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被殺,同為夥伴的姜維,為何選擇冷眼旁觀看熱鬧?

2020-12-08 騰訊網

諸葛亮死後,蜀漢軍中出現了一場動亂,作為軍中二號人物的魏延,竟然被長史楊儀斬殺。而作為諸葛亮的傳人,姜維竟然是袖手旁觀,既沒有出手相助,也沒有阻攔,這是為何?他為何眼睜睜的看著魏延死去?

楊儀誅殺魏延

我們先來看看整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這件事情,在正史和三國演義中,說法是完全不同的。在演義中,是說諸葛亮料到了魏延會反叛,所以提前安排好人手,準備誅殺魏延。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然反叛,要奪取兵權,最終被馬岱出其不意的斬殺了。而在正史中,其實魏延壓根兒就沒有反叛的意圖,他做這一切,都是為了阻止楊儀率軍回去,想要奪取軍隊控制權。

當時諸葛亮自知身體不行了,召集楊儀、費禕、姜維他們前來商討後事,此處大家注意,諸葛亮並沒有叫魏延前來,不知道諸葛亮是何心思?

諸葛亮的安排是讓楊儀領軍撤退,魏延姜維殿後,結果這個軍令遭到了魏延的反對。魏延和楊儀本就是水火不容的,魏延乃是軍中大員,僅次於諸葛亮的存在,而楊儀呢,僅僅是個長史,根本沒有權利指揮大軍,所以魏延很不服氣,率軍趕到楊儀撤軍之前,燒毀隔絕了道路,阻止楊儀回軍。並出兵進攻楊儀,想要奪回軍權。原本魏延是能夠成功的,畢竟蜀漢以下,除了諸葛亮,其他人的軍事能力沒有魏延強,然而魏延遇到了王平。王平一番話,成功的勸散了魏延的軍隊。

《三國志》原文: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

王平成功擊敗魏延,魏延逃往漢中,被馬岱追殺,頭顱獻於楊儀。大家可以看到,自始至終,姜維都沒有說話,沒有動手,似乎他就是個透明人,就這樣看著。這就很奇怪了,姜維是諸葛亮的傳人,為何不加以勸阻呢?或者選擇幫助楊儀,也可以得一個平叛之功啊。

實際上,我們看楊儀和馬岱的結局,就能夠明白,為何姜維會袖手旁觀,忍住不動手了。

楊儀馬岱的結局

楊儀在剿滅魏延後,原本以為回到成都,會得到重賞,諸葛亮的位置該屬於他,結果劉禪對楊儀根本沒有什麼獎賞,而且諸葛亮把位置傳給了蔣琬,之後是費禕,繼承人裡面根本就沒有楊儀。對此,楊儀十分不滿,多次抱怨,劉禪知道後,直接把楊儀廢為了庶民,之後更是逼得楊儀自殺了。

而馬岱呢,雖然給了他獎賞,但是自此之後,馬岱就快速的消失於眾人視線中了,也不知道生死,大概率是被閒置不用了。蜀漢本身就缺少人才,為何會冷處理馬岱,這點十分詭異。

看完楊儀和馬岱的結局,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大怪事,那就是參與剿滅魏延的人,下場都是比較慘的。而姜維沒有參與,所以後期不斷高升,從這裡我們就能明白姜維為何會袖手旁觀了。因為,這根本就是諸葛亮所設的一個局,楊儀是傻乎乎的被當槍使用了!

魏延何許人也?他可是劉備的心腹愛將,從荊州的一個小軍官,一路火箭般的提升為漢中太守,鎮守一方,這全是劉備的旨意。魏延是劉備的忠實屬下,當然也是劉禪的忠實擁護者,此次魏延想藉機收回兵權,很有可能就是劉禪的意思。劉禪想趁諸葛亮去世後,拿回大權,結果沒想到魏延被楊儀給斬了!

我們從諸葛亮臨終前的安排,其實可以發現很不對勁的地方!當時諸葛亮把軍中大人物都叫來了安排撤軍任務,為何獨獨不叫魏延?諸葛亮為何要把兵權交給楊儀,而不是交給自己更加信任的費禕?想通了這兩點,我們就能發現,整件事情就是諸葛亮設的局,目的就是要除掉魏延,斬斷劉禪的臂膀,讓權力還在諸葛亮集團。實際上諸葛亮也確實做到了,他死後,蔣琬、費禕陸續登場,劉禪不得不繼續忍耐!

諸葛亮之所以把軍隊交給楊儀指揮,就是要利用魏延和楊儀的矛盾,讓他倆互相殘殺。而他不讓費禕指揮軍隊也是怕費禕捲入這場陰謀之中。姜維作為諸葛亮的得意門生,自然也懂諸葛亮的這個謀劃,所以在面對楊儀和魏延的鬥爭時,他才會選擇袖手旁觀。

結語

魏延被殺,姜維之所以袖手旁觀,主要就是因為姜維看透了諸葛亮的這個計謀,或者說,諸葛亮打過招呼,讓他不要參合。因為整件事情其實都是諸葛亮設的局,楊儀只不過是被諸葛亮當槍使了,魏延忠於劉禪,參與殺魏延的人,最終都不會有好果子吃。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何楊儀回到成都後,沒有絲毫獎賞,最後還被逼的自殺。而馬岱也在不久後被雪藏,再也沒有露面的機會了。

相關焦點

  • 七星燈被魏延踢翻,孔明為何不讓姜維殺魏延,姜維知道後冒出冷汗
    而關於諸葛亮擺七星大陣進行逆天改命的時候本來都快要成功了,卻被突然闖進來的魏延給弄熄滅了,導致計劃功虧一簣,諸葛亮也是無力回天,姜維氣得想要將魏延斬殺,卻被諸葛亮給阻止了,這是為何?
  • 魏延踢翻諸葛亮的七星燈,姜維想殺了魏延,卻被諸葛亮制止住了!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在諸葛亮第六次進行北伐的時候,為了能繼續北伐他就擺了一個七星陣,可遺憾的是這個時候司馬懿來偷營,魏延急忙地衝到了營帳內把七星燈打翻了。這時候姜維看到很生氣想要殺了魏延,但卻被諸葛亮制止了,這是為什麼?
  • 魏延故意踢滅七星燈,姜維想殺他,諸葛亮為何要組織姜維?
    肯定不能放過,於是就跑到軍營,諸葛亮一看是魏延這個傻小子,就趕緊阻止姜維殺魏延。因為要是真的讓姜維把魏延殺了的話。靠誰打仗,要是敵人來了肯定都是必死無疑的啊,諸葛亮肯定不會那麼傻的,但是魏延最後退兵的時候,一心想著謀反,真的就是自作孽不可活的那種,還是被殺了,看一下其他人對這件事的看法吧。
  • 魏延被冤殺時,姜維為何在一旁看熱鬧?答案其實很簡單
    其二,魏延為何還要傻乎乎的追上楊儀大軍。要知道,雙拳難敵四手,當時,姜維、王平、吳懿等人皆在,魏延再強,也敵不過這麼多人。再者,楊儀的表現讓人不得不生疑。當時,魏延被馬岱斬了之後,其首傳至楊儀處,楊儀便大聲怒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從這段記載之中其實可以發現很多細節。庸奴,一般是主子吧奴才的。
  • 七星燈被魏延踢翻,諸葛亮為啥不讓姜維殺魏延?說出來別不信
    但在他擺好陣法之後,司馬懿卻來偷營,魏延急匆匆地來上報,把諸葛亮的七星燈給絆倒了,這也相當於破了這個陣法。當時諸葛亮身邊的姜維大怒,想要殺了魏延。但卻被諸葛亮制止了,這是為何?首先,魏延是劉備欽點的人。在魏延剛進來的時候,諸葛亮通過面向觀察得知此人有反骨,不能夠留不然會背叛蜀漢。
  • 魏延大喊:「誰敢殺我」? 姜維為何坐視不理,而其卻被他人所殺?
    三國時期出現了很多名將,其中投奔於劉備的魏延,也是非常的出名,他的英雄事跡讓人讚嘆,在人們中的形象就是,為國家盡忠盡職,果敢勇猛的一員名將。但是也有另外的呼聲,就是反面形象。他投奔了蜀國之後,在軍事上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結果卻不樂觀,最終導致死亡。
  • 魏延踢翻七星燈,為啥諸葛亮阻止姜維殺他?姜維知道真相直冒冷汗
    魏延急著要報導軍情,踢翻了七星燈。諸葛先生當場吐血。焦急的姜維想要用刀殺死魏延,但是諸葛亮先生把他殺了。 諸葛先生的謹慎和才華絕對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在長沙時,他看到魏延的叛逆心態很重。他立即下令刺殺魏延,但他首先看到的是他的誠意和成功。便沒有殺死他,然後上帝重新使用了他。多年來,魏延在蜀軍中早已穩居第二位,僅次於諸葛亮先生。
  • 魏延踢翻七星燈後,諸葛亮為什麼不讓姜維殺魏延?瘋子才會那麼幹
    魏延踢翻七星燈後,諸葛亮為什麼不讓姜維直接殺魏延?因為殺掉魏延,後果諸葛亮和姜維都承受不起。諸葛丞相在第六次北伐的時候,事無巨細終於病倒。諸葛亮為了完成北伐大業,就擺了一個七星陣,希望老天能再給他20年的時間。事與願違,司馬懿正巧這時來偷營,面對這種情況魏延衝到了諸葛亮的帳內,七星燈當場就給踢翻了。
  • 魏延踢翻七星燈,諸葛亮為何不殺他?姜維得知真相後冒出冷汗
    但是結局卻是非常的遺憾,後來司馬懿偷襲,魏延急匆匆地來到了營帳面前,稟告戰況時,因為這一次莽撞,就把諸葛亮擺的七星陣給踢翻了。對於諸葛亮想要向上天再借性命的事情,就已經無計可施了。對於當時魏延做的這件事情,姜維非常生氣,直言要殺掉對方,但是最後仍然被諸葛亮給制止住了。
  • 魏延和姜維誰更厲害,為何挑選接班人時,諸葛亮選了降將姜維
    劉備在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時,問魏延,將如何守住漢中,魏延回答道:「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魏延沒有說大話,之後的十多年,他鎮守的漢中固若金湯,從來沒有讓曹魏攻破過,而他去世後,用他的思路防守的漢中,也沒有被攻破。與劉備對魏延的器重截然相反的是,諸葛亮和魏延之間存在矛盾。
  • 魏延闖帳直接導致七星燈的熄滅,姜維要殺他,諸葛亮為什麼勸阻
    而關於諸葛亮擺七星大陣進行逆天改命的時候本來都快要成功了,卻被突然闖進來的魏延給弄熄滅了,導致計劃功虧一簣,諸葛亮也是無力回天,姜維氣得想要將魏延斬殺,卻被諸葛亮給阻止了,這是為何?今天我們不談史書,只來說說三國演義之中的魏延,讀過三國演義的的人對魏延這一個形象鮮明的人物應該是印象深刻的,我們都知道他和諸葛亮一向不和。
  • 在三國後期,魏延,張郃,姜維,關興,張苞等人,誰的實力更強?
    二、 魏延 魏延,一位如何加入劉備大軍不得而知,但卻深得劉備重用的蜀漢名將。建安十六年(211),魏延因跟隨劉備入川對抗張魯而聲名鵲起。接下來的幾年間,他在劉備奪取益州的大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建安二十四年(219),自稱漢中王的劉備將魏延提拔為鎮遠將軍,任命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負責防禦曹操大軍。自劉備朝至劉禪朝,魏延為蜀漢可謂是鞠躬盡瘁。
  • 諸葛亮為何處處打壓魏延?情商太低過於自負
    雖說魏延並不是從一開始就追隨劉備打天下的,只是一名降將,可蜀漢之中降將又何止魏延一人?姜維和王平也都是降將,可他們兩個卻深得諸葛亮的信任,而且還將姜維指定為自己的接班人,唯獨對魏延總是拒之於千裡之外。追究諸葛亮與魏延的關係恐怕是最令人費解的一個了。首先談談魏延的官職。據《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建興元年,封都亭侯。
  • 諸葛亮封為武鄉侯,魏延封為南鄭侯,為何魏延的爵位高於諸葛亮?
    就蜀漢來說,丞相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與此相對應的是,諸葛亮手下的大將魏延,則被封為南鄭侯,也即前者的侯爵是鄉侯,而後者的侯爵則是縣侯。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封為武鄉侯,魏延封為南鄭侯,魏延的爵位高於諸葛亮,這是怎麼回事呢?
  • 姜維很厲害,和魏延相比如何?兩個人交手誰高誰低?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趙雲埋伏在山谷中,等天水城裡的兵馬出城,然後趁機攻城,沒想到,中了姜維之計,趙雲和姜維交手了,年輕的姜維武藝超群,讓老年趙雲吃驚,回去之後,在諸葛亮面前誇獎姜維。諸葛亮為了得到姜維,派魏延詐取冀縣,因為姜維母親在那裡。結果,魏延和姜維戰場相遇,兩個人動了手。
  • 魏延真的死在了諸葛亮手裡嗎?利令智昏,權力動人心
    魏延是蜀漢後期頂梁柱一般的存在,深受劉備器重,漢中之戰後,在所有人都認為漢中將由張飛鎮守的時候,劉備卻出其不意的選擇了資歷不深的魏延,破格提拔他為漢中都督,抵禦魏國的進攻,事實上,魏延也是不負眾望,成功抵禦魏國的進攻,將漢中打造的固若金湯。
  • 姜維為何會丟失漢中?諸葛亮識人不明,錯把將才當帥才用
    魏伐蜀之戰姜維鎮守漢中的策略諸葛亮病逝之後,楊儀因私殺了魏延,最終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當年的責任,成了蜀漢的守護神。鄧艾鄧艾帶著五千兵力,成功的偷渡陰平,迫降涪城,擊殺諸葛瞻,在成都城下勸降了劉禪。姜維的戰略看上去是不是很渣?
  • 魏延被馬岱斬殺,臨死前大喊4字,如今成為年輕人的口頭禪
    為了最大限度保存蜀漢的有生力量,諸葛亮制定了詳細的撤軍計劃,由少壯派楊儀和姜維兩人共同帶領蜀軍撤退,由老將魏延帶著他本部兵馬為蜀軍主力斷後,抵禦可能碰到的魏軍追兵,等蜀軍退回以後再重新回到漢中防禦。諸葛亮離世後楊儀姜維秘不發喪,歸攏兵馬後開始沿著諸葛亮制定的路線有序撤軍,魏延也按照計劃駐紮在武都地區斷後。
  • 魏延救黃忠殺韓玄,獻出城池投劉備,諸葛亮為何見面就要殺魏延?
    那麼三國時期的魏延也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名將,在他投靠劉備的時候為何遭到的諸葛亮的懷疑呢?原因可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事情真相。在曹操潰敗之後,張飛和趙雲在諸葛亮的安排之下各得了郡後,之後關於便請戰,想要帶兵去攻打長沙。因為長沙的太守韓玄是一個平生性急的人,而且他輕於殺戮,百姓們都特別憎恨他,而且長沙還有一位老將軍,叫做黃忠。
  • 魏延發明一套傳奇戰術,能保蜀國千秋不倒,為何姜維卻棄之不用?
    建興十二年(234年),54歲的諸葛亮在軍中病逝,臨死前他讓姜維等人退軍,令魏延斷後。但魏延頗為傲氣,一定程度上來說,他的悲情下場跟性格也不無關係。諸葛亮去世後,秘不發喪,魏延便說,丞相雖然去世,但還有我,怎麼能夠因一個人的去世而荒廢天下大事。此時他指出,我魏延是不會受楊儀擺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