有粉絲量的思想者,完全可以憑藉其豐厚的生活閱歷和跨學科知識儲備的功力去寫宋朝宮廷的笙簫舞樂,清朝格格和貝勒的聞趣,民國名媛市井的長袖短衫,用大紅大紫招搖吸粉;完全可以寫商場的警示和駭然,用大寫意的筆觸迎合那些即使是曇花一現的譁寵;也可以寫轉型在沉浮跌宕中的感慨唏噓,渲染失範的社會生態引發出「曲折跌宕」的「陷井法則」。

然而,吳燕妮女士沒有,而且確實沒有。

燕妮女士靜靜地用細膩和委婉的生活倫理視角,掃視著普通生活場景中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每一個形象,每一次對白,每一段思索,都在極力表現脊背弓成不朽的蒼穹,把倔強的思考溶化月亮和星星的個體命運。《當下的力量》中,把季先生的思維進行近距離放大,又在思想深處的發幽中,用歷史的方法進行遠距離的縮小。

《幸福的真諦》中,讓讀者處處感覺到人生的鍛壓和思想的鍛壓雙重鍛壓。若無人生的體悟,便無思想的光華;若無思想的光華,便無思想的飛躍。《以酒明道》《生命的支點》《堅守匠心》,從詞的字縫裡感覺季先生趟過的歲月的痕跡。也正於此,季克良在燕妮筆下,仿佛和你傾敘、和你對白。仁者愛山因其巍然映現人是宇宙的主體,又因山隱萬物,不據為己有;季先生愛酒,在於酒之水象徵天地無仁無情無悲無善,只有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的也將過去,將來成為現在也會過去,只是人在天地應當做一個怎樣的過客,僅此而已。穿越時空是玄之又玄的哲學術語。只有那些生活磨礪之強者才能增加潛意識的力量、反思的力度。《工匠精神的「道法術」》《釀酒大師的頂尖思維》太富於象徵意義了,釀酒本是生活的自然屬性,是工作倫理的正常軌跡,卻在燕妮筆下變成著力表現釀酒大師季克良生命態度的社會屬性和人生態度。文章思路開闊,幾乎看似信手拈來,其實在她心裡已錘鍊懷胎了數日、數月,因此也就有了大手筆哲思。《用茅臺工藝傳承道家文化》《劫後重生》 寫得如此富有激情和哲思。人借道,鴻志浩浩,人生信念以大道作了載體,人之魂以「入世」的精神註解「出世」。借悟而寬襟懷,柔剛相濟,曲而不彎,遇強則抗,與其是道的本然狀態,不如說是燕妮的生命鏡像的擬物化。這些系列文章表現季克良先生人生的軌跡,似乎剛剛發生,把過去時轉換成現在時,唯有用心的語言才能把我們與歷史縮短。人生是歷史的一小段插曲,悟透了這個機理,我們就可以用慎獨的心理與在遠去的時空、在同一層面上對話了。通常的敘事方法上,人們習慣於情感式的白描,感情式的遠距離掃描,這樣可能會導致文化的變異:主客分離不是主客同構。燕妮憑得是知識工具和理性工具,用歷史分析的方法,把季先生那些沉澱的智慧復活,然後進行提純,不是運用今天的視角看過去,而是運用歷史的視角看過去。把神壇上的「酒神」和現實的「季克良」有機地和諧起來,這就是歷史寫生。作家應當具有哲學家的深邃和思辨,這就是人、價值、生命、靈魂和人的意義世界連在一起的生命交響。當這種人文精神到來時,季克良成了力與美的化身,顯現在報導的情節展開時,顯現在讀者的情緒感受中裡。文章是一個太陽,它照射作者的心靈。文章的意境是作者體現領悟力而產生的一種折射。學問便是人生,只不過是人生的又一種形式。燕妮與季克良先生的對話抓住變中之不變,以不變應萬變,也就進入境界內在之規律。文章如做人,萬物人生本是同一東西。這些系列文章中,我依稀看到茅臺酒廠的車間中,有一個踟躇獨行的酒神,這個人就是季克良。

網際網路時代的文壇騷動浮躁,燕妮女士不為功名所動,不為賈利所折,專注於自己的獨一份追求、獨一份清靜,除了文章華彩灼灼外,應當還有為業向善、富貴不俗的人格力量魅力吧。燕妮在把季克良釀酒經歷形成切片報告,既是心靈深處對生命境界的肯定,又是對商界林林總總、譁眾取寵的否定。在奔波的宦海或商海的勞頓中,讀一讀燕妮微信裡的文章,其現世的啟迪就足以震坍焦慮的心。

——2020.10.30

作者簡介:京南布衣,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哲學博士。主任記者,古玩高級鑑定評估師。現為大興區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大興區歷史文化顧問。研究方向為民俗學。中國人民大學光華獎學金獲得者,北京市第十九屆「北京新聞獎」獲得者。《中國社會科學》發表《於發幽探微處著文章》(與導師張立文先生合作);《苦與樂》《中國法家》1996年出版。在新華網、人民網等核心宣傳陣地發表民俗學、社會學田野調查等文章多篇。《鳳河岸上長子營》文化史學成果,由燕山出版社出版;民俗學《滄桑鳳河的故園家山》一書即將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因為人們生前對生命的意義看法不同。有的人不顧別人,只顧自己的利益,所以死得輕於鴻毛。可有的人熱愛生命,熱愛幫助他人,當然死得重於泰山。生命的意義在於活得充實,而不在於活得長久。所以,我們不僅要珍惜生命,還要熱愛生命。    海倫·凱勒就是我們的榜樣。海倫是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她因發燒而失明失聰,後來經過她的導師安妮·沙利文的幫助,海倫學會了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我十分佩服海倫。
  • 無水釀酒,八位大師顛覆行業,北魁·大國工匠改寫中國釀造史?
    水為酒之泉,在中國白酒釀酒史上,釀酒,無水不成章。水不僅是生命之源,更是酒的釀造之始。有水,世世代代的釀酒師才不怕「巧婦無米之炊」,在不斷的歷練中釀出一壇壇美酒。《齊民要術》中:「山厚者泉厚,山奇者泉奇,山清者泉清,山幽者泉幽,皆佳品也。」要釀酒,必須要有好水。但凡有著優質水資源的河流,往往釀酒者絡繹不絕,酒城、酒都、酒鎮、酒廠、酒莊星羅棋布,延綿不絕。
  • 牛欄山酒廠六位釀酒匠師榮獲「白酒工匠大師」的稱號
    論壇中,頒布了「白酒工匠大師」的評選結果,牛欄山酒廠卞友山、馬曉冬、萬寶成、王曉剛、趙亞斌和段建國六位釀酒匠師榮獲了「白酒工匠大師」的稱號!  他們在牛酒默默的耕耘,他們對釀酒的熱情、執著、精細讓人感動。為了確保酒質和口味的上乘,釀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心血的凝結。
  • 賴高淮大師作品:秋收高粱,釀酒香
    以高粱釀造白酒,我國獨步世界,久享盛名。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中國人釀酒的原料嘗試過無數,但卻沒有任何一種糧食,能和高粱相提並論。「天下美酒出高粱」,可以說,高粱已經成為了中國美酒的靈魂。往西,高粱開始了意義非凡的遠徵。約3500年前,高粱抵達北非查德湖地區。居住於此的班圖人祖先由此開始農業生產。很快班圖人的野心壯大,他們從奈及利亞——喀麥隆一帶出發,徵服了東非和南非的廣袤陸地,同時帶去的就有高粱種子。往東,高粱伴隨人類商業文明開疆闢土。
  • 世界公認的釀酒黃金緯度,究竟是多少?
    國內有不少酒企都宣稱自己處在世界公認的、最適合釀酒的黃金緯度。比如,有些葡萄酒企業會強調自己與波爾多處於同一緯度;也有白酒企業聲稱,北緯30度是神秘的黃金釀酒帶。除此之外,還有北緯42度、北緯37度等眾多說法。酒企如此熱衷使用黃金緯度,讓人不禁好奇:世界公認的釀酒黃金緯度究竟是多少?
  • 中國名酒大師泰鬥弟子張金修:獨創108釀酒口訣傳四方
    他就是高級工程師、著名釀酒專家、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中國食品發酵研究院特聘專家、酒體設計師培訓實戰專家,他就是白酒泰鬥、國際釀酒大師賴高淮的關門弟子張金修,現任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發酵食品專委會副會長、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名酒文化專委會副秘書長、山東濟南紅高粱酒業總工程師、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黔國酒業技術顧問。
  • 潘興祥:酒缸裡「泡」大的「釀酒大師」
    出生於1963年的潘興祥,從一個普通的釀酒學徒做起,成長為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榮獲中國釀酒大師、國家級黃酒評委、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浙江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我一出生就與黃酒結緣,從小就是在酒缸裡『泡』大的。」
  • 賦予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今天閱讀的是《精力管理手冊》,作者:張萌,第五章:為意志力充電:重塑思維的渠道-將個人利益置後將個人利益置後,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就一定能賦予自己的生命以新的價值與意義。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尋找生命的意義,如何擁有利他之心?一、養成習慣,每天至少幫助一個人。這個人可以是你周圍的同事或者朋友,也可以是你的家人。我們要常常問生活對我們有什麼期望,而不是總對生活提太多要求。二、願意承擔更多的責任。
  • 如果沒有愛,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沒有追求,人生的價值是什麼
    事實上,只有人道主義是永恆的,是人類應該像捷克前總統一樣,以仰視為標準,哈薩克斯坦愛思唯爾說:「事實上,有一個高於國家的價值,這個價值就是。」「愛」是人類與動物不同的力量,是人類發展進步的強大力量。如果人類沒有「愛」,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Jean Valjean是個卑微的罪犯。由於「愛」的感染,他喚醒了沉睡的良心,這使他的心充滿了「愛」。這光芒照耀著他,使他成為一個受過教育和成功的紳士。
  • 大師引領, 米歌有群80後釀酒師
    提到米歌,就不能不說到中國釀酒大師、米歌釀造工藝中的靈魂人物胡金成和他帶領的年輕團隊。 中國釀酒大師,是中國釀造業的最高榮譽。
  • 世界上最偉大的 12 位葡萄酒釀酒師
    都說「同行相輕」,世界上最令人感到榮幸的事莫過於被自己的同行認可為世界最佳吧?《醇鑑》(Decanter)採訪過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133 位釀酒師,讓他們每人選出 3 位自己最欣賞的釀酒師。選擇的對象可以是來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釀酒師或釀酒顧問,前提是必須釀出至少 10 個年份,而且現在還在釀酒。
  • 歡迎國際釀酒大師 酒界泰鬥賴高淮賴公蒞臨窖父文化館!
    近日,國際釀酒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賴高淮賴公蒞臨窖父文化館進行文化交流指導。窖父文化館以傳播酒文化品質為核心,賴公也希望新一代發揚光大我們中國的酒文化。賴高淮的人生軌跡上留下無數釀酒人無限敬仰的輝煌成就。在窖父文化館中陳設有賴高淮著作的珍貴手稿(《濃香型白酒生產工藝》、《制曲工藝與質量》、《白酒微生物培育與利用》、《白酒勾兌調味技術》等),都是影響中國乃至世界釀酒業的大作。在現場,賴公對部分著作限量親筆籤名,賴公手跡實屬難得,若是有幸得到,值得一生珍藏!
  • 《何為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在於自我超越
    對維克多.弗蘭克爾這個名字我早就有所耳聞,也知道他那本被翻譯成34種語言,銷量過千萬冊的《活出生命的意義》的暢銷書,但真正深入了解意義療法,則是從最近剛剛翻譯成中文的新書《何為生命的意義》中獲得的。 作為意義療法的創始人,我熟悉的兩位精神分析動力取向的老師,李孟潮和張沛超給予弗蘭克爾非常高的評價,並為《何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寫了推薦序。
  • 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繼續我的「靈魂三問」
    昨天在海灘上,很偶然參與了一起遊客溺水事件的處理,親眼目睹一條年輕的生命(逝者應該還不到30歲,為尊重生命之故,我並未進行拍照)的消亡,猶如消失在天邊的一絲微雲,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震憾與教育。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從哪裡來?我要往哪裡去?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在哪裡?我向自己發出了一系列有關生命與人生的「靈魂三問」。
  • 活出生命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若真覺得佛法好,那就整肅身心,浸潤其間,你的身心世界就會發生改變,命運當下改變。請問:若你戴著手銬腳鐐,我說你手銬腳鐐是不存在的,你手銬腳鐐「嘭」沒了;被癌症病痛折磨著,我說那是「假的」,然後你病沒有了;你肚子很餓,我說:飢餓的感覺是虛妄,現在肚子飽了沒有?飽了。這就是「空性」的道理。
  • 生命的真正意義與價值就在於生活的過程中體驗中豐富起來的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追問這樣一個問題,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追求生命的價值,獲得活著的意義,這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追求的目標。不同階層,不同地位,不同境遇的人,他們的看法儘管不盡相同,但是,活得精彩一點,活得瀟灑一點,活得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男神或者女神,卻都是一樣的。
  • 南懷瑾老師:諸位千萬別忘了生命活著的意義與價值
    諸位千萬別忘了生命活著的意義與價值本文摘錄自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六十多年以前了啊,在二次大戰的時候,我在峨眉山閉關下來,才二十幾歲。四川大學的哲學系主任叫傅養恬,很了不起的一個哲學家,他這個人很滑稽的,經常穿個長袍,拿個菸斗,非常有意思的一個人。他有一天來告訴我,要我去講課,非去不可。我問為什麼?
  • 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生活的意義在於奮鬥(哲思好文)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這是一個人生的終極之問。其實,只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存在,每一種生活也都是有意義的體驗。特別是人的生命,由於智力的支持、反思的習慣和自我更新、自我成長的能力,一旦經過切實的努力,人人都會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使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人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在於盡情的無拘無束的徹頭徹尾的燃燒;而生活的意義則在於奮鬥,在於有目的的興致勃勃的全力以赴的奮鬥。
  • 生命的價值在於質量,以有限的生命創造有意義的事業
    生命的價值在於質量生命的價值在於生命的質量,在於以有限的生命創造對人類有意義的事業。只有將生命注入公眾的事務中,才能提高自己的生命質量,進而成就自己輝煌的人生:就壽命的長短而言,富蘭克林(1706-1790,美國科學家、發明家)與許多也活到了74歲的鄰居們沒有什麼差別,但他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對生活的熱愛卻與其他人截然不同。
  • 三拜九叩入門 80歲釀酒大師招新徒(圖)
    3月27日,瀘州白酒銷售精英謝明春登門拜師,行三拜九叩大禮後,正式成為「國際釀酒大師」賴高淮的門下弟子。繼將喻明建收入門下後,謝明春是賴高淮收入門下的第二名非白酒釀造藝術專業的弟子,此舉在中國白酒界引起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