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後期,蜀國的綜合實力日漸下降。隨著劉備等開國元帥的先後去世,蜀國內的腐朽之風盛行。劉禪此時還年幼,不足以擔當重任,諸葛亮便挑起了大梁。蜀國中的大小事都由諸葛亮打理,哪怕諸葛亮智慧通天,也會感到疲倦。諸葛亮為了除掉司馬懿,哪怕消耗自身精力,也發動了北伐戰爭。
但由於此時蜀漢軍力衰微,北伐戰爭以失敗告終。在第六次北伐戰爭的時候,諸葛亮也扛不住了。他便擺了一個七星陣,希望向上天借20年壽命。但在他擺好陣法之後,司馬懿卻來偷營,魏延急匆匆地來上報,把諸葛亮的七星燈給絆倒了,這也相當於破了這個陣法。
當時諸葛亮身邊的姜維大怒,想要殺了魏延。但卻被諸葛亮制止了,這是為何?首先,魏延是劉備欽點的人。在魏延剛進來的時候,諸葛亮通過面向觀察得知此人有反骨,不能夠留不然會背叛蜀漢。所以一開始諸葛亮對他便是一種敵對的狀態,如果不是劉備強行挽留,或許諸葛亮早就想辦法除掉他了。他之所以不讓姜維殺魏延也是顧全劉備的心意。
另外,魏延是蜀漢的老臣,在蜀漢裡面地位很高,姜維如果殺了他只會激起別人的憤怒。而且魏延文武雙全,當初劉備打算把他選入五虎將,可見他的實力絕不是泛泛之輩。姜維還未必是魏延的對手。
最重要的是,魏延在蜀漢資歷頗深,早已在朝中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勢力,蜀漢裡面有很多他的親信,如果惹惱了魏延使他投靠了司馬懿,對於蜀國來說是不可逆轉的傷害。而且魏延掌握了蜀漢的機密,一旦他反叛,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他便阻止姜維,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