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中的要素很多,譜序、源流、凡例、恩榮畫像、譜名等,但最核心的內容是什麼,你知道嗎?
那就是世系,世系本是一個書面語言,在一些族譜中也叫「齒錄」。在族譜中,世系指的是人口資料。
編修族譜,重點就是為了記錄每一位族人的基本情況。那麼世系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
以青山彭氏錫寬支譜為例
「
二世祖濙公長子
字宗孟,湘陰縣誌作宗茂,行文一,唐員外郎,葬長沙陷司馬坑浮田蓮花穴,酉山卯向,石墓。配張氏,葬天華山,艮山坤向,石墓。
子五:子高(本宗)、子達、子敖、子祿、子懸
……
子敖,字南山,行志三。配舒氏,合葬黑水塘。
」
「二世祖濙公長子」表示宗孟是祖濙公第一個兒子,說明「身之所處」宗孟是他的譜名。
下面簡述他的基本情況,其中包括他的字(實際上就是日常大家稱呼他的名字)、生卒時間、葬所志向,關於生卒時間的紀年方法,有廟號、公元、幹支,老譜中只有廟號和幹支,我們現在一定要加上公元,三種紀年方法可以一-並使用,以便相互對照。
緊跟著後面的「配」張氏,說明張氏是宗孟妻子,應該注意,不是所有的妻子都稱「配」,「配」只指那些已經去世且沒有改嫁的妻子,如果修譜時妻子還在世,叫「娶」,已經改嫁或離婚、出走的也叫「娶」;
下面介紹張氏的基本情況,這裡比較簡化,只記載了她的墓地所在,詳細一點應該是,外娶媳婦首先要註明她的父親姓名和娘家所在地,以示根源和尊敬,然後同樣是生卒時間、葬所志向。其次,在妻子之後,列出子女。
「子五:子高(本宗)、子達、子敖、子祿、子懸」說明孟宗有五個兒子,「子敖,字南山,行志三。配舒氏,合葬黑水塘。」緊跟著記錄兒子的基本情況。
有女兒的,後面列出所生幾女,嫁何地,生几子等情況。
上述例子,基本上說明了世系的撰寫原則、格式、內容。綜合一下,用文字表達如下:
世系的撰寫原則、格式、內容
譜名之左,用小字標明「某人第几子」,說明身之,所出;譜名用黑體字標明,另行小字說明如下內容:①字、號,②畢業院校、學歷、職稱、職務、簡歷,③生、歿時間,④葬所向志;配偶之左,用小字標明「配」、「娶」,說明婚姻狀況,配偶姓名用黑體字標明,與夫並列。另行小字說明如下內容:①某地某公之女,②畢業院校、學歷、職稱、職務、簡歷,③生、歿時間,④葬所向志。如果已離婚或改嫁,亦說明清楚;於母之後,註明子女。如某人有數偶,並各有子女,則子女各隨母后。子女「天」或「殤」,在其後加括號註明,不再撰寫其齒錄。子女出繼,則在此子女之後加括號註明「出為XX嗣」,子女受繼於人,亦在此子女之後加括號註明「撫XX第几子為嗣」;無子,以女兒入贅外姓為嗣,符合現行《婚姻法》之規定,應視為本族之人,在其譜名之左,註明「XX贅婿」,下仍用小字註明其原本姓名、籍貫。其子女,如隨母姓,理屬我族,如隨父姓,亦在其母之後註明其姓名,但不另撰其齒錄。大家還想看關於修譜的那些知識,可以在讀者討論區或者後臺留言哦~